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红楼梦人物之妙玉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 王莹摘要:红楼梦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宗教是能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层建筑之一,书中描绘了大量的宗教仪式,道观寺院,僧尼道士,妙玉就是其中一个。妙玉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造的许多女性形象中最特别的一位女子,这是一个介于幽尼与闺女之间的尴尬人物,她有高贵的出身,有高洁脱俗的气质,有不凡的才华,迫入佛门被封建社会所束缚却又自内而外散发出不拘于封建束缚的神气,她是超脱于封建社会的存在。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作者对封建宗教的虚伪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所以,即使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但不屑于与封建大众为伍,必定为封建大众所不喜。书中妙玉的结局是
2、被强盗所劫去了,却也给读者心中留下了无限悬念。关键字:妙玉 独特 身世金玉质 才华阜比仙 性格世难容 结局红楼梦中有一个很特殊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对她惜墨如金,但却仍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她就是妙玉。多次阅读红楼梦 ,仍觉得妙玉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太过独特的存在。她是“十二金钗”中最后出场的一个女性,在第十七、十八回,因为贾元春省亲,贾府兴建大观园,买了一些小尼姑和小道士,妙玉由此进大观园。妙玉在书中的出场相当少,在前八十回中,妙玉或明或暗的出场不过六次,而正面出场只有两次。而如此少的出场,妙玉在书中2得到的评价却很低。比如李纨就说过:“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邢岫烟与妙玉相识多年,感情亦半师半
3、友,但她对妙玉的评价却是“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 。就连我自己最初读红楼梦时,也不喜欢妙玉,问过身边的同学,觉得她太过清高,有些矫揉造作的还不少。随着年纪的增长,读的多了,也思考的更多了。妙玉当时只有十八岁,她身边的人和作为读者的我们给她的评价如此低,对她来说似乎并不太公平。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其他十一位金钗均为贾府的亲眷,而妙玉是唯一一个与贾府没有亲戚和姻缘关系的女子,并且还是一位带发修行的女尼,这也是妙玉的独特之处。妙玉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排名第六,排在她前面的有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而王熙凤、李纨、秦可卿等人排名都在她之后,这样看来,作者曹雪芹对妙玉的态度其实并不
4、像书中人物给她的评价那样简单,所以说,妙玉的存在是具有她独特的意义的。1、身世金玉质红楼梦中妙玉的身世,周汝昌先生认为她是以为官宦小姐【1】 ,国光红先生认为她是一位格格 【2】 ,而对许多红学者和读者来说仍然是一个迷。妙玉是在“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是进入大观园的,第一次出场是通过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回话时介绍出来的: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
5、长安”都中有观音遗3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 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 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3】。从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妙玉本是苏州人士,祖上也是官宦之家,因自由多病,买替身儿皆不中用,所以亲自入了佛门,带发修行。父母都已亡故了,但身边却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妙玉或明或暗总共的出场也不过六次,正式出场只有两次,即第四十一回的“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和第七十六回中的“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而只有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这一次出场中,妙玉的言谈
6、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表现出了她的身世。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 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 ,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 ”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 说 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 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 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 这也罢了
