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性与功利主义伦理学.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67771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性与功利主义伦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完整性与功利主义伦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完整性与功利主义伦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完整性与功利主义伦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完整性与功利主义伦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性与功利主义伦理学 摘要:伯纳德威廉斯强调哲学必须直面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他批判以往哲学回避现实,特别是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以恶劣的方式将生活简单化,忽视了个人情感、规划和运气对伦理生活的影响。他通过对功利主义后果论结构的分析,指出其中所包含的消极责任特征,批判功利主义忽视了个人分离性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完整性的破坏。威廉斯强调个人是情感需要、功利偏好和理性能力的综合体,主张应该从人的主体自身出发去思考道德问题,认为重要问题是人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我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威廉斯的批判 是强有力的,对功利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启发。 关键词:伯纳德威廉斯;个人完整性;后果论;消极责任;

2、不偏不倚;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 B5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3?A50?A8 一、关于后果论的理论架构及其缺陷 经过古典功利主义与现代功利主义的发展演进,功利主义的理论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核心原则上仍然保持一致。阿玛蒂亚森将功利主义的核心要素归结为三个:“后果主义”“福利主义”“总量排序”,并指出 所谓“后果主义”“指的是以下主张:一切选择 (无论是对于行动、规则、机构等等所做的 )都必须根据其后果 (即它们所产生的结果 )来评值” 1。根据后果论,行为的道德属性取决于其后果的价值,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事态的内在价值,而对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3、置之不理。伯纳德威廉斯指出:“我认为,后果论的中心思想是,只有那种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是事态 (state of affairs);任何其他事物具有价值,这是因为它导致了某些具有内在价值的事态。” 2(8081)也就是说,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是事态而非产生价值的行为,行为与行为 者只是达成事态的手段。“功利主义者所感兴趣的,只是幸福的总量。他们完全不在意幸福是如何产生的,也不在乎是谁的幸福岌岌可危” 3,这种后果论的理论架构使得功利主义饱受批评。 威廉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就是从对功利主义的后果论结构的批判出发的。他认为,虽然功利主义的理论形态多种多样,但是都坚持善对于正当的优先性,功利主义通过行为的

4、效用 (utility)来评价行为,而不是通过行为的其他任何内在属性,主张产生最多效用总量的行为就是最具有道德正当性的行为,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以及对作为行为者的个人的漠视,使其极易导 致消极的责任原则的产生。所谓“消极责任”(negative responsibility),是指“假如我知道如果我做 X, O1 将会产生,如果我不做 X, O2 将会产生,而且 O2 比 O1 更坏,那么,如果我自愿不做 X,我就对 O2 负有责任” 2(105)。在功利主义看来,价值的基本载体是事态,因此,作为功利主义的行为者,不管其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怎样的计划、欲求和想法,他的行动必须是当前形势下所有相

5、关的因果因素 (包括因果范围为内自身和其他人的所有计划和欲求 )的输出。这就要求行为者对所有与其相关的事情负责,不管事 情是否由其直接引起。即使坏的结果的产生不是由于他的行为直接产生的,但是如果经过了他的允许或默认,或者对事态的发展没有进行有效的干预,他都应该对此负责。功利主义要求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促进总体福利的增加,“正确的行动是那种在可选择的行动中,能最大限度地增进善 (在不利的境况里,也包含最大限度地减少恶 )的行动” 2(83),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没有按照这一目标去行为,那么我们就要对未能实现最大总体福利负责。可见,消极责任只是对功 收稿日期: 2013 5;修回日期: 2014?A4

6、 4 作 者简介:任付新 (1986),男,山东聊城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 现代西方哲学 利主义道德原则的另一种表述。 威廉斯指出,现代社会中的个体生存面临着严重的道德困境,而这种道德困境的实质在于功利主义的“积聚性冷漠(agglomerative indifference)” 4(4)。这种冷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功利主义只关心实现具有最大价值的事态,但是并不关心行为者及其行为所具有的贡献;第二,参与达成最大价值的事态的行为者与其他行为者拥 有相同的份额,因此,事态的总价值与独立存在的个人无关;第三,功利主义的把追求功利最大化作为根本目标,要求每个行

