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普查实施方案,2,主要内容,总体介绍(背景、目的、组织、进度)普查方法(对象、内容、原则、路线)调查表填写方法技术报告编制,3,普查工作背景,关于落实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有关安排及下一步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4144号),要求对全国范围内的现有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关于对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普查的通知(环办函2004631) 2004年10月,4,新/老、高/低水平、危废/医废、在建/拟建/规划项目污染源,全过程监管的必要部分BOT、自筹资金的项目脱离了环境监管非典焚烧炉基数不清对规划实施已经造成了影响,
2、为什么,5,对现有设施进行普查。对技术不合格的、处理和排放不达标的设备进行公布,限制其销售;现有污染严重企业不能达标的设施在新设施建成后一律关闭监督性监测(包括二恶英)在新设施建成、二恶英监测中心建成后再实施,6,基数不清,产生量、处置量、拟建规模(新疆/黑龙江)设施情况(数量与水平)废物管理的特殊性(职责/渠道/意识/困难),7,普查目的,(1)摸清底数:全面掌握全国现有、在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的布局、建设规模、技术路线、技术水平、投资水平、主体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等(2)掌握处置设施环保措施和达标排放情况(3)掌握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发放和管理为主要手段的监督管理情况,8,全面
3、掌握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建立设施管理的动态档案和数据库全面加强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监管顺利推进规划实施,9,组织机构,全国普查领导小组,负责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普查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局长担任,成员来自总局污染控制司、规划财务司、科技司以及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单位。办公室设在污染控制司固体处,具体负责组织普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以及落实领导小组议定的事项等。,10,成立以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为主的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和调查表,统一普查技术体系,包括普查方法、技术路线、数据处理方法、各项指标
4、含义等,统一技术问题的解释和回答,加强技术指导工作,负责全国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制。,技术支持单位,11,联 系 方 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控司固体处 联系人:杜科雄 联系电话: 010-66556257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南小街115号(100035)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 联系人:孙 宁 联系电话:010-84934318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北京市安定门外大羊坊8号(100012),12,联 系 方 式,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网站论坛 普查方案上网/问题讨论/经验交流,1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查机构,落实人员、工作经费研究制定本辖区内普查实施方案组织本辖区内普查工
5、作做好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加强与国家环保总局及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14,成果,技术报告9个调查表设施简介材料,15,分工,各地可以按照自身工作情况确定合理的省市分工,各省可以提出附加要求原则上不要求地市提交技术报告地市负责对辖区内处置设施进行普查,省级适当介入省级数据抽查和校核,编制技术报告,加强分析,加强布局调控,16,2个结合,各地应加强普查数据的动态化管理,提供数据的利用效率,提供环境监管的切入点客观评价技术水平,宣贯建设要求,提出处置意见,与规划实施相衔接,17,进度安排,1、启动阶段(2004年10月-2005年3月) 落实组织实施条件,成立专门的普查小组,落实人员及工作经费,收集
6、有关数据,为普查做准备。,18,2、技术培训(2005年3月下旬-4月上旬)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普查办公室抽调1-2名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普查指导员,参加总局普查办组织的启动宣传和培训会议,学习贯彻总局普查工作方案,做好总体工作部署。 落实市级工作机构,责任指定到人。省普查办制定本辖区内的普查实施方案。同时安排市级普查员的培训活动,下发调查表,统一工作方法。,19,3、普查登记(2005年4月上旬-5月下旬) 市级普查员和处置企业填报人员按照调查表规定的内容和有关说明填写调查表。 处置企业对调查表内容审核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报至所在地级市普查办。该办对处置企业上报材料进行审
7、核确认,并录入、汇总。,20,4、典型抽查和复核(2005年5月中下旬) 各地级市(行署、自治州)普查办对辖区内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企业进行典型性抽查和复核,判断各项数据是否可靠,逻辑关系是否合理。发现差错及时改正,并判别发现的差错是否普遍,普查方法是否有缺陷,不断完善工作方法。 各地级市(行署、自治州)普查办将审核后的调查表和企业资料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普查办。,21,进度安排,5、综合分析(2005年5月下旬) 省(自治区、直辖市)普查办对各地级市上报材料和自行填写的调查表进行汇总、整理、核实和综合分析,编制普查技术报告。 6、上报验收(2005年6月) 省(自治区、直辖市)普查
