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自反应物质,自热物质?答: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是即便没有氧(空气)也容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液态或固态物质或者混合物。本定义不包括根据统一分类制度分类为爆炸物、有机过氧化物或氧化物质的物质和混合物。自热物质是发火液体和固体以外,与空气反应不需要能源供应就能够自己发热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或混合物;这类物质只有数量很大(千克级)且经过较长时间(几小时或几天) ,热产生的速度超过热损耗的速度达到自然温度时,就可能引起燃烧。2、 电力系统,一级用电负荷?(百度)答: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
2、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一级供电负荷,指的是中断供电在政治和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者。一级负荷是指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或将损坏主要设备且长期难以修复,或对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如大型医院,炼钢厂,石油提炼厂或矿井等。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
3、。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3、什么是现场隐患,列举实习过程中发现的 2-3 种现场隐患答: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4、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动,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 。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 ,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序 号 不 安 全 行 为 序 号 不 安 全 行 为1. 操 作 失 误 、 忽 视 安 全 、 忽 视 警 告 4. 用 手 代 替 手 动 操 作1.1 未 经 许 可
5、 开 动 、 关 停 、 移 动 机 器 4.1 用 手 代 替 手 动 工 具1.2 开 动 、 关 停 机 器 未 给 信 号 4.2 用 手 清 除 切 屑1.3 开 关 未 锁 紧 、 造 成 意 外 转 动 、 通 电 等 4.3 不 用 夹 紧 固 件 , 手 拿 工 件 进 行 加 工1.4 忘 记 关 闭 设 备 5. 物 件 存 放 不 规 范1.5 忽 视 警 告 标 志 、 警 告 信 号 6. 进 入 危 险 场 所1.6 操 作 按 钮 、 阀 门 、 扳 手 等 错 误 6.1 进 入 吊 装 危 险 区1.7 供 料 或 送 料 速 度 过 快 6.2 易 燃 易
6、 爆 场 所 明 火1.8 机 器 超 速 运 转 6.3 冒 险 信 号1.9 酒 后 作 业 7. 攀 、 坐 不 安 全 位 置1.10 冲 压 机 作 业 , 手 伸 进 冲 压 模 8. 在 起 吊 物 下 作 业 或 停 留1.11 工 件 固 定 不 牢 9. 机 器 运 转 加 油 、 检 修 、 焊 接 、 清 扫 等1.12 用 压 缩 空 气 吹 扫 铁 屑 10. 有 分 散 注 意 力 行 为2. 造 成 安 全 装 置 失 效 11. 忽 视 使 用 防 护 用 品2.1 拆 除 安 全 装 置 12. 防 护 用 品 不 规 范2.2 调 整 错 误 造 成 安
7、全 装 置 失 灵 12.1 旋 转 设 备 附 近 穿 肥 大 衣 服3. 使 用 不 安 全 设 备 12.2 操 作 旋 转 零 部 件 戴 手 套3.1 临 时 不 固 定 设 备 13. 其 他 类 型 的 不 安 全 行 为3.2 无 安 全 装 置 设 备序 号 不 安 全 状 态 分 类 序 号 不 安 全 状 态 分 类1. 防 护 、 保 险 、 信 号 等 装 置 缺 陷 2.8 起 吊 绳 索 不 符 要 求1. 无 防 护 罩 2.9 设 备 带 病 运 行1.2 无 安 全 保 险 装 置 2.10 设 备 超 负 荷 运 转1.3 无 报 警 装 置 2.11 设
8、 备 失 修1.4 无 安 全 标 志 2.12 地 面 不 平1.5 无 护 栏 或 护 栏 损 坏 2.13 设 备 保 养 不 良 、 设 备 失 灵1.6 电 气 未 接 地 3. 个 人 防 护 用 品 等 缺 少 或 缺 陷1.7 绝 缘 不 良 3.1 无 个 人 防 护 用 品 、 用 具1.8 危 房 内 作 业 3.2 防 护 用 品 不 符 安 全 要 求1.9 防 护 罩 未 在 适 当 位 置 4. 生 产 场 地 环 境 不 良1.10 防 护 装 置 调 整 不 当 4.1 照 明 不 足1.11 电 气 装 置 带 电 部 位 裸 露 4.2 烟 尘 弥 漫 视
9、 线 不 清2. 设 备 、 设 施 、 工 具 、 附 件 有 缺 陷 4.3 光 线 过 强 、 过 弱2.1 设 计 不 当 、 结 构 不 合 安 全 要 求 4.4 通 风 不 良2.2 制 动 装 置 缺 陷 4.5 作 业 场 地 狭 窄2.3 安 全 距 离 不 够 4.6 作 业 场 地 杂 乱2.4 拦 网 有 缺 陷 4.7 地 面 滑2.5 工 件 有 锋 利 倒 棱 4.8 操 作 工 序 设 计 和 配 置 不 合 理2.6 绝 缘 强 度 不 够 4.9 环 境 潮 湿2.7 机 械 强 度 不 够 4.10 高 温 、 低 温4、三级安全教育及内容答:“三级”职
10、业健康安全教育是指厂级安全生产教育、车间( 部门)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厂级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由总经办组织,公司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实施,内容包括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通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并解答员工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部门级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由部门组织,部门经理实施,内容包括部门安全管理制度、部门主要不安全因素和安全注意事项、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主要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程序等。岗位级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由部门安全员组织实施,内容包括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劳动保护用品的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等。5、什么是安全色及意义答:安全色:是特定的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它以形象而醒目的色彩语言向人
