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稿.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372185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4 学时)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 学时)一、道德的含义道德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个古老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道德科学研究的深入,对道德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现在的表述是: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这一表述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是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这是一种新的认识。在过去的教科书中只是说道德是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是在我国,

2、道德源远流长,在公元前 52 世纪就已经有了“道德” 、 “人伦”的概念。在中国古代, “道”最初的涵义是道路,以后引申为原则、规律、道理或学说的意义。 “德”的涵义偏重于主观方面。古代, “德”与“得”相通,一般指人在实行“道”的过程中内心有所得。即人们认识了“道” ,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是“德” 。从伦理学角度看, “道”是行为的原则, “德”是行为的效果。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德主要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等。在西方古代文化中, “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摩里斯” (mores) ,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其义,也有规则和规范、行为品质和善

3、恶评价等意义。这就是说,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 “道德”这一概念的原始规定中,都包含着行为准则和规范的含义。规范通俗地说就是规矩,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就是做人的规矩。比如踢足球,如果没有一套规则,球就没法踢,弄不好就要伤人。在二十世纪初,足球比赛还没有严格的规则,踢伤人、踢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据记载,1903 年一年内,在美国就有 44 人死于球赛。1904 年又出现了 18 名死者和大约 150 名重伤者。1905 年,当时美国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他是个球迷,亲自出来干预。他在白宫召见美国最强的几个大学球队的选手,发出警告:“必须即速修改规则,如果再不改正规则,纠正暴力行为,将采取行政措施禁止

4、球赛。 ”从此,美国足球规则委员会作了修改规则的试验。足球比赛规则在竞赛运动中逐步完善。人类社会比足球场更大,情况更复杂,如果没有完善的行为规则,天下就会大乱,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持。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行为规矩。前些年对道德的理释,道德是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例如:20 世纪 80 年代出版的德育知识词典对道德的解释是:“社会意识形态这一。是一定社会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观念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力量来实现的调节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北京大学魏英敏教授主编的新伦理学教程中认为:“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

5、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 ”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更为复杂,更加需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贯彻执行。我们已经规定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但是现实社会还存在着走私、贩毒、贪污受贿、欺诈和假冒伪劣等不道德的行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先进的,好的,但是有许多不好的、不道德的行为。评价道德不能只看原则和规范,还要看行为活动和心理意识。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既是一种善恶标准,又

6、是一种行为标准;既表现为道德心理- 2 -和意识现象,又表现为道德行为和道德活动现象,同时又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现象。(二)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人类社会的行为规则有许多种,如法律、道德、纪律等。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纪律是由企事业单位制定,所属人员遵守。法律和纪律都具有强制性,法律的执行,依靠监狱、法院、检察院等政权机关的惩罚力量来保证。列宁说,无论什么法律,如果没有政权都等于零。道德却不是这样,它没有一个强制性的惩罚机关,所谓道德法庭,也不过是个形象性的说法而矣。说它有,大街小巷找不到;说它没有,却又无往而不在,它是什么?它就是社会舆论、传统

7、习惯和人们接受了某种道德观念后形成的内心信念。有的伦理学教科书把道德定义为:道德即是非强制地调节社会性关系的规范。1、社会舆论。所谓社会舆论,是指人们表达、传播、交流关于某一现象、事件、行为和对人物评价看法的倾向性态度。从形成途径和存在方式看,可以把社会舆论划分为正式舆论和非正式舆论。正式的社会舆论是由社会组织或国家机关正式表达的,或者是因它的传播而形成的。它通过国家或社会组织建立并控制的工具(如报刊、书籍、电视、广播等) ,内容一般经国家或相应社会组织批准和认可。非正式社会舆论则不然,它是人们自发表达和流传的看法和态度,即所谓“发发感慨” 、 “随便说说” ;不表达国家或相应社会集团的意志和

8、要求,即“凭心而论” 、 “说句公道话” ;没有正式的固定的表达机构和工具,即所谓“街谈巷议” 、 “流言蜚语” ;表达的看法和态度也往往是不成体系的,即所谓“三言两语” 、“七嘴八舌” 。在道德生活中,特别是社会性的道德评价中,舆论有着特殊的功能。首先,它是社会对某种道德行为的善恶判断和褒贬态度的表达方式。其次,它是向行为当事人传递其行为价值信息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使行为当事人从中了解行为的社会后果,如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当事人由于受到舆论的影响,调节自己的行为。第三,从一定意义上,社会舆论也是一种“强制力量” ,因为它能够通过赞誉或谴责,迫使行为者接受来自社会的善恶裁决和准则性命令。

