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离散数学期末复习.ppt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649133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2.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离散数学期末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自考离散数学期末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自考离散数学期末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自考离散数学期末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自考离散数学期末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离散数学期末复习,1.1 命题概念,命题:具有唯一真值的陈述句,1.1 命题概念,练习:1.下列句子为命题的是( )A.全体起立! B. X=0 C. 我在说谎 D.张三生于1886年的春天2.下列句子不是命题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 B.张三是学生 C.雪是黑色的 D.太好了!,D,D,1.2 复合命题与联结词,常用的联结词(1)否定定义1.2.1 设P为一命题,P的否定是一个新的命题,记作P。 “”表示命题的否定. P的真值: 若P为T, P为F;若P为F, P为T,1.2 复合命题与联结词,常用的联结词(2)合取定义1.2.2 两个命题P和Q的合取是一个复合命题,记作PQ

2、。称作合取联结词, 在自然语言中的“并且”、“和”、“既.又.”、“不仅.而且.”、“虽然.但是.”等都可以符号化为 例1 2是素数和偶数 设P:2是素数,Q:2是偶数,故上述命题可表述为PQ 例2 王乙工作努力且身体好。 设P:王乙工作努力,Q:王乙身体好,故上述命题可表述为PQ,1.2 复合命题与联结词,常用的联结词(2)合取PQ的真值 当且仅当P与Q同时为T时,PQ为T.其余情况,PQ为F,1.2 复合命题与联结词,常用的联结词(2)合取注意: 命题联结词“合取”可将两个互为否定的命题联结在一起:PP 此时其真值永为F,1.2 复合命题与联结词,常用的联结词(3)析取定义1.2.3 两个

3、命题P, Q的析取是个复合命题,记作PQ。称作析取联结词, 与自然语言中的“或”有些相似例4 王强是这次校运动会的跳高或100米短跑的冠军。 设P: 王强是这次校运动会的跳高冠军; Q:王强是这次校运动会的100米短跑的冠军。 所以本例可描述为: PQ,1.2 复合命题与联结词,常用的联结词(3)析取PQ的真值 当且仅当P与Q同时为F时,PQ为F.否则,PQ为T,1.2 复合命题与联结词,常用的联结词(4)条件定义1.2.4 给定两个命题P, Q,其条件命题是一个复合命题,记作PQ。其中P为前件,Q为后件。PQ读作“如果P那么Q”,“若P则Q”例6 如果我有就学机会,那么我必用功读书。 设P:

4、 我有就学机会; Q:我必用功读书。 所以本例可描述为: PQ,1.2 复合命题与联结词,常用的联结词(4)条件PQ的真值 当且仅当P的真值为T,Q的真值为F时,PQ 为F.其余情况,PQ为T,1.2 复合命题与联结词,常用的联结词(5)双条件定义1.2.6 给定两个命题P, Q,其复合命题PQ称作双条件命题,读作P当且仅当Q。例 两个三角形全等,当且仅当它们的三组对应边相等。 设P: 两个三角形全等; Q:它们的三组对应边相等。 所以本例可描述为: PQ,1.2 复合命题与联结词,常用的联结词(5)双条件PQ 的真值 当P与Q的真值为相同时,PQ 为T.其余情况,PQ 为F,1.2 复合命题

5、与联结词,1.2 复合命题与联结词,1.3 命题公式与真值表,真值表定义1.3.3 设P为一命题公式,P1 , P2, P3,.Pn 为出现在P中的所有命题变元, 对 P1 , P2, P3,.Pn 指定一组真值称为对P的一种指派。若指定的一种指派,使P的值为真,则称这组值为成真指派;若指定的一种指派,使P的值为假,则称这组值为成假指派。,1.3 命题公式与真值表,1.3 命题公式与真值表,等价式定义1.3.4 给定两个命题公式A和B,设P1 , P2, P3,.Pn为所有出现于A和B中的原子变元,若给P1 , P2, P3,.Pn任一组真值指派,A和B的真值都相同,称A和B是等价的,记作AB

