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论文.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60737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摘 要 文章揭示了“和” 、 “同” 、 “和而不同”的含义 , 认为“和”是含着矛盾的统一。同”是取消差异的苟同,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思想实际就是主张在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 允许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存在 , 主张坚持原则条件下的和谐统一。其次论述了“和而不同”在人格修养方面和人际关系方面,特别是群己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和运用。最后提出“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是一种中国哲学智慧 ,是处理多元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孔子 和而不同 人格修养 群己关系 现代意义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

2、想,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构成其思想的重要内容的“和而不同”思想尤其值得关注,对这种思想的研究和分析,有着及其深刻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一“和” 、 “同” 、 “和而不同”的含义辨析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提出是对春秋以前“和” 、 “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最早探讨“和” 、 “同”关系的是周末年的周太史史伯,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在他看来,这里的“他”指的是不同事物或构成事物的不同因素,它们相辅相成,综合为统一体。和是一种“一”与“多”的辨证关系。 “以同裨同” ,是指相同事物或构成事物的相同成分的简单重复,无差别的统一。可以说已

3、经认识到了“和”与“同”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不过照史伯看来, “和”与“同”两个对立面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这说明他所理解的统一实质还是调和史伯后齐国大臣晏婴对“和” “同”思想做了更为深刻的论述。 左传记载了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之间一场“和同之辨”的精彩对话。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忙。 ”1在晏婴看来, “和”就如美味佳肴,必须用各种不同的调料烹制而成,调和众味。晏婴通过比喻说明“和”是多样性、差异性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单一性的等同重复,同时还将这种“和”同思想推及至君臣关

4、系上,认为“君臣亦然,君所谓同,而有否焉,臣献其同,以去其否” 。就是说臣对君不应该盲从苟同,可以提出不同意见才能深化对,不同的思想,只有这样“和”的认识。 “可”中有“否” , “否”中有“可” ,二者既相互对立又辩正统一,把史伯对“一”与“多”对立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哲学上的“矛盾统一”辩证法的理论高度。史与晏的“和同之辩” ,为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孔子研究了夏、商、周三代文化 ,在社会新旧交替之际 ,面对客观形势的发展从历史到现实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多次阐述了自己的“和” 、 “同”思想” 。据有关学者统计, 论语中出现“和”字 8 次,“同”字 9 次,明确提出和同之

5、辩的就是论2语子路所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杨伯峻先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的“和”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论语.学而,8 页)的“和”有相通之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 “和”是以礼为准则处理各种不同事物以及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相互关系达到的最佳状态,是保持矛盾对立面存在的和谐统一。而“同”本来是相同、相等的意思,如“君取于吴为同姓” (论语.述而 ) ,而在“和而不同”中却有苟同媚世,同流合污之意。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就是说 ,道德修养好的君子能以自己的思想协调各种矛盾 ,使一切事情做

6、到恰到好处 ,处于谐和状态 ,而不盲从附合。而道德修养差的小人却一味盲目苟同 ,亦步亦趋 ,人云亦云 ,而不善于协调。 “和”是含着矛盾的统一, “同”是取消差异的苟同,和而不同,实际上就是主张在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允许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存在,主张坚持原则条件下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和谐统一。孔子把“和”与“同”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 , 这就不仅仅是一般哲理的阐述 ,而是上升到处世为人的最高准则 ,较之史伯、晏婴等人 ,在人生哲理上作出了更为精辟的理论创建。二、 “和而不同”在孔子思想中的具体表现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思想在个人人格修养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

7、的体现。在人格修养方面,表现为:第一,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和而不同作为君子与小人的衡量标准。“君子”在孔子思想中代表个人品德修养的最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肯定了“和而不同”是人格修养的最高目标。如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意思是朴实多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显得虚浮,二者完美的结合,才是君子的风度,其中二者的统一即是和,朴实与文采则是不同的两个要素。第二,在认识和对待富贵与贫贱的问题上,和而不同即肯定富与贵是人们的正常欲望即所谓“人之欲也” ,但又对不符合道义的富和贵持否定态度即所谓“不义,富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认为“虽富贵,

8、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由此可见孔子所要的富与贵是有条件的有原则的。他赞扬“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的颜回精神,反对在富贵面前丧失原则的不义行为,指出“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第三,在出仕与隐居问题上,和而不同即是肯定学而优则仕,但又对不符合“道”原则的出仕持否定态度。孔子指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可见他教授弟子学诗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政治统治人才,但又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可