9、古人云:“千夫所指,不病而死” 。 “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岂谁怜之!”大学生中,有的人可以置校规校纪于不顾,老师讲的话可以不听,但是对同学们的议论却很在乎,这就是因为对社会舆论的恐惧。必须指出,社会舆论,不论是非正式舆论还是正式舆论,都有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之分,这是必须注意区分和认真对待的。2、传统习惯。所谓传统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已被人们普遍承认和熟悉的,一些日常的、稳定的道德经验、道德常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传统习惯这种“常识” 、 “习性”和“惯例”之类的东西,是人类共同生活的一些最起码的要求。它虽然是较低的道德要求,但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

10、,却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人们在评价行为的善恶时,特别是评价日常行为的善恶时,总是首先看这一行为是否“合俗” ,是否“反常” (即与“常识” 、 “常规”和“惯例”不同) 。把传统习惯看成是评价行为总体善恶的重要根据。在经济和文化发展不相同的各个民族中间,有不同的习俗。应当注意传统习惯作为道德评价标准和根据的功能是有限的,要区分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是历史上传留下来的旧风俗旧习惯,还是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新风俗新习惯;第二,是属于某一地区或职业集体所特有的风俗习惯,还是全社会、全民族共有的风俗习惯;第三,是符合历史必然性要求的道德关系及其发展的风俗习惯,还是不符合历史必然要求的道德关系及其发展

11、的风俗习惯。3、内心信念。所谓道德信念,是人们对某种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有根据- 3 -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道德义务和强烈责任感。内心信念主要是作为良心来发挥其功能的。良心,就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良心是推动人们进行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的内在动力,如人们常说:“我受良心的驱使” ,“良心不容我袖手旁观” 。良心作为“真正深入到血肉里去”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准则,在人们的行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第一,良心在行动之前,帮助人们选择行为。第二,良心在人们的行为过程中,能够扬善抑恶

12、,调节行为。第三,在行为之后,帮助检查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道德评价。如果一个人做了违背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事,一旦经过反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感到内疚和不安。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卢梭,年轻时曾在主人家偷了一条小丝带,继而又诬陷了一个年青的女佣人。这一不道德的行为,几乎使卢梭终身苦恼。他说:“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感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好像这个罪是昨天才犯的。 ”“这种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我的良心上,迄今丝毫没有减轻。 ”反之,如果一个人做了符合道德要求的事情,虽然别人不知道或不了解,甚至被别人误解,可是行为者本人在良心上却得到满足,他问心无愧,内心感到安慰,体验到自

13、己人格的尊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既有其特殊的功能,又有其共同的基础和密切的联系。社会舆论的赞赏或谴责只有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的善恶判断达到一致,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舆论和传统习惯是外因,良心是内因,外因通达内因起作用。当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与人们内在的道德信念有某些共同点,从而引起良心的共鸣时,才可能对人们的行为起鼓励或抑制的作用。如果不一致,人们就会采取“不听那一套”的态度。(三)道德是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特殊意识形态。道德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学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唯心主义者认为,道德是由精神或理性决定的,是“主观意志的法” ,或者是人先天固有的“善良意志” 。旧唯

14、物主义者认为,道德是由人的“感情欲望” 、 “生理本能”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二、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一)道德的起源1、道德起源的条件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应有的,它的产生受到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制约。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人们常常想到动物的一些活动,诸如蚂蚁的团结,鸳鸯的贞洁,蜜蜂的纪律,燕子的勤劳和企鹅的互助等等,认为动物也有道德。其实这并不是动物有什么美德,而只是动物的本能。马克思、恩格斯说:“动物不

15、对任何东西发生关系 ,而且根本没有关系 ;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 。只有人类才能结成社会关系。人类的道德生活本质上是对人们社会关系的认识和反映,道德的产生必须以人类社会关系的形成为前提。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社会关系作为关系的存在是与人们的自我意识分不开的。自我意识的产生,标志着人把自身同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一步,当人开始意识到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调节这种关系时,作为自觉意识和人类精神自律的道德才能得以产生。古希腊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完善的生活。同样我们也