8、办将普查技术报告(含调查表)以书面和电子邮件形式上报至总局普查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重新返工,直至达到规定要求。,22,普查对象和范围,以全国现有和在建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为主要对象 同时还包括“非典”期间应急建设的医疗废物焚烧炉以及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设施。,23,基本考虑,在建和现有设施分开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分开非典焚烧炉单列兼有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编号唯一、名称统一,分表填写,24,边界条件的统一,口径数据规范职责表达,25,集中处理处置设施,由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接受委托,处理处置社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设施;(社会型)由企事业单位
9、附属的同时还接受社会其他单位委托,处理处置的危险废物设施;(附属型)利用其他设施处理处置(如水泥窑、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等)处理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设施。(附带型),26,普查对象和范围,现有设施含义 是指截止到2005年4月底前完成基本建设、投入试运行或正式运营的设施。在建设施含义 是指现已进入施工阶段并预计能于2005年12月底竣工、投入试运行的设施。,2005年12月以后建成的设施一般都按照规范程序和要求进行,可以纳入正常管理,27,不包括,本次普查不包括完全处理处置自身产生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设施。投入运营后但长期停运或者废弃的设施;各地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但是在2005年12
10、月前不能建成的规划项目,28,普查对象和范围,综合利用设施,是指由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接受委托,对危险废物中可利用的成分以实现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的设施,不包括将废物交换用作原材料的生产设施 一次性医疗器械回收企业也应纳入调查范围。,29,处理处置是指以实现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为目的的行为。,以处置设施为主,兼顾综合利用,30,普查对象和范围,本次普查范围不限于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设施,也不限于达标排放的设施,对于一些前期工作程序和技术水平并非完善的设施,只要符合上述普查范围,一并开展普查工作,摸清底数。各省应加强后续对处置设施建设水平和要求的把关,31,普查对象,一次性医疗用品回收纳入调查
11、,列入现有,事后处置调查范围调查手段事后处置合法与否是不同层次的问题综合利用调查层次和范围:基本要求和各地差别从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源着手进行 处置设施摸查地方量大、问题严重、针对性强的综合利用应纳入对目前难以定性的危险废物应尽可能纳入调查和管理。,32,普查内容,地方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数量; 在建、现有危废和医废处置设施基本情况;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达标排放情况;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发放和管理,33,普查工作原则,实事求是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普查,以资料收集、摸清现状为主要目的,务求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反映我国当前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情况
12、 所有数据、材料不用做处罚、执法依据,不以普查结果作为考核各地环保工作依据,也不将本次专项调查数据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等指标挂钩。,34,力求全面 对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全面调查,涉及到立法、收费、许可证、管理、污染、处置技术、处置量等方面,不漏项,不重复, 即使处置设施不符合标准、没有获得许可证的,也应纳入调查范围,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力求所有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均列入普查范围,建立我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和管理的基础数据库。,35,系统梳理 以省为单位进行组织,以地级市或地区为单位进行调查,以处置设施为对象,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按照综合利用、处理处置等
13、,将通过经营许可证、排污申报、环境影响评价、专项检查等各种口径掌握的数据系统理顺。,36,普查内容,三个方面,处置设施基本状况,污染物排放和达标状况,设施的监督管理状况,37,调查技术路线,38,本次调查原则上不要求仅为本次普查工作而进行处置设施的环境监测、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量的重新调查。 若地方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前环境监测等工作中积累了相应数据的,可直接引用,若没有,相应数据列可以填写“无”。,39,普查采取以填写调查表为主的方式进行,同时辅以处置企业的说明材料和其他必要的说明材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查结束后,编制普查技术报告。 调查表主要以设施为对象,其格式和内容由国家
