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主讲教师: 胡忠仁 联系电话:05503514540 Email:,2,导 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教学内容:,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 揭示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和经 济规律,二、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教学重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教学难点: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经济规律与人的关系。,3,一、重点名词:,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 经济规律,二、重点问答题,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如何?,2经济
2、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如何?,4,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第一章 商品经济,教学重点:,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教学难点: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5,一、经济形式: 1自然经济 2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 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二、生
3、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二重性的关系,(一)商品具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1使用价值:物品的有用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和自然的关系;,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是有用劳动,是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2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商品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劳动。,6,三、商品价值量的决
4、定,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的实体及它所体现的关系,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但总价值量是不变的,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因而价值量就会变小,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4价值所体现的关系,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7,四、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的影响
5、,1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2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至关重要,这可以从以下三种情况来看:,(1)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劳动得到部分补偿,企业处于亏损状态;,(2)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劳动得到超额补偿,企业盈利,有超额利润存在;,(3)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劳动得到全部补偿。获得正常利润。,由以上三种情况可以看出,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是高于、等于还是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和命运。,8,五、价值形式的发展,1价值形式 2价值形式的
6、四个阶段:,(1)简单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3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六、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2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这两个是基本职能。,(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9,七、货币流通和纸币流通,1,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叫货币流通规律。,2影响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1)商品的数量 (2)价格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3纸币: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
7、用的价值符号。,4 .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通货膨胀。,5通货膨胀的原因:,(1)直接原因:纸币发行过多; 信用膨胀; (2)深刻原因: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的发行量。,10,八、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发生作用的表现 形式及作用,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 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规律的统一。,2价格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而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3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部门的分配,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
8、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11,第五节社会化大生产,教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的社会化;社会化大生产的成熟阶段,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及发展阶段,教学 教学重点: 社会化大生产的含义及发展阶段,教学难点: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及实现形式,一、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容,1生产的社会化:生产的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就是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批人共同进行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2生产的社会化包括:,第一,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第三,产品的社会化。,12,二、社会化大生产基
9、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律的实现形式,1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必须一定的比例的规律。,2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取决于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取决于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3规律的实现形式: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实现,是依靠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的,价值规律的调节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分散的商品经济中,社会总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自发调节来实现的;二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社会总劳动的分配,是在依靠价值规律调节的同时,国家对经济也进行了干预,依靠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和