16、可以说,未经意识到的道德是不能称为真正的道德,因为道德毕竟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 4 -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统一的社会条件。生产劳动的过程从现象上看是人的智力、体力同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但从本质上看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换,表现着人们道德伦理上的交往,形成有关善与恶、祸与福、利与害等道德观念。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建立起了较为经常而固定的各种社会关系,并产生了对这种社会关系的自我意识。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社会分工的结果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交往日益频繁。与此同时,人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劳动分工导致的人们实践领域的扩大和实践活动的复杂化,产生了

17、每个人的个人利益和与之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了从道德意识约束人的行为、调解各种利益矛盾,以维系一定社会秩序的必要性。于是,在人类自身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些简单的道德准则即道德禁忌。2、人类道德的历史生成人类道德的萌芽。道德发生史的研究表明,人类道德胚胎萌发于原始禁忌。原始禁忌是原始习俗中的重要内容,而道德这个词恰恰是由习俗演化而来的。原始人的祖先发展到人类阶段,是以遵守其群体的习俗为条件的。如果没有这些习俗惯例,或者不严格遵循这些习俗惯例,原始人的共同体就会土崩瓦解。这些习俗涉及收集食物、起居饮食、繁衍生存包括怀孕、分娩、青春期、月经、婚姻、死亡等,大多是以否定性的语言或禁

18、止性的词句表现出来,故原始习俗又可称之为原始禁忌。原始禁忌是超越于群体的赞成或反对态度之上的,好像是通过某种难以理解的神秘力量而自动地发挥着作用。人类道德的形成。人本身逐渐的社会化以及社会关系的多样化,打破了那种存在于原始人中的天然秩序,建立一种真正属于人的社会新秩序。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指出:“在野蛮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个人的尊严、雄辩、宗教的情感、正直、刚毅、勇敢,此时已成为品格的一般特质” 。如果说在蒙昧时代,原始人还处在一种天然的习俗或禁忌来维系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的阶段,那么到了野蛮时代,则产生和形成了人类的道德。当然,道德的形成和产生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是一个

19、由少数人的意识逐渐发展为多数人的意识,变成普遍的共同的社会要求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其间经过了若干发展阶段。仅以婚姻家庭发展为例,就经历了从毫无约束的杂婚制,到禁止父母与子女通婚,再排除同母所生子女之间的性交关系的血缘群婚,再到某种或长或短时期内对偶婚等形式。伴随着血缘家庭的是人们对潜在危险的恐惧感和遵从禁忌而产生的归属感、安全感;与普那路亚家庭(即不同血缘家庭之间的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群婚家庭)相适应的是对外在规范的敬畏感和违背后的过失感;与对偶家庭相连的则是自觉遵守氏族道德而产生的荣誉感和自我尊严感以及违背道德后从内心深处产生的愧疚感。可以说,人类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原始群的禁忌到氏

20、族的禁令再到共同制定道德规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从外在要求到内在需要,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过程。(二)道德的本质所谓道德本质就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他物的根本性质,是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马克思文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既不是人主观自生的,也不是神的意志,道德的本质蕴藏于社会生活之中,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受着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5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

21、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原始公有制的经济,产生统一的社会利益,道德自发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把个人利益从属于氏族部落的利益。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道德名义上也强调社会整体利益,但这种整体利益不过是以普遍形式表达的少数剥削者的利益,是“虚幻的”整体利益。实际通行的是“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才可能出现统一的道德原则和规范。3、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道德。在各个阶级社会的经济结构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形成不同的或根本对立的阶级利益。这些不同的阶级利益,必然要形成各个阶级不同的甚至完全对立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

22、道德规范体系,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也总是围绕着本阶级的现实的和未来的利益而展开的。4、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当旧的社会经济关系日益腐朽、新的社会经济关系日益形成时,旧的社会道德关系也必然随之日益衰微,新的社会道德关系便随之日益兴起。三、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一)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1、道德的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道

23、德是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之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2、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二)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

