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PPT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369906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三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国家。除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等七个最主要的发达国家外,还包括西欧、北欧和大洋洲的十几个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概念掌握,重要问题掌握,遏制战略 解放战略尼克松主义超越遏制战略参与和扩展战略小布什主义,怎样认识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以及当前美国的对外战略?西欧的联合及对外政策的发展过程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及其政治大国地位的谋求,本章要点,第一节 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及调整,本章目录,第二节 在联合中发展的欧洲,第三节 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小布什时期(20012008年) “单边主义外交战

2、略” 奥巴马时期(2009年) “巧实力外交战略”,第一节 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及调整,(一)杜鲁门的“遏制战略”(二)艾森豪威尔的“解放战略”(三)肯尼迪的“和平战略”,一、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遏制战略,1,美国的遏制理论及遏制战略2,美国实施“遏制战略”的措施3,美国遏制战略的目标及特点,(一)杜鲁门的“遏制战略”,苏联对世界的看法和政策:苏联生活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苏联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和平共处是不可能的。苏联谋求安全的惟一方法,是为了彻底毁灭同它竞争的国家而进行耐心、殊死的斗争。苏联行为与政策的根源和理论根据:在于俄国人那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苏联对内“

3、独裁”,对外仇视西方世界的理论根据。美国的对苏政策:美国必须继续在政治舞台上把苏联看作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遏制政策的目的一方面要阻止苏联扩大其势力范围,同时要竭力促使苏联内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苏联政权的垮台或逐渐软化。,这一理论一出台,便得到了美国官方的高度重视,认为它对美国已经采取的强硬政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逻辑依据”,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为杜鲁门主义和美国长达几十年的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此,乔治.凯南也被称为“遏制理论之父”。,1.乔治.凯南“遏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战后初期,杜鲁门政府采纳了乔治凯南等人的理论,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出发

4、,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其基本内容是:以帮助复兴为手段,控制以西欧为重点的西方资本主义联盟;以援助落后国家为名,向亚非拉扩张,进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独霸全世界。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国家安全战略,也是二战后美国政府第一次正式宣布把“冷战”作为国策。,遏 制 战 略,对以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杜鲁门主义为核心的冷战政策。对西欧、日本通过马歇尔计划、北约实行控制。通过“第四点计划”等进一步对亚非拉国家施加影响,企图将其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2.美国实施“遏制战略”的措施,把苏联势力限制在二战结束时形成的地理界域之内,通过在欧亚大陆两翼经营好与西欧和日本的联盟

5、, 对苏联形成包围之势并与之展开全面的对抗。绝不允许在欧亚大陆出现能与美国为敌的起主导作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3.美国“遏制战略”的主要目标,“就象过去对英国来说那样,今天对我们来讲,重要的是切不可让任何一个欧洲大陆国家得以独自主宰欧亚大陆” 乔治.凯南 “在欧亚大陆外围建立海外盟国,就是阻止苏联控制心脏区,进而控制世界岛。由于共产主义传入东亚打开了一个大缺口,美国遏制大陆中国的目的就在于把世界岛东亚近海区域的那部分封锁起来。” 美国地缘政治学家:柯恩,“遏制战略”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质的转变和飞跃,从战时与苏联结盟共同抗击法西斯国家,过渡到以苏联为主要对手和作战对象。,从传统的常规战略

6、开始向核条件下的现代战略体系转变。,从以美国本土为中心的美洲堡垒战略向真正的全球战略过渡。,特点:,通过推行和实施这一战略,使美国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地位。但是杜鲁门政府遏制战略的主要目标并没有实现,这一战略没能阻止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壮大。苏联本身不仅经济实力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它的国际影响也有很大的增长。杜鲁门的遏制战略只是加剧了东西方的对立,造成了长期的冷战,严重影响了国际局势健康发展。,总 结,政治上,推行比“遏制战略”更为甩力、更加主动的“解放战略”。军事上,推行“大规模报复战略”,并以“战争边缘政策”作为补充。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和“爻森豪威尔

