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控制问题探讨1 / 11摘要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是随着企业对内加强管理和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单位有效进行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目前我国公司制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和一定的问题,所以从公司治理角度提出完善我国企业内部
2、控制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 内部控制 问题 风险 公司治理 对策内部控制问题探讨2 / 11AbstarctThe so-called internal control refers to a unit to achieve its business objectives, to protect the safety and integrity of the assets, ensure the accurac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ensure that the operating principles of implementation t
3、o ensure economy and efficiency of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self-regulation, constraints, planning, evaluation, and control of a number of ways, means and measures in General.Internal control is with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external meeting social needs an
4、d gradually produced and developed,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an reasonably ensure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providing reliable financial reports and other information, protect the safety and integrity of the property, and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5、 of relevant p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achieve overall corporate goals. China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exist and some problems, s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countermeasure of perfecting internal control of enterprises in China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Keywords: Intern
6、al control,Problem,Risk ,Corporate governance ,Countermeasures内部控制问题探讨3 / 11目录1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相互关系 .41.1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都统一于实现企业的目标 .41.2 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同源两者的产生具有同源性 .41.3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都与一定的组织结构相适应 .5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52.1 内部控制在董事会 经理层层面控制薄弱 .52.2 缺乏风险控制意识 .62.3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62.4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72.5 信息系统不完善,信息沟通不畅 .73 完善企业
7、内部控制的对策 .73.1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73.1.1 充分发挥董事会的作用 .73.1.2 注重管理者素质与品行塑造 .83.2 健全内部审计的制度 .83.3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83.3.1 约束方面 .83.3.2 激励方面 .93.4 加强对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 .93.4.1 确定信息披露的内容 .93.4.2 确定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 .93.4.3 统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和审核的标准 .10内部控制问题探讨4 / 11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
8、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是随着企业对内加强管理和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单位有效进行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目前我国公司制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和一定的问题,所以从公司治理角度提出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1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相互关系目前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过渡性的特征,表现为公司治理结构在法律规定、机构设置和实际运作上的不一致。从公司法的规定看,我国公司
9、治理结构是借鉴欧洲大陆模式,既有董事会,又有监事会,是双层制治理结构。而从公司的机构设置看是多元治理模式,既有董事会,监事会,还有党委会,职代会,工会等,后来又引入了英美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从公司的实际运作看,是单层制治理结构,而且这种“单层制治理结构”被推上了极端的集权化,即“内部化控制” 。可见,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定型,实际上还在英美模式与欧洲大陆模式之间、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与国有企业原来的治理结构之中徘徊和选择。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当局为履行