9、见他并不是主张任何条件下都出仕,而是把有道和无道视为出仕和隐居的原则。这就是在这就是在这一问题上体现的和而不同。3第四,在认识和对待礼的问题上,和而不同即的肯定周礼的原则,但又不拘泥于形式和旧俗,而是既坚持原则又对旧俗作出一定的改革。一方面孔子坚持“克己复礼” ,主张吸收夏商周三代文化优点,而在革新方面:第一,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 主张“务民义, 敬鬼神而远之”对三代以来的神学体系进行了比较大的批判。第二, 孔子赋予礼以内在的情感和道德精神。如子曰: “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论语.八佾)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 :“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 宁俭; 丧, 与其

10、易也, 宁戚。 ”(同上 ) 子曰“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这里孔子把礼看作是人的情感的体现, 其实质内容则是 “仁爱”, 是先王之道的精神实质之所在, 第三, 进一步扩大了礼的适用范围。西周时期奉行“礼不下庶人”, 而孔子提出“齐之以礼”, 把礼作为调节整个社会关系的规范。可见在认识和对待礼的问题上,孔子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注重整体和谐又主张承认差异。第五,在教育上,和而不同首先表现为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的人性论作为教育思想的伦理基础,他认为人性是相同的, 但不是绝对等同的, 在同中包含着差异

11、; 同时后天的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会使这种差异进一步明显化。其次表现为在此基础上的“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孔子言“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论语.述而 )因而他的弟子很多,其出身、地位、习惯、志向、性情、才智等各不相同。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唁” (论语.先进 )所以在培养他们时,就不能用一个模式统一施教,而应“因材施教” 。论语中记载孔子因材施教的许多事例,其效果是显著的。这是和而不同在教学上的表现。和而不同在教育上还表现为注重学与思的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 ”(论语.为政 )在他看来,学与思是不同的,二者应该结合起来。 ” 这是和而不同在治学

12、上的要求。最后,和而不同思想在教育上表现为“多学而识”与“一以贯之”的统一。如“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论语.卫灵公 )所谓 “一以贯之” ,就是有一个基本概念贯穿在他的思想之中。这是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在学习上处理一与多的辨证关系上的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和而不同思想主要表现为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上。首先是在处理君臣关系上,他继承了晏婴的主张一方面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君使臣以礼 , 臣事君以忠。 ”(八佾) 另一方面因为君主之所是未必是 , 君主之所非未必非 , 所以对于君主做得不当或错误之处 , 大臣应该敢于提出不同意

13、见。具体就是做到“勿欺也 , 而犯之” (宪问 ) 。因此“和而不同”在处理君臣关系时 , 就是既要忠于君主 , 又不盲从君主 , 而是对君主的错误或不当之处要敢于批评。其次在认识和处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上,一方面要坚持统治,另一方面要4恰到好处 , 使民众安于被统治的地位 , 也就是使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处于一个和谐的统治秩序之中。孔子多次谈到使民服以及使民敬、忠、劝的问题。如哀公问:“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 “举直错诸枉 , 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 , 则民不服。 ”(为政)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 , 如之何 ?”子曰:“ 临之以庄 , 则敬; 孝慈 , 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 ,

14、则劝。 ”(为证) 从以上这些言论看孔子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民众的统治。这反映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对立的一面 , 但是同时两者又处于一个统治体系之中 , 两者的同一在于统治者要通加强道德修养搞好统治 , 而被统治者又要安于统治现状 , 不使这种和谐秩序的状态被打破。就是要达到使不服的远人 , 通过统治者的修文德 , 来使他们归附。做到“既来之 , 则安之” (季氏) 、 “老者安之 , 朋友信之 , 少者怀之”(公冶长) , 做到使“四方之民 , 襁负其子而至矣”(子路) 。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做到修己和克己 , 作为统治者要通过统治者的言传身教来带动百姓 ,另一方面要求统治者重民、惠民、养

15、民, “为政以德”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在群己关系上,孔子的和而不同涉及人生观和认识论两个领域。在人生观的群己之辩上,孔子的和而不同是:确认个体的自我价值,然后将自我价值的实现溶化于对群体的认同和关怀之中。就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孔子肯定自我实现。一方面他提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强调自我实现主要取决于自身能力和智慧的发挥。另一方面他又提出“知其不可而为之” (宪问 )的精神,强调不沉沦于世俗而泯灭自我,强调自我实现是由自身力量来左右的。概述上述两个方面,孔子把自我实现看作是自我展示和发现其内