6、。从上述真值表的例子中,可以知道: P Q PQ (PQ) ( P Q)PQ 上述二式以后经常作为等值公式直接应用。,1.3 命题公式与真值表,定义1.3.5 设A为一命题公式,若A在它的各种指派情况下,其取值均为真, 则称公式A为重言式或永真式。定义1.3.6 设A为一命题公式,若A在它的各种指派情况下,其取值均为假, 则称公式A为矛盾式或永假式。定义1.3.7 设A为一命题公式,若A在它的各种真值指派下至少存在一组成真指派,则称A是可满足式。,1.3 命题公式与真值表,对合律 PP幂等律 PPP, PPP结合律 (PQ)RP(QR), (PQ)RP(QR)交换律 PQQP, PQQP分配律

7、 P(QR)(PQ)(PR), P(QR)(PQ)(PR),1.3 命题公式与真值表,吸收律 P(PQ)P, P(PQ)P德摩根律 (PQ)PQ, (PQ)PQ同一律 PFP , PTP零律 PTT, PFF否定律 P PT, PPF,两个等值公式: P Q PQ (PQ) ( P Q)PQ,1.4 等价变换与蕴含式,等价变换定理1.4.1 设 X 是合式公式 A 的子公式,若有Y也是一个合式公式,且XY,如果将A中的X用Y置换, 得到公式B,则 AB。例:证明Q(P(PQ)QP 证:设A:Q(P(PQ), 因为P(PQ)P(吸收律) 故B:QP,即AB,1.4 等价变换与蕴含式,等价变换判断

8、命题公式是重言式或矛盾式,真值表,等价变换,1.4 等价变换与蕴含式,1.5 最小联结词组与范式,最小联结词组(1)由PQ(PQ)(QP),故可把包含的公式等价变换为包含“”和“”的公式。(2)由PQPQ,故可把包含的公式等价变换为包含“”和“”的公式。(3)由PQ(PQ),PQ(PQ)说明“”与“”可以相互交换。故由“”“”“”“”“”这5个联结词中若干个组成的命题公式,必可由,或,组成的命题公式所替代。我们把,及,称为命题公式的最小联结词组。,1.5 最小联结词组与范式,范式定义1.5.1 一个命题公式称为合取范式,当且仅当它具有形式 A1 A2.An (n1)其中A1 ,A2,.,An

9、都是由命题变元以其否定组成的析取式。例如:(PQ)(PR)(PQ)是一个合取范式,1.5 最小联结词组与范式,范式定义1.5.2 一个命题公式称为析取范式,当且仅当它具有形式 A1 A2.An (n1)其中A1 ,A2,.,An 都是由命题变元以其否定组成的合取式。例如:(PQ)(PR)(PQ)是一个析取范式,1.5 最小联结词组与范式,范式一个命题公式的合取范式或析取范式不是唯一的。,1.5 最小联结词组与范式,主范式定义1.5.3 n个命题变元的合取式,称作布尔合取或小项,其中每个变元与它的否定不能同时存在,但两者必须出现仅且出现一次。例如:2个命题变元P和Q,其小项为: PQ, PQ,

10、PQ, PQ 3个命题变元P,Q和R,其小项为: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1.5 最小联结词组与范式,小项的表示一般来说,n个命题变元有2n个小项,n个命题变元的小项,将命题变元看成1,其否定看成0,则每个小项对应着一个二进制数。例: m000= PQR m001=PQR m010=PQR m011=PQR m100=PQR m101=PQR m110=PQR m111=PQR,1.5 最小联结词组与范式,主范式定义1.5.4 对于给定的命题公式,如果有一个等价公式,它仅由小项的析取所组成,则该等价式称作原式的主析取范式。定理1.5.1 在

11、真值表中,一个公式的真值为T的指派所对应的小项的析取,即为此公式主析取范式。定理1.5.2 任意含n个命题变元的非永假命题公式,其主析取范式是唯一的。,1.5 最小联结词组与范式,主范式定义1.5.5 n个命题变元的析取式,称作布尔析取或大项,其中每个变元与它的否定不能同时存在,但两者必须出现仅且出现一次。例如:2个命题变元P和Q,其大项为: PQ, PQ, PQ, PQ 3个命题变元P,Q和R,其大项为: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1.5 最小联结词组与范式,大项的表示与小项情况类似,每个大项也可以编码。具体方法:首先将n个命题变元排序,将