24、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比历史上任何道德体系都更加广泛、更加深刻、更加强大。四、道德的历史发展道德不是千古不变的,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道德也有自己的发生发展过程。(一)五种类

25、型道德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6 -1、原始社会的风尚习俗道德原始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获取食物、抵御自然界袭击和危险的能力很低,因而人们必须结成群体,共同劳动,相互协作,才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维护氏族整体利益是原始道德的基本原则。氏族成员之间的平等、共同劳动、互助合作构成原始道德的重要规范。推崇勇敢刚强、吃苦耐劳、正直诚实的道德品质。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纯朴性与野蛮性并存。原始社会道德中的集

26、群主义道德原则、平等互助、共同劳动的道德规范以及勇敢刚强、正直诚实的道德品质无疑代表着它的纯朴性和高尚性。原始社会道德也有它粗野残暴的一面,突出的表现为氏族复仇、食人之风和血缘群婚。直观性与狭隘性同在。原始道德教育最初是通过典型示范和传授行为而进行的。原始道德只是在部落的狭隘的范围内才有意义,“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人们把自己的部落赋予善和亲切意义,而把别人的部落赋予恶和仇视的意义。自发性与外在性一体。原始道德浸润着大量的自发因素,人们的自我主体性意识还很弱,区分人我、群己的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发展。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不仅将评价运用到氏族部落成员身上,而且也将评价运用于自然现象上,把自然力幻化为

27、善与恶。对外界力量的依赖成了当时道德行为调节的依据,甚至连良心的谴责也被理解为某种复仇女神或魔鬼的迫害。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道德(1)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奴隶社会是一个公开的不平等和最直接最残酷的奴役形式而出现的阶级社会,封建社会则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一个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度。贯穿这两个社会形态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道德原则是忠于君主。古代雅典要求它的公民在战争中要奋不顾身,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他们要向国家宣誓,“我一定要使身后留下的祖国比我所继承的祖国更大更好而不是更小,我一定听经常存在的当局的话,服从既有法律及人民一致制定的新法律”。我国封建社会要求人们精

28、忠报国,忠于封建制国家。维护人身依附和宗法等级关系,是这两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要求。古希腊奴隶主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国王、武士、农夫和手工艺人三个等级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国王是神用金子造成的,具有理性的本性,职能是管理国家,品德是智慧;武士是神用银子造成的,具有意志的本性,职能是保卫国家,品德是勇敢;而农夫和手工艺人则是神用铜铁造成的,只有情欲的本性,职责是服从管理和为统治者服务,品德是节制。古代印度奴隶社会盛行种姓制度。婆罗门教把种姓区分为四种瓦尔那: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贵族)、吠舍(农民和手工业者)和首陀罗(奴隶)。在中国,人分五等(即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官分九

29、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鄙视劳动、歧视妇女、主张男尊女卑也是这两个社会所共有的道德要求。恩格斯说:“奴隶制,在它是生产的主要形式的地方,使劳动成为奴隶的活动,即成为使自由民丧失体面的事情”。在中国封建社会,要求妇女做到三从(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所谓妇德就是要妇女孝敬公婆,服从丈夫,守节有耻,动静有法;妇言即择词而论,不道恶言;妇容即服饰鲜洁,沐浴以时;妇功即专心纺织,不苟言笑。(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 7 -首先,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一方面挣脱了原始氏族道德的狭隘与局限性,加快了道德意识和伦理

30、学理论向前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又以“最卑下的利益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情欲、卑下的物欲、对公共财产的自私自利的掠夺”和“最卑鄙的手段偷窃、暴力、欺诈、背信”,揭开了人类道德史上不光彩的一页,表征着古代纯朴道德高峰和封建道德这种进步中夹杂着退步。其次,与原始社会道德意识混沌朦胧状态相比,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成为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由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使得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精神活动,因而能够对人们在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遵循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进行思考和概括,用文字和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再次,政治道德化,道德宗教化,也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的又一个基本特征。我国孔孟儒家主张为政以德,忠臣出

31、于孝门。隋唐时,佛教、道教成为向人们灌输封建道德的重要手段。3、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自由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一无所有,只得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获取工资来维持生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处于对立的状态,一个昂首阔步、挺胸前行,一个战战兢兢,尾随于后,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那就是让人来揉。(1)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最基本的价值或原则。一切都变成互相利用或尔虞我诈的关系,医生希望人们多发病,建筑业的老板希望天下多火灾,当铺的老板希望世间多灾难,棺材铺的老板则希望多死人。(2)资产阶级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并把它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

