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统计指标解释1什么是 GDP?如何全面看待 GDP?GDP 是英文 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省及省以下称地区生产总值或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规模,在诸多经济指标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情况的晴雨表。GDP 核算的对象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经济单位。如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开办的
2、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中国的 GDP,而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美国的 GDP。GDP核算的范围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GDP 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三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如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娱乐服务企业提供的娱乐服务;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如城乡居民自有住房服务。GDP 是世界组织和各国官方普遍认可、广泛采用的重要经济指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
3、尔森曾感叹 GDP是 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 GDP自身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决定的:GDP 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行各业,计算简便,可操作性较强。它采用“增加值”的概念,剔除了传统总量指标社会总产值的重复计算,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别统计的新增投入及附加价值,理论上说不重复、不遗漏,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量,是政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经济实力比较的重要指标。当然,GDP 的缺点也十分突出。第一,GDP 忽视了社会生产所消耗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成本,相反,GDP 计算中还记入不少与福利无关的费用(如环境污染
4、恶化导致的居民“抵御性支出”)。第二,GDP 不能度量经济福利和公平,GDP 的增加与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全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第三,GDP 忽视了经济增长的内因和效率。仅从 GDP总量指标,我们无从判断经济增长到底是财政投资输入型的还是社会投资内生型的,是粗放型的还是集约型的,是资本密集型的还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等等。GDP的缺点与优点一样突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不应以 GDP论英谁,但这并不等于它不重要,目前还没有什么其他指标可以取代它的地位和作用。为了弥补在经济增长评价上的缺陷,政府和学术界也正在探索研究,并提出了绿色 GDP的概念,希望能通过对 GDP本身的改进和其他经济指标的采用,更
5、好地反映经济增长的实质。没有任何一个指标是完美无缺的,GDP 不能做到,其他指标同样也不能做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一般需要用多个指标综合分析。统计频率:季度及年度数据来源:统计局2GDP 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什么是 GDP初步核算数、初步核实数和最终核实数?在实际核算中,GDP 有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理论上讲,三种方法的测算结果应一致,但实践中由于方法和资料来源的不同,不同方法测算的结果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国际上一般认为误差在 3左右是可以接受区间。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新创造价值的方法。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
6、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的增加价值。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 GDP。收入法。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形成收入的角度来计算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 GDP。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支出法 GDP最终
7、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GDP 核算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核算制度和核算方案。目前我国年度GDP主要采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进行核算,季度 GDP由于时效性非常强,主要是依靠部门和统计专业的相关指标进行推算。所以季度 GDP是与年度 GDP核算的资料来源与核算方法是完全不一样。季度 GDP是以年度 GDP为基础,在年度 GDP的结构框架上进行推算。按照国际惯例,每一年统计部门会在不同时间公布 GDP初步核算数、初步核实数和最终核实数三个数据(我省定为初步核算数和最终核实数两个数据)。不同时期发布的同一年的 GDP数据往往不一样,这是因为 GDP核算数据有个不断向
8、客观性、准确性调整的过程。首先是初步核算过程。某年的 GDP,其初步核算数是在 12个月份的进度统计资料基础上计算的,在次年 1月 20日左右发布,并在次年 2月的统计公报上使用;初步核实数是在统计年报资料的基础上计算,于次年 9月在中国统计年鉴上发布;最终核实数在统计年报、部门会计、财政决算资料的基础上计算,于隔年 5月和 9月在中国统计摘要和中国统计年鉴上发布。三次数据发布后,如果有新的更准确的资料来源,或者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发生变化,为了保持历史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还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我国在 1995年利用第一次第三产业普查资料对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进行过一次重大调整,2005