7、主义”向亚非拉扩张。,(二)艾森豪威尔的全球战略:“解放战略”,杜勒斯言论,我们必须时刻记住这些被奴役的人民的解放问题。不过,解放并不是解放战争,解放可以用战争以外的方法达到,因此,仅仅的就限制俄国的政策本身就是一个不高明的政策,而且它还是一个必然失败的政策,因为一个单纯防御的政策绝对敌不过一个侵略政策。如果我们惟一的政策是原地不动,我们将被击败。只有保持着解放的希望,只有利用一切的机会,我们才能终止这个笼子。 摘自美国新闻处1953年1月23日华盛顿电,解放战略,艾森豪尔政府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了美国的全球战略:对社会主义国家,变杜鲁门的“遏制战略”为更有力、更主动的“解放战略”,其核心是

8、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依靠核武器来吓住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迫使对方采取比较克制的政策。具体的说就是:首先威胁要使用核武器来对付外国的挑战,使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面对这种威胁不得不三思,要考虑到如果用常规武器发动战争,威胁到美国利益的话,就会遭到美国核武器的报复。,大规模报复战略,这一政策的实质是:企图用大规模战争的威胁方法,制造战争一触即发的迹象,迫使对手从对抗中退却,达到不战而胜。,“我们曾被带到战争的边缘,达到边缘,而又不卷入战争的能力是一种必要的艺术。如果你企图从这里逃走,如果你害怕达到这个边缘,那么你就输了” 杜勒斯(1956年1月

9、),战争边缘政策,“现在我们面前仍然存在一个战争,即对台湾蒋介石匪帮之间的战争,现在我们面前仍然存在一个任务,即解放台湾的任务”,“提出这个任务的作用,不仅在于击破美蒋军事条约,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高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警惕性,从而激发人民的热情,以推动国家建设任务的完成,并可以利用这个斗争来加强我们的国防力量,学会海上斗争的本领。 第一次台海危机期间 我们的方针,简单来讲就是要使台、澎、金、马仍留在蒋手里,不使之完全落到美国手里。清明统治阶级的方针是“宁予外人,不给家奴”,我们则是“宁予家奴,不给外人”。 第二次台海危机期间,周恩来论台海问题,“让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如何?这样做的好处是

10、金、马离大陆很近,我们可以通过这里同国民党保持接触,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打炮,什么时候需要紧张一点就把绞索拉紧一点,什么时候需要缓和一下就把绞索放松一下,可以作为对付美国人的一个手段”。“方针已定,还是打而不登,断而不死,让蒋军留在金、马。”,“绞索政策”,毛泽东论台海问题 (第二次台海危机期间),打炮的主要目的是侦察美国人的决心,考验美国人的决心。因为美国同国民党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防御范围是否包括金门、马祖在内,没有明确规定。美国人是否把这两个包袱背上,还得观察。 开始我们想打金、马,后来一看形势,金马收回了就执行了杜勒斯的政治路线,还是留在蒋介石手上好,要解决,台、澎、金、马一起解决,

11、中国之大何必急于搞金、马? “炮击金门,就是要帮助蒋介石守好金门。”,“多米诺骨牌理论”,艾森豪威尔总统在1954年4月7日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出,借喻政治上的一种连锁反应,也是当时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纲领。 他说,当时东南亚的形势就象玩多米诺骨牌一样,如果印度支那有一个国家倒下去,其它国家也会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如果印度支那落入共产党手中,就会危及泰国、菲律宾、印尼的整个东南亚,甚至日本都将受到威胁。 美国根据这个理论积极涉足印度支那,认为这个地区无论如何也要抓住,不然其它地区也就不行了。,艾森豪威尔主义,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对中东的政策纲领。又称杜勒斯-艾森豪威尔主义。美国为填补英国、法国因