12、每个命题变元对应成0,其否定对应成1,则可将2n个大项按二进制数编码,记为Mi,其下标是由二进制化为十进制数。例: 2个命题变元P,Q的命题公式,应有4个大项: PQ=M00=M0 PQ=M01=M1, PQ=M10=M2, PQ=M11=M3,1.5 最小联结词组与范式,主范式定理1.5.3 在真值表中一个公式的真值为F的指派所对应的大项的合取,即为此公式主合取范式。定理1.5.2 任意含n个命题变元的非永真命题公式A,其主合取范式是唯一的。,1.5 最小联结词组与范式,主范式从A的主析取范式求主合取范式步骤:(1)求出A的主析取范式中为包含小项的下标(2)把(1)中求出的下标写成对应大项。

13、(3)做(2)中写成的大项合取,即为A的主合取范式。,1.5 最小联结词组与范式,主范式例:公式A:(pq)(qp) ,则公式A的主合取范式为例:(PQ)Q =m01m11 (PQ)Q =M00M10,1.5 最小联结词组与范式,主范式根据主范式的定义和定理,可以判定含n个命题变元的公式: (1)若A可化为与其等价的,含2n个小项的主析取范式,则A为永真式. (2)若A可化为与其等价的,含2n个大项的主合取范式,则A为永假式. (3)若A的主析取范式不含2n个小项,或A的主合取范式不含2n个大项,则A为可满足式.判断公式类型: 1,真值表 2.等值演算 3.主范式,1.4 等价变换与蕴含式,1

14、.4 等价变换与蕴含式,蕴含式定理1.4.2 设A,B为两命题公式,AB,当且仅当AB为一个重言式。定义1.4.1 当且仅当PQ是一个重言式时,我们称“P蕴含Q”,并记作P Q。P Q称作P蕴含Q或蕴含式,亦称作永真条件式。,1.4 等价变换与蕴含式,蕴含式(1)化简式 PQ P. PQ Q(3)附加式 P PQ(4)变形附加式 P PQ,Q PQ(5)变形简化式 (PQ) P;(PQ) Q (6)假言推论 P(PQ) Q(7)拒取式 Q(PQ) P(8)析取三段论 P(PQ) Q(9)条件三段论 (PQ)(QR) PR(10)双条件三段论 (PQ)(QR) PR(11)合取构造二难 (PQ)

15、(RS)(PR) QS(12)析取构造二难 (PQ)(RS)(PR) QS(13)前后件附加 PQ (PR)(QR); PQ (PR)(QR),1.6 推理理论,有效推理:从前提出发,根据确认的推理规则推导出一个结论,这个过程叫有效推理。定义1.6.1 设H1,H2,.,Hn,C是命题公式,当且仅当H1H2.Hn C,称C是一组前提的有效结论。,1.6 推理理论,判别有效结论的方法:(3)构造论证法在推理过程中,如果命题变元很多,用真值表、等值演算法及主范式法等作推理证明都很不方便。表1.6.2及表1.6.3的公式可直接应用。常用的推理规则:(1)前提引入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骤上,都可以引入前

16、提,简称P规则。(2)结论引入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骤上,所证明的结论都可作为后续证明的前提。(3)置换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骤上,命题公式中的任何子命题公式都可以用与之等值的命题公式置换(表1.6.2,表1.6.3),记为T规则。,1.6 推理理论,1.6 推理理论,判别有效结论的方法:(3)构造论证法定理 1.6.2 若H1H2.Hn C为永假式,则H1H2.Hn C成立。 附加前提法: 把结论的否定作为前提,推出F。,1.6 推理理论,定理1.6.3 (CP规则 ) 若H1H2.Hn R C,则H1H2.Hn RC。,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客体:指可以独立存在的对象,一个具体的事物,一个