9、年和 2009年分别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对前一阶段 GDP历史数据进行了调整。3中央与各省 GDP统计为什么会存在差异?近年来,各省市区 GDP合计大于全国 GDP数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统计的角度讲,存在差异是可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GDP 是分级核算的。我国从 1985年开始核算 GDP,并在国家和地区层面同时实施。按照我国的GDP核算制度,国家 GDP和地区 GDP是分别独立核算的,即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国家 GDP,地区统计局负责核算本地区 GDP,由于资料来源不一,核算的结果也就不一致。国外有的国家也采用这种 GDP核算模式。一般情况下,只要采用这种模式,地区与
10、国家 GDP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差距。相比较而言,我国地区与国家GDP差距比较显著。第二,在 GDP核算中,国家与地区使用的基础资料不完全一致。一方面,基础资料有缺口,GDP 核算要求相当多的基础数据,但实践中,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都存在资料缺口。针对不同的资料缺口,采用不同的推算办法来解决。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差异较大,在推算中,只能制定推算的原则和幅度区间,很难制定全国统一的推算标准。另一方面,各地区服务业统计状况差别较大。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很快,但各地区服务业统计水平参差不齐,全国统一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地区使用或部分地使用自己调查的服务业数据,这种差异直接传递到 G
11、DP上。第三,地区之间存在重复统计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跨地区生产经营的情况越来越多,母公司和子公司所在地有可能将这种跨地区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统计在自己的地区,造成重复统计。尽管统计制度做了严格规定,不允许有重复计算,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达到要求。另外,外部环境的影响。近年来,GDP 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且被较多地直接或间接用于各种形式的工作业绩考核。地区按 GDP大小排位的顺序及其变化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普遍的心理是只能位次提前,不能后移。由于 GDP被赋予了重要的考核功能,因此,为了考核过关或政绩的需要,不排除少数地区高估GDP数据的可能。尽管存在这些原因,GDP 数据的
12、上下不一致是一个矛盾和问题,应该认真加以解决。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改进方法和手段外,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考核与评价工作,加强统计力量和统计法制建设,也是必要和必需的。4农产品产量是怎样统计的?农产品产量是指一定时期(日历年度)内生产的各类农、林、牧、渔产品的实物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各类农产品的总成果,是衡量农业生产规模和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并可反映农业满足生活和生产需求的总供给能力。该指标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一些行业的发展。主要农产品包括粮食、棉花、油料、畜产品、水产品等。在统计方法上,以农业普查为基础,采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全面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取得。目前,小麦、玉米、稻谷、
13、棉花、畜产品产量采用抽样调查取得。采集方法上,国家统计局从全国 31个省(市、区)中抽选部分调查县,县抽村,村抽地块,对样本地块在收获季节进行实割实测得到单位面积产量,然后乘以种植面积得到总产量。猪、牛、羊、禽等主要畜产品产量也采取抽样调查取得。油料、烟叶、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产量采用全面统计方法进行。近年来,国家统计局也开始探索使用遥感技术统计农产品产量。林产品、渔业产品由林业部门和农业部门采取全面统计方法取得。5什么是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
14、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是宏观经济核算指标,是 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般用于反映某区域或某行业的工业生产总量。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 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形成的总产品(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新创造产品(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方法。用公式表示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收入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工业增加值分两部分统计,分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根据规模以上工业逐级
15、上报数据的汇总资料,利用分行业增加值率进行测算,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根据抽样调查推算的资料,利用分行业增加值率进行测算。统计频率:月度测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季度和年度核算全部工业增加值及速度。数据来源:统计局6什么是工业利润总额?工业利润总额是指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它等于营业利润加上补贴收入加上投资收益加上营业外净收入再加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在月度数据中看到的通常是规模以上工业利润。7资产负债率是什么?资产负债率是全部负债总额除以全部资产总额得出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也称之为债务比率。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16、公式中的负债总额指企业的全部负债,不仅包括长期负债,而且包括流动负债。公式中的资产总额指企业的全部资产总额,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既是微观指标,也是宏观指标。它既可以反映单个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也可以反映工业行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从微观上讲,一般认为,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 40%-60%。对于经营风险比较高的企业,为减少财务风险应选择比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对于经营风险低的企业,为增加股东收益应选择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在统计年鉴中出现的资产负债率是宏观指标,它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的资产负债率。8总资产贡献率