12、侵略埃及战争失败撤出中东,从而造成这一战略要地形成的“力量真空”,于1957年1月5日由美国总统向国会提出了由杜勒斯所拟定的关于对中东政策的特别咨文。 其主要内容是:对中东国家实行“经济合作”和军事援助计划;授权总统在他认为必要时使用武力来“保护”任何请求军事援助的国家,以维护它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防止“共产主义侵略”;两年内额外拨款4亿美元,向中东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并可随时使用美国武装部队。美国这种以军事和经济相结合,控制干涉别国内政的政策原则就被称之为“艾森豪威尔主义”。以后,这个中东政策纲领也被用于中东以外地区。,(三)肯尼迪的全球战略:“和平战略”,政治上,推行“和平战略”来对付苏联

13、等社会主义国家。,军事上,提出“灵活反应战略”及“两个半战争”和逐步升级”的军事理论。,外交上,采取两手策略改善对外关系。,利用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出现的分歧和裂缝从中渔利。,和平战略,进入60年代以后,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肯尼迪上台后提出“和平战略”,其实质是通过运用和平与战争的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随着苏联核力量的发展,美国核优势的丢失以及世界各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美国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已成为既不敢打大战,又不想打小战的战略。为此,肯尼迪政府制定了一种全新的军事战略“灵活反应战略。” 这一战略的主要作战对象仍然是苏联,同时要作好对付第

14、三世界局部战争的准备。为适应这一战略,在战争样式和指导思想上分别提出了“两个半战争”和“逐步升级”的理论。,肯尼迪的“灵活反应战略”,一旦危机出现,首先进行威慑,威慑失败,则逐步使战争升级,直到取得最后胜利。,“逐步升级”理论,要求在欧洲同苏联,在亚洲同中国同时进行两场大规模常规战争的同时,还要有足够的力量进行一场局部战争(半个战争)。,“两个半战争”理论,对盟国:一改杜勒斯对盟国的强压政策,更多地采取磋商和协商的政策。一面施加压力,防止西欧出现的某种独立性,力图继续加紧控制。一面又转变态度,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对第三世界:根据不同情况刚柔并举,恩威并施。对苏联:采取“合理的强硬政策”,尽量避免

15、迎头相撞,从对抗转向对话与对抗并存。,外交上,采取两手策略改善对外关系。,自古巴导弹危机以来,已经不存在苏联可能对欧洲产生军事威胁了,将来我们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和地区是中国。同苏联的关系可以按这样的框框来处理,彼此都意识到战争打起来双方都不会得到任何好处。但就中国而言,这个框框将不起作用。 肯尼迪,美国全球战略扩张阶段基本政策的总结,对苏联实行冷战和遏制;对西欧和日本推行扶持、援助和控制的政策;对亚非拉实行侵略、扩张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对中国实行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的政策,1,这一时期,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控制西欧和日本,达到最终称霸世界的目的

16、。,二、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缓和战略,(一)尼克松主义和尼克松的 “大国均势战略”,(二)卡特政府的“世界秩序战略”,(一)尼克松政府的全球战略,尼克松主义,尼克松的大国均势战略,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内外交困) 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两个讲话) 尼克松主义的实质(评价),1.尼克松主义,经济上,大规模扩军备战以及西欧和日本经济力量的增强,美国失去了经济霸主地位。政治上,美国对越南的侵略政策在世界范围内遭到了包括美国盟国在内的国家的广泛的反对;美国国内反战浪潮高涨。军事上,美苏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国际形势出现了多极化倾向。,美国出现内外交困的局面,1,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第一,美国

17、将恪守对所承担的“条约义务”;第二,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美国的某个盟国的自由,或威胁某个美国认为其生存关系到美国安全的国家的自由,美国将提供保护;第三,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的场合,美国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美国指望直接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帮助他们进行战争,而不是为他们进行战争”。,尼克松阐述的美国新亚洲政策的主要内容,(关岛讲话),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我们看到在过去二十五年中,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这个时期,世界上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

18、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那时美国实际上生产全世界全部产品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过去二十五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中心”,它们是美国、西欧、日本、苏联,当然还有共产党中国。,以伙伴关系为核心,即是与盟国建立比较平等的伙伴关系,改变一下美国的家长制作风,以鼓励盟国承担更大的责任。以实力为基础和后盾,这里主要指军事实力,就是企图建立一支强大的现实威慑力量,继续履行对盟国的条约义务。因而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取代肯尼迪的“灵活反应战略”