17、抽象的概念谓词:指明客体性质或指明客体之间关系,2.2 量词与合式公式,量词:表示数量的词量词有2种:1.全称量词:对应日常语言中的“一切”“任意的”“所有”“凡是”等词。用符号“ ”表示。 表示对个体域里所有的x,而 表示个体域里所有个体,都有性质F。2.存在量词:对应日常语言中的“存在的”“有一个”“至少有一个”等词。用符号“ ”表示。 表示存在个体域中的个体,而 表示存在个体域中的个体具有性质F。,2.2 量词与合式公式,在全称量词中,特性谓词是条件式的前件。在存在量词中,特性谓词后跟一个合取项。,2.2 量词与合式公式,2.2 量词与合式公式,定义2.2.1 由一个或几个原子命题函数以

18、及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表达式称为复合命题函数。定义2.2.2 谓词演算的合式公式,可由下述各条组成(合式公式A记为WffA):(1)原子谓词公式是合式公式。(2)若A是合式公式,则A是一个合式公式。(3)若A和B都是合式公式,则(AB),(AB),(AB),(AB)是合式公式。(4)如果A是合式公式,x是A中出现的任何变元,则 和 都是合式公式。(5)只有经过有限次应用规则(1)(2)(3)(4)所得到的公式是合式公式。,2.2 量词与合式公式,2.2 量词与合式公式,定义2.2.3 给定谓词合式公式A,其中一部分公式形式为 或称量词 , 后面所跟的x为指导变元或作用变元。称B(x)为相应量词

19、的辖域(或作用域)。 在辖域中,x的一切出现称为约束出现。B(x)中除去约束出现的其他变项的出现为自由出现。,2.3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当确定论域后 ,与 都是一个特定的命题。例如 表示x是个大学生,论域是a,b,c,则: 即是S(a)S(b)S(c) 即是S(a)S(b)S(c)例:如果论域是集合a,b,c,试消去下面公式中的量词:解:原式 (R(a)R(b)R(c)(S(a)S(b)S(c),2.3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2.3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2.3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定义2.3.1 给定任何两个谓词公式WffA和WffB,设它们有共同的个体域E,若对A和B

20、的任一组变元进行赋值,所得命题的真值相同,则称谓词公式A和B在E上是等价的,并记作,2.3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2.3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定理 2.3.1 量词与否定联结词之间有如下关系:(1)(2),2.3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2.4 前束范式,定义2.4.1 一个公式,如果量词均在全式的开头,它们的作用域,延伸到整个公式的末尾,则该公式叫做前束范式。,2.5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1)全称指定规则(US):由 得到P(c)。 P是谓词,而c是论域中的任意某个个体,如果论域中全部个体有P(x),那么全称指定规则有结论P(c)(2)全称推广规则(UG):由P(c)得到 如果

21、能够证明对论域中任一客体x断言P(x)都成立,则全称推广规则可得到结论(3)存在指定规则(ES):由 得到P(c) C是论域中某些个体(不是任意存在的)(4)存在推广规则(EG):由P(c)得到,2.5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3.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把一些事物汇集到一起组成一个整体例:教室内的桌椅,图书馆全部藏书,直线上的点的集合,中国的全部县市的集合集合常用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将集合的元素列举出来例:A=a,b,c,d,B=桌子,灯泡,老虎,自然数,地球,E=2,4,6,.,2n,.,S=a,1,2,q,a 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一个集合。以集合作为元素组成的集称为集合簇,3.1 集合的

22、基本概念,集合常用的表示方法:(2)叙述法:集合的元素,用谓词概括其所属特性例:A=X|是中国的高等学校,B=x|x是实数x2-1=0,C=x|x为小于500的质数,叙述法实际可用谓词描述属性,实际上上述各例可描述为B=x|P(x),如果P(b)为真,即b是B的元素,记作b B,否则b B,3.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常用的表示方法:(3)特定字母集:有些数集用特定字母表示N-自然数集 Z-整数集Q-有理数集 R-实数集C-复数集 Z+-正整数集Q-负有理数集 Q+-正有理数集,3.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常用的表示方法:(4)图示法:用封闭曲线表示集合,封闭曲线内的点表示集合内的元素。这种图

