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重庆市高职教育新专业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单位(盖章):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专业名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建设基本情况经过广泛调研、论证,我校于 2009 年成功申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并于 2010年开始招生,现有在籍学生 235 人,2013 年已向社会输送 1 届毕业生。该专业现有教师 15 人,其中专任教师 8 人、兼课教师 2 人、企业兼职教师 5 人。校内专任和兼课教师中有具有高级职称 3 人,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1 人,高级护师 1 人,中级职称及以上教师占 60%;硕士 8 人(其中 1 人博士) ,占 53.3%;双师素质教师 15 人,占 100%。有校内专用
2、实训室 4 间,校外实训基地 3 个,企业学院 1 个。本专业准确定位了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每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岗位工作技能的需要,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并予以落实。建设目标完成好,社会评价高。建设成效在重庆市教委、学校领导下,本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根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行业发展特点,并结合我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探索改革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三层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改革过程中与重庆合展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办“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管理系合展养老产业学院” ,探索“校中企、企中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极大提
3、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学生报到率从 2011 年为 80.92%上升到 2013 年 90.38%,学生就业率 2013 届毕业生达 100%,专业对口率 66.35%。近三年学生参加全国民政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家政服务员组二等奖 2 人次、家政服务员组三等奖 2 人次、养老护理员组二、三等奖 6 人次,在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表现突出。2、师资队伍建设效果好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互聘互培” ,与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老龄委、重庆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重庆市合展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进行了深度合作,
4、聘请了来自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专家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并定期选派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引进具备行业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 1 名,新聘请了5 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或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队伍达到10 人,目前专业师资队伍中有 4 名年轻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全体专任教师均获取- 3 -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教师的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提高。近 5 年,专业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 8 篇,主持和参与教改课题多项,参加各类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和培训学习 21 人次,起到了较好的对外交流效果.其中卢霞老师作为主研人员参与的重庆市 2011 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
5、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研究成果汇编成重庆社科成果要报 (2013 年第 9 期)报市政府办公厅,受到市委书记孙政才,市长黄奇帆,市委副书记张国清,副市长刘强等领导亲自批示,为加快制定重庆市老龄化社会发展策略,推动重庆市老龄服务事业和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咨询。3、课程建设效果好自 2010 年到 2013 年,通过校企合作,所有专业课程均已完成网络资源库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成合格课程 4 门(老年产业管理、老年营养与膳食、老年健康照护、老年心理学)和校级精品课程 1 门(老年服务与管理概论) ,主编教材 1 部(老年服务与管理概论) ,与北大出版社达成出版协议,开发自编讲义 2 本(老年产业管
6、理、老年营养与膳食) ,为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4、课证融通效果好积极落实“双证书”制,将从业资证考试要求融入到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完专业课程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可考取职业资格证书。2013 届毕业生初始双证获取率就达到 100%。同时,我们还率先将职业核心能力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与鉴定,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5、实践教学条件有效改善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结合专业发展需要,建设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数量充足的校内实习实训中心,开发了丰富的贴近岗位的实训项目,完善了实习实训制度,建设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了实践教学顺利进行。有效满足学生实习实践需求。
7、在重庆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的协作下,与重庆至品家庭服务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新家道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友邻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三家龙头家政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协议;在重庆市民政局与重庆市老龄委的支持下,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重庆合展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青松养老公寓三大品牌养老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协议,每年提供学生实习、就业岗位数多达 50 多个。有效推动家政服务专业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吸纳重庆合展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教学场地 300 余平方米、实践教学设- 3 -备 20 余台套,价值 150 万元。6、社会服务能力有效提高应民政部职业技
8、能鉴定中心邀请,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参与了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资格标准的修订工作;联合行业,依托民政部西部社会工作培训中心,利用实训室和师资资源开展了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以及按摩师等工种的培训鉴定工作,先后共培训鉴定 791 人次,有效推动了民政工种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民政行业员工的职业能力。本专业师生还利用节假日时间在大学城周边社区开展老年常见病咨询、老年营养膳食指导等社会服务活动,为老年人健康生活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并得到周边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7、社会评价高通过五年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改革,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过程中,注重工学结
9、合、理实一体,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不断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并注重素质教育,引入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与鉴定,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有效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加强,学生就业率达 100%,用人单位满意度达 90%以上,每年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都供不应求,学生和家长对本专业的认同度也在逐年提高,并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存在的问题1、与企业的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目前的校企合作还仅限于学生的实习与实训,及师资互聘,在科研和技术应用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本专业师资队伍中年龄结构还较为年轻,适当引入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人士加入到教学团队,充实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整改措施1、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团队的科研及技术开发能力从学校、二级院系经费中加大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并争取市级财政、中央财政的支持,一方面用于完善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所需硬件、软件建设;另一方面用于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学习交流,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科研及技术开发能力。2、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提高校企的深度合作。校企合作不局限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专业教师的实践锻炼,还可以探索开展老龄化社会的课题研究及老年产业产品的开发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