19、,并把肯尼迪的“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 以谈判为主要手段,就是从实力地位出发,通过对话和谈判制约苏联,以此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在五大力量,三角斗争中玩弄大国均势外交,利用矛盾,使美国处于有利地位。,尼克松主义的三大支柱:伙伴关系、实力、谈判,1,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其实质是在美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美国岌岌可危的霸权地位。 具体作法是:通过收缩,减轻国内外的压力;通过缓和对苏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通过牺牲盟友,延缓自身的衰落;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的制约: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尼克松主义的实质,杜鲁门主义的发展,适应了一个

20、正在扩张的美国的需要。尼克松主义则相反,它是为了适应一个逐渐崩溃的帝国的需要而产生的。 罗伯特.希尔:尼克松以后的美国,尼克松主义的实施对保持和恢复美国的实力,起了较好的推动作用。,60年代,美国陷入了内政外交诸多困境时期。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总统提出了一套新的对外战略,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 “伙伴关系”、“实力”、“谈判”的原则是尼克松主义三大支柱。具体作法是:通过适当收缩,减轻内外压力;通过缓和对苏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的制约;通过维护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衰落的产物,其实质是试图在美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维持美国

21、岌岌可危的霸权地位。,尼克松主义,调整美苏中大三角关系为主的几个均势关系,美苏间均势亚洲、太平洋地区均势波斯湾地区均势欧洲均势,2.尼克松政府的大国均势战略,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同盟国建立伙伴关系,以求盟国在政策上与美国一致。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缓和与苏关系,从而制约苏联,以维持美苏间的均势,进而继续与苏展开争霸斗争。主动改善美中关系,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实行必要的战略收缩,确保战略重点,从越南撤军。,尼克松政府外交政策的调整,布热津斯基(卡特政府的国务卿) 1974年,6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是在美国占据优势的这一背景下巧妙地追求美苏缓和。与那时相反,后来是在力量不稳定

22、,美国的道义权威大大衰退的情景下,显然是为了建立一种特殊的双边关系,维持现有的分裂和势力范围而谋求这种缓和的。,“我对他们的意识形态不抱任何幻想,但我们不能让他们怒气冲冲的与世隔绝,西方应力图了解中国,同它接近,对它产生影响。”你现在承认中国,总比将来中国强大后被迫这样做要好。 戴高乐(1969年3月),“美国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美国要用自己的对华政策向莫斯科显示:同我们达成协议对他们是有利的,他们必须考虑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的可能性。” 基辛格(1971年),毛泽东1970年10月18日与 埃德加.斯诺的谈话,“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

23、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当作旅行者来也行,当作总统来也行。总而言之,都行。他如果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我看我不会同他吵,批评是要批评的。”,“乒乓外交”,周恩来:1971年4月14日,“可能现在世界青年对现状有点不满,想寻求真理。青年思想波动时会表现为各种形态。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表现形式不一定都是成熟了的或固定了的。因为寻求真理总是要通过实践来证明其正确与否,这在青年时代应该是允许的。”“按照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来看,最后总要认识出一个普遍真理,这和自然现象一样。我们赞成任何青年都有这种寻求要求,这是好事。但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最终总是找到大多数人的共同性。如果自己通过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24、,就应该改。正确的坚持,错误的改正,这是我们的认识。,水门事件,指1972年6月17日,在华盛顿水门公寓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查获的窃听事件。由于民主党对此早有提防,中央情报局也自始至终监视着窃听者的行踪,窃听者的行为败露,当时有5人被捕。 1974年7月8日,最高法院以八票对零票通过了对尼克松不利的裁决,国会也不停地呼吁,要对他进行弹劾。为此,尼克松宣布辞去了总统职务,1个月之后,尼克松被赦免一切与“水门事件”有关的罪名,而20名自认为是代表总统采取行动的总统下属人员被定了罪。,密切美欧日三边关系,加强与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从而形成西方国家的共同体。发展南北政治经济关系,减少第三世