10、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1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都统一于实现企业的目标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减少虚假会计信息,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其基本目标仍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企业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防止董事、经理等代理人损害股东的利益。健全的公司治理是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只有实现企业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才能实现。因此,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都统一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1.2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同源两者的产生具有同源性两者所面临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分权和制衡以实现企业效率的最优化。在委托代理关系的框架内,内部控制就是当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从事某
11、项活动时,为了保证代理人的行为能够符合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要求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内部控制作为系统的一种制约机制,实施所有者对经营者及经营者对经营过程的控制,其根源是所有者与经营者间、上下级间的代理行为;公司治理结构是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委托代理关内部控制问题探讨5 / 11系契约,因而其产生也源于由企业委托代理关系而出现的代理问题,因此两者具有同源性。1.3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都与一定的组织结构相适应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当局为履行管
12、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组织结构是企业为了便于管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分成的若干个管理机构和管理层次,随着组织进入规范化阶段,制度和规程的繁多可能会束缚中层管理者和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制度在企业运转中的巨大作用,企业组织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减少,企业因此会出现一种缺乏人性化的情况,组织慢慢的僵化。为了克服这种组织结构带来的危机,就要建立恰当的内部控制制度与组织相适应,此时,内部控制在制度建设方面要以人为本,加强交流与沟通,充分发挥各个层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在公司企业中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也就是解决
13、人和位子的关系,它们应当是彼此对应、相互匹配的。每一个管理者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定位适当、合理、明确是管理科学化的一个基本要求。企业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情况缺位。由组织机构设置不当导致事无人管,出现问题无人负责。错位。由岗位与职的管理责划分失误,不明确导致部门职能交叉、重复,同一件事由多人负责,推诿、扯皮现象多。越位。由规章制度不完善,不严密导致下层管理者大包大揽,越权行事,上层管理者越俎代疱,不愿放权,不同部门的管理者争权夺利。2 我国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公司企业内容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1 内部控制在董事会经理层
14、层面控制薄弱 内部控制虽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完成的过程,但在实际执行时,内部控制点主要集中在管理层以下的财务会计系统和业务执行系统,主要控制程序还是限定在CEO 之下,针对的还是普通员工,而对于公司企业的高层即董事会与管理层的控制点较少,仅仅限于某些事情的高层授权。近几年发生的许多事件就是因为上层领导破坏有关的职责分离、授权批准等控制制度。因此,内部控制存在高层控制弱作用域。公司企业内部控制要得到有效实施,公司企业领导首先要重视并且带头执行。否则,公司企业内部管理只会一片混乱。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是规定公司企业内部的制度和架构,它是公司企业内部文化的基调内部控制问题探讨6 / 11和氛围
15、,它会影响员工的潜意识,在 COSO 委员会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中,控制环境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前提。控制环境主要是包括了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思维和风格,它还包括了高层的授权和职责分工等内容,它会影响员工的道德价值观和工作积极性。从我国国内的实际情况分析,很多的企业,仅在形式上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由于产权不清晰,法人主体缺失,难以形成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这样的内部控制环境难以保证制度的执行,权力也就失去了监督。从治理机构分析,一些公司企业虽然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权力结构,但是由于董事会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没有相应的常设机构,管理的效率低下,没有现代企业的真正内涵。有些企业领导权力过大,在
16、授权和审批的机制建设上没有落到实处,这样就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力的制衡,管理者独断专行,内部人相互勾结,贪污腐败和无效的投资等问题严重。2.2缺乏风险控制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生存,就必须重视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公司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政治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前三种风险对公司企业而言是不可控风险。如果管理层缺乏风险概念,不设置风险管理机制,当遇到风险时就会束手无策。从我国企业现状来看,不少企业管理者还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采取各种经营政策时,往往很少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缺乏风险控制意识,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内部控制的
17、目的在于控制公司企业的风险,提升公司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保护公司企业的资产,最终实现公司企业的战略目标。目前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公司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经营压力逐步加大,为了更快地打开市场、提升研发能力等,公司企业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借贷,如果无法有效控制公司企业的风险,将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风险应当是贯穿于公司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但是从公司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公司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升到应当有的高度,没有形成相应的风险意识,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领导仅仅是以某件事情进行单独分析,就事论事容易忽视业务之间的关联性,这样容易忽视一些可能的关联风险。再如,很