32、范。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提示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实质:自由,只意味着资本家购买和剥削工人的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却没有不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平等,是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和在交换市场上的形式平等,而实质上他们之间则是统治和服从、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博爱,则是资本家对工人假惺惺的慈善或救助,实质上却是以榨干工人血汗为条件的。当资产阶级统治受到威胁时,它就要把“共和国的自由,平等,博爱这句格言代以毫不含糊的步兵,骑兵,炮兵”!(3)拜金主义、金钱万能是资产阶级意识的重要方面,也是资产阶级处世做人、待人接物的主要价值方针。金钱在资本主义社会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金钱君临一切。金钱可以购买权力,也可以

33、支配善恶。它能使恶行瞬间变成美德,也能叫任何美德顷刻化为恶行。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指出:“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二)道德发展的规律性1、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背反”观点评述道德是不是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发展的呢?一部分思想家认为,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存在着一种二律背反的关系,社会越发展进步,道德越堕落退步。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物质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精神不平等的深化和道德的堕落,他说:“科学和文艺日益进步,可人类变得愈来愈坏了” , “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

34、们天边升起,德行也就消失了。 ”卢梭的这种论调,在 20 世纪更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潮。萨特、海德格尔、马尔库塞 、弗洛姆等都立意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的现状,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尖锐对立,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的二律背反。我国伦理学界认: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的背反并不是绝对的,它只是私有制社会的特殊现象。人类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8 -2、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1)道德在使社会日趋进步合理和个人日趋完善方面产生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和影响。尽管在阶级社会里,没落的剥削阶级寡廉鲜耻、穷奢极欲,置人伦道德于不顾,但是在一些进步人士和广大被统治阶级那里,向往一种真正的合乎人性的道德,

35、却是一股奔腾不息的洪流。 (2)道德作用的范围日益扩大,道德调节的方法不断完善。道德冲破狭隘的生活圈和集团以外;社会分工的精细和职业的增多道德有越来越广阔的领地。 (3)道德知识的内容不断增多、伦理学作为认识自我的价值科学日趋繁荣兴旺。 (4)个体道德意识的内容、结构和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3、评判道德进步的标准。所谓评判道德进步的标准,是指评判某种类型的道德是否进步的标准,而不是指具体的道德品质或行为是否进步的标准。科学的道德进步的标准,即评判某种道德类型在历史上究竟是进步的?抑或是守旧的?革命的,还是反动的?只能是生产力标准。凡是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关系相适应的道德,就是进步的道德,否则就

36、是落后的、守旧的道德。4、道德发展和进步的规律(1)道德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道德发展的趋势是一个曲折迂回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是变革和继承、否定和肯定的对立统一过程,其发展的路线和方向是从素朴的非阶级道德到阶级道德再到更高一级的全民道德。(2)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是阶级社会道德发展和进步的杠杆。在阶级社会里,道德的发展不但受到阶级利益的制约,而且为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所左右。历代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的道德,主要是在阶级斗争中产生和书展起来,并且是前后相继的。比如,农民阶级的平等道德观就是在反抗地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提出和发展起来的。陈胜、吴广起义提出“苟富贵,勿相忘” ,北宋钟相起义提出

37、“等贵贱、均贫富” ,明未李自成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 ,到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则使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关于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的思想更加具体化,提出“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主张,这些口号和主张反映了农民阶级道德在阶级斗争中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3)道德的发展是善恶矛盾斗争的结果。善恶矛盾是道德结构内部特有的矛盾,道德领域充满了善与恶的对立和冲突。尽管善恶观念具有阶级性、历史性、民族性,但人们在趋善避恶、扬善抑恶、改恶从善上的倾向却是共同的。正是由于每种道德都强调这一倾向,使人们产生了褒

38、贬不同的两种态度,并自觉运用这一观念去评价社会的道德现象,善善恶恶,才使得道德不断深入到社会生活的的各个领域,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世界,并且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1 学时)人类道德的发展是合乎历史规律的产物,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又要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积极成果。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虽然其中也有落后保守的成分,但其精华部分,往往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挑