16、在能力和力量的过程。这就从自我的能力和力量方面确认了个体的价值。然而,孔子并未由此把自我实现引向培养和发展自我的独特个性,而是把自我实现导入了顺从社会的普遍规范的轨道。这是“和”的体现之一。他进一步把自我实现归结为“克己复礼”即把自我完全同化于社会规范(礼) 。认为自我实现是在道德实践个和道德涵养中展示的,要在道德上实现自我,自我必须受制于礼:“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 (泰伯 )这就是说,虽然自我实现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力量,但是自身能力和力量正表现为约束自我使之合乎社会的普遍规范(礼) 。同时,孔子有把自我实现与社会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在此问题上“

17、和”的另一个表现。 宪问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修己以安百姓 。 ”这里的“修己”即以后的修身,是指道德上的自我实现;“安人” “安百姓”则是使社会成员都能安居乐业,表现为群体的社会事业。孔子在此强调道德上的自我实现是以成就社会事业为目标的。这就要求个体的自我实现不是狭隘地专注于一己之域而独善其身,相反,应当在关怀社会事业中5完成。就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言,孔子肯定了自我不依附于他人的独立人格,从而确认了个体的价值。从正面来说,孔子提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卫灵公 )所谓“求诸己”和“求诸人”分别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一切听命于自我的

18、意志和完全受制于他人的意志。孔子以“求诸己”来否定“求诸人” ,就从正面肯定了自我的意志是独立的。从反面来说,孔子指出:“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子罕 )自我意志是任何他人所不能强迫改变的。这正反两方面表达了同样的思想:自我具有独立的意志,孔子正是通过赋予自我以独立的意志而使其有独立人格属性,由此映现了对个体价值的确认。但是,孔子虽然肯定自我具有不屈从他人的独立意志,然而并不认为这一独立意志需要在与他人的对抗中得到显示,在孔子看来,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不应是竞争关系。他说:“君子无所争。必有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 (八佾 )君子是不与他人抗衡竞争的,即使是射箭比赛

19、这种充满竞争和对抗的活动,君子也是互相作揖礼让,饮酒交谈,丝毫没有彼此间相互冲突的紧张气氛。那麽,自我不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证实自己的价值,就在履行对他人的责任中表示自己的存在。这是孔子关于自我与他人关系上的“和” 。孔子的名言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学而 )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却担心自己不懂得对他人的责任。这就是和而不同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上的表现。在认识论的群己之辩上,孔子的和而不同是:肯定个体的自我创造意识和独立思考,但要求它们与一群体意识为内容的传统和权威趋于一致(和谐) 。从认识论上看自我与社会,具体到孔子思想中表现为自我创造和认同传统的冲突。孔子是竭力维护传统的

20、,但是维护传统并不意味着把传统凝固化。孔子认为传统是在损益中得以绵延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自世可知也。 ” (为政 )周代的传统是在对以往传统的损益中形成的,也必然在后继者对其有所损益中流传百世,孔子的损益传统有两个方面:一是认同传统而不是全盘反传统;二是变革传统而不是墨守传统。对传统的任何变革,都是与自我创造相联系的。因此,孔子的损益传统包含着一个观点:在认同传统的前提下,肯定个体的创造意识。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他引入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的观点,也是在认同传统基础上肯定自我创造意识的体现。孔子认为教师应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

21、所创新。教师自然要传授前人的知识,这无疑是对传统的继承,但是,作为个体的教师在这里并非是被动的,他对传统知识的理解和传授方法总有其独特的个性色彩,而这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自我的创造意识。同时,学生必须接受前人的传统知识。但是,作为个体的学生在这里也并非是被动的。他要把教师传授的传统知识化作个人的亲身感受,才能使其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6由认识论来讨论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对待展开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不同意见的争论。这在孔子所处的诸子并兴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孔子反对盲从他人的意见,主张经过个人的独立思考而形成的自我的意见。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为政 )认为对他人的意

22、见要广泛听取,但不能轻信,要善于对这些意见提出疑问,然后通过个人的独立思考而谨慎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能较少失误。他把“疑、思、问” (季氏 )作为君子获得比较正确的自我意见的认识环节。所谓“疑”即对别人的意见持不盲从的态度;所谓“思”即自我思索和探求;所谓“问”即对别人的意见提出疑问以表达自我的意见。这里贯穿着的是对个人独立思考的肯定。从肯定个人独立思考出发,孔子对他人的意见采取宽容的态度,因为他人的意见也是经过独立思考得来的。这是“和”的表现。他说:“无求备于一人” (微子 )他人的意见不可能是完备无缺的,但其中总有值得重视的地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述而 )因此,他反对以个人之好恶来评判他人的意见,认为这样会使自己陷入迷惑而达不到真理的认识:“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颜渊、 )这里潜藏着合理的见解:真理是在自我与他人的各种意见的争鸣中展开的。这一合理见解使得后来的儒家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三、 “和而不同”方法论的现代意义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但这一思想的理性精神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很强的现代意义和借鉴价值。首先,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处理好国际关系,可借鉴运用“和而不同”的理论主张。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形态呈现多极化,人的个性也将愈加突出。国家之间,集团之间,地区之间,