7、为者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忽视了行为者所具有的偏好和欲望的满足,不关心个体的需求,只是一味地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 (或平均利益最大化 )。 4(35) 威廉斯指责消极责任对行为者施加了过强的道德要求,这与功利主义所追求的公平原则相矛盾。他列举了乔治和吉姆的例子来对此进行说明 2(9196)。按照功利主义的观点,这两个例子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道德困境,乔治应该接受这份工作,而吉姆应该答应杀死 1 人,来拯 救其余 19 人的生命,这样才能实现最大限度地增进整体利益;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应该对可能产生的后果负责。威廉斯指出,“我们每个人对他所做的事情负有特殊的责任,但对其他人所做的事情不负有特殊的责任”

8、。由于功利主义“不能始终如一地描述一个人的意图和他的行动之间的关系”, 2(96)因而导致了荒谬的消极责任原则,这是一种过度的道德义务。威廉斯对功利主义的深入批判,是以他的“完整性” (integrity)概念为出发点的。 二、关于“完整性” 完整性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学概念,其基本含义有两种 :正直、诚实;完整。 Integrity 一般被用来指代一种品质或美德,即“正直”或“诚实”。同时,从词源上来看, integrity来源于拉丁语 integer,指“完整的”“未分裂的、未破坏的”,用于人时,一般指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整体感和统一感。威廉斯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在威廉斯这里,完整

9、性意指个人道德人格的完整性。威廉斯认为,人格完整性是内在于人性深处的一种品质,它使人具有美德。由于人是一种多重性存在 (理性能力、情感偏好、功利需求等 ),所以应该将这些方面统合为整体,思考作为一个拥有完整性的独立自 我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的问题。 5 为了对完整性的概念进行界定,威廉斯引入了“根本计划” (ground project)这一概念。按照威廉斯的说法,所谓“根本计划”是指赋予个人以独特身份和生命意义的那些追求和承诺。它包括一个人的道德、职业、人格等方面的理想和追求,它们是个人存在的条件,关系到“我是谁”“我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等根本问题。 6(17)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来

10、说,根本计划不仅包括道德追求,还包括情感、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一个人有了这样一些理想和追求,生活就有了方向和目标。 根据威廉斯对完整性的定义,可以看出他的完整性概念主要涉及个人与自我的一种正式关系,以及其自我的不同部分或不同方面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完整性以一种重要的方式与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相关联。换句话说,关于什么才是符合完整性的行为,会涉及一些根本性的或规范性的约束。但是与这种通常的用法不同,威廉斯强调“尽管它是一种值得赞扬的人类品质,但是它并不像美德那样与动机相联 系” 4(49),它虽然自身不能产生动机,但是对个人与其自身、以及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使得个人能够以自己所

11、欲求的方式、按照自己所欲求 的动机来行动。同时,它并不包含任何根本性或规范性的约束,而只与个人的根本计划及个人对它的忠实度有关,并不涉及根本计划的内容及其实现方式。 威廉斯也主张完整性并不使得它的所有者趋向一种有个性的思考。与一般的道德追求相比,根本计划是一种更加彻底、更加严肃的计划和追求,它与个体的生命意义和自我认同息息相关。如果个人出于某种原因违背了自己的根本计划,他的内心必然会产生懊恼、羞愧等不快。一个没有根本计划的人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因而,个人完整性受到侵犯,也就是指他的根本计划受到了威胁和侵犯。在威廉斯看来, 功利主义由于在道德上坚持一种不偏不倚的承诺而对个人完整性构成了严重的威

12、胁和侵犯。 三、关于“不偏不倚”与个人分离性 在威廉斯看来,剥离了特殊情境的“不偏不倚”(impartiality)是以功利主义和康德伦理学为代表的现代道德理论的一个突出特征。他指出:“道德的观点是特别由它的不偏不倚来表征的,由它对与特定的人所处的任何特定的关系的冷漠来表征的,而道德思维就要求从特殊情景和各方的特殊特征中进行抽象,包括从行为者当中进行抽象只是在这些东西能够被处理为任何道德上相似的状况的普遍特点的情况下,这一点才是例外的。” 6(2) 尽管功利主义和康德伦理学在许多方面存在分歧和对立,但是两者却都具有不偏不倚的承诺:它们都强调责任和义务的重要性,并将其看作评价行为道德性的最重要指