17、是什么?总资产贡献率是反映企业总资产的产出情况的相对指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该指标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公式中:税金总额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与应交增值税之和;平均资产总额为期初期末资产之和的算术平均值。9产品销售率是什么?产品销售率是指报告期产品销售量与产品生产量的比率。是反映报告期工业企业产品产销衔接情况,反映产品生产、销售、流通及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指标。产销率越大,说明产品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存留的时间越少;资金周转越快。计算公式为:产品销售率(
18、%)=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现价)100%10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怎样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全部从业人员平均生产效率的相对指标,1997 年以前是用工业总产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目前是用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计算公式为: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就业人员平均人数100%该指标能够反映工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情况。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统计范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全社
19、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两部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城镇区域内的建设项目投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农村非农户投资和农户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采用全面统计报表的方法取得调查数据,农村农户投资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取得数据。统计频率:城镇投资月度、季度、年度;全社会投资季度、年度。数据来源: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12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怎样统计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房屋建设和土地开发所完成的工作量及有关费用的总称。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是由各县(区)统计局按企业所在地进行统计的
20、。跨县(区)进行开发活动并在开发地进行工商登记且具备法人资格的,纳入开发活动所在地统计范围;未进行工商登记的,由企业所在地进行统计。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包括范围:为本辖区内登记注册的各种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建设公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单位统一开发的包括统代建、拆迁还建的住宅、厂房、仓库、饭店、宾馆、度假村、写字楼、办公楼等房屋建筑物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土地开发工程,如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平整场地等基础设施工程。不包括单纯的土地交易活动。房地产开发统计中,开发投资、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及待售面积是按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进行统计的,资金、土地和经营情况是按企业进行统计的。统计
21、频率:月度、季度、年度数据来源:统计局13什么是能源生产总量?它是怎样计算的?能源生产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一次能源生产量的总和。该指标是观察能源生产水平规模、构成和发展速度的总量指标。一次能源生产量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能及其他动力能(如风能、地热能等)发电量,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产量、生物质能、太阳能等的利用和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二次能源产量。能源生产总量的计算是将原煤、原油、天然气,一次电力(水电、核电、风电、地热电)产量分别折算成标准煤后,将它们相加即可。计算公式如下:能源生产总量=原煤产量原煤折标准煤系数+原油产量原油折标准煤系数+天然气产量天然气折标准煤系数+一次电力产量
22、电力折标准煤系数统计频率: 季度、年度数据来源: 统计局14什么是能源消费总量?它是怎么统计的?指一定地域内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能源消费总量包括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等。由于它是能源的能量消耗总量,不是能源的物量消耗总量。按照统计上阐述的能源概念和能源消费统计原则,能源消费总量在消费环节上包括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运输和管理过程中损失量。在能源类别上包括全部化石能源,以及作为能源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所以应是所有一、二次能源的消费量的净值,即要扣除一、二次能源之间的重复消费因素。能源消费总量实际应是终端能源消费量与能源加工转换
23、损失量和能源损失量三部分之和。即能源消费总量统计的不仅包括实际用于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消费量(不包括用于加工转换的能源),还包括能源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和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量,但不包括各种气体能源放空、发散量。能源消费总量的核算原则是统一方法,分级核算。核算方法是国家和省级采取能源供应统计与能源消费统计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能量平衡核算方法;省辖市、县(区)统一采取以能源消费统计为主的核算方法。各级按照统一的方法分级核算能源消费量,并逐级评估认定。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量分别是通过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评估推算来确定的。计算能源消费总量时,由
