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I 页白龙江林区水土保持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建议甘肃分院(函授站) 水土保持 2008 刘小鹏指导教师摘要针对白龙江林区目前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现状及制约因素,面向21 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我国水土保持 发展战略目 标及 7 条具体建议, 为白龙江林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发展战略 制约因素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II 页目 录绪论 12 基本情况 23 水土保持建设现状与问题 23.1 水土流失特点 23.2 水土保持
2、综合治理与利用现状 2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3.1 人为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33.3.2 农业产出效益差,产业化困难重重 33.3.3 当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有不切实际的倾向 44 水土保持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机遇分析 44.1 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相对滞后 44.2 水土保持意识有待提高、宏观管理办度不够 44.3 治理任务艰巨,投入严重不足 44.4 抓住发展机遇,加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步伐 55.几点具体建议 55.1 注重历史经验,坚持综合治理 55.2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优先 55.3 把对天然植被保护、改良放在与退耕还林还草同等重要位置 66 改
3、革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提高投资效果 67 充分发挥支撑作用 6结论 8致谢词 9参考文献 10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第 1 页绪论白 龙 江 森 林 茂 密 , 山 川 秀 丽 、 气 候 宜 人 、 物 产 丰 富 , 但 随 着 人 口 的 不 断 增 加 和人 为 活 动 对 自 然 资 源 的 长 期 索 取 与 破 坏 , 森 林 植 被 锐 减 , 水 土 流 失 严 重 、 生 态 环 境恶 化 。 近 些 年 来 , 各 级 领 导 班 子 带 领 广 大 职 工 干 部 群 众 , 坚 持 不 懈 地 开 展 水 土 保 持工 作 , 取 得 了 显
4、著 成 效 。 但 仍 存 在 着 许 多 问 题 , 主 要 是 林 区 生 态 环 境 局 部 改 善 、 整体 恶 化 的 趋 势 尚 未 得 到 明 显 改 善 。 要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存 在 的 问 题 , 就 必 须 坚 持 “生态 优 化 ”的 原 则 , 贯 彻 和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 实 现 水 土 资 源 的 可 持 续发 展 利 用 和 生 态 与 环 境 的 可 持 续 维 护 。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第 2 页2 基本情况白 龙 江 林 业 管 理 局 始 建 于 1952 年 , 1963 年 经 国
5、 务 院 批 准 全 面 开 发 建 设 , 1966 年 正 式 成 立 林 业 部 白 龙 江 林 业 管 理 局 , 1969 年 下 放 甘 肃 省 管 理 , 同 时 将 管 理 局下 辖 的 南 坪 林 业 局 划 归 四 川 ,后 又 根 据 国 家 政 策 ,将 一 部 分 森 林 划 归 地 方 管 理 。 至今 , 已 经 走 过 了 50 多 年 的 风 雨 历 程 。 全 林 区 经 营 总 面 积 104.98 万 公 顷 , 其 中 :林 业 用 地 104.16 万 公 顷 , 森 林 面 积 55.17 万 公 顷 , 占 全 省 天 保 工 程 总 面 积 的
6、 1/3, 活 立 木 蓄 积 量 6366.6 万 立 方 米 , 森 林 覆 盖 率 为 52.55%。 白龙江林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岷山山脉的白龙江和洮河两大河流上游,属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地区。大部分经营区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迭部、卓尼、临潭、合作市及陇南地区的武都、文县境内,是全国九大重点林区之一。区内山峦起伏、高寒潮湿、气候多变,相对高差大,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经营区内农林牧交错,藏、汉、回、土等民族混居,经济、文化、交通、通讯落后。林管局下属的迭部、洮河、舟曲、白水江 4 个林业局均属全国 135 个重点国有森工企业之列,是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区域,也是长江上游与
7、黄河上中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绿色屏障,更是甘肃这样一个深处内陆、干旱少林省份不可多得的绿色宝库。 3 水土保持建设现状与问题3.1 水土流失特点白龙江江林区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3.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利用现状近几年来白龙江林区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各条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路、电、村综合治理。种植经济林果 5 万多 k,修建了一大批蓄水保土工程,减少了土壤浸蚀量,增加保水能力,并通过治理开发,1000 多万人口脱贫致富,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对不同地区水
8、土流失的形成机制、发生过程、发展赵势以及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开展了近百项专题研究。特别是通过微观与宏观、机理与形态、室内模拟与野外观测、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综合研究,初步摸清了林区不同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第 3 页类型区水土流失的方式、类型、面积及发生发展规律,在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不同地区的坡面与小流域侵蚀产沙预报模型。在应用研究方面,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及其优化配置、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等多项研究,试验推广了以改变小地形和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的各种耕作措施;以恢复植被,增加地面覆盖为中心的造林种草技术;以减少径流、拦蓄泥沙为重点的
9、各种水保工程措施。先后建立了试验示范小流域。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治理模式与配置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水土保持工作正在由防御性治理转向开发性,并逐步走向产业化。一些小流域在基本控制水土流失的前提下,结合地方优势开展了不同种类的开发性研究与建设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不断深入,必将加快水土保持产业化的步伐,推动林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发展。3.3 存在的主要问题3.3.1 人为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林区生态环境受到较严重破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不合理农业结构所致。由于近期在采矿、交通等生产建设开发中,不重视水土流失
10、防治,在开发建设中出现生态环境破坏。林区居民粮食生产需求较大外,产业结构高速严重滞后、耕作习惯和认识水平也起着相当作用,如部分区域人均粮食自给有余,但对退耕还林(草)仍存在顾虑。林草植被建设几起几落,致使总体上林草植被建设薄弱,初步归纳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二是退耕还林还草的利益驱动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三是农业系统的社会经济结构没有有效调整。3.3.2 农业产出效益差,产业化困难重重长期以来,林区在农业内部以粮食种植为主,高产值、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及畜牧业比例过低,导致整体农业产出效益差。农业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
11、阶段。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产业化的思路尚不清晰,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业基地的保障;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区的自然条件特点和资源优势发展各自的支柱产业,尚需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群众的主要投入及大部分耕地资源用来生产粮食,以解决温饱问题,尚未从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缺乏产业化意识和资金投入。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第 4 页3.3.3 当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有不切实际的倾向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与实践中,一是“量力而行,集中治理,先易后难“的原
12、则在执行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被违背;二是摊子铺得过大或规划的规模过大,着眼点在于怎样向国家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三是规划的实施具有短期性,一届政府一个战略,一个领导一种打算,缺乏保障边疆实施的政策制约。一些现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技术,由于短期内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农民难以接受。政府一方面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注重农民利益和经济提高,同时要加强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教育,把近期和长远经济效益统一起来。4 水土保持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机遇分析4.1 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相对滞后白龙江林区水土保持工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与其它地方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系统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科学
