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广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 2018 2030年) (征求意见稿 ) 广州市农业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2018年 9月 2 广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 2018 2030年) 制工作成员名单 广州市农业局 编制 领导小组: 龙桂华 蔡国平 王宏伟 魏文生 姚芳 杨华杰 编制工作组:蔡国平 张文志 陈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谢骏 龚望宝 王广军 余德光 张凯 李志斐 郁二蒙 田晶晶 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前言 广州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邻近香港、澳门,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区以及一带一路的
2、枢纽城区。广州市总面积 7434 平方公里,辖 11 个市辖区, 2016年末总人口 870万人。 全市拥有各类水域面积 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10.05。据统计, 2017年水产养殖面积 2.39万公顷,养殖产量 39.00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 44.76万吨的 87.1;渔业经济总产值 118.9 亿元,其中水产养殖总产值 70.30 亿元,渔业人口50152 人,渔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以推进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作为 “十三五 ”渔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为新时期渔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广州市水
3、产业围绕现代渔业建设目标,坚持 “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富裕渔民 ”的工作思路,以健康养殖、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创建为工作着力点,推进渔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推进渔业生产经营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升级。水 产业的良好现状为广州市渔业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约束条件下,低碳、节约、循环、均衡、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模式。为进一步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广州市农业局特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编制广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20182030 年)(以下简称规划),集中探讨、研
4、究当前水产养殖生产、管理中不符合 “绿色发展 ”理念和原则的突出问题,提出促进 “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的理念、管理方法、体制4 机制 、管理制度、技术路线等,为进一步提升广州市渔业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快实现我国渔业现代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节 编制依据 一、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2013 年修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年修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16 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17 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2006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5、农业技术推广法( 201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2016 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2014 年修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2017 年修正版);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2007 年); 国务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2009 年); 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2003 年); 农业部水产苗种管理办法( 2005 年); 广东省渔业管理条例( 2003 年); 广东省水产品标识管理实施细则( 2011年); 广东省引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 2010 年)。 二、 相关规划、通知 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的实施意见(农发 20175 1号); 农业部关于印发 和 的通知(农渔发 2016 39 号);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印发 的通知(粤海渔函 2017 629 号); 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2016 2020 年); 广东省优势水产品养殖区域布局规划( 2006 2010 2020 年); 广东省现代渔业发展 “十三五 “规划( 2016 2020 年); 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2011 2020 年); 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11 2020); 广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2011 2020 年);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 2020 年); 广州市土地利用
7、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调整完善; 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 2014 2030 年。 本规划按照农业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试行规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进行编 写。 第三节 目标任务 一、规划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结合广州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在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载力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稳定6 基本养殖水域,保障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有效供给安全、环境生
8、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发展总目标。 二、规划的重点任务 ( 1)明确广州市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 范围,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 ( 2)根据广州市水域滩涂分布现状,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生产布局,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 3)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设定发展底线,稳定基本养殖面积,保障渔民合法权益。 ( 4)推进广州市渔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渔业发展。 第四节 基本原则 根据广州市水域的现状、特点,按水域滩涂总体规划的要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遵从四个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本地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产养殖产业发展需求
