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361059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标准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家标准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家标准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家标准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家标准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国家 标准 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送审 稿 )编制说明 一 工作简况 1 项目背景和立项意义 近年来随着 光伏行业的高速发展,多晶硅、颗粒硅的产量日益增大, 多晶硅 和颗粒硅 的质量对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发现,在颗粒硅中残留的氯 离子含量要 多于 块状硅 , 为了确认硅中残留的氯离子是否影响其品质稳定性 ,或者会对于用户的使用造成影响,需要制定国内通用的分析方法标准。 目前国内并无相关的行业、国家标准。因此,制定科学完善的分析方法标准,对硅中氯离子含量进行规范的检测和有效的质量控制, 形成统一的质量标准 ,为促 进光伏行业的发展,提高多晶硅的品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重要

2、的意义。 2 任务来源 根据 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 2016 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 201676)号的要求,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由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 牵头 起 草 ,计 划 编 号 :20161694-T-469,要求于 2018 年完成。 3 标准项目编制单位简况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是 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 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 高纯多晶硅 新能源企业 ,系香港上市公司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HK3800)全资控股子公司。 多年来,我国由于缺乏先进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同时受制于发达国家的2 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

3、难以对自身丰富的硅矿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在2006 年以前,国内的多晶硅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导致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举步维艰。面对重重困难,激发勇敢的中能人自觉担负起国家新能源振兴的光荣使命,在国内率先投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于 2006 年在徐州经济开发区,建成年产 1500 吨多晶硅生产线,并于 2007 年顺利投产。 作为一种超高纯材料,多晶硅不仅是制造集成电路等半导体器件的关键基础材料,也是当今新能 源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材料,更是国家鼓励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材料,关乎全球化解决能源危机的成败。为寻找安全、高纯、环保、低成本、大规模多晶硅生产工艺,公司全体员工在高层领导的带领下

4、,不懈努力、拼搏进取、开拓创新、执着追求,仅用 5 年时间达到发达国家研发与制造水平,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 GCL 法多晶硅超大规模清洁生产技术(简称“ GCL 法”)。彻底扭转新能源产业“两头在外”的被动局面。2011 年,公司实现 7.5 万吨 /年的世界最大多晶硅产能,每年为国家创税约20 亿元,一跃成为世界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光伏产业多晶硅制造 商,为中国打造国际新能源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4 主要工作 过程 接到国家标准制定计划任务后,在全国有色金属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织下,由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 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国家 标准编制组 ,确定了编制组成员

5、的任务分工和实验计划。 标准编制组 开展了相关国内外资料、标准的整理和研讨工作。同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 硅中氯离子含量 分析方法的实验工作,结合 实际情况和具体的实验结果,对拟定制定标准所涉及的内容、范围、适3 用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等内容进行了认真研讨、论证和改进。通过试验,初 步确立了方法标准的技术要素、仪器参数和性能指标等。 自 2016年 10月编制组组织分析技术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实验研究工作,对标准文本做了多次修改, 2017年 6月编制完成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讨论稿 。 2017年 7月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召开的标准工作会议上,来自 25个单位34

6、位 专家 参加了本次会议 , 与会专家对标准讨论稿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参会专家做了 “ 分析步骤重新调换位置 ” 等文本修改 ,形成了标准预审稿。 2017年 12月在云南昆明市召开的标准工作会议上,来自 13个单位 23位专家 参加了本次 会议,与会专家对标准 预审 稿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参会专家做了 “报告内容变更” 等文本修改 ,形成了标准审定稿。 二 标准 编制 原则和 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1 编制原则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和 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 第 4 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 进行编写。 标准