14、环保总局普查办公室统一编制; 调查表中各指标含义和统计口径全面统一;,40,普查质量控制,组织机构上:在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领导下,环境规划院专门成立一支技术指导小组,对普查工作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支持。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对普查工作的领导,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抽调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人员担任普查员,各级普查员必须经过上级普查办公室的业务培训后方可开展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和地方各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高质量完成普查工作。,41,普查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上,强调不漏项、不重复,力求数据准确。要以经营许可证发放对象和数量为主线,摸清处置设施
15、的大数,但同时要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等掌握的情况,务求所有的处置设施均纳入调查范围。要求各省、各地市对各类处置设施进行统一编号,注意部分处置设施兼有焚烧、填埋、综合利用等多种工艺,以及同时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情况,此时处置设施数不能重复计算,需要注意其中的对应性。,42,普查质量控制,数据控制上,地市承担基础数据的校核,地市调查数据必须做到多方位核对,调查数据和信息要与抽查复核数据进行核对,要与经营许可证申请材料、排污申报、“三同时”验收材料、医疗废物专项检查等进行核对,要与以往统计资料进行核对。省级承担汇总数据的评估,省普查办应对普查数据进行质量抽查与评估,省级调查数据必须做到随机
16、抽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质量检验,以此作为评价数据质量的主要依据。,43,调 查 表,44,调查表分类,从表格的填写主体上可以将调查表分为省表、市表和设施表3类,其中省表和市表主要由普查人员填写,设施表主要由企业和普查人员填写。 如表1、表2、表9由省级、市级普查人员填写,表3表8可以由设施所在的企业填写,也可以由普查人员根据调查结果填写,普查人员必须对企业填写的内容进行核实和确认。 表3表8一个企业一行,经地市审核后集中填写上报。省表和市表结构相同,省表逐行填写各地市信息,最后一行填写全省的汇总和分析数据。,45,调查基准年,本次普查基准年为2004年度,对于部分2004年数据难以获得
17、的,可以采用其他年份数据,但需要说明。,46,所有表格格式为示意,各地可以适当调整栏目大小以便填写。各地也可以在此基础上附加列或新的表格。,47,社会经济和工业危险废物基础数据调查表,基础数据,省/市表,数据资料收集工作省汇总、审核后逐一按照地市填写,一市一行,最后一行汇总省结果应填写本地级市(地区)内的全部数据,不能仅填写城区或建成区的数据(下同)。全省数据(GDP、工业总产值、主要工业行业和工业危险废物主要产生行业等)应根据省级统计数据填写,不得由各地级市(地区)数据直接加和。本表中危险废物不包括医疗废物。省直管县应纳入相应(代管)的地级以上城市或地区。,48,五普常住人口:指2000年全
18、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该地级市(地区)的常住人口数据。主要工业行业:指按照工业总产值(或工业增加值)从大到小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工业危险废物主要产生行业:指按照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小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工业危险废物统计产生量:指环境统计口径,列出2002-2004年三年的数据(关于2004年数据),49,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调查数:列出在2001-2004年间进行的全面调查数据,并注明调查年份。进行多次调查的,可以分年份依次填写,也可仅填最新或最全的数据。如果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查,该栏填写“无”,不要求为本次普查重新开展调查。主要危险废物种类:指按照产生量大小排名前五位的危险废物种类(采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确定
19、的种类名称)综合利用量、自行处置量、贮存量和排放量:采用2004年(或者2003年)环境统计数据。该数据均指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综合利用量、处置量、贮存量、排放量,进行委托处置或者集中处置单位不纳入本栏调查范围。,50,医疗卫生事业和医疗废物基础数据调查表,基础数据,省、市表,仅数据收集处理工作所有指标根据2004年(或者2003年)卫生统计年鉴填写,各项指标的含义采用该年鉴的解释。采用2003年数据应在备注一栏中说明。省级数据应根据省级统计数据填写,不能直接由各个地级市(地区)直接加和。,51,所有数据应为本辖区内的全口径,不能仅限于本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管辖范围内的数据(如北京不
20、能仅填写北京市、县卫生局主管的医疗机构数据,而应包括卫生部、军队系统的数据)。现行住院收费水平并非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水平,而是在未叠加医疗废物处置收费前,地方物价部门颁布实施或实际执行的每人每日住院的床位综合收费情况(不含治疗费),52,现有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基本情况调查表,此表以地市为单位,一个设施填写一行,设施表。序号由各省和各地市自定,要求从1开始,连续、不重复地给处置设施逐一赋予编号,设施编号数量应与设施介绍材料个数一致。业主单位性质:是指业主单位的所有制结构。建设地点:要求尽可能细致、明确,至少应落实到县,若同一县存在多个处置设施,则应进一步具体化以使处置设施建设地点有所差异。投产时间:
21、按照竣工验收并投入试运行的起始时间填写,具体到年、月。,53,主要处置废物种类:指按照处置量大小排名前五位的废物种类(采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确定的种类名称)以及是否处置多氯联苯等特种危险废物。投资不含占地和公用工程,仅包括工艺和辅助工艺技术设备投资(下同),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处理以及收集运输车辆投资,不包含办公楼、总图投资。其他投资可在企业说明材料中分项展开。各地将所调查处置设施直接或改造作为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相对应的建设任务,则在备注栏说明。主体设备生产厂家主要填焚烧系统生产厂家。,54,省现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基本情况调查表,注意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统一编号,处置设
22、施同时接纳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名称和序号应相同,以避免重复,非典应急焚烧炉不纳入此表,可填入下表。如各地将所调查处置设施直接或改造作为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相对应的建设任务,则在备注栏说明。同一业主,但仅扩建工程为规划项目、且保持建设内容相对独立的,不将现有设施视做规划项目收费标准为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情况,除填写调查表外,还要求提交当地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标准文件的复印件。,55,“非典”应急焚烧炉建设情况调查表,有关监测数据:是指地方环境监测站最近两次的环境监测数据,附监测报告的复印件。处置意见:是指规划项目建成后应急设施处置的初步意见。如各地拟将所调查处置设施直接或改造作
23、为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相对应的建设任务,则在备注栏说明。,56,在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情况调查表,资金来源:需说明各投资方名称和投资额。社会国家与规划项目的关系:规划是指2003年12月批复的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关系是指该在建项目与规划中确定的项目在布点、服务范围、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上是否一致,如有差异,需说明差异之处,是否属于规划项目对应的建设内容。应在企业文字说明材料中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复印件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复印件。,57,现有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污染治理状况调查表,本表根据设施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填写有关指标。二恶英监测浓度
24、:要求填写以前开展的所有监测结果,并在备注栏中注明监测单位,如未开展过监测,填写“无”。废水种类:包括清洗消毒废水、生产工艺废水、冷却水、生活污水、雨水中的一种或几种。飞灰去向:还需说明接受地的距离。监测指标和监测频次:指企业自行开展的监测活动,主要包括大气和水的污染物监测。,58,投诉情况:指近3年里投诉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投诉次数和主要投诉问题。监督性监测结果:指最近由地方环境监测站监测的结果,要求附监测报告复印件,若没有监督性监测,可填无。若处置设施不存在对应的填写指标项,可不填(如没有安全填埋工艺的设施可不填渗滤液处理工艺及投资),59,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情况调查表,除提交调查表外
25、,还要求附当地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申请表等相关文件。许可证种类:是指当地规定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类别,并同时注明“地方类别”。若无种类划分,可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条例中确定的综合类和收集类等进行划分,并注明“国家类别”。,60,处置企业文字说明材料内容要求,除填写调查表外,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企业还必须提供文字说明材料,并与调查表格数据相互统一。处置企业说明材料至少(但不限于)应包括如下内容:一、企业介绍二、工艺设备三、污染防治四、运行管理可以附企业认为合适的其他相关材料。,重在技术工艺设施水平的介绍,61,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制,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普查对象和范围第三章 普查
26、内容和技术方法第四章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处置流向分析第五章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分析第六章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工艺分析第七章 污染治理措施分析第八章 在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分析第九章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分析第十章 结论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十一章 推进规划实施的建议,62,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制,第一章 概述 包括普查的目的和意义、 工作机构和主要人员(主要普查人员包括省级和市级普查员的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联系电话等主要信息) 主要工作过程、时间进度、 主要分析结论、建议等。,63,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制,第二章 普查对象和范围 列出全省普查对象的名录和基本信息。