13、标,不允许爱情、友谊、同情之类的社会情感和以偏爱 (partiality)为特征的人际关系等因素介入行为者的行为选择的考量中。在威廉斯看来,功利主义对“不偏不倚”承诺的强调要强于康德伦理学,“如果说康德主义者在道德思想中是从个人的同一性中进行抽象,那么功利主义者就是显著地从个人的分离性中进行” 6(4)。 “不偏不倚”的承诺要求我们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而不应区别对待,这一点在功利主义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功利主义坚持“不偏不倚”的原则,强调“每个人只能算作一个,没有人可以多于一个”。在这种意义上,在对幸福或福利进行计算 时,不同人的通过样的痛苦或快乐、满意或不满,或者各种偏好都应得到

14、同样的权衡,这就要求行为者在作出行为选择时,要忽略只应考虑使行为所产生的总体效用最大化。这显然是有悖于人之常情的,威廉斯谴责功利主义原则对个体所处的特定人际关系的冷漠性。如果每个人只是按照功利主义的要求去行动,生活就会失 去其丰富的意义,我们应该对生活保持足够的信念与忠诚,放弃这种唯“利”是图的立场。 同时,功利主义对行为后果的极端重视,一味地追求总体功利最大化,必然会导致对行为者的道德人格的忽视;依据后果论,具有价值的只是具有内在价值的事态,而不是导致事态发生的行为,更不用提行为者本身所具有的根本计划。在威廉斯看来,这是“很荒唐的” 7(116),功利主义对我们的完整性的侵犯暴露了它的严重缺

15、陷。功利主义不偏不倚的立场要求行为者将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同等对待,不能对自己的根本计划予以优先考虑,“这就在一种真实的意义 上把他与他的行为相异化,把他与他的行为在他自己的信念中的起源相异化这忽略了一个事实:在很大程度上,他的行为和他的决定必须被看做是来自于他最紧密地加以认同的计划和态度。因此,这在最准确的意义上是对他的完整性的一种侵犯” 7(116 17)。同时,这也有悖于我们的日常行为方式。通常,我们会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和选择来安排我们的生活,而不是时刻牢记总体功利的最大化。 四、关于“消极责任”与个人完整性 威廉斯指出,消极责任是功利主义的后果论逻辑的必然产物。“后果论基本上不关心一

16、个事态 是否存在于我的行动中,或者它是否由我的行动而产生。” 2(91)由于后果论仅仅把价值归于事态,只关心构成世界的事态,而忽视了造成这一事态的行为者,这就必然会造成责任上的不明确性,从而产生消极责任问题: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行动所造成的事态负责,还要对其未能阻止的事态负责。威廉斯指出,功利主义只关注事态,忽视了对造成事态的参与者的区分,没有意识到不同境遇之间的区分。与那种行为者与境遇“一对一”的直线型因果关系相比,在其他境遇中,某些其他人的行动是达到最终结果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但是,对后果论来说,全部的因果 关系都是相同的,事态的价值与导致事态发生的行为者无关。 威廉斯对乔治和吉姆事例的

17、当前后果和遥远后果进行了分析。从两个事例的当前后果来看,威廉斯承认,如果不考虑其他的特殊因素,功利主义的回答显然是正确的:乔治应该接受实验室的工作,吉姆应该杀死一个印第安人。但是,功利主义忽视了人们在思考这些境遇时的另一种想法:我们每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有特殊的责任,但对其他人所做的事情不负有特殊责任。这一想法与人的完整性密不可分。功利主义无法理解这种完整性,是因为它不能正确理解一个人的意图与他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吉姆与 印第安人的例子中,我们不能把吉姆的拒绝当作导致侩子手开枪射击的原因。在这一情境中,侩子手和上尉的意图被忽视了,一切后果被吉姆一人承担,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吉姆在这一情境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他的意图并不是影响事态发展的主因,我们一概根据侩子手和上尉的意图对吉姆的决定所产生的影响来思考这一问题。况且,即使没有吉姆的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