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语堂小品文的幽默.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629495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林语堂小品文的幽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林语堂小品文的幽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林语堂小品文的幽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林语堂小品文的幽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林语堂小品文的幽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林语堂小品文的幽默30年代,林语堂创作的幽默小品文,现在看来,还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提出了一个完善的幽默学说。其幽默艺术表现唯取材广泛,任意而谈,亲切自然的娓语笔调,亦庄亦谐,语言平实中有奇趣。与同时代的相似作家的比较中,我们发现其幽默具有独特性,显得弥足珍贵。林语堂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关键词 林语堂 幽默 小品文在中国现代文学上,林语堂独具风格的幽默小品文,显得非常耀眼,其创作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他学贯中西,融汇古今,兴之所至,情之所至,在文学的领域,一生不懈地践行幽默之旨。在二十世纪30年代已是国内享有盛誉的“幽默大师”,可谓开一代文风。由于历史的原因,林语堂这一

2、名字在学界被“屏蔽”,几乎销声匿迹,最多也就是在鲁迅的杂文中一反面形象出现。上世纪80年代以来,林语堂的文学价值逐渐为人所发现与重视。二十多年来,林语堂的著作大量被出版,研究的文章也逐渐多了起来。可以说,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觉得林语堂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益加重要。本文着重论述林语堂的幽默小品文的理论、内容、特色及与同时代相近作家之间的异同。一、林语堂的幽默观。“幽默“作为一种美学概念,是林语堂首先开始提倡的。1924年5月23日,林语堂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文中,他明确提出“在高谈学理的书中或大主笔的社论中不妨夹些不关紧要的玩意儿的花,以免生活太干燥无聊。”从中已能嗅出些许端倪

3、。到了30年代,林语堂主编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幽默杂志,其中论语影响最大。在此期间,林语堂写了大量的具有幽默风格的小品文,并发表了论幽默、方巾气之研究等谈幽默见解的文字。“幽默”是英文中“homour”的音译,其义深奥令人难以捉摸,每个人对其理解都会有些差异,那么林语堂心目中“幽默”的内涵是什么呢?首先,他认为“幽默”与讽刺、滑稽是有差别的。这几种风格,都会有笑的成分,不过“幽默”既不像滑稽那样使人傻笑,也不像冷嘲那样使人在笑后而觉着辛辣。它是极适中的,使人在理智上,以后在情感上,感到会心的、甜蜜的微笑的一种东西。”很明显林语堂赞同麦烈蒂斯氏所说的幽默属于“会心的微笑”。“讽刺每趋于酸腐,

4、去其酸辣,而达到冲淡心境,便成幽默。”我们发现,要写出幽默,必要有幽默的心境。在林语堂的眼里,幽默不仅是一种文学风格,更是一种人生观,并且这种幽默的人生观是真实的、宽容的、同情的人生观。“这种幽默不是低层次的滑稽、逗乐,而是要以一种超脱、闲适得态度观照人生,享受人生的乐趣,使生活艺术化。”林语堂发现,在中国的传统道家中,已有幽默的因子,中国道家文学因其是“真有性灵的文学”且”归返自然”,属于幽默派。林语堂感叹道:“中国若没有道家文学,中国若果真只有不幽默的儒家道统,中国诗文不知要枯燥到如何,中国人之心灵,不知要郁闷到如何。”他以为儒家的廊庙文学“都是假文学,都是经世文学,它们算不得幽默文学。”

5、为什么?因为它们缺少一种超脱、闲适的态度,下笔为文已遮蔽了人生的乐趣,“二千年间,人人议论合予圣道、执笔之士,只在孔庙中翻筋斗,理学场中检牛毛”,根本就没有游逸之感,而幽默就无从谈起。最后,幽默之为幽默,须庄谐相间,庄由谐出,谐因庄生,没有庄之底色只是搞笑。幽默要“带一点我佛慈悲之念头”,“常於笑中带泪,泪中带笑”,因为本质对人生持严肃的态度,因为还坚持正义,坚持真理,爱祖国,爱人民,所以林语堂的幽默还是具有高远的格调,,最起码,幽默之于林语堂不是如此,很多论者喜欢引用鲁迅这句话来否定林语堂,“将屠夫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林语堂在作品中显露出来的笑真是麻木不仁,幸灾乐祸的笑吗?我觉得不是的