9、,形成广州市养殖水域 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根据农业部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大纲的具体要求,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制定本区域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的具体措施,科学编制规划。 二、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 从生态学角度合理利用水域资源,包括生态规律优先、生态资本优先和生态效益优先三大基本原则,采取用养结合、合理优化、协调发展7 的措施, 充分实现生态平衡和水域滩涂利用的良性循环,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 “红线 ”和 “黄线 ”区城作为禁止或限制养 殖区,设定发展底线。 三、坚持合理布局、转调结合的
10、原则 稳定池塘养殖,调整水库网箱围拦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支持设施养殖向工厂化循环水方向发展,发展多营养级生态养殖,实现养殖水域滩涂的整体规划、合理储备、有序利用、协调发展。 四、坚持总体协调、横向衔接的原则 把规划编制放在区域整体空间布局的框架下考虑,规划编制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 2020 年和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等相关规划相协调,同时注意与本区域城区、交通、港口、旅游、环保等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避免交叉和矛盾,促进区 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五节 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范围:规划中的养殖水域滩涂是指广州市管辖水域滩涂内,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
11、于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所有水域和滩涂。 规划期限为 2018 年 2030 年。 8 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 第一条 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一、地理位置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中国南海,位于东经 11257 11403,北纬 2226 2356之间。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珠江口岛屿众多,水道密布,有虎门、蕉门、洪奇
12、门等水道出海,使广州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因此,广州有中国 “南大门 ”之称。 二、地质地貌 广州市处于华南地块中的粤中海西拗陷区。市内 主要构造骨架为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即北部的佛冈东西向大岩基带,以及增城隆起区、珠江口断陷带,北东向新华夏系广从断裂带及其相伴生的拗陷带。根据广州市地质构造的特征,全市可以划分为花北从化燕山期花岗岩侵入岩分布区、广花海西拗陷区、增城加里东隆起区和珠江口断陷区个地质单元。 广州市属于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东北向西南倾斜,由东北部山地
13、中低山地及丘陵地 台地与平原区逐渐过渡的地形构成,9 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区,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区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 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 有被称为 “区肺 ”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台地,台地主要散布在山地边缘或平原上,丘陵的海拔不超过 500米;西北部是流溪河和北江泥沙冲积而成的广花平原;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水网稠密。其中常见的是珠江三角洲平原,是由河海合力淤积所成的近代冲积平原,海拔多在 10米以下,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三、土壤 广州市地形地貌复杂,母岩母质类型多样,水文地质条件亦各有差异,形成了类型多样的土壤。地带性土壤以赤红
14、壤为主,具有垂直分布和地域性分布的特点。其中垂直分布表现为海拔 400 米以下为赤红壤地 带,海拔 400-800 米形成红壤, 800米以上为黄壤。地域分布表现为分布在花都区及市区东部、北部残丘;分布在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天河区的坡度小于 15度的缓坡地或低平坡台地;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平原、番禺沿海地带的冲积、海积平原;分布在番禺区、南沙区、万顷沙、新垦镇沿海一带的滩涂。 四、植被 广州市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丰富,多达数千种,隶属于 1000多个属,主要代表科有壳斗科、安息香科、山茶科、木兰科、樟科、冬青科、桑科、梧桐科、山龙眼科和芭蕉科等。由于这里位于热带植被北缘
15、,因 此,植被也就与生态环境相适应而具有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性质。例如,北部山地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中部丘陵平原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南部丘陵三角洲平原亚热带常绿季雨林。 五、水资源状况 10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位于东江、西江和北江下游,境内水道密布,河流纵横交错。全市水域面积 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10.05。广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本地水资源较少,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本地平均水资源总量 79.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 78.81亿立方米,地下水 14.87亿立方米。以本地水资源量计,每平方公里有 106.01万立方米,人均 1139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二分之
16、一。过境客水资源量 1860.24亿立方米,是本地水资源总量的 23倍。客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网河区和增城区,其中由西江、北江分流进入广州市区的客水资源量 1591.5亿立方米,由东江分流进入东江北干流的客水资源量 142.03亿立方米,增江上游来水量 28.28 亿立方米。南部河网区处于潮汐影响区域,径流量大,潮流作用强。珠江的虎门、蕉门、洪奇沥三大口门在广州市南部入伶仃洋出南海,年涨潮量 2710 亿立方米,年落潮量 4088 亿立方米,与三大口门 的 年径流量 1377 亿立方米比较,每年潮流可带来大量的水量,部分是可以被利用的淡水资源。 六、水域类型 (一)河流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东、西、北江水系之间互相影响,形成水网,并通过虎门、蕉门、洪奇沥三个口门入伶仃洋出南海。全市集雨面积在2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珠江广州河道、流溪河和增江,集雨面积在100-1000 平方公里的河流或支流共有 18条;集雨面积在 100平方公里以上的 河流有 22 条;老八区主要河涌有 231 条,总长约 913 公里。 (二)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