11、们提供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包括四种颜色即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的意思。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黄黑色间隔条纹:表示要特别注意。车间内张贴的佩戴防护用品标志,安全色为蓝色,表示必须遵守规定。消防栓和灭火器下面划黄线内不可堆放杂物。6、什么是劳动保护用品,列举实验实习过程中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及其作用答:劳动保护用品: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防护耳塞:防止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电磁噪声的危害,噪声标准:85dB。防护手套:防止火、
12、高温、低温、电磁与电离辐射,电、化学物质的伤害;防止撞击、切割、擦伤、微生物侵害以及感染安全带:预防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安全帽:防止意外事件对头部的伤害。防尘防毒口罩:防止生产性粉尘的危害;防止生产过程中有害化学物质的伤害。防护眼镜和面罩:防止异物进入眼睛;防止化学性物品的伤害;防止强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伤害;防止微波、激光和电离辐射的伤害7、什么是危险化学品,你在实验实习过程中所接触的危险化学品及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答:一、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等特性,而且会对作业人员、设备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二、危险化学品的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中毒
13、和皮肤灼伤) ;2、引起火灾和爆炸。三、作业人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注意事项1、持有效上岗证上岗;2、必须严格遵守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程;3、在使用危险化学品之前,必须仔细阅读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尤其是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方面的内容;4、按照工厂和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要求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不能直接接触会引起过敏和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危险化学品;5、使用作业时要精神集中,严禁打闹嬉戏;6、严禁在危险化学品工作场所进食、饮水或喝饮料;7、不可用化学溶剂去洗手,对于废弃化学药液不可倒入地下管道,应倒入指定的回收桶内;8、如果不小心被化学品溅到皮肤或衣服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
14、冲洗,时间应在 15 分钟以上,必要时送医院进行抢救。8、什么是职业病,列举制药行业 2-3 种职业病答: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品、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1、生产性粉尘(成分:有毒物质,如铅、砷、汞等;放射性物质,如铀、镭等;)危害:对人体的危害(尘肺病) ,对设备的危害,爆炸性粉尘;防治:密闭尘源,通风除尘,定期检测,个体防护。2、生产性毒物常见:苯系物(天那水、清洁剂、胶粘剂等) 、铅(烧焊、电镀等部门) 、三氯乙烯(清洗区:洗板
15、水) 汞中毒 苯中毒(白血病)危险化学品(喷漆作业中的苯、汽油等,电镀时的铬酸雾、氯化物、硫酸、氢氧化钠等,酸洗时用的硫酸雾等) 慢性肝病进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毒害: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肾脏、皮肤等。 慢性神经行为障碍 职业性皮炎防治:清除毒物,降低毒物浓度,个人防护,增强体质,定期体检,环境监测。3、物理危害因素:噪声:定期检测声级(85dB 要求佩戴耳塞) (耳鸣)照明:定期检测光度。9、安全生产中的“三违”现象,调查处理工伤事故的“三不放过”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三种主要原因答:三违:违反规章制度、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调查处理工伤事故的“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
16、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三种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虽然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却为了快点干完而省略了必要的步骤;按自己的习惯操作。10、列举实验和实习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答:员工常见的八种不安全行为: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 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关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漏电等, 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记、警告信号,操作错误,奔跑作业,机器超速运转,手伸进冲压模,工件坚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安全装置被拆除、堵塞,作用失效,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临