23、常称作文氏图。,A,B,3.1 集合的基本概念,定义3.1.1 设A,B是任意两个集合,若A=B,当且仅当它们有相同的成员。定义3.1.2 设A、B为任意两个集合,如果A的每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则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或A包含在B内或B包含A。记作: A B(或B A)根据子集的定义,显然有对任意集合A,B,C,必有,3.1 集合的基本概念,定理3.1.1 集合A和集合B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两个集合互为子集。定义3.1.3 如果集合A的每个元素都属于B,但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则称A为B的真子集。记作: A B例如,a,b a,b,d定义3.1.4 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

24、记为 或 定理3.1.2 对于任意集合A必有,3.1 集合的基本概念,定义3.1.5 设A为任意集合,以A的子集为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的幂集,记为P(A),3.1 集合的基本概念,定理3.1.3 如果有限集合A有n个元素,则其幂集P(A)有2n个元素。定义3.1.6 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所有集合均为某一集合的子集,则称该集合为全集。记为E,3.2 集合的运算,(1)集合的交定义3.2.1设A,B为任意两个集合。 由集合A和 B 所共有的全部元素构成的集合S,称为A与B的交集,记为AB。,3.2 集合的运算,(2)集合的并定义3.2.2 任意两个集合A和B。 所有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 B

25、的元素构成的集合S,称为A与B的并集,记为AUB。,3.2 集合的运算,(2)集合的并定理3.2.1 设A,B,C为三个集合,则:a.A(BUC)=(AB)U(AC)b.AU(BC)=(AUB)(AUC)并运算与交运算之间尚有下列性质:吸收律:AU(AB)=A A(AUB)=A,3.2 集合的运算,(3)集合的补定义3.2.3 任意两个集合A和B。 所有属于集合A而不属于集合 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S,称为A与B的补集,记为A-B。例:设E=a,b,c,d,e,A=a,b.c,B=a,c,d,A-B=d,B-A=d定义3.2.4 设E为全集,对任一集合A,关于E的补E-A,称为集合A的绝对补,记

26、作A,3.2 集合的运算,(4)集合的对称差定义3.2.5 任意两个集合A和B。 所有或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 B 但不能即属于A,又属于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S,称为A与B的对称差, 记为A B。定理3.2.3设任意集合A,B,C,则有以下性质:,3.3 笛卡尔积与关系,定义3.3.1 由两个客体x和y,按一定的顺序,组成一个二元组,称此二元组为有序对或称序偶,记作或(x,y)。其中x是该序偶的第一个元素,y是该序偶的第二个元素。定义3.3.2 两个序偶相等,=,iff x=u,y=v.定义3.3.3 设A,B为集合。用A中的元素x作为第一元素,B中的元素y作为第二元素,构成有序对,所有这样的有序

27、对组成的集合,叫做A和B的笛卡尔积,记作AB。例:A=0,1,2,B=a,b, AB=,BA=,可看出ABBA,3.3 笛卡尔积与关系,我们约定:若A=或B=,则AB=由笛卡尔积的定义:,3.3 笛卡尔积与关系,定义3.3.4 设A,B是任意两个集合,AB的子集R称为从A到B的二元关系。当A=B时,称R为A上的二元关系。 称a与b有关系R,记作aRb 称a与b没有关系R,记作aRb若R=称为空关系,若R=AB称R为全关系,当A=B时,全关系A上的恒等关系例:A=0,1,2,IA=,3.3 笛卡尔积与关系,定义3.3.5 设R为二元关系,由 R的所有x组成集合domR,称为R的前域。 使 R的所