7、。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 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 碎了也不能给他。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母带着一帮人来到妙玉的栊翠庵来要4茶吃。首先,妙玉与贾母交流时神情自若,举止从容,态度不卑不亢。要知道贾府是皇亲国戚,贾母是贵妃的祖母,是诰命夫人,来往的都是各王府侯府的太妃贵人等,妙玉如此从容自如,可见她是见过大世面的,甚至曾经可能经常与贾母这类身份的人打交道,所以她如此自如。可见妙玉的家庭背景并不比贾府差。其次,妙玉拿出来招待的茶具十分精美,十分珍贵,有“成窑五彩小盖钟” ,有“官窑脱胎填的盖碗” ,有“晋王恺珍玩的瓟斝” ,有犀牛角做成的“点犀” ,喝的是梯己茶,用的是五年前蟠香寺梅花上的雪融化的水,而被
8、刘姥姥用过的五彩成窑杯妙玉不屑再要,可见妙玉对日常生活是多么讲究。 “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刘心武先生认为这只是简单的在写妙玉的怪诞奇诡 【3】 ,我认为这暗示了妙玉的家世不简单,妙玉对宝玉说她平时用的茶杯贾府里就找不出一个来时神态自然随意,说明她知道自己的家世在贾府之上。作者曹雪芹在金陵十二钗判词里,称妙玉为“金玉质” ,在封建社会里“金玉质”这是一个极其荣贵的称谓,一半多用于皇族子孙或宗室成员。在金陵十二钗里只有妙玉被称为“金玉质” 。贾家是京都八公之一,又是皇亲国戚,而迎春的判词只是“金角花柳质” ,惜春的判词也只是“绣户侯门女” 。比“赫赫扬扬,已将百年”如今又是皇
9、亲国戚的贾府地位还高,而又称得上“金玉质”的,那就说明妙玉不只是普通官宦人家的小姐,而很有可能是宗室成员的后代,一位真正的金枝玉叶。2、才华阜比仙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这是在称赞妙玉。兰,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说妙玉像兰花一样高雅脱俗。妙玉出5身读书仕宦之家,这使她身上自带有一种雅洁之气,妙玉在大观园居住的栊翠庵犹如人间仙境:红梅疏掩,暗香轻浮;拒俗绝庸,幽雅洁静。就连贾母参观后,也不住赞叹:“到底是她们修行的,常常去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 ”妙玉喝茶,用的茶具是连贾府也“未必找得出”的古玩奇珍,沏茶的水是五年前收集梅花上的雪融化的水,更是
10、将妙玉的颇具慧心,气质脱俗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才华阜比仙”是说妙玉的才华胜过了神仙,虽说是夸张的说法,但妙玉的才华在大观园的确是首屈一指的。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这是妙玉在红楼梦中第二次正式的出场,也最能说明妙玉才华出众。中秋节,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联诗,每人联了十来句,妙玉突然从山石后转出来,把诗拦住,说过于颓败凄楚,不能再照着这凄凉的诗意往下联了,接着她又带黛玉和湘云去了栊翠庵,自告奋勇很快地把诗续完了。这首诗一共做了三十五韵,黛玉与湘云二位合起来才做了二十二韵,每个人只做了十一韵,这二十二韵做出来的过程称得上“艰辛”:“想了一想” , “半日” , “一步难似一步了” ,两个人
11、可谓绞尽脑汁。而妙玉做这余下的十三韵是“一挥而就” ,并且将前二十二韵中的“颓败凄楚”给“翻转过来”了。黛玉和湘云读了她的续诗,赞赏不已,说到, “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妙玉对写诗所发表的看法,黛玉和湘云也认为极为中肯, “皆道极是” 。黛玉在大观园姐妹中一向自负,孤高气傲,也对妙玉的捷才不得不服,说明妙玉确实值得“诗仙”一称,是真正“才华阜比仙”的。无论气质还是才华,在人才济济的大观园中,妙玉都堪称是一块真正的“妙玉” 。3、性格世难容6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
12、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 )妙玉“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因父母双亡,自由多病而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 ,只是性情高傲,认为“侯门公府,必以势压人” ,所以红楼梦十二曲中,写妙玉的曲名为世难容 ,说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这一点红楼梦中描绘的笔墨不多,却表现的十分鲜明突出。如四十一回“宝钗知他天性怪癖,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黛玉走出来。 ”第五十回“李纨笑道: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
13、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取一枝来,插着玩。 ”第一百十七回“贾环道:妙玉这个东西是最讨人嫌的! ”从这些描述中都不难见到妙玉不为世人所容的怪癖性格。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还有两个细节是关于妙玉洁癖的:一是刘姥姥用过的成窑五彩小盖盅,她嫌脏,吩咐别收了;另一个细节是在一次品茶之后,宝玉提议走后叫几个小幺儿打水洗地,妙玉就交代“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 ,妙玉的这种过分孤傲、好洁的在众人眼中是怪癖,为许多人不能接受,且令人生厌,连李纨这样善良宽厚的人都说“可厌妙玉为人” ,与她做了十年邻居的岫烟也说她“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 ,她其实陷入一种孤立境地