17、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物品存放不当。5、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冒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危化品房,基建工地6、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7、未穿戴劳保用品: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忽视其作用。8、不安全装束:在有旋转零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时带手套,女员工的长发不盘起来操作辊压机。11、原子利用率及其计算答:原子利用率是一种定量的度量.在理论收率的基础上来比较原子利用率,是衡
18、里用不同路线合成同一特定产品时, 对环境影响的快速评估方法。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原子利用率 = 目标产物的量按化学计量式所得所有产物的量之和 100%= 目标产物的量各反应物的量之和 100%用原子利用率可以衡量在一个化学反应中,生产一定量目标产物到底会生成多少废物。12、环境因子及其计算(如何将废弃产物进行循环使用)答:(ppt)用以衡量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百度)环境因子(E) ,是构成环境组成的下一个层次的基本单元。如属于气候要素的气温、降水、湿度、风等。是指在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所生成废物质量占目标产物质量的比值。(废物概念::相对于每一种化工产品而言,目标产物以外的任何物质都是废
19、物)= 废物质量目标产物质量若原子利用率=100%,则 E=0;废物形成得越多污染就越严重 E 因子越大13、环境商 EQ答:(ppt)环境因子仅仅体现了废物与目标产物的相对比例.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程度还与相应废物的性质以及废物在环境中的毒性行为有关。(百度)环境商(EQ):是化工产品生成 过程中产生废弃物量的多少、物化性质及其在环境中的毒性行为等综合评价指标,用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也是环境效益的一个评价指标。14、绿色化学 12 原则(英语有翻译及列举应用)Reduction, Reuse,Recycling, Regeneration, Rejection 5S 原则答
20、:(1)防止污染优于污染治理 (Prevention,It is better to prevent waste than to treat or clean up waste after it is formed) 防止产生废物比在它产生后再处理或清除更好(2)提高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y) 设计合成方法时,应尽可能使生产加工过程的材料都进入最后的产品中(Synthetic methods should be designed to maximize the incorporation of all materials used in the process into the f
21、inal product)。(3)无害化学合成 (Less Hazardous Chemical Syntheses) 设计合成方法时应最大限度地使用或产生无毒或毒性小地物质(Wherever practicable, synthetic methodologies should be designed to use and generate substances that posses little or no toxicity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4)设计安全化学品(Design Safer Chemicals)化学产品的设计应该有效
22、功能而毒性最小(Chemical products should be designed to preserve efficacy of function while reducing toxicity)。(5)采用安全的溶剂和助剂 (Safer Solvents and Auxiliaries) 所使用的辅助物质包括溶剂,分离试剂,和其它物品使用时都应是无害的。(6)合理使用和节省能源(Design for Energy Efficiency)化学过程的能源要求应考虑其环境的和经济影响并应尽量节省。如果可能,合成应在室温和常压下进行 Energy requirements should be
23、 recognized for their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mpacts and should be minimized. Synthetic methods should be conducted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7)使用可再生资源为原料(Use Renewable Feedstocks)若技术和经济上可行,原料和加工料都应可再生(A raw material of feedstock should be renewable rather than depleting wherever tech
24、nically and economically practicable) 。(8)减少衍生化步骤(Reduce Derivatives, Unnecessary derivatization should be avoided whenever possible)尽量减少和避免利用衍生化反应,此步骤需要添加额外的试剂并可能产生废物。(9)催化反应(Catalysis)具有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比化学计量学的试剂优越的多(Catalytic reagents are superior to stoichiometric reagent)。(10)设计可降解产品(Design for Degradat