28、有y组成的集合ranR称作R的值域,即R的前域和值域一起称作R的域,记为FLDR,FLDR=domRUranR,3.4 关系的表示与关系性质,关系的表示:(1)关系图设X=x1,x2,x3,x4,x5,x6,x7,Y=y1,y2,y3,y4,y5,y6,R=,,ranR=x3,x4,x5 ranR=y1,y2,y4,x1,x2,x6,x7,x3,x4,x5,X,y1,y2,y4,y3,y5,y6,Y,domR,ranR,3.4 关系的表示与关系性质,关系的表示:(2)布尔矩阵设给定两个有限集合X=x1,x2,x3,.,xm,Y=y1,y2,.,yn,R为X到Y的一个二元关系,则对应于R有一个关

29、系矩阵其中, 1,当 0, 当例1的R表示:,3.4 关系的表示与关系性质,定义3.4.1 设R是集合X上的二元关系,(1)如果对任意 ,必有xRx,则称关系R在X上是自反的。(2)如果对任意 ,必有xRx,则称关系R在X上的反自反的。(3)如果对任意 ,若xRy必有yRx,则称关系R在X上是对称的。(4)如果对任意 ,若xRy且yRx必有x=y,则称R在X上是反对称的。(5)如果对任意 ,xRy且yRz必有xRz,则称关系R在X上是传递。,3.4 关系的表示与关系性质,为了判别关系性质,也可以从关系矩阵和关系图上给予验证。若关系R是自反的,当且仅当在关系矩阵中,对角线上的所有元素都是1,在关

30、系图中每个结点都有自回路。若关系R是对称的,当且仅当在关系矩阵是对称的,在关系图中,任两个结点间若有定向弧线,必是成对出现。若关系R是反自反的,当且仅当在关系矩阵中,对角线上的所有元素都是0,在关系图中每个结点都没有自回路。若关系R是反对称的,当且仅当在关系矩阵以对角线为对称的元素不能同时为1,在关系图中,两个结点间若有定向弧线,不可能成对出现。,3.5 关系运算与闭包,二元关系是以序偶为元素的集合,因此可以对它进行集合的运算。定义3.5.1 设R是从X到Y的二元关系,如将R中每一序偶的元素顺序互换,所得到的集合称为R的逆关系,记作R-1例:设X=1,2,3,4,Y=a,b,c,R=,求R-1

31、R-1=,3.5 关系运算与闭包,定义3.5.2 设R为A到B的关系,S为B到C的关系,则RS称R和S的复合关系。例:设A=p,q,r,s,B=a,b,C=1,2,3,4,A到B的关系R1=,,从B到C的关系R2=,则A到C的复合关系RS=,3.5 关系运算与闭包,设R是X到Y的关系,S是Y到Z的关系,P是Z到W的关系,易证(RS)P=R(SP),即满足结合律一般来说复合运算不满足交换律。由关系的结合律可以知道关系R本身组成的复合关系可以写成RR,RRR,.,RR.R,可分别记作R2,R3,.,Rm,m,3.5 关系运算与闭包,定理3.5.2 设A=a1,a2,.,am,B=b1,b2,.,b

32、n,C=c1,c2,.,cr从A到B的关系R1关系矩阵MR1=(xij)是mn阶矩阵。从B到C的关系R2的关系矩阵MR2=(yij)是nr阶矩阵,那么从A到C的关系矩阵:MR1R2=(Zij)是mr阶矩阵布尔运算的加法和乘法,规定0,1运算为:00=0,01=1,10=1,11=1,00=0,01=0,10=0,11=1例:设集合A=1,2,3,4,B=2,3,4,C=1,2,3,A到B的关系R1=,,B到C的关系R2=,,求A到C的关系R=R1R2,3.5 关系运算与闭包,定义3.5.3 设R是A上二元关系,如果有另一个关系R,满足:(1)R是自反的(对称的,可传递的);(2)R R;(3)

33、对于任何自反的(对称的,可传递的)关系R,如果有R R,就有R R,则称关系R为R的自反(对称,传递)闭包,记作r(R)(S(R),t(R) 定理3.5.3 设R的非空有穷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1)r(R)=RUIA(2)S(R)=RUR-1(3)t(R)=RUR2U.URn,其中n是集合A中元素的数目。,3.5 关系运算与闭包,检查关系R的关系图,在每个结点上加上一个自环,即得r(R)的关系图。如果将R的关系图中,每条单向边全部改成双向边,其余不变,则得到S(R)关系图。关于传递闭包,检查R关系图的每个结点x,从x出发长度不超过n(n是图中结点个数)的所有路径终点都找到,如果x到这样的终点没