18、多公司企业的管理层没有站在企业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分析制度建立和执行的必要性,这样就会导致公司企业没有建立必要的财务管理制度、客户信用评价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很多制度也仅仅是变成了摆设,内部控制流于形式。2.3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近年来,公司企业的内部审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客观上造成内部审计为本单位利益服务的依附性,领钱的监督发钱的现象普遍存在,工作质量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就只能取决于单位领导的认识水平和廉洁自律程度。公司企业
19、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是对内部控制的管理监督和对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进行评价。内部审计本身就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内部控制问题探讨7 / 11控制,应从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再监督,但由于我国许多公司的内审部门隶属于企业管理层,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无法做出公正的判断和进行有效的监督。很多的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的意义,仅仅将其认定为是对企业财务的稽核,内部审计也没有相应的足够权力,在审计的时候缺乏独立性,审计报告也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这打击了内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公司企业内部并没有认识到内审的意义,公司企业的员工和管理层并没有认识到内部审
20、计的重要性,对内审的员工配合不足,导致内部审计的质量下降。另外由于员工所受的教育较差,公司企业高层也通过各种方式安排和自己有关系的人员,导致真正有业务素质和能力的内审人员不多,经验和理论的缺乏必然导致公司企业的内审职能难以发挥。2.4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从目前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效果来看,大多数公司企业都会按照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甚至是严格逐级逐层的制定控制环节和控制点。但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执行却存在明显的漏洞,如无人监督和难以落到实处,造成有章不循,有制度不依,处罚不严,使单位内控制度被明显弱化,内部控制形同虚设。这势必造成整个公司管理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严重扭曲
21、了内部控制既定目标和应发挥作用的初衷,丧失了它的权威性,更谈不上在有效的执行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确保内部控制质量。 2.5 信息系统不完善,信息沟通不畅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让公司企业内部的每个成员熟悉自己的职务责任,公司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将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另外这也是公司企业应对目前存在的风险的主要措施,良好的信息可以提升公司企业的反应能力。公司企业的信息系统应该可以处理包括公司企业内部事务所产生的信息,还应该可以处理外部的事务所涉及的信息。很多的公司企业在信息系统的建立方面不够完善,内部信息系统建立不够全面,这样就会造成很多的信
22、息缺乏流通,有些公司企业甚至还没有使用电算化进行会计处理,这样导致数据失真的现象较多。3 完善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3.1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一般来讲,影响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因素主要有:管理者的经营风险和经营理念;董事会、组织结构的权、责体系和制约体系;员工的品行和素质;人力资源政策与实施;管理控制方法等。 内部控制问题探讨8 / 113.1.1 充分发挥董事会的作用 董事会要发挥其监督经营者的功能,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关键问题是要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构建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关键是要设计一整套用以解决独立董事的功能定位、任免、资格、职权
23、等问题的具体制度和一些必要的用以协调冲突的规范,使之确实能够在我国特殊的现实环境下行之有效。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如下各项:确保独立董事应有的权力。独立董事有必要通过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来行使权力;独立董事提议聘用和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独立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咨询机构;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报酬机制不仅有激励的作用,也是对独立董事的约束。 3.1.2 注重管理者素质与品行塑造 管理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管理者往往是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关系人,其素质的高低,品行的优劣对于整个公司企业都有重大影响。董事及公司的管理层应建立并传达正直品行及正确的
24、价值观,优化公司企业文化,使公司员工理解公司的相关政策,树立全体员工的是非判断标准,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下属人员。 3.2健全内部审计的制度 一般认为,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但如果独立妨碍了活动的参与,就会有反效果。我认为改变这种情况不仅要求公司企业管理层提高认识,更应从公司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转变观念着手。提高审计人员的经营知识,从检查过去转变为着眼未来。不仅对公司企业的过去做出检查和评价,更要对未来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和管理中的作用勿庸置疑,而其在公司治理中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使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最基本的就是要健全机构的设置,为
25、内部审计作一个有利的制度安排。对于上市公司,由于其规模一般较大,业务也较复杂,所以应同时设置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从机构隶属上来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部分别对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负责,同时三者存在着业务指导关系。同时,内部审计又要满足经理层的各种需要,若内部审计的一切活动都需直接由审计委员会决定,既无必要也影响效率,这就需要在董事会和经理层间就内部审计范围进行权限的划分。其中,以经理层为监督对象的内部审计活动,如对经理层执行董事会决议的监督、对经营业绩的鉴证和评价、经理离任审计等,均应由审计专门委员会组织开展;而以分权单位为监督对象的内部审计活动,如对公司其他职能部门、下属分支机构的监