24、人际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复杂,民族国家地区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争斗将不可避免,有时还很激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把它作为维护世界和平,调解民族矛盾的有效途径,实际充满了孔子“和而不同”的智慧。实行和平共处,实际上就是孔子所汲汲追求的“和” , “和为贵”及“和则安” ,2只有坚持和的方针,社会才能安定,生产才能发展,生活才有改善,那种一边高喊人权一边滥杀无辜,一边高喊和平一边制造战争的罪恶行径,其实质也就是孔子所坚决反对的“同” ,必然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强烈反对。因此我们认为,在当今条件下,孔子的“

25、和而不同”应当理解为倡和平,求安定,讲协调,许不同,谋发展。在当今世界仍可产生积极的作用。其次,正确认识全球化与民族性的关系,树立文化包容观念,可运用和发展和而不同的理论主张。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 ,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关系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日益紧迫地摆在全人类面前。上个世纪 90 年代 ,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提出了文明冲突理论 ,他预言今后将是一个文明冲突的时代3 。实际上7他说的就是西方世界与非西方世界的文明冲突。这实际反映了这样一个现象即在今日世界 ,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在经济全球

26、化推动下的文化全球化大有把西方文化变成一种全球文化之势。面对这种情况,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应该成为我们的有力借鉴。孔子的“和而不同”在文化观上着重强调不同文化之间互补的一面 ,主张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在这方面我认为费孝通先生为孔子和而不同思想作出了最好的现代诠释。费孝通先生认为“: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中国古代先哲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有密切的关系。 和而不同就是多元互补。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多元的文化形态在相互接触中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 ,共同形成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 ”4中华文化的发展是如此 ,中外文化的发展同样如此 ,需要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因

27、此他认为“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也应该互相尊重,相互沟通,这对各个不同文化的进步发展也是有利的。5”并提出了美美四句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并解释说:“各美其美”就是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自己传统的欣赏;“美人之美”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别人文化的优势和美感;“美美与共”就是要在“天下大同”的世界里,不同人群在人文价值上取得共识以促使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相处。6”对于异文化,强调要以容忍的态度来尊重别人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点,不仅要容忍别人,而且要理解别人,欣赏别人,使不同的价值观点在相互理解、容忍中共同存在,进而互相接近与融合。总的来说就是,支持文化的包容、宽容与兼容,反对专断、专横与

28、偏激。在当今世界我们提倡文化的和而不同,不是否定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而是应该看到这种文化的全球化并不能消解、否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全球化与本土化 ,一体化与多元化并存的趋势早已为许多学者一再指出。连亨廷顿也承认 ,尽管西方国家强力推销自己的文化 ,但是并没有使非西方社会完全西方化 ,非西方文明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3 。不同文化之间虽有一定的矛盾,但更重要的是还有互补的一面 ,从表面现象看 ,文明冲突论者是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坚持“不是东风压倒西风 ,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思维方式 ,实际上它也追求统一 ,只不过它所追求的统一恰恰是“同而不和”的“同”,这是现代文化霸权的表现 ,是不符合时代

29、和文化的发展规律的。总之, “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根源所在 ,是古老的中国哲学智慧。21 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 ,不同的文化之间既会有冲突也会有交融 ,正如著名孔子研究专家汤恩佳教授所说“: 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 ,只有按照孔子和而不同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思想来引导 ,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出路。 ”7参考文献: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 4 册)M. 北京:中华书局 ,1981.1 419.2阮元.十三经注疏M. 1 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3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4费孝通. 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A

30、. 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上卷)M. 北8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第 5 页.5同上,第六页.6费孝通.人文价值再思考A.费孝通文集M.(第 14 卷),群言出版社,第 196 页7汤恩佳.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与 21 世纪 J . 中华文化论坛 ,1997 ,(4) :6 6最 早 见 于 论语子路 :“君 子 和 而 不 同 , 小 人 同 而 不 和 。 ”在 此 , 虽然 孔 子 是 以 “和 而 不 同 ”当 做 区 分 君 子 与 小 人 的 标 准 , 但 后 人 以 之 作 为一 种 文 化 精 神 , “和 而 不 同 ”的 内 涵 就 远 远 超 出 了 君 子 小 人 之 辨 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