27、,64,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制,第三章 普查内容和技术方法 技术方法上重点说明数据的质量控制措施,并进一步说明在普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65,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制,第四章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处置流向分析,结合表1、表2的内容进行汇总和分析。重点说明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主要种类、地域分布、行业分布,主要产生源清单等,处置流向在全面阐述的基础上重点说明主要产生源和主要危险废物种类的流向方式、流向数量、历年堆存量、环境危害,对需要集中处理的数量进行分析。进行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典型调查的,还需要对调查量和统计量之间的差异进行适当分析。,66,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制,第五章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分析,
28、通过调查,对本辖区内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的基本情况予以文字分析,如布局、处置设施数量、项目建设背景、启运时间(或目前进度)、处置规模、主要处置的废物类型、工艺类型、占地面积、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发展规划等,项目业主要说明投资者的名称和出资额。,67,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制,第六章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工艺分析,选址上重点分析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场址选择的有关要求,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否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手续和审批部门(附批复文件),下一步解决问题的计划。 规模上主要分析建设规模和实际处置规模(如可能提供连续三年数据)之间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工艺技
29、术路线和水平上主要分析技术类型、技术来源(技术支持单位),评价路线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在设备选型、结构尺寸、材质等方面对实现安全处置和达标排放目标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列出焚烧炉、除尘器等主要设备的生产单位名称。,68,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制,第六章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工艺分析,投资水平以系统为单位,重点反映设备投资水平和单位处理量的投资水平。有条件的,可以对具体投资构成进行具体分析说明。 运营状况上主要分析目前的收支情况,处置费的收费水平和收缴率,每年的处置成本以及税后利润,收费水平是否涵盖运输费用和包装材料(容器)费用。 业主单位主要反映所有制结构,主要工作业绩,定性判断企业的运营能力。 对危险
30、废物综合利用设施主要分析综合利用的废物种类、产生的行业、废物数量、工艺、产品和去向,分析综合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69,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制,第七章 污染治理措施分析,主要分析和评价大气、水、飞灰残渣的污染控制措施和控制效果,说明废水和飞灰残渣最终的去向,是否安装尾气的自动在线监测仪器以及监测参数,说明生产厂家。 对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设施重点围绕工艺路线设置、设备配置、工艺参数的控制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从主要监测仪器配置上说明处置企业的监测分析能力, 从民众投诉、新闻曝光等方面分析这些设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70,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制,第八章 在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分析,在在建
31、设施建设背景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其布局、收集范围等与国家规划是否一致,在建设施的规模、技术路线、污染控制措施能否满足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管理计划等。,71,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制,第九章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分析,评估申报登记制度、转移联单管理制度、经营许可证制度等单项制度执行情况,以及三种制度之间的有机联系执行情况,除此以外,还可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执行情况,环境监管措施和力度是否能满足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的需要,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加强监管的主要工作计划和设想。,72,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制,第十章 结论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结合普查工作的三个直接目的对本辖区内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定性和定量总结,包括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还应包括普查工作中的问题。,73,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制,第十一章 推进规划实施的建议附件:包括省级普查表、处置企业说明材料以及其他必要的说明材料。,74,技术报告重点,加强汇总、分析提出对设施处置的意见省级规划布局调控现有设施与规划项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