25、界对美国的敌视,削弱苏联的影响。把缓和东西方关系作为目标,强调以道义和经济力量对付苏联。通过推进美中关系正常化进程,积极谋求同中国建立抗苏战略一致的合作关系。重视人权外交,重振美国外交政策的道义内容,最终目标: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多元化的“世界新秩序”,以继续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二)卡特政府的“世界秩序战略”,“世界秩序战略”,1977年卡特就任总统时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这一战略主张把加强美国的思想意识对世界的影响,改善美国的战略地位,恢复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治号召力作为对外战略的出发点。密切同西欧、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合作,与苏联实行全面的、真正的缓和,谋求同中国建立战略性合作

26、关系,重视人权外交,重振美国外交政策的道义内容。,从本质上看,卡特政府的“世界秩序战略”基本上是尼克松福特时期的延续。两者都以多元化的的国际结构作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都把协调国际间各种力量的关系作为主要的外交手段。,(先三边、次南北、再东西),1979年11月4日,伊朗百名自称是学生的人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并扣押66名使馆人员作为人质,以强迫美国引渡伊朗前国王巴列维回国受审。人质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卡特对伊朗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1980年4月7日,美国宣布同伊朗断交。并决定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以营救人质。4月25日美国派出8架载着突击队员的军用直升飞机前往伊朗。5月25日,当3架飞机出了机

27、械故障后,就让所有飞机撤回,直升机降落在伊朗境内沙漠上加油时,一架直升机与一架运输机相撞,8名军人丧生,营救计划宣告失败。卡特这一人质营救计划是秘密进行的,连国会也没有商量。营救行动失败后,5月28日清晨,卡特总统在电视荧光屏上宣布伊朗人质营救计划失败。这一计划的失败对卡特竞选产生了不利影响。,1980年4月25日 美国人质营救计划失败,卡特政府上台之初对外极力推行“人权外交”,企图用政治和经济手段来对抗苏联。然而,随着苏联入侵阿富汗,卡特政府被迫调整了外交政策。1980年1月,卡特总统在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警告:任何外来力量企图控制波斯湾地区的尝试将被视为对美国重大利益的侵犯,美国将采取一

28、切必要的手段,包括动用军事力量加以回击。这就是后来所称的“卡特主义”。这一政策的出台,表明卡特政府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对苏政策上从注重缓和转变为强硬路线。,“卡特主义”,从尼克松到卡特政府的美国全球战略都是以多元化的国际结构作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都把协调国际间各种力量的关系作为主要的外交手段。总的来说,美国在这一阶段实行了一条对苏缓和、对华和解、对盟国让步、在第三世界收缩的防守性战略,以力图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 面对美国霸业的衰落,无论是尼克松政府还是卡特政府都无能为力。,总 结,三、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从“新遏制战略”到“超越遏制战略”,(一)里根政府“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 略(“新遏制

29、战略”),(二)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实力求和平”,在国内经济困难和国际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上台的里根政府提出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关系总战略。打出“扩军抗苏,重振国威”的旗号,对苏联实行攻性强硬措施,借助中国,抗衡苏联,扭转在美苏争霸中的不利局面,通过强有力的对外政策,努力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以实力求和平”战略的具体措施,重振美国经济,大规模扩充军备对苏进行攻性强硬政策,扭转美苏争霸中的美国的不利处境努力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联合欧日共同对付苏联不断加强美中关系,借助中国抗衡苏联,针对苏东国家出现的社会经济危机,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更加重视“西西”关系,力图巩固

30、美国在西方盟国中的领导地位。对中国既维持美中关系基本框架,又诱压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基本政策方针。更加重视第三世界的动荡及其对美国的影响,并切实加强对付第三世界威胁的能力,(二)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超越遏制”战略,布什政府在1989年以后,依据业已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对美国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针对苏联和东欧,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其基本内容是:在不放弃对苏联军事遏制的同时,抓住苏联实行“改革”的时机,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使东欧脱离苏联影响,促使苏联削减军事力量,同美国合作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地区冲突,最终使苏联国内政治“多元化”,实行西方

