1、12015 年城乡建设工作报告2014 年以来,城乡建设工作紧扣五大功能区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担当重任、砥砺奋进,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新型城镇化统筹建设、建设行业提质增量、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民生实事顺利完成,重点工程强力支撑,改革创新全面启动,中宣部在渝召开建筑节能工作现场会,充分肯定并大力推广我市相关工作成果、经验。一年来,主要取得 7 个方面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2014 年工作回顾(一)新型城镇化统筹建设,促进区域协调结合全市五大功能区战略和区县定位,坚持区域协调、分类指导、以人为本的原则,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全市各区域城镇化水
2、平、质量、效率同步提升。一是城镇体系不断健全。按照国务院最新发布城市规模划分标准,重庆超大城市加快建设。多级联动的城镇体系优化完善,城镇化建设宏观布局基本搭建。二是区域联动更加顺畅。围绕 “一带一路” 和长 江经济带 两大战略节点的新定位,推动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航运、电力、通信、物流加快建设。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32 公里,新建改造城市道路 1600 公里。三是公共服务有效提升。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远郊区县城基础设施要件日臻完善。110 个市级中心镇完成建设项目 116 个,建设农民新村示范点100 个,公用服务设施加快向村镇覆盖。四是人口转移稳妥有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提
3、高 1 个百分点,达 59.3%。户籍人口城2镇化率预计达 40.6%。(二)建设行业提质增量,增强发展后劲在宏观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背景下,建设行业科学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关系,既继续发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积极贡献,又优化行业结构,促进建设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一是房地产业。完成投资 3630.2 亿元,同比增长 20.5%,占年度目标的 125.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 27.5%。实现增加值817.04 亿元,同比增长 7.6%,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 5.7%。在4 个直辖市中,投资额和投资增速均位居前列。通过合理引导,都市功能拓展区与城市发展新区作为承接人口转移的主阵地,投资额及开工
4、量均占据了较大比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丰都澜天湖、武隆仙女山等旅游、休闲度假类房地产项目加快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建筑业。完成总产值 5552.2 亿元,同比增长 17.4%,占年度目标的 115.7%。实现增加值 1356.1 亿元,同比增长 14.4%,占全市 GDP 的 9.5%。通过有扶有控的差异化引导政策,培育城市发展新区成为新的建筑业增长极,完成总产值 1554 亿元,同比增长26.4%,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 28%,增量在五大功能区中排名第一。我市施工企业新获住建部审批一级资质 70 项,同比上升40%。专业 技术注册人员数量同比增长 17%,增
5、速位居西部第一。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顺利推进,工程建设五方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冶建工成功获得房建特级资质,打破重庆直辖以来只有 1 家房建特级资质企业的局面。三是勘察设计业。实现营业收入 323 亿元,同比增长 5.7%,占年度目标的 101%。新增甲级勘察设计企业 16 家,甲级企业比例3达 30%,跃居西部省市第一。从业人员中国家注册师比例达 14%,居直辖市第一。本地企业已走出西部,业务范围遍及京、沪、鲁等发达省市以及拉美、非洲等国际市场,签订合同金额 48 亿元,同比增长 11%。作为全市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重庆勘察设计业已在优化调整建设行业经济产业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6、要的作用。(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保障开发开放立足服务全市开放先导区建设,发挥“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枢纽作用,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布局、同步配套,为全市开发开放大局提供基础保障。一是城市道路建设。完成投资 327.1 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0.6%。其中,主城区完成投资 192 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1.1%,106 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建成“ 两桥两隧” ,主城区跨江大桥达到 28 座、穿山隧道增至 14 座,整治交通堵点 13 个。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顺利竣工,新增了主城南北通道,改善了都市核心区过江交通拥堵状况。南山隧道、铁山坪隧道建成通车,寸滩大桥、
7、歇马隧道、华岩隧道等加快建设,进一步畅通了各区域之间交通连接。双碑大桥、双碑隧道全面收尾,中梁山隧道启动扩容,主城向西拓展步伐全面加快。二是轨道交通建设。完成投资 164.8 亿元,占年度目标的 103%。新建成通车六号线五里店至茶园、二号线新山村至鱼洞、一号线大学城至尖顶坡共计 32 公里线路,日最高客运量由 198 万乘次提升至 250 万乘次。总通车里程达到 202 公里,位列全国第四,相当于2.77 万班次公交车运力,全年减少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 23.3 万吨。至此,我市轨道交通骨干线网已基本建成,运营线路通达主城所有4核心组团及重大城市功能节点,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优化了城市投资环境
8、。三是地下管线及公共停车场建设。在全国首批完成主城区排水(雨水)防涝设施及管网规划。初步搭建了地下管网数据平台,建立内环以内 16 个流域排水管线三维模型。在全国率先开展智慧地下管线试点,其中永川区达到城区智慧管线全覆盖目标,实现危害气体实时监测并自动处置。编制2015 年主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计划,初步确定开工建设 21 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 1.17万个。(四)民生实事顺利完成,增进群众福祉秉持发扬“用心建设 、服务民生” 思想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包括 22 项民生实事在内的重大民生事项,为人民群众居住、出行等提供基本保障。一是城市棚户区改造。完