39、战的内在精神动力。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道德资源十分丰厚。中国传统道德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 9 -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的概括。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历史,有各自的文化道德传统,这是他们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能否保持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道路的重要基础。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如果离开以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基础,就难以更好地推进。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

40、力。(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在内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在中国历史的长期发展中,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总是不断地相互影响,又相互吸收和相互融合。东汉以后,佛教传人中国,伦理思想家们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佛学的影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墨、道、法等各家伦理思想和佛学有关心性的理论,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强调整体精神,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在 2000 多年前成书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

41、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孟子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为整体献身的大丈夫精神。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强调国家、民族的利益,强调一种为整体而尽忠、献身的精神。范仲淹也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境界和崇高的道德要求。宋明时代的理学家们,主张以“公义”灭“私利” ,以“天理”灭“人欲” ;清代的思想家顾炎武曾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鸦片战争时著名的禁烟派领袖林则徐所写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富避趋之”的诗句,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2、推崇“仁爱”原

42、则和人际和谐。儒家伦理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并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孔子从各个方面对“仁”做了阐释,在人和人相处中,强调要“推己及人” ,关心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是从积极方面立论,认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特别是当人和人之间发生矛盾时,应当从自己的欲望、感情、意志、追求等方面,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这样,人和人之间就能够增强理解,相互体贴和相互帮助,从而化解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从孔子的“仁者爱人” ,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再到宋代张载的“民胞物与” (认为天人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

43、,在这个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是天地的儿子,因此,人与人应是兄弟,人与物应是朋友) 。发展到明清之际,黄宗羲的启蒙主义思想,说明这种人本主义原则在社会发展中,既能够成为协调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思想,又能够由强调整体利益而成为社会变革的一种力量。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中国自古就有“礼让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 “恭敬之心,礼也”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也是人的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传统道德在提倡谦敬礼让的

44、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 , “不居功” , “择善而从” 。老子曾以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的事实,告诫人们不要“自矜” 、 “自伐” 、 “自是”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10 -在中国古人看来,诚信是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 “养心莫善于诚” 。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 。荀子则进一步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使信不仅是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而且扩至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本。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为人思诚,信以行义。诚信之德在于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

45、守诺言。、追求精神生活和道德理想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要有精神需求,重视对于道德理想的追求。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把“圣人” 、 “贤人”作为追求的理想人格。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了这种崇高道德的要求,就可以克服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孔子称赞在“德行”方面最满意的学生颜回时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礼记 礼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种“天下为公”的理想,既是一般的社会理想,也是道德

46、理想。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古人所说的“立德” 、 “立言” 、 “立功”的所谓的“三不朽”等,都表现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自立、自强、自重、自爱的道德精神和人生态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奋发志气,切磋践履,养心修身、变化气质,才能达到目的。孔子特别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认为“仁”这是最高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对人们来说,并不是遥远而不可达到的;只要人们能够坚持不懈地修养,就一定可以到

47、达这种最高的境界。墨家也非常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 ,注意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把“所染”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正确方法对中国传统道德的继承,是一种批判的继承。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一个个具体的道德命题,究竟应当怎样来弘扬精华、除弃糟粕呢?批判的继承,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经过选择而吸取的道德遗产,根据当前历史进步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予以加工和改造,从而抛弃其封建的、落后的、消极的方面,吸收其反映人民利益的、科学的、积极的方面。首先,对那些基本上属于精华的传统道德应当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可以进

48、一步理解,为什么即如是传统美德,仍然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赋予时代要求的新的意义。例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的名言,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所说的。这两句话中所指的“天下” ,在当时,既指整个华夏民族所聚居的广袤土地,又兼指宋王朝所统治的范围。而这两句话中的“忧” “乐”二字,既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忧乐,又有对宋王朝统治的兴衰的忧乐。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就是说,在朝廷中身居高位就为人民而忧虑,在山野中隐居为民,就要为君王而担心。因而,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根据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特点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来理解这两句话时, “天下”就应当理解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从而取代了范仲淹所说的“天下” ,同时,人们应当有的“忧”和“乐” ,自然也就和范仲淹所说的忧和乐不同了。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