31、式的市场经济和私有化。,将苏联融入到“世界大家庭”中。促使苏联朝着一个“开放的社会”演变。加速东欧国家的“和平演变”。,“超越遏制战略”的具体目标,目标更大:不只是要阻止“共产主义势力”向国际上扩散,而是要将美国的影响渗透和扩展到苏联和东欧地区,最后将苏东融入到西方政治、经济体系中去,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空间更广:深入到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手段更多:特别是更为重视“和平演变”,将重点从与苏联的“硬功夫对抗”转向“软进攻”,主要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心理等非军事手段,推进美国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实现“不战而胜”,“超越遏制战略”的特点,1989年12月,布什在向北约盟国首脑通

32、报美苏马耳他会谈情况时提出了“新大西洋主义”,即,在北约、欧共体、欧安会等现有体制基础上,对这些组织分别赋予新的内容和新的职能,建立适应欧洲新形势的政治军事结构,以确保东欧转轨顺利发展,并确保美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不受影响。,“新大西洋主义”,四、冷战后的美国全球战略,(二)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的外交战略”,(一)克林顿政府的“参与和扩展战略”,(三)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的调整,(一)克林顿政府的“参与和扩展战略”,1. 何为“参与与扩展战略”?,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主要内容:利用冷战后对美国总体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强介入和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力度,扩展“自由

33、世界”疆界,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振兴美国经济确保美国的经济安全更新武装力量以应付冷战后新的威胁推行西方“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振兴美国经济、确保美国军事安全和扩展民主,力图从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三方面实现美国对世界的领导。,1,这一战略建立在经济、实力、民主三大支柱之上,外交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美国对世界的领导,确保21世纪仍然是美国世纪。 把“经济安全”提到全球战略的高度,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这在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中是第一次。 突出美国在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在外交中推行美国式的民主、人权。 维护军事安全,1997年提出“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的军事安全战略。,2. “参与

34、与扩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塑造”美国不仅要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还要积极地主动地去改造国际环境,使之不断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面发展。“反应”按照对美国利益威胁的性质和程度,对世界各种各样的危机作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准备”立即着手为不确定的未来作准备,以确保21世纪成为一个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强大的美国世界。,“塑造反应准备”,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对“参与和扩展战略”的有力补充,意味着美国全球战略已完成了“冷战后”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转型,将着眼于21世纪,以更加灵活多样和富于进攻性的手法参与国际斗争。,1,没有把任何大国视为既定敌人。鉴于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美国新战略的重点是加强同欧、日、中

35、、俄等大国的合作,以建立一种“美国主导,大国合作”的世界格局。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意义深远的,其重点在于强调发挥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组织的作用,通过使更多的国家认可并接受现有的和不断出现的所谓国际规则,将大多数国家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框架之中,以确保美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权在美国外交中地位。,3. “参与与扩展战略”的特点,“9、11”事件对美国造成巨大灾难,但同时又提供了一个契机。布什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高举反恐大旗,借反恐之机,行霸道之实,从而对美国全球战略作了重大调整。其目的是以美国绝对的军事、经济、政治实力为基础,保持并着

36、重强化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建立一个美国权威不受任何挑战的单极世界。,(二)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的外交战略”,谋求美国对世界的绝对霸权、绝对领导权、绝对安全和绝对军事优势通过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力求建立美国的全球反恐联盟,由此强化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增强美国对外采取军事行动和军事干预的全法性。提出“新布什主义”,推进美国的价值观念,小布什政府全球战略的主要内容,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违背了1972年美国同前苏联签署的限制反弹道导弹条约。这一条约自建立之后一直被认为是维护国际战略稳定和安全的基石。美国为建立保卫美国全国和海外军事基地的导弹防御系统在2001年底单方面退出