10、国家的干预来实现。,13,课后练习题:,1重点名词:,货币流通规律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交换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货币 价值规律 价值,2重点问题:,(1)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2)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影响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通货膨胀?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为什么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的内容和表现是什么?在商品经济中有哪些作用?,14,课后练习题:,一、名词解释: 劳动生产率 社会分工,二、重点问题:,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是什么规律?其实现形式是什么?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间分配的因素有那些?,三、填空题,1资本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
11、是( )。,2生产的社会化包括( )、( )和( ),3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是( ),15,第二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资本积累的原因和实质,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资末积累的原因及实质;资本循环,社会资 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6,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概述,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资本剥削雇用劳动,2资本主义的发展阶
12、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资本总公式及矛盾:,1资本总公式 G-W-G,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第一,劳动者一无所有,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第二,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利出卖自己的劳动力。,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劳动力这个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 第一,维持劳动力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第三,维持劳动者必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17,四、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资本主义生产
13、过程的特点: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劳动过程: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1)工人的劳动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二)价值增殖过程,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追求剩余价值。,2价值增殖过程:超过一定点而形成了的价值形成过程。,作为生产资料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是转移价值。 作为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是创造价值。,3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一般商品生产过程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18,五、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资本的本质: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反
14、映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2划分的依据: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划分的。,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它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只是转移价值,是一个不变量,所以叫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不仅能够创造出劳动力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剩余价值,是一个可变量,所以叫可变资本。,4划分的意义: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雇用工人的剩余劳动。,19,六、剩余价值率,1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2剩余价值率的公式:m= m/v,七、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
15、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叫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的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三)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20,八、资本的积累,(一)再生产和资本积累:,1再生产的类型: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使生产规模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复进行。,扩大再生产: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
16、费,另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使生产规模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2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资本化。,3资本积累的原因及实质: 原因:一是对剩余价值的追求; 二是迫于竞争的压力。 实质: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作为手段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4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一是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二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三是所有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增大 四是预付资本量的大小。,21,九、资本有机构成,1资本的构成:,(1)从价值方面看,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所以叫价值构成,(2)从实物方面看,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所以叫技术构成。,2资本有机构成:(C:V),十、资本
17、的积聚和集中,资本积聚:通过资本积累的方法使个别资本增大。,资本集中的杠杆:竟争和信用。,资本集中: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的联合实现的。,22,十一、资本循环,(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GWPWG,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销售阶段,三种职能形态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所执行的职能 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生产剩余价值 实现剩余价值,2资 2,资本循环: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使自身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二)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货币 资本的循环 生产资本的循环 商品
18、资本的循环,2。 空间上的并存。所谓并存性,就是说,要保持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资本家必须按一定比例把资本分为三个部分,使它们同时处在三种职能形态上,各自执行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1时 时间上的继起:所谓继起性,就是说并存的三种资本职能形态都必须顺次经过三个阶段,各从自己的出发点开始运动,依次转化为其他两种职能形态,最后再回到原来的形态上。,十二、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23,2资本的周转时间: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3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 与周转次数成正比。,十四、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依据资本的不