7、中简述了方法提要,确定了测定范围、所用试剂、采样要求、分析操作步骤、数据处理、以及分析方法评价( RSD)等技术内容。 2 标准 主要内容 说明 2.1 标准题目的确定 本标准的题目完 全能够高度概括标准主旨和中心,能够反映出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分析方法标准的作用。 2.2 范围 4 本标准规定了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可满足 测定不同的棒状、块状、颗粒状和片状的硅中氯离子的含量。 本方法由于需要在高温管式炉样品舟中进行高温煅烧,所以对 样品颗粒几何尺寸 进行了规定: 200 m 3000 m。 检出限确认: 对 空白信号的 3 倍标准偏差转化成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得 。 确定本 分析方

8、法的检测限为 1 g/g。 2.3 方法提要 将样品放置高温管式炉中进行熔化,样品 熔化 后其中的氯元素以氯化物的形式释放出来,使 用两个装有高纯水的鼓泡吸收瓶进行吸收后,再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吸收液中的氯离子含量。 2.4 试剂和材料 2.4.1 高纯水: 用作吸收液,吸收气体中氯化物 。 2.4.2 高纯氩气: 用作载气,将熔融态硅析出的氯化物带出。 2.4.3 氯离子标准溶液 (CRM):用于配置离子色谱仪的标准曲线。 2.5 仪器和设备 2.5.1 离子色谱仪 : 需配备阴离子色谱柱,且选用测定灵敏度高,测定范围高,能满足分析要求的仪器。 2.5.2 高温管式炉: 用于加热硅样品,由于硅

9、的熔融点为 1410,为保证硅可以完全熔融,设备 最高工作温度不低 于 1500。 2.6 试验部分 5 2.6.1 样品采集 按照 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进行采样 即可,注意 在取样过程中,应该关注和避免污染的产生。 2.6.2 分析步骤 2.6.2.1 关于“吸收过程” 在使用吸收瓶进行吸收时,注意从高温管式炉开始加热到冷却至室温过程中始终保持吸收,保持样品空白和样品测试的吸收时间一致。 2.6.3 试验报告 本标准中规定试验报告内容为一般通用性要求,便于规范试验报告的具体内容 。 2.7 方法的精密度验证 2.7.1 重复性限: 选择 4 个具有代表性的颗粒硅样品, 根

10、据以上试验确定的条件和方法连续测定 6 次 ,分析结果相见试验报告。 2.7.2 再现性限: 选择 4 个具有代表性的颗粒硅样品,分别送往新特能源、亚洲硅业,进行分析方法的复验和验证,两家单位分别提供了相应的试验报告,各家分析结果相见试验报告。 2.7.3 实验室空白及标准曲线:每批样品分析前,先进行空白样品的分析,确认分析过程的干扰,具体结果见实验报告。 2.7.4 吸附效率: 对 3#样品的两个吸收瓶进行吸附效率的记录 ,通过吸附效率确认氯离子吸附效果,数据见实验报告。 2.7.5 方法比对: 选择 4个具有代表性的颗粒硅样 品分别使用 SIMS和离子色谱的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分析方法的

11、结果,具体结果见实验报告。 6 2.7.6 加标回收: 在高温管式炉的进气口 添加标气,计算回收确认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具体结果见实验报告。 三 标准水平分析 通过文献检索,网上查询,国内还没有统一的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标准。经过检索, 本标准 与国外先进标准 SEMI-PV74-0216 “ Test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Chlorine in Silicon by Ion Chromatography” 技术水平相当 , 比 SEMI-PV74-0216检测步骤更为详细 ,设备技术参数更为具体 ,实验报告更为完善 。 四 与现行

12、相关 法律、法规 、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属于硅中氯离子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相协调、无冲突。本标准属于首次制定标准。 五 重大 分歧 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编制组根据起草前确定的编制原则进行了标准起草,标准起草小组前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调研,并做了大量调查论证、信息分析和实验工作,在主要技术内容上,行业 内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标准起 草过程中未发生重大分歧意见。 六 标准 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国家(或行业)标准 的建议 本 标准 为硅中氯离子含量测定的化学分析方法标准,适用于硅中氯离子含量分析的一般性通用要求,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7 标准编制组 2018 年 9 月 8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