24、于各种能源原始计量单位不同,热值也不一样,因此,需要先将使用的各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燃料后再进行计算。统计频率: 季度、年度数据来源: 统计局15什么是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单位 GDP能耗,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创造)一个计量单位(通常为万元)的 GDP所使用的能源。该指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计算方法:能源消费总量是实物量指标,GDP 是价值量指标,而价值量指标(现价指标)在统计比较中往往受价格变动的影响。为了保持单位 GDP能耗在各个报告期的可比性,计算公式中的 GDP指标必须使用可比价GDP。影响单位 GDP能耗的主要因素:(1)能源消费构成。由于各种能源的自然禀
25、赋不同,同等标准量的不同能源的热值利用程度是不同的。所以,生产(创造)一个计量单位的 GDP,如果使用能源的品种结构不同,则消耗的能源量(综合能源消费量)不同。(2)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和能源生产、消费的管理水平。(3)核算 GDP的各要素。GDP 是各次产业增加值的总和,产业增加值=产业总产出-中间投入增殖税。在与能源消耗相关性较强的总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各要素的变化都对 GDP有一定影响,进而对单位 GDP能耗产生影响。其中包括引起增加值率变化的计算中间投入和总产出的价格构成,增值税率等。(4)经济增长方式,自然资源供应决定的地域产业分工,以及由此形成的产业结构。重化工业主导导致经济增长对
26、资源、能源的过分依赖,使能源、原材料等消耗增大,对单位 GDP能耗产生影响。从上述影响单位 GDP能耗的因素看,在我国,处于不同地域、不同发展进程的各地区的单位 GDP能耗差异是很大的。对于节能降耗工作来说,目前作为政府考核指标的是单位 GDP能耗降低率。计算方法为:推导公式为:统计频率: 季度、年度数据来源: 统计局16什么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和 COD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指报告期内工业二氧化硫(SO 2)排放量与生活 SO2排放量之和。工业 SO2排放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在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入大气的 SO2总量。生活 SO2排放量:指除工业生产活动以外的所有社会、经济活动及公共设施的经
27、营活动中燃煤所排放的二氧化硫纯重量。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是工业废水中 COD排放量与生活污水中 COD排放量之和。化学需氧量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一般利用化学氧化剂将废水中可氧化的物质(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来表示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反映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COD 值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污染越重。数据来源:环保厅17什么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它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其中,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是指售予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
28、的商品金额;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是指售给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公款购买的用作非生产、非经营使用的公共消费的商品金额。理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有四点需要注意:(1)它反映的是生活性消费而非生产性消费;(2)它是一个商品销售金额的概念,不包括自给性消费和服务消费;(3)它不仅包括居民生活用消费还包括社会集团用作非生产、非经营使用的公共消费;(4)它是全社会口径的指标,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生活消费品来满足他们生活需要,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由各级政府统计部门按照国家统
29、计制度规定组织统计调查取得数据。本指标由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其他行业零售额三个部分构成。计算省级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资料来源:对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施全面调查,对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企业实施抽样调查;对住宿和餐饮企业实施全面调查。个体经营户零售额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取得。其他行业零售额:由省、市、县各级以经济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为基础,分别根据一定的比例推算确定。批发和零售这两个指标的划分,社会上存在有很多误解,如:购买量大就是批发,购买量小就是零售;批发价购买就是批发,以零售价购买就是零售;单位购买就是批发、个人购买就是零售等等。统计上批发和零售的区分既不看购买数量,也不
30、看购买价格,而是看购买商品的用途,即:如果购买商品的用途在于生活消费,那就是零售;如果购买商品的用途在于销售或用于生产就是批发。统计频率:月度数据来源:统计局18进出口总额是怎样统计的?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包括保税仓库、保税区或经济特区进出境的货物、加工贸易进出口的货物、租赁期 1年及以上的租赁贸易货物、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的货物、国际间无偿援助的物资以及捐赠品等,不包括暂时进出口货物、租赁期 1年以下的租赁进出境货物、进出境旅客的自用物品(汽车除外)、进出境运输工具在境外添装的燃料、物料和食品以及经过中国领土的直接过境货物。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