25、ion)化学产品的设计应使它们在功能终了时分解为无害的降解产物 (Chemical products should be designed so that at the end of their function they do not persist in the environment and break down into innocuous degradation products)(11)分析方法应能真正实现在线监测,在有害物质形成前加以控制(Analytical methodologies need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to allow for real
26、-time,in-proces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prior to the forma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12)防止生产事故的安全工艺 (Inherently Safer Chemistry for Accident Prevention) 化工过程物质的选择与使用应使化学事故的隐患最小(Substances and the form of a substance used in a chemical process should be chosen so as to minimize the potential for c
27、hemical accidents, including release, explosion, and fires)。减量Reduction 减量是从省资源少污染角度提出的。减少用量、在保护产量的情况下如何减少用量,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转化率、减少损 失率。减少“三废”排放量。主要是减少废气、废水及废弃物(副产物)排放量,必须排放标准以下。 重复使用Reuse 重复使用这是降低成本和减废的需要。诸如化学工业过程中的催化剂、载体等,从一开始就应考虑有重复使用的设计。回收Recycling 回收主要包括: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助溶剂、催化剂、稳定剂等非反应试剂。再生Regeneration 再
28、生是变废为宝,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它要求化工产品生产在工艺设计中应考虑到有关原材料的再生利用。拒用Rejection 拒绝使用是杜绝污染的最根本办法,它是指对一些无法替代,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的毒副作用、污染作用明显的原料,拒绝在化学过程中使用。15、制药三废特点及策略 (16、制药企业中环境保护策略(英语翻译及应用例子) )答:特点:数量少、组分多、变动性大 间歇排放 pH 值不稳定 化学需氧量高 原料、中间体、成品储存运输过程 有机溶剂的回收利用 反应副产物 废气、废渣、废水 策略:使用绿色制造过程(Using Green Manufacturing Process
29、)重新设计制造工艺,减少污染或无污染在重新设计药品的生产工艺时应尽可能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原辅材料来代替有毒或剧毒的原辅材料,以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毒性。例如在氯霉素的合成中,原来采用氯化高汞作催化剂制备异丙醇铝,后改用三氯化铝代替氯化高汞作催化剂,从而彻底解决了令人棘手的汞污染问题。在药物合成中,许多药品常常需要多步反应才能得到。尽管有时单步反应的收率很高,但反应的总收率一般不高。在重新设计生产工艺时,简化合成步骤,可以减少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减轻处理系统的负担,有利于环境保护。布洛芬的生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优化工艺参数对化学反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工艺条件,是减少或消除污染的一个重
30、要手段。如在药物生产中,为促使反应完全,提高收率或兼作溶剂等原因,生产上常使某种原料过量,这样往往会增加污染物的数量。因此必须统筹兼顾,既要使反应完全,又要使原料不致过量太多。例如乙酰苯胺的硝化反应:原工艺是将乙酰苯胺溶于硫酸中,再加混酸进行硝化。后经研究发现,乙酰苯胺硫酸溶液中的硫酸浓度已足够高,混酸中的硫酸可以省去。这样不但节省了大量的硫酸,而且大大减轻了污染物的处理负担。 改进操作方法在生产工艺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可从改进操作方法入手,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形成。如广谱抗菌药氟哌酸合成中的对氯硝基苯氟化反应,将原工艺的二甲基亚砜溶剂改为环丁砜溶剂,可避免废水的生成。 使用新技术使用新技术不仅能
31、显著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而且有时也十分有利于污染物的防治和环境保护。如在抗生素类药物 4-乙酰胺基哌啶醋酸盐的合成中,原工艺采用铁粉还原硝基氧化吡啶制备 4-氨基吡啶,现采用催化加氢还原技术,既简化了工艺操作,又消除了环境污染。 又如,苯乙酸是合成青霉素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工业上仍以苯乙腈水解来制备,而苯乙腈又是由苄氯和氢氰酸反应来合成的。现在通过苄氯羰化合成苯乙酸已经获得成功:上述合成路线不仅经济,而且避免使用剧毒的氰化物,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回收和恢复( Recycle and Recovery)药物合成反应往往不能进行得十分完全,且大多存在副反应,产物也不可能从反应混合物中完全分离出来,因此分离母液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未反应原料、副产物和产物。在某些药物合成中,通过工艺设计人员周密而细致的安排可以实现反应母液的循环套用或经适当处理后套用,这不仅降低了原辅材料的消耗,提高了产品的收率,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将反应母液循环套用,可显著地减少环境污染。若设计得当,则可构成一个闭路循环,是一个理想的绿色生产工艺。除了母液可以循环套用外,药物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各种有机溶剂,均应考虑循环套用,以降低单耗,减少环境污染。其它的如催化剂、活性炭等经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