34、有边,就加上此边。例:设A=a,b,c,给定A上的二元关系R=,求r(R),S(R),t(R),3.6 相容关系与覆盖,定义3.6.1 给定集合A上的关系p,若p是自反的,对称的,则称p是A上的相容关系。,3.7 等价关系与划分,定义3.7.1 设R为定义在集合A上的一个关系,若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等价关系。,3.7 等价关系与划分,定义 3.7.2 设给定非空集合A,若有集合S=S1,S2,.Sm,其中Si A,Si ,(i=1,2,.,m),且SiSj= ,(i j),同时有 ,称S为A的划分。例:A=a,b,c,d,B=a,b,c,d,D=a,b,c,d,E=b,a,c,

35、d,F=a,b,cd,则B,D,E,F都是A的不同划分。,3.7 等价关系与划分,定理3.7.3 集合A的一个划分确定A的元素间的一个等价关系。证明:设集合A有一个划分S=S1,S2,.Sm,先定义一个关系R,当aRb,当且仅当a,b在同一分块中,这样:(1)a与a在同一分块中,故必有aRa,即R是自反的。(2)若a,b在同一分块中,则b,a也在同一分块中,即aRb bRa,故R是对称的。(3)若a与b在同一分块中,b与c在同一分块中,故有:aRbbRc aRc,即R是传递的。从以上证明三点,说明R是A上的等价关系。,3.7 等价关系与划分,例:设A=a,b,c,d,e,f的一个划分,S=a,

36、b,c,d,e,f,由S确定A上等价关系为R,R=(a,ba,b)U(c,dc,d)U(e,fe,f)=,3.8 序关系,定义3.8.1 设A是一个集合,如果A上的关系R满足自反性,反对称性,以及传递性,则称R是A上的一个偏序关系,并记作。序偶称作偏序集。例:在实数集R上,证明小于等于关系,“”是偏序关系。证明:a)对任意实数a,都有aa,故在实数集R上是自反的。 b)对任意实数a,b,有ab,ba,必有a=b,这说明在实数集上是反对称的。 c)对任意实数a,b,c,如果ab,bc,则在实数集上必有ac,所以是传递的。从上述三点,说明在实数集上是偏序关系。,3.8 序关系,偏序集可以通过图形表

37、示。表示偏序集的图形是哈斯图。画法如下:A中每个元素可用结点表示。对于a,b A,若ab,则将结点a画在结点b下,若a与b之间不存在其他元素c,使ac,cb,则在a与b之间用一直线相连,得到的图形为哈斯图。因偏序集每个结点都有环,画哈斯图时可以省略。,3.8 序关系,定义3.8.4 在偏序集中,如果x,y A,xy,且xy,且没有其他元素z,满足xz,zy,则称元素y盖住元素x。记COVA=|x,y A;y盖住x,3.8 序关系,定义3.8.6 设是一个偏序集,且B是A的子集,对于B中一个元素b,如果没有任何元素x,满足bx,且bx,则称b为B的极大元。同理,若B中没有任何元素x,满足bx,且xb,则称b为B的极小元。,3.8 序关系,定义3.8.7 令为一偏序集,B A,若有元素b B,对B中每一个元素x有xb,则称b为的最大元,同理,若对每一个元素x都有bx,则称b为的最小元。,3.8 序关系,定义3.8.8 令为一偏序集,B A,若有元素a A,且对B中任意元素x有xa,则称a为子集B的上界,同理,若对B任意元素x都有ax,则称a为B的下界。定义3.8.9 令为一偏序集,B A,若a为B的任意上界,且、若对B的所有上界y均有ay,则称a为B的上确界,同理,若b为B的任意下界若对B的所有下界z,都有zb,则称z为B的下确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