14、,正所谓“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7妙玉身世地位原本就高,自是有孤高自傲的资本,然家道中落后仍孤高自傲就于世所不容,在众人眼中成了孤僻、高傲、过洁的怪癖,加上佛门静地这一远离世俗的特殊环境,又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妙玉的孤傲怪诞,傲视的乃是权贵。如“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一回中黛玉同湘云到栊翠庵,走时妙玉是“送至门外,看他们去远,方掩门进来” ;贾母到栊翠庵,走时妙玉是“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 ,这是何等鲜明的对照!她追求完美洁净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除了她自己,其他的人在她眼里一概都是“俗”人,宝玉说她“万人不入她的目” ,这是她的优点,也是她最大的弱点,更是她为身边人及读者所不喜欢的原因
15、了。贾府里与妙玉性情相投的有四人:一个是邢岫烟,一个是惜春,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宝玉。但是这四人也并非全是与妙玉相契无间。邢岫烟幼时曾妙玉识字,妙玉与岫烟交往,多半是出于师生之谊,未必真心推重岫烟。惜春虽与妙玉有共同的语言,但惜春身上多的是烟火气,少的是灵气。妙玉与她在一起谈经论佛可以,但要进行心灵交流,妙玉恐怕还认为惜春差一截。黛玉本是一个高洁孤僻之人,可妙玉的高洁与孤僻又胜黛玉三分,以致黛玉也有了远妙玉之意;如果说宝玉对黛玉还有一种俗情的话,那么他对妙玉有都不敢有这种感情,此情即使偶一闪念,他也会视为罪过,他对妙玉有的只是一种敬重之情。这样看来,宝玉对妙玉的疏远,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正值青春芳
16、龄的妙玉,在需要朋友的年龄周围却没有一个朋友,她独守静庵,心中孤苦可知。4、结局陷淖泥?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8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金陵十二钗簿册,以及红楼梦去中暗示了红楼梦主要任务的性格、遭际、命运。妙玉的判词前两句描述了她的人生矛盾,佛门女尼的身份要求她“洁”和“空” ,后两句则揭示了妙玉的结局,虽然是“金玉质” ,但结局仍然是蒙尘受污。 世难容曲文说妙玉“却不知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 ,这正是妙玉一生的可悲之处。判词和曲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曹雪芹对妙玉的构思大致有三:第一,她有美如兰的气质和阜比仙的才华;第二,她不为周围的环境所容;第三
17、,她的结局是非常悲惨的,像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落入了污泥之中。妙玉的师傅早年曾说她“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 。看到这一句,我总会想,这是让妙玉避开大观园么,那还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遗世而独立的妙玉么。在高鹗的续书里,妙玉的结局的是被强盗劫走了,给人留下了一个悬念:“强盗”是她的亲人派来趁混乱来救她的,还是被真正的强盗劫走了?我期待的结局是妙玉的亲人把她救走了,让她能有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但是红楼判词很现实的告诉我,更大的可能性是妙玉真的被强盗劫走了。红楼梦中只有宝玉、黛玉和妙玉三人是以“玉”为名的人物, “玉”有美好的意思,也有顽石的意思。宝玉是神瑛侍者转世
18、,黛玉是绛珠仙草转世,都是来自仙界,妙玉能以“玉”为名,我们可以推测妙玉也是来自仙界。这样看来,他们的出处也决定了他们有一个共性在封建社会这个浊气大染缸中一身正气,蔑视封建礼教,反对封建秩序,因为他们太美好了,他们成了封建社会中冥顽不化的顽石,为封建社会所不容。 “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 ,9妙玉最终被封建社会的泥淖所淹没,像妙玉这样的美好女子本就不属于人间,她的心地太干净太纯洁,太孤高了,而世间又太嘈杂,太喧嚣了。她像是一块无瑕的美玉,更像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从未沾染过一丝世俗的尘埃。我们可以这么认为,而且我也更愿意相信,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即使过了花期坠落淤泥中也会努力为了下一个轮
19、回的绽放而努力生长,即使大观园之外的泥淖最终涌上了栊翠庵的门槛,把她吞没在茫茫的黑暗里,她也终有一天会再次涅槃重生。注释:【1】周汝昌, 红楼真梦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年版。【2】国光红, 红楼梦索引妙玉才是真格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3】刘心武, 红楼望月妙玉讨人嫌 ,太原书海出版社,2005年版。参考文献:【1】周汝昌, 红楼真梦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年版。【2】国光红, 红楼梦索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3】曹雪芹,高鹗, 红楼梦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年版。【4】刘心武, 红楼望月 ,太原书海出版社,2005 年版。【5】王颖, 我在落花梦里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