37、了这一条约。,追求美国的绝对军事安全,从相互确保摧毁转向单边确保摧毁核武器的开发从威慑转为实战在核武器的使用上,不再承诺不对无核国家首先使用核武器,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门槛。,改变了核战略思想,2002年6月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向毕业生发表讲话时指出:“如果等到敌人的威胁已经形成,我们就来不及了。”9月20日,布什正式向国会提交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该文件称:自从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军事力量遥遥领先,美国的武装力量将足以强大到任何潜在的对手都不会抱有超越美国力量的企图。美国永远也不允许任何外国势力像在冷战时代一样挑战美国的军事力量。美国今后不能再允许敌人“先打第一枪了”。,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先

38、发制人”战略的恶劣影响,是对现行的主权国家平等原则的挑战,也违反了国际法。对“邪恶轴心”的确定是美国自己做出的,这意味着,任何国家都可能仅仅因为不讨某国的喜欢而遭受袭击。任何国家都可以效法美国对他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先发制人战略”抛弃了通过现有国际机制解决问题的途径,将美国的意识强加于国际社会。这是当前霸权主义的最新表现。,提出“先发制人战略”有将“武力政策合理化和正当化的危险,小布什主义,小布什全球战略的主要内容也被称之为小布什主义。其要点就是,美国国家利益永远至上,不必顾及其他国家的反应,如有必要,美国可以单独采取行动。其核心是不惜一切手段抑制乃至打击潜在对手,在国际社会中我行我

39、素,不理会其他国家的呼声与批评。目的在于遏制其他国家的兴起,利用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手段来建立一个以美国为霸主的单极世界。,“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有能力使整个社会摆脱贫困”,所以,美国应当承担领导责任,致力于建设一个经济上日益繁荣的世界。同时,美国应当承担“伟大使命”,“放开眼界寻找扩大自由的可能性”,“促使民主、发展、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希望遍及世界每一个角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政治民主和经济自由,(三)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外交战略,1.“巧实力”外交战略的提出,“硬实力”指支配性实力,“软实力”指精神性力量。“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的途径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东西的一种能力。而知

40、道如何将“硬实力”与“软实力”手段结合,便是“巧实力”。希拉里强调,美国巧实力外交战略的内容包括五点:更新合作手段; 与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有原则的”交往; 突出“发展问题”;在冲突地区采取民事和军事行动相结合;充分发挥美国的经济实力和“榜样”力量。,何为巧实力?,“巧实力”外交战略下美国外交的“转变”,外交理念的转变:抛弃小布什政府“硬实力 ”理念而取“巧实力”理念,并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实施其多边外交政策。外交方式的转变:(1)摈弃单边,借重多边。(2)慎用武力,倚重外交。外交议题的转变:外交议题的首要方向转向克服金融危机以重振美国经济,尽早解决中东问题以修复国际形象。,2.“巧实力”外

41、交战略提出的原因,奥巴马政府需要集中精力解决金融危机。美国需要重塑国际形象,改变单边与霸道的形象。“巧实力”外交战略是针对美国力量的相对不足而提出的一个权宜之计。,上台之初奥巴马政府面临的挑战从伊拉克战争到阿富汗战争的拖累,到恐怖主义组织和极端势力的威胁;从能源危机、气候变化到传染病的蔓延;从金融海啸到全球贫困。,改善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使美国在全球议题设置上夺回了主导权。美国在应对国际力量变化的进程中争取到了重组国际体系的话语权。改善了同盟国、大国以及地区组织的关系。奥巴马政府在甩掉小布什政府遗留的某些包袱方面也有新的进展。,1,3.奥巴马“巧实力”外交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巧实力”外交是奥巴马

42、政府所作的策略性调整,主张张在外交实践中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相对于小布什强硬的“价值观外交”和“单边主义”的蛮干,更提倡多边合作的奥巴马外交新战略立场更柔和、姿态更友好。但其真实意图仍然是捍卫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4.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的困境,奥巴马政府不可能使美国重温单极独霸的旧梦。美国全球战略存在目标和能力的巨大差距。在应对一些全球性问题和热点问题上,奥巴马政府也是举步维艰。,把外交政策与军事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联盟战略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即借力)美国竭力赋予其霸权以某种道义的或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同时注意将霸权目标与国家的实力统一起来。由于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占重要地位,“和平演变”战略一直是美国外交的重要内容。,战后至今美国全球称霸战略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