26、督、考评,以管理咨询为目的的专题审计活动,都可由经理层组织实施,但审计结果应报审计委员会备案,且审计委员会有权对审计情况进行检查。另外,对于监事会而言,它代表的是全体股东,其机构隶属自然是股东大会,因而其定位应是内部监督评价体系的最高领导者,在必要时可检查审计专门委员会组织的内部审计事宜,并对内部监督评价中发生的争议作最终裁决。内部控制问题探讨9 / 113.3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与约束机制有着不同的功能,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3.3.1 约束方面 合理的授权控制,内部控制实质上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员工行为的控制,要把岗位的责权利严格确定下来,使员工的工作在制度的约束中进行。要建立
27、适时的监控系统,让不称职的员工离开其岗位。严格的责任追究和惩罚制度,这是企业内控制度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互不重叠。 “政出多门”是管理的大忌;各部门之间应有固定分工,所管事务在时间、范围上都不能重叠。2、不留空白。不同部门的的职能不一样,但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必须互相衔接,即企业运转所需要的一切职能都要有相应的部门负责,不能留下任何空白。3、权责一致。各部门所拥有的权力和应负责任务必一致,避免有责无权或有权无责。4、切忌交叉。不能有两个职能相似的部门。5、界定具体。根据既定的部门职能,由相关的人员或机构作出具体、明确的界定;有关部门之间的职能衔接,也需要作出清楚的界定。
28、 如无争议,即写出界定方案,报共同上级和有关部门存档;有争议,则由共同上级裁决后做出界定方案,并报有关部门存档。6、保持稳定。没有新情况发生,旧的界定永远有效。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要随意改变;必须改变时,应明确通报相关部门人员知道。3.3.2 激励方面 应借鉴公司治理中的激励机制,引入相应的激励措施进入业务执行层,提高基层人员参与内部控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来说:一是科学的目标管理。要组织员工参加有关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将企业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这样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使其主动维护企业的各项制度。二是制定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业绩考评机制由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以及
29、人力资源部门对普通员工的业绩和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据考评结果决定下一年度的薪酬、岗位安排等事宜。3.4加强对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 鉴于我国上市公司及许多国有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制订有关规章制度,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进行强制性规定。具体措施如下: 3.4.1 确定信息披露的内容 因为内部控制设计范围非常广泛,如果要求上市公司对所有内容进行披露,管理当局内部控制问题探讨10 / 11及公司等会大大地增加成本,而且目前许多制度尚不完备,即使全部披露不一定会收到很好成效,处于内部控制效益成本原则考虑,可以参考美国的做法只实行财务
30、报告内部控制,即管理当局只要求公司就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内部控制出具评价报告。 3.4.2 确定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 要保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保证内部控制责任落到实处,必须确定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即内部控制由谁负责。我国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所有相关文件都仅仅强调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审查责任,没有直接明确内部控制的制定和执行由谁负责的问题。针对我国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特点,应该把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确定为掌有实权的关键人物和实际负责公司资产安全和财务可靠性的高级管理人员。 3.4.3 统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和审核的标准 为提高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可操作性
31、和可比性,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应当遵循比较统一的标准。建议审计准则委员会研究发布有关指导意见,在我国公司治理环境下,对管理当局内部控制报告的验证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健全的公司治理又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基础。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规范会计行为,以保证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又能促进治理结构的优化。一方面,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降低契约的不完整程度,从而简化治理结构所引发的问题:有利于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的行为进行监督、评价;有利于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处于公司治理设定的大环境之下,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只有在良好
32、的公司治理环境中,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公司企业实际情况,改革落后的内部控制体制,全面实施现代化、科学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从事经济管理和审计工作人员的一项紧迫任务。应当指出的是,内部控制的加强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单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国家应该给公司企业塑造一种重视、开发和研究内部控制的宏观环境。此外,外界也可以给公司企业管理者以适当的压力和动力,让其自觉提高和完善公司企业的内部控制,使全国公司企业总体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提高 GDP 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1裘宗舜.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所在J.会计之友,2005(7).2陈萍.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2).3孙家收,郭红梅.企业内控环境浅议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10).4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中国时代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