19、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的。,固定资本:购买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的那部分资本,它们的实物形式是一次投入生产过程,但价值形式却是多次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流动资本: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那部分资流动资本: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那部分资本,它们的实物形式是一次投入生产过程,价值形式也是一次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划分的意义:考察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十三、资本周转速度,1资本的周转: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就叫资本周转。,24,十五、预付资本的总周转,1预付资本的总周转: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2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因素:(1)固定资本
20、和流动资本的比例(2)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资本周转的快,可以在获得同样多的利润时节省预付资本;资本周转的快,可以以同量预付资本获取更多的利润。,十六、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2年 年剩余值率: 一年的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它反映了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十七、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它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部分。,从价值上看,它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构成。,从实物上看,它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构成。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25,十八、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
21、件,1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必须经过三次交换才能实现:,第 第一,第I部类内部的交换, 第二,第II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2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I(V+M)=IIC 这是基本实现条件,I(C+V+M)=IC+IIC II(C+V+M)=I(V+M)+II(V+M),第一,第I部类内部的交换 第二,第II部类内部的交换 ,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1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必须经过三次交换才能实现:,十九、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I(V+V)=II(C+C),I(C+V+M)=I(C+C)+II(C+C) II(C+V+M)=I(V+V+M/X)
22、+II(V+V+M/X),26,二十、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前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是生产资料,可变资本要素为劳动力,而劳动力是靠消费资料来维持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不断增大的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重趋向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相对缩小,生产资料相对于消费资料增长更快,要求第I部类比第II部类增长更快。,3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内容:,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4两大部类的关系:生产资料生产可以优先增长,但不是越快越好,生产资料生产最终要受到
23、消费资料增长的限制。所以两大部类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27,第四节资本主义的分配和消费,1工资的本质: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劳动力的价格,一、资本主义工资,2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3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4工资的基本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产业资本家-产业利润,二、资本家集团对剩余价值的瓜分,商业资本家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银行利润,借贷资本家利息,大土地所有者地租,本质都是剩余价值,28,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成本价格(K) 生产商品所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成本价格形成后,商品的价值用W=K+M来表示。,2利润(P)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的
24、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3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剩余价值与利润本来是同一个东西。 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 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1利润率(P) 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它反映了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P=M/C+V,四、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2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1)公式(定义)不同; (2)量的不等: (3)反映的关系不同:,3影响利润率的因素:,第一,剩余价值率,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第三,资本的周转速度,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29,五、平均利润的形成:,1竞争的类型: 目的 手段 结果,(1
25、) 部门内部的竞争 市场份额 提高劳动生产率 社会价值,(2) 部门之间的竞争 投资场所 资本转移 平均利润或平均利润率,2平均利润或平均利润率的形成:,(1)利润平均化,是由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的。,(2)不同的部门由于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等量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不等,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要高些,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要低些,在这种情况下,部门之间争夺有利投资场所的竞争就不可避免。利润率低的部门必然将资本向利润率的部门转移。这个资本转移的过程要到各部门的利润率大致相等时才能停止。,(3)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总资本的结果。 按各自资本量大小和平均利润率分得
26、的一份剩余价值就是平均利润。,30,六、生产价格及表现形式,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格就不在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但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而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因为,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的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因此,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从各部门看,其生产价格决定的基础仍然是商品的价值。,是垄断资本企业凭借其对资本占有和在生产、流通领域的垄断地位获得的高额利润。,七、垄断利润及来源,垄断利润的来源:,第一,平均利润,第二,额外利润(垄断低价),第三,一般超额利润,第四,垄断超额利润(垄断高价),垄断价格: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31,