31、格统计。我国的进出口统计调查工作由海关系统负责组织实施。目前对外公布使用进出口总额数据,是由国家海关总署按照进出口经营单位在地原则,以进出口经营单位的报关单为原始凭证,通过超级汇总取得的;各地使用的进出口数据也是由国家海关总署按月分级反馈的。统计频率:月度数据来源:海关19什么是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按有关政策、法规,用现金、实物、技术等在我省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或与中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所进行的投资(包括外商收益的再投资),此外还包括在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由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与对外借款不同,
32、外商直接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是要通过持有企业股份以获得红利和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统计调查工作由商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统计范围包括辖区内全部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等。统计频率: 月度数据来源: 商务部门20什么是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是指来华旅游的海外游客(包括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胞)在大陆(省、区、市)旅游过程中由游客或游客的代表交由宾馆支付的一切旅游支出。旅游支出包括海外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在宾馆(酒店、饭店)居住期间,由宾馆组织的游程中行、游、住、吃、购、娱等方面
33、的旅游支出,但不包括以商业为目的的购物、购买房、地、车、船等资本性或交易性的投资、馈赠亲友的现金以及为公共机构的捐赠。国际旅游收入分为商品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两种。商品性收入:是指以实物形式为国际旅游者服务的收入,包括“商品销售”和“饮食销售”的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是指销售给国际旅游者的商品,如工艺品、文物、字画、文房四宝、书报杂志、烟酒、花、化妆品、药品、服装以及旅游纪念品等的收入。饮食销售收入:是指为国际旅游者提供膳食、饮料等的收入。劳务费收入:是指宾馆(酒店、饭店)为国际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收入,包括长途交通费、住宿费、市内交通费、邮政电讯费、文化娱乐费以及其它服务费的收入。住宿费:是指为
34、国际旅游者提供住宿宾馆(酒店、饭店)的客房住宿服务的收入。交通费:是指为国际旅游者提供在市内交通服务及景点浏览往返的收入。康娱费:指用于健身、文化娱乐的费用。其它:指在劳务费收入中扣除住宿费、交通费和康娱费以外的其它费用。如邮政费等。国际旅游统计调查工作由旅游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目前使用的国际旅游收入统计数据由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对海外旅游者的抽样和问卷调查取得。国内旅游收入指国内游客在国内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的全部花费。国内旅游统计调查工作由旅游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目前使用的国内旅游收入统计数据由旅游主管部门通过抽样和问卷调查取得。统计频率: 年度数据
35、来源: 旅游局21什么是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反映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情况的指标是科技活动的核心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其成果形式主要有科学论文、专著、专利、样机、原理模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等。数据来源分为四个部分:统计局统计工业企业、非工业企业、事业单位的科技活动,科技厅统计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教育厅统计高校的科研活动,国防科工办统计军工系统
36、的科技活动,最后由统计局负责汇总全省的数据。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是指调查单位在报告期用于内部开展 R&D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实际支出。包括用于 R&D项目(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比如,R&D 活动人员的劳务费、非基建费支出的设备购置费及其它日常支出,以及间接用于 R&D活动的管理费、服务费、与 R&D有关的基本建设支出以及外协加工费等。国际上通常采用 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22什么是零售物价总指数?零售物价总指数又叫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etail Price Index)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37、。其目的在于掌握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编制其他派生价格指数。零售物价总指数是通过商品零售价格的调查资料编制的。商品零售价格的调查范围涉及到各种类型的工业、商业、餐饮业和其他行业的零售商品以及农民对非农业居民出售商品的价格。包括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纺织品、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日用品、体育娱乐用品、交通通信用品、家具、化妆品、金银珠宝、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书报杂志及电子出版物、燃料、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等16个大类,229 个基本分类的商品零售价格。商品零售价格的调查资料采用抽样方法,按照经济区域和地区分布合理等原
38、则,抽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型城市和县作为调查市、县,选择经营品种齐全、零售额大的中心市场、农贸市场作为价格调查点,定时定点定人对价格进行直接调查取得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计算包括以下三个步骤:一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方法计算代表规格品平均价格;二是计算基本分类指数:月环比指数和定基指数;三是逐级加权平均计算类别及总指数;四是根据市的城市和农村指数按城乡相应的零售额资料加权平均计算全市指数;五是采取换算方法确定价格指数。统计频率:月度、年度数据来源:全省数据来自湖北调查总队23什么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是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它是宏观经济分析和调控价格总水平监测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其调查内容既有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