6、,林语堂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还有具有深厚的感情,只是他认为文学应有超超的心态,冲淡的心境,但决没有冲淡了一切的是非、善、恶、美丑得界限,庸俗的功利主义文学观他是不赞成的,这已是脱离了文学之旨,幽默也是为“叫国人取一种自然活泼的人生观”,以求心灵根本的健全、其实这也是与鲁迅等左翼作家改造国民性的文学追求是一致的。二、林语堂幽默小品文的特色林语堂在他创办的人间世的发刊词中公开宣称,“人间世之创刊,专为登载小品文而说“小品文本来也是中国文学传统中得常见的文体,多用来表现士大夫日常生活的情趣,而林语堂重新挖掘小品文,并给它灌注现代生命”,在他的心目中,小品文不是吟花弄草之文,而是发挥己见之文。这样,小品

7、文就与幽默联系起来,可以说二者是一脉相承的,幽默的人生态度要用小品文来表现的,而好的小品文,也应该体现幽默的人生观。林语堂的幽默小品文,有着渐趋浓烈,完善的过程,1923年,林语堂同妻子回国,历任北大、北师大、女师大教授。1924年成为雨丝杂志的主要撰稿人。这一时期的作品,后来结集为剪拂集出版。这时期的作品只具有幽默的雏形,幽默还不占主导,作品总体呈现“浮躁凌厉”的战斗面貌,激愤有余而冲淡自然欠缺,幽默色彩不够浓烈。1932年林语堂创办 语杂志,提倡幽默小品文,他也写了大量的作品,能凸显林语堂幽默风格的小品文大多写就于这一时期,论语时期的幽默小品文,有揭露和抨击国民党政治腐败、压制民主、消极抗

8、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如论政治病、文字国、谈言论自由;有批判封建文化、抨击现代教育制度的,如谈理想教育、论读书、考试分数不可靠、教育罪言;有表明他的政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如有不为斋、言志篇;有批评左翼文坛的“普罗文学”的,如今文八弊、方巾气之研究:有辨析比较中西文化的,如谈螺丝钉系列、论中西画、伦敦的乞丐;还有描绘人情世态。揶揄人性弱点的,如冬至之晨杀人记、吃糍粑有感、我怎样买牙刷林语堂幽默的特色,我觉得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取材广泛,任意而谈。 林语堂小品文的题材庞杂,范围广大,既论国家政治、民风民俗,又论生活之微、心灵之奥。纵观其小品文,也确实如此,“信手拈来,政治病亦谈,西装

9、亦谈,再启亦谈,甚至牙刷亦谈”林语堂也自嘲说:“颇有走入牛角尖之势”题材较大,紧贴国家大事,社会风潮的作品不难理解,其审美价值易于理解,而这题材微小,不拘常规的作品,是否就会流为放任而谈,轻浮乖巧而失之厚重?确实不是这样,题材虽小,却有寓意之深,意旨之远的特点。如谈螺丝钉系列作品,初听其名,确实让人觉得庸常琐碎,无甚价值,并且文章的开头也是以国产劣质自来水龙头的螺丝钉谈起的,但其实文章涉及了很多关于中西文化的深刻辨析,谈传统之弊,治国之道,富国之经,绝天庸俗之感,读来只觉机趣横生。理深意远,而由小谈起,也只是为激起读者一种幽默之念罢了。相似的作品还有论西装,吃糍粑有感、我的戒烟等。2、娓语笔调

10、,亲切自然。林语堂的文体笔调追求娓娓而谈的“谈话风”,笔调轻松,意趣横生,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读其文如闻其声,叫其语如见其人。”读他的小品文,我们觉得他好像把你作为知心朋友,用闲谈方式向你坦露内心感受,坦露真挚的情感,一点也不去掩饰。如婚嫁与女子职业,这是一篇演讲,开头以“兄弟”自称,大有与诸位听众拉近乎的架势,并且令人惊诧地说文学不能成为职业,女子试图以文学为生更不可能,女子最好的职业是婚嫁,其意乖逆,迥于常谈,给人以任意而怪谈之迹象,而听者早已露出“会心的微笑”,知道“幽默大师”又要讲什么可爱的言论了。在下面,说到李清照更是让人觉得有趣。他这样写到:“在