27、八、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商业资本及职能:,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商业资本的职能:实现剩余价值。,2商业利润的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3商业流通费用:,用于流通领域中并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各项费用。包括纯粹性流通费用和生产性流通费用。,4商业工人的劳动时间也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他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实现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的占有。,1借贷资本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息资本,九、借贷资本和利息,2借贷资本特征:,第一,借贷资本是商品化的资本;第二,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 第三,借贷资本是最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3利息:,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
28、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4利息率: 利息量与贷出资本之间的比例。,5影响利息率的因素,(1)利润率。利息率的上限不等于平均利润率,下限能等于零。,(2)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供不应求利率上升,供过于求利率下降。,32,十、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资本主义的信用形式: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2资本主义信用的主要形式: 银行信用,3银行利润: 银行利润是银行贷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其差额扣除银行经营、管理费用和职工工资后的余额。,4银行利润率: 银行利润与银行自有资本的比率。,十一、资本主义地租,1资本主义农业中阶级关系:大土地所有者-
29、获得地租 农业资本家- 获得平均利润 农业工人获得工资,2资本主义地租:,农业资本家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纳给大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地租。,3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 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33,十二、国民收入的分配,1国民收入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从价值上:V、M,从实物上:新创造的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2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第一,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这是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第三,生产资料的消耗。,(2)结果:,(1) 范围: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是在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直接相
30、关的各阶级、阶层之间进行的。),V工人工资,M资本家集团,产业资本家: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商业利润 银行资本家: 银行利润 借贷资本家:利息 大土地所有者:地租,4国民收入的再分配,(1)范围: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2)原因:这个社会除了物质生产部门之外,还有非物质生产部门,这些方面的人员,不创造国民收入,但要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3)途径:主要是通过国家的财政预算以及各种经济杠杆来进行的。,3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34,十三、剩余价值规律及作用,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是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剩余价值规律居
31、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首先,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最后,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其次,剩余价值决定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综上所述,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所以,它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35,课后练习题:,一、名词解释:资本 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成本价格资本积累 资本循环 相对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二、重点问题: 1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2加速资本周转的意
32、义是什么? 3资本积累的原因是什么?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5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三、填空题: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 ) 2资本总公式是( ) 3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动力和目的是(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和( )的统一。 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有( )和( )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是( )和( ),36,第三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自由竞争模式;垄断竞争模式;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资本主义企业;资本家阶级;雇用劳动者阶级;资产阶级政府竞争的类
33、型: 目的 手段 结果,教学重点: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教学难点;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37,一、资源和资源配置,1经济资源(生产要素):是指经济活动不可缺少而又数量有限的要素。主要包括土地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信息等。,2资源配置: 社会总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3资源配置好坏的标准:,第一,看是否能充分开发利用资源;,第二,看是否能使资源被用在效益最好的方面;,第三,看是否有利于保持资源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合乎比例地分配利用。,4产权:,是法律形式确定并加以保护的一定社会主体对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的所有、使用、经营并相应取得收益的权
34、利。其中所有权起决定作用。,5资源的配置方式:,一种计划配置,自觉的有意识的;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配置资源;计划经济体制。,另一种是市场配置;自发地引导资源配置,主要是以市场引导资源的配置。市场经济体制。,38,二、市场经济的类型,1按照所联系的社会基本制度的不同,把市场经济分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按照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不同,把市场经济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3在同一制度下,按国情、政治体制等不同,把市场经济分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德国模式等。,三、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一)资本主义企业: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体系下资
35、本家从事生产、贸易、运输、金融、服务等经济活动的单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经济组织。,企业的分类:按照所有制形式的不同,把企业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股份企业;,按照经济地位和规模的不同,把企业分为垄断企业和中小企业。,(二)资本家阶级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和利益主体。,(三)、雇用劳动者阶级 他们是整个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四)中间阶级: 他们是一个介于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这个阶级的成员在不断地分化。,(五)、资产阶级政府 初期起着“守夜人”的作用; 在现代,它以实际总资本家的身份,干预和调整全社会经济活动,39,四、股份制企业及特征,1股份制企业(股份