13、技术指导作用乏力;二是水土保持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应用缓慢;三是人为水土流失日渐严重。水土保持工作刚刚起步,尚缺乏技术标准和治理经验,取土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弃渣弃土造成的松散堆积物治理技术薄弱,标准偏低,严重影响了当地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林区普遍存在研究力量分散、仪器设备落后、层次人才缺乏、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难以取得区域性的重大突破。4.2 水土保持意识有待提高、宏观管理办度不够政府相继颁发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水保的法律、法规,但由于林区宣传不够等原因,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水土保持工作技术性、综合性很强,涉及的面广,遇到的问题较多,往往对造成水土流失的条件、途径、后果及
14、防治措施等,认识看法不一,给水土保持执法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各种措施综而不合,也是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搞工程的轻视坡面植被建设,搞林业的轻视沟道工程,大大降低了治理的综合效益。4.3 治理任务艰巨,投入严重不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之所以出现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投入较少,尽管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林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但跟广大的水土流失面积以及治理任务的艰巨性相比,国家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国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第 5 页际组织援助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每
15、 k投资在 20-40 万元以上,而国内项目仅有1-3 万元,投资过低,治理的质量与进度难以保证。林区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尚需时间的考验,这显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4.4 抓住发展机遇,加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步伐 1993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政府将经济建设的中心向西部调整,中央领导关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重心多次做了重要批示,提出了“力争 15 年初见成效,30 年大见成效“ 的奋斗目标。向全国人民发出了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
16、地区 “战略号召。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它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繁荣,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产与生活,而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幸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保护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伟大工作,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大壮举,也将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5.几点具体建议5.1 注重历史经验,坚持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修建基本农田和发展经济果木为突破口,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的做法是成功的,应当加以肯定。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和有计划地封山育林育草,这一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未能取得突破。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既是治理水土流失
17、综合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有效实施造林种草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进行人工造林(含灌木)时必须强调以工程整地为前提;而在发展人工种草的同时,如果不将草纳入正式种植制度之中,并与发展畜牧业与饲草加工业相结合则很难持久下去。建议各地制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必须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治理规划,而不是单一的林草建设规划。 5.2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优先退耕还林还草是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但如何具体实施却大有讲究。我们认为,对于 25以上的陡坡地,不是退耕后不再种粮就算完成了任务,而是要强调退耕后主要应作为营造水土保持林灌草的生态保护用地,即在一定期限内不再进行任何方式的收获和采伐。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生
18、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前一时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第 6 页期限内在拍卖“四荒“中,一些地方将牧荒坡地翻耕改种经济林果、药材,甚至粮食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天然植被变为生产用地了,应考虑其后果。至于 25以下坡地退耕后的利用问题,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置,同样应遵循生态保护为主的原则。对于地少人多、特别困难的少数地方,为保证群众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则应考虑采取移民搬迁工程的办法加以解决。5.3 把对天然植被保护、改良放在与退耕还林还草同等重要位置人工植树种草无疑是使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一个关键步骤,但必须把天然植被保护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才能达到既定目标。人工
19、造林种草要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是要依据植被地带分布规律和地形地貌条件确定适宜的乔灌草植被类型,选择适生树种,特别是乡土树种,以及在本地区经长期种植引种并取得成果的树草种,培育新的速生多抗体树草种当然十分重要,但不是马上能够实现的。相比之下,保护和恢复天然林草植被的措施就比较简单,最主要的一条是封育,其次是补播、补植。 6 改革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提高投资效果加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这项跨行业、跨部门的宏传工程的领导,建议在生态环境脆弱区、恶化区,设立专职机构,加强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协调农、林、牧、水等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合作,避免重复投资、重复统计、重复估算治理效益的弊端。项目实
20、施中,采取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严格检查验收,保证各项治理措施与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同时明确规定上过程中必须有水土保持和农、林、牧、水等有关的科研、教学部门参加,促进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投资效益。7 充分发挥支撑作用按照国际项目管理经验,专业研究机构应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参加林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从规划、实施、直到评估验收的全程工作。为有效发挥科技的作用,在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项目中增设“科技专项“是十分必要的。建议以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决策或主管部门为中心组织和部置科技工作,根据实际需求将生态环境建设与科技纳入一体,形成直接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科技体系,把林区的需求与教学、科研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用责权利联系起来,既可以保障林区规划及实施的科学性,又可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第 7 页提高治理项目的质量,同时也可使科研教学单位多年的科技成果在项目区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第 8 页结论要确保白龙江水土保持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必须把水土保持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加强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新力度,强化全民的水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一个“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浓厚氛围才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