9、成改造 293 万平方米、2.7 万户,占279 万平方米年度目标的 105%。其中,主城区完成改造 123.5 万平方米、1.5 万户,占 118 万平方米年度目标的 105%。2013 年以来,全市累计改造 408.2 万平方米、3.6 万户,直接惠及群众约 10 万人。改造安置后,群众人均住房面积大为增加,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享受的公共服务质量极大提高。二是主城区人行天桥与地通道建设。开工建设 68 座,占年度目标任务的 100%。其中完工 38 座,占 34 座年度目标的111.8%。2013 年以来,累计开工 100 座,完工 68 座。建设选址紧密贴合群众实际需求,优先安排在城市最中
10、心区域、交通最繁忙路段、人群最集中场所,全部建成后可新增解决 16 所学校、2 家医院、43 个轨道或公交站点、39 个大型居住区过街安全问题。5三是农村危房改造。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8.6 万户,占 8 万户年度目标的 107.5%。2013 年以来,累计改造农村危房 30.1 万户,直接惠及群众约 100 万人。农房改造坚持“ 两最一控” ,重点优先改造最贫困户、最危险房屋,严格控制改建农房面积和造价。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实现了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四是公租房建设。基本建成 534.8 万平方米、7.7 万套,占年度目标的 100%。启动以来,累计开工 4475 万平方米、69.2
11、 万套,基本建成 2768 万平方米、37.6 万套,可解决约 100 万城市困难群体住房问题。特别是通过公租房超前规划、提前布局,有效解决了两江新区、茶园新区、西永微电园等片区在人口、产业集聚过程中的群众居住生活问题。(五)重点工程强力支撑,稳定投资增长充分发挥市级部门督促协调职能,推动建立“多方联动、条块结合” 的合作 协调体系,保障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成为稳定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一是市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 3557 亿元,同比增长 17.4%,占年度目标的 101.6%,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 26.9%。其中,政府主导类项目完成投资 1579 亿元,占年度目标的
12、102%。韩国 SK 海力士一期、长安福特三工厂等 44 个项目完工或基本完工。仙桃国际数据谷、 江口罗州坝电站等 95 个项目新开工。火车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龙溪新光天地商务区等一大批在建项目加快推进。二是十大商务集聚区。完成投资 368 亿元,同比增长 16.8%,占年度目标的 126.8%。开工 833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28%,占年度目标的 138%。完工 478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3.8%,占年度目标的 119%。累计完成投资 1460 亿元,占总投资额的 21.4%。江北6嘴、悦来新城、中央公园、化龙桥等片区成为城市新地标。此外,十大城市功能开发项目完成投资 96 亿元,占年度
13、目标的 101.1%。累计完成投资 277 亿元,占总投资额的 34%。(六)改革创新全面启动,加快经济转型着力改变传统建设行业过度依靠要素驱动,受能源、资源、环境、资金条件约束的不足,转而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求活力,助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改革。根据全市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城市棚户区改造 PPP 投融资改革。与港铁公司成功签订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新加坡绿科集团、绿地集团开展轨道交通 PPP 合作洽谈。以红岩村大桥为案例,深入研究政府通过支付“影子通行 费” 购买服务 的 PPP 模式,探索无收益城市路桥隧项目引进民间资本途径,大力破解城
14、市建设资金瓶颈约束。二是建筑产业现代化与智慧城市。配合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全市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意见。发布建筑产业现代化地方标准 5 项。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加快建设,装配式施工试点顺利开展。住宅部品认定工作全面启动。商品住宅成品房比例不断提高。两江新区、南岸区、江北区和永川区 4 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有序推进,两江新区智慧总部基地、南岸区智慧小区、江北区智慧城管、永川区智慧教育等初显成效。完成建筑工人技能培训与鉴定 12 万余人。三是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 100%。建立完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和产业支撑体系,新组织实施绿色建筑 1650 余万平方米,同
15、比增长 8 倍。创7新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化机制,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 300 万平方米。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标准体系,发布地方标准 3 项,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260 余万平方米。(七)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提升服务质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巩固深化,各项整改措施全面落实,专项整治工作持续推进, “四风” 突出 问题有效治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建立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6 项,调整与其他部门交叉行政职能 5 项,梳理完成城乡建设权力清单。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提高,推进立法项目 9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干部政策法规
16、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强化, “三公 ”经费开支大幅 压缩。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顺利推进。政务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加强,新电子政务系统加快完善。按国家安监局和住建部统计口径,全市房屋市政工程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总数同比下降 47.3%,死亡人数同比下降 43.8%,信访维稳工作大局稳定。2014 年,城乡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城乡建设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困难不容忽视,问题依然突出。例如:城乡建设改革进程中打破旧体制与建立新体制之间难以无缝衔接;建设行业能源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格局尚待破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投融资方式急需加快探