36、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经营的企业。,2股份制企业的类型:,无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3股票: 是一种拥有一定数额股份资本并据以获取股息收入的凭证。,4股份公司的内部结构:,股东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董事会(是最高的决策机构)、经理、监事会。,5股票控制额 达到能控制公司股票数额。,6资本主义国家中持股情况:,家族持股、 法人持股、 个人持股、 国家持股和雇员持股。,40,五、垄断公司,1垄断公司:是在生产销售中处于垄断地位的资本主义大企业或企业联合体。,2垄断:是指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大企业操纵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料来源而成立的
37、协定、同盟或联合。,3垄断的形成:,(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必然导致垄断:,一方面,继续竞争具有破坏性,容易两败俱伤,另一方面,也比较容易达成协议或同盟。,4垄断组织的形式:,卡特尔、辛迪加 、托拉斯、康采恩、混合联合公司、跨国公司,41,六、垄断竞争与价格形成,1垄断和竞争的关系,(1)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形成的,(2)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的作用;,(3)但是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它只是使竞争的条件、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2垄断竞争的表现,第一,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第二,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第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38、,3垄断竞争的手段:,第一,价格竞争; 第二,隐蔽的和变相的价格竞争; 第三,非价格竞争;第四,市场外竞争。,七、资本主义商业形式,1批发商业:专门从事批量贸易而处在制造商与制造商、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中间商业。 批发商一般不与消费者来往。,2期货市场,(1)期货市场:专门进行期货交易的场所。,(2)期货交易;买卖标准化期货合约的交易。,3零售商业 4消费信贷 信用卡、分期付款、短期信用贷款、长期抵押贷款。,42,一、劳动力市场,(一)劳动力商品的卖方和买方,第四节 资本主义下的生产要素市场,1劳动力商品的卖方及权力,卖方雇用劳动者阶级。,权力: 充分就业 公平的工资 劳动条件的改善,2劳动力
39、商品买方及权力,买方资本家阶级,权力:有权决定购买什么和购买多少; 有权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价格; 有权任意使用所购买的商品。,(二)劳动力商品的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1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1)劳动力的供给在不断的增加:,第 第一, 自然增长率 第二,童工;第三,妇女;第四,农民; 第五,破产的中小资本家;,( (2)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却在相对地减少。,2 2.相对过剩人口:,相对于资本增殖的需要来说,人口是过剩了。它不是绝对过剩。,3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第 第一,流动的过剩人口; 第二,潜在的过剩人口; 第三,停止的过剩人口。,43,二、资金市场,资本主义资金市场:又称金融市场,是在资本
40、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基础上,由货币资本本身商品化而形成的。,(一)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1货币资本商品的买方,(1)企业创办时的借贷需求; 100万元 股息率10%,利率5% 股票价格=股息/利率=股息率*股票票面额/利率=10%*100/5%=200万元资本商品的买方,创业利润:就是股份公司创办人出售股票价格总额和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总额之间的差额。,虚拟资本: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的资本。,(2)企业经营中的借贷需求,(3)由竞争和投机引起的借贷需求。,2货币资本商品的卖方,(1)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 (2)借贷资本家手中的货币;,(3)普通居民的储蓄。,3货币资本商品的
41、市场价格利息率。,(二)资本主义金融业,1银行的业务:,(1)负债业务吸收存款,准备金:银行为保证储户随时或按期提取而必须保留的现金。,准备金率: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叫准备金率。,44,(2)资产业务发放贷款,发放贷款的形式:,第一,票据贴现;,贴现率:银行扣取的从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时的贴现利息与票面金额的比率。,第二,抵押贷款; 第三,信用贷款,中介人万能的垄断者。,2银行的新作用:,(3)中间业务,3金融资本:,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相互溶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最高形态的资本。,4金融寡头的统治,(1) 极少数既控制着银行又控制着工业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就是金融寡头。(2)
42、金融寡头是垄断组织的指挥者和操纵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统治者。(3)在经济上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所谓参与制就是通过发行股票层层控制下面分公司。 在政治上是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5证券交易市场(股票交易市场) 买卖有价证券的市场。,6股票价格:,股息的资本化或资本化的股息。它不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股票价格=股息/利率 股息率=股息/股票面额 股票价格=股息率*股票面额/利率 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利率成反比。,45,三、地产、技术、信息市场,(一)特殊的商品和特殊的价格形态,土地价格:地租的资本化或资本化的地租。它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土地价格=地租/利率 土地价格与地租成
43、正比,与银行利率正反比。,(二)地产市场,(三)技术和知识产权市场,知识产权:工业产权 专利权 商标权 著作权(版权),(四)信息业和信息市场,46,第六章资本主义政府的经济职能,1目标:,第一节 国有经济成分,一、资产阶级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目标和内容,一是直接扶持私人垄断资本; 二是调节整个社会经济.,2内容:,(1)通过国有经济成分和政府作为最大消费者、最大的债券发行者等,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全过程。,(2)制定法律法规,成立机构,管理市场,规范和监视市场经济活动。,(3)运用经济杠杆及法律、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以弥补市场机制调节的缺陷和不足,缓和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44、引起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二、国有经济成分的形成,1国有经济成分:,是国家所有制经济成分的简称,它是指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的资本。,2国有经济成分形成的途径,第一,继承传统的国有企业;,第二通过实行资产阶级的国有化,将私人垄断企业转化为国有企业,第三,通过政府投资兴建国有企业。这是国有经济成分形成的重要途径。,47,三、国有经济成分的形式,第一,国有企业,即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国家。,第二,国有租让企业,所有权归国家,经营权归私人垄断组织,第三,国私合营企业,所有权归国家和个人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四、国有经济成分的作用,第一,国有经济成分提供重要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品和社会服务,满足私人垄断
45、资本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第二,国有企业和国家科研中心的科学技术成果转让给私人企业,对其技术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第三,国有经济成份直接向私人垄断企业提供各种支持,促进私人垄断资本发展。,第四,国家按照垄断资本家集团的需要和意愿交替实行私人企业“国有化”和国有企业“私人化”,给私人垄断资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第五,国家拥有一部分企业,可以利用来作为调节国民经济的工具和重要的物质基础。,五、国有经济成份的性质:,垄断资本主义性质,垄断资本主义性质,垄断资本主义性质,垄断资本主义性质,垄断资本主义性质,垄断资本主义性质,垄断资本主义性质,48,第二节 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一、国家财政政策,(一) 财政收入政策的运用,(二)就是通过调整税收,对劳动者的一部分收入和资本家的一部分收入进行再分配,借以调节经济。 具体措施:,第一,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