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富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629123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明富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王明富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王明富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王明富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王明富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中“解决问题”的一大难点如何培养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Xxxxxxxxxxx 学员:xxx在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教材中的“解决问题”这个相应板块的设计,是对学生相应章节知识的综合能力训练,具体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解答应用题、作图、统计、实践活动”等内容中的一个或几个部分。其中“解答应用题”是一大难点。由于过去在人教版教材中没有“解决问题”这种提法,所以在师生的认识上,“应用题”(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植树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几何问题等等)仅单独作为教材中相应章节知识的训练板块,没有真正从理论上升到实践的认识。而今,在人教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里没有“应用题”这种说法,而是把它列

2、入“解决问题”的范畴,这就说明“应用题”是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它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难点之一。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加强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那么,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该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呢?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比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分数的相关知识应用题时,先让一位学生将 48 张五星小卡片平均分给一个小组的 6 个同学。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分数的相关知识提出问题,最后全班同学共同解答。这时学生甲提问:“将 48 张五星小卡片平均分给 6 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几分之几?”并指名差生回答(六分之一)。接着老师再引导学生乙提问:“将

3、 48 张五星小卡片平均分给 6 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多少张卡片?(要求用分数乘法解答)。这时小组合作学习后汇报:“将 48 张五星小卡片平均分给 6 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六分之一,用 48 =8(张)。答:每个同学分得 8 张卡片。”采用这种教学61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就把知识掌握了。二、多读细思,找准各数量间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只是马虎读题一遍就开始列式计算,结果答非所问。所以老师应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能力。对每一道应用题至少读两遍,对于难度较大的要认真反复多

4、读几遍,细心思考,找准各数量间的关系,全面掌握题意之后再列式计算。为此在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征和给出的信息或启示,充分运用条件,达到尽可能满足结论需要的要求。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审题不过关,不知从何入手,导致最后怕做应用题。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不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解答应用题时不能只注意结果,更应注意渗透学生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等能力的培养,应具体做到:首先,读题是前提。“读题”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这一步一定要全面、细心。“读题”时对题目中关键性的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含义,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的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的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读题”时不

5、要急于求解,有些同学拿到题目随便看一下就马上列式计算,结果把最简单的问题都搞错了;有些同学审题时漏看、错看或看不全题目中的条件,是解题之大忌,也是解题中“无从下手”、“解答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读题”过程中,要一边读一边思考,弄清题目中所涉及到的数量关系及含义,才能正确解答。 其次,“动动手”,理论联系实际是解决易错的方法。有些看似简单的应用题学生往往容易出错,比如“小明上楼梯时平均每走一楼用 20 秒,他从一楼走到六楼需要多少秒?”很多学生都会给出一个错误答案:用 206=120(秒)。但只要动手画一画:“1 楼2 楼3 楼4 楼5 楼6 楼”,这样一看就知道从一楼走到六楼只需要 5 个

6、20 秒,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20(61)=100(秒)。又比如:“把一根木头锯成 8 段,平均每段需要 5 分钟,一共需要多少分钟?”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往往也用“58=40(分)”这个错误答案。这时老师不妨用一根小木棒等让学生上台亲自演示一下,大家就会明白把一根木头锯成 8 段只需要锯 7 次,正确答案应该是:“5(81)=35(分)”。特别是在教学比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应用题时,运用简单快捷方法画出草图,使学生在脑子里展示完整的物体运动过程,使之过程更为直观明了。再者“认真思考”是关键。做到以上两点的同时还要要求学生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全面思考、分析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基础

7、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目,他们不会太难,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但教师要告诉学生切忌掉以轻心,马虎大意。因为有些题看似简单,一不留意就会出错。学生如果遇到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题型或一时无从下手的难题,千万不要认定自己一定做不出来。这时可采取一些巧妙的办法,例如,不妨先闭上眼睛,深呼吸几下,如果是平时还可以出去走一走,边散步边想,可能会找到灵感,然后再回过头来集中全部精力攻克这道题等等。只要有耐心,采用灵活多样的思维方法,也许会化难为易。三、理论联系实际,走向生活实践。因为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要真正理解是非常困难的,只有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像我们仁怀五马镇

8、这种农村学校的孩子,智力等综合素质与城市孩子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当遇到稍微复杂的应用题就无法下手。比如我曾经在教学圆柱体体积的综合知识应用题时,花了大量时间,但大部分学生任然不能正确解答。于是我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一角,那里正好有一个圆柱体大水箱,水箱上什么数据都没标明,我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教师事先准备好所需测量工具)出相关数据,计算出圆柱体水箱的体积。任务安排下去以后,学生先分组讨论做好测量计划,然后分小组按各自计划有步骤进行测量:第一步,先测量出圆柱体水箱底面周长 C,根据 C=2r,求出圆柱体水箱的半径 r 的长度,再根据 S=r ,求出圆柱体水箱底面积2S。第二步,测量出圆柱体水箱的

9、高度 h。第三步,根据 V=Sh,求出圆柱体水箱的体积 V。第四步由各小组组长汇报测量过程、计算方法和结果。最后老师再评议总结。通过整个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圆周长、圆面积、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计算、公式运用、小组合作等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有成功的喜悦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4、培养灵活多样的解题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应用题有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应用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有:1、分析法:分析法是从题中所求问题出发,逐步找出要解决的问题所必须的已知条件的思考方法。2、综合法:综合法就是从题目中已知条

10、件出发,逐步推算出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考方法。3、分析、综合法:一方面要认真考虑已知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题目中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样思维才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4、分解法:把一道复杂的应用题拆成几道基本的应用题,从中找到解题的线索。5、图解法:图解法是用画图或线段把题目中所有的条件和问题明确地表示出来,然后“按图索骥”寻找解答应用题的方法。6、假设法:假设法就是解题时,对题目中的某些现象或关系做出适当的假设,然后,用事实与假设之间的矛盾中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解题的方法有时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多个思维去考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方法就是最好的。五、培养大胆提问、敢于辩论的精神。

11、老师在教学应用题时,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提问空间,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是否有意义,老师都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切忌讽刺打击,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引导共同辩论,从辩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和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六、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现在的教学条件改善了,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班班通,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除了使用下载现成 ppt 课件以外,还应熟悉掌握电子白板的使用。比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相关应用题时,教师可以临时根据题目类型,适当使用白板中的相关工具画出所需要的图形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这样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对老师的水平产生羡慕感,学生自然就爱上了你的数学这一科。综合上述,在新课程理念下,要突破“解决问题”中的“解答应用题”这一难点,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空间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多样的综合解题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因材施教,由浅入深,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2016 年 4 月 19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