11、中国,女诗人李清照,也是嫁了丈夫,解决了饭碗问题,才能写出好词来。使李清照卖稿为生,我想漱玉词是换不到三碗绿豆汤的所以赵明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功,就是养活了一位女诗人。”这笑谈似怪谈,不正经,实点出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这样易见性情的随性文字读来令人惬意。而接下来的文字中谈到的“太太姨太太”的虚度光阴,大学校长、政界要人“尸位素餐祸国殃民”的事情,则让人觉得这位林兄还真够坦诚,是把我们当朋友来看的。总之,在林语堂的作品里,以亲切自然的娓语笔调把读者拉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之同悲共喜,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之感。3.亦庄亦谐,笑中含泪。幽默小品文,因为谐趣横生而令人发笑,而抱持“真

12、实、宽容、同情的人生观的”林语堂不会在作品中流露尖酸、刻薄的狂妄,不会有自私的讪笑嘲谑,这笑声是和缓、温柔的,不会有失态的谩骂,“幽默是基于明理,基于道理之渗透。”增订伊索寓言改编自经典寓言,写太阳与风为证明谁的力气大,而捉弄行人一时解衣,一时穿衣,写小鱼不满大鱼吃小鱼的不平等而咬大鱼的肚下,结果吃不了大鱼只得作罢。在对原作看似胡乱改编的文本颠覆之中,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在谐趣之中,暗藏深沉的悲悯。还有如让娘们干一下吧!,开篇以绝望的语气写到”男子统治的世界,已一团糟了。此后应让女子来试一试统治世界,才有办法。”在这里,林氏明显有天真烂漫的幻想成分,而下文解释这缘由时,我们才发现他是这一怪

13、论抒发对现实的不满,表明自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深切愿望,而这一幻想不可实现只会令人心生悲凉。4.语言简练平实,平中见奇。林语堂说:“欲求幽默,必先有深远之境。”又说:“幽默愈幽愈幽愈默愈妙。”这样的文字追求必然要求语言平实,不事雕琢。林语堂称之为“语录体”的语言,其语言简练的可像文言,质朴可如白话,如论文、答平凡书、周作人读诗法等文。而前文所说,林语堂在文章中喜欢任意而谈,表现真我。因为语言也不可能平淡无味,读之如嚼醋。平实的语言使其情调自然显深远,使文章近于幽默本色,随性的任意而谈总会充满谐趣的,因而平实也会透露出机趣。如:“民权何自而来,非黄河之水天上来”(又来宪法),“其中惨淡经营之年

14、数,亦不比追随总理二十五年逊色也。”(增订伊索寓言),又如“我想发尿糖,尿而可糖,未免太笑话。”这里引用诗句、流行语,拆解词义而谐趣中生。其实,我们在林语堂的幽默小品文的篇章中,看到了一个深沉近情的智者。三 、林语堂和其他作家的幽默之比较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品和林语堂的幽默风格的相似的作家还有不少,比如鲁迅、钱钟书、梁实秋、周作人,下面通过辨析林语堂与他们之间的异同进一步明晰他的幽默特征及独特的文学价值。提到林语堂,很难避开一个人,他就是鲁迅,他们曾经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后来林语堂倡导幽默,鲁迅对此基本是反对的,鲁迅说:“幽默既非国产,中国人也不是长于幽默的人民,而现在是难以幽默的时候。”国家、

15、民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鲁迅持明确的为社会、为人生的文学观,他的杂文似“匕首”似“投枪”,思想是深刻犀利的,而艺术手法上具有强烈的讽刺性,鲁迅要唤醒沉睡的人。林语堂受克罗齐表现论,古代“性灵派”观点的影响,不赞成这种直接的功利主义文学观,他认为文学首先要审美功能,这种审美功能通过幽默来实现,反对偏激性的攻击。鲁迅的文章里基本没有幽默,对于幽默的社会根源,鲁迅说:“人们谁高兴做文字狱中的主角呢,但倘若不杜绝,肚子里总还有半口闷气,要借着笑的幌子,哈哈地吐出来。”在鲁迅看来,因有闷气才有幽默,而林语堂认为写幽默应是“和缓温柔”的,深远超脱的心境,有了愤与疾,就失了“幽默温厚之旨”.既然有闷气就写不出

16、林语堂心目中的幽默文章,林语堂曾明确的表示幽默与讽刺是有区别的。这样二人不同的文学观念使他们对幽默的看法上产生了分歧。在文学史上,除了林语堂之外,还有钱钟书、梁实秋、周作人等也是以幽默著称的散文家,它们之间有相似,也有不同。在我看来,林语堂和钱钟书都像文学界的顽童。在林的小品文中,率真而为、些趣幻想的色彩时有出现,如他所写的婚嫁与女子职业、让娘儿们干一下吧等。钱钟书知识渊博,是个爱在书山里翻筋斗的顽童。他喜欢引经据典,但是典故运用得有趣,并且喜欢揶揄古人,常发令人惊诧的言论。他说唐朝某作家些写碑文喜好长篇大论,有贪图稿费之嫌,他还觉得王充的“无神论”实质上可谓“优妖精论”。下笔为文,林语堂和周