17、索;建设领域促进生态文明工作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等等。二、2015 年工作重点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市委四届四次、8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继续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市、精心谋划 “十三五” 发 展蓝图的重要一年。特 别是 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城市规划建设作出重要批示,专题部署于今年召开一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为城乡建设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常态、实现大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准确把握并主动适应重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法治保障、改革统领、创新驱动、开放支撑”为工作理念,重点实施城乡建设“构建一大体系,释放两大动力,推进三大改革” “
18、一二三”工作任务,确保城乡建设“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目标顺利实现。 一是构建依法行政的管理体系。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要求,提高立法质量,加快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城市管线条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立法。完善行政权力清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加强权力公开,规范权力运行。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落实市政府网上审批试点。积极推进多部门集中审批和实体大厅建设。继续推进委系统相对集中执法,完善执法公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二是释放“创新驱动 ,开放带动” 两大发 展动力。进一步调动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产业化基
19、地。加快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推进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发挥重点工程、城建基础设施项目引领带动功能,重点加强一环至二环之间路网覆盖,加快建设城市快速路一横线、二横线,服务开放先导区建设。加快扶持一批建设行业优质龙头企业,加快进军市外、国外市场步伐。9三是推进“投融资机制, 诚信管理机制,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三大领域改革。在轨道交通、棚户区改造领域启动实施 PPP 投融资改革试点,探索城市道路建设投融资改革路径,做好市政债发行准备工作。进一步健全建设行业诚信体系,落实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探索工程质量保险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调动发挥工程监理、市场检测机构等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
20、2015 年将重点完成 6 项任务。(一)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顺应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突出城市特色,加快构建国家中心城市。围绕超大城市层级、 “一 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枢纽节点、省区构架的直辖市、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的要求,科学谋划和完善城镇体系。二是以 110 个中心镇为载体打造一批“点状开发”示范区域,实施环境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 118 个。加快发展全国重点镇,增强城镇群产业集聚力和人口承载力。建设农民新村市级示范点 100 个,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三是出台进一步推进五大功能区城乡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认真开展城乡建设“十三五” 规 划编制,立足市情、把握关键,科学制定
21、未来五年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二)保持建设行业健康发展一是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3000 亿元。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把握预售资金监管、项目资本金管理等调控手段,严控行业风险,降低企业负担。二是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5000 亿元,实现增加值 1250 亿元。科学统筹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与加强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加快建立市场监管和现场监管一体化平台。三是实现勘10察设计营业收入 320 亿元。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行业诚信管理,繁荣设计创作,促进资源整合,实现“保量提质” 。(三)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租房建设一是城市道路完成投资 160 亿元,
22、实施建设项目 103 个。新增城市道路 110 公里。双碑大桥、双碑隧道建成通车。水土嘉陵江大桥、白居寺长江大桥等 35 个项目新开工。积极谋划在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之间增加 10 条骨干连接道。二是轨道交通建设完成投资 190 亿元。全力推进环线、四号线一期、五号线一期和十号线一期、三号线北延伸段等共计 150 公里线路建设。三是基本建成公租房 340.9 万平方米,5.2 万套。累计基本建成 3108.9 万平方米、42.9 万套。占总开工量 4475 万平方米、69.2 万套的 69.5%和61.9%。(四)加快推进民生实事一是完成主城区城市棚户区改造 147 万平方米,累计完成292
23、 万平方米,占 580.6 万平方总目标任务的 50.3%。二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5.5 万户,累计完成 35.6 万户,占 40 万户总目标任务的 89%。其中,完成 D 级危房改造 2.5 万户,累计完成 9.2 万户,占 12 万户总目标任务的 77%。三是完成主城区人行天桥和地通道建设 32 座,累计完成 100 座,提前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22 项民生实事目标任务。(五)努力促进生态文明一是建筑产业化。完成建筑产业现代化系列标准和图集的编制工作,重点在棚户区、公租房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试点。积极支持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及基地建设。二是建设科教。加强信息技术优选,积极引导推广物联网、BIM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