17、作人都爱平和冲淡的风格。林认为幽默要有“深远超脱”的情境,情调要“自然深远”。周作人以他的真诚、随意的态度形成了朴实自然的文风。用平白无华的语言去营造幽隽淡远的意态,如吃茶、谈酒、乌篷船等篇什,将雅淡和野趣融合,提炼而成闲适冲淡的艺术境界。在我看来,林语堂和梁实秋都像绅士。行文中,林语堂有股温厚超脱之气,祈求“笑中带泪”、“会心的微笑”的幽默效果。梁实秋力求表现“雅幽默”:“把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泛爱意识和宽厚仁慈的理性意识,作为自己的美学追求” ,从而使文学“具备了一种道德提升和灵魂净化的超越特质和高雅品格”,林语堂认为幽默应亦庄亦谐,谐应有庄之底色,而使幽默不失之俏皮。梁实秋也爱引经据典,寻

18、章摘句。文中经常穿插中外文化史上有趣的佚事、掌故、俚语。宏富的学识,使其散文都散发出浓郁的书卷气,丰厚的文化含量与气蕴,是其“雅幽默”的内在机制。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在这三位作家的文本中,都能嗅出林语堂认为的幽默的因子,但他们之间也有不同点。林语堂不喜欢像他们那样引经据典。林赞成克罗齐的表现论和“性灵派”的观点,主张为文从个人感受出来,他“追求行文如流水般自然,一切都靠直觉,甚至超于直觉之上”。林语堂说,幽默是一种人生观,而他们的文学人生都呈现出不同的姿彩。林语堂的一生中没有太多的坎坷。30年代已过上富裕悠闲的生活,加之西学的文化底子所形成的对中国传统的旁观者心态,显得开朗洒脱,是个人生的享

19、乐者。作品中也表现人生,但更多的是把享受人生时的感受写出来。而梁实秋、钱钟书、周作人等人在国事飘摇之时,都过着困顿的生活,梁实秋著有雅舍小品,其所言“雅舍”只是半山腰下、黄土坡前的破败草房。生活之困而有幽默之雅只能借助引经据典来获得。钱钟书也是阅尽人间冷暖之人,他之于人生,“蕴含着大量的尖锐、辛辣的讽刺。这种讽刺,往往给人以尖刻、阴冷之感让人不寒而栗”。他的幽默往往是在书山里 寻得。周作人虽有平和冲淡,但太过退隐、虚化,其艺术旨趣中往往带有闲寂、苦涩、忧郁的色调。有一点,林语堂和梁实秋是针锋相对的。林语堂在哈佛大学念的是比较文学专业,其老师为白璧德,但他不赞成老师的新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太保守、

20、太传统。他赞成的是克罗齐的表现论。而梁实秋确是白璧德的信徒,崇尚理性节制的文学观,这是其雅幽默不可或缺的因子,而林语堂心目中,高品位的幽默要有洒脱、自由、率真的心境。总之,林语堂和这几位同时代作家都有行文的幽默风格,但幽默的达成有着不同的路径。在林语堂看来,他们的幽默与自己心目中的幽默观比起来,都有某一方面的欠缺。四、结语。林语堂曾作一对联“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在现代文学史上,他有独特性。他倡导、创作的幽默小品文,其精湛的幽默理论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林语堂不愧是现代文学的一朵奇葩。注释: 施萍:论林语堂幽默思想批判功能,文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六期,34页。鲁迅:

21、论语一年,鲁迅读本,开明出版社,1991年版,185页。鲁迅:从讽刺到幽默,鲁迅读本,开明出版社,1991年版,147页。 钟玉洲:论林语堂小品文中的幽默,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8年9月第22卷第三期,90页。王春燕:略论梁实秋散文“雅幽默”的美学特征与意义,东方论坛,2009年第2期58页。袁良骏: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34页。参考文献:中国现代小品经典:我的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李勇:本真的自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董大中鲁迅与林语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感悟人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钱钟书作品集,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雅舍菁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周作人散文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