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草:大地上的静物.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52527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灯笼草:大地上的静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灯笼草:大地上的静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灯笼草:大地上的静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610 题。灯笼草:大地上的静物杜怀超在梦里,我常见到灯笼草。这些在乡野上一直默不作声的植物,在我看来,就是油画上色彩柔和的静物,你看她一眼、两眼甚至无数眼,她依旧呆在那儿,无风无月无故事,超然于天地间。如今,她越过都市芜杂与欲望的目光,坍塌了我内心的城堡,召唤我回到故土,回归自然,来到她的身边。我偏爱灯笼草这个民间的叫法,这似乎充满着血缘的亲近。我和她一样,都是来自底层的大地。曾经与灯笼草一样,匍匐着,从低处生长,向着高处攀登,一心以为高处是灿烂的神奇世界。所以,灯笼草在无人处发芽时,我们也开始长大;她长叶,我们也长叶;她开花,我们离开了老家。半米来高的灯笼草,一直就以

2、这样的海拔在生长,由青转黄,由黄到红,直到大雪压境,她才化作乡村门楣上的红灯笼,继续照彻乡间的夜。而我们早已远离村庄,远离大地,以为从此抵达高处了。村里的老人常看着我们这些外出漂泊追逐的年轻人叹息,人再高也高不过三寸之草。此刻,我应了当初老人们的预言,和着那拐杖敲击地面的鼓点,回到灯笼草的身边。当我俯身低处时,才真正看清了高处,才悟透老人的叹息。灯笼草是属于乡村的,烙印着草根的血液,与城市无缘,她迈着千年不变的步伐,踩着时间的节拍,一步步挪过殷商,挪过春秋,挪过唐宋元明清而我与灯笼草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不信,你看这血脉,至今还是红色的呢。所以,人,不管你走多远,也终有一天会回到草的身边。走近植物

3、,成为植物中的一棵,是我生命的幻想与渴望。哪怕就是这些贴着地面匍匐生长的草,最卑贱的草,最低处的草!比如这灯笼草,她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活着,不在意生存的环境,不在意花朵的硕大与微小,不追求果实的甜美与赞誉。她活得单纯,甚至是清心寡欲。回到故土,回到自然的怀中,这已经是越来越多人内心的渴望。我们人与草,是有生命的基础的。如果扒开我们臃肿的皮囊,一定会有一丝自然的气息。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执着回到乡下的理由。在乡间,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聊天,终会有拨云见日之感。山水隐去,只剩下真淳。在田埂边,遇见一位老人,他安然地地倚着树干,抽着旱烟,把玩着一株灯笼草,喃喃自语,人噢,又到了吃草的时代了。见到客人,老

4、人更是絮絮叨叨。曾经大地上到处是草。吃草,成了当时生活的主旋律。马龄菜、荠菜、灰菜等,曾都在铁锅与柴火的炙烤下走上青黄不接时代的餐桌。可如今呢,生活倒是富足了,但只有自己种的青货,接地气,接人气,吃上去神仙般爽心。的确,大棚颠倒了季节,反季节搞乱了蔬菜,在金钱的诱惑前,什么膨大剂、增长剂、杀虫剂、苏丹红、六六粉等一股脑地走进植物的生长中,人类在杀戮尽动物之后,又把手伸向这碧绿的植物丛了。在村里转转。我越发觉得老人的话富有深意。庄稼坍塌,河流消失,树木隐藏,村庄老去。空荡荡的村子,空荡荡的旷野,空荡荡的日子。就连那些鸡鸭们也早已不见了踪影,而虫子们的叫声则如海啸般扑来。放眼四围,各种莫名的草正涌

5、过来,是绿色的海洋,是碧绿的潮水,当然,这群野草丛中闪现着灯笼草的身影。灯笼草,带着民间的图腾,在大地上生长着。我为这个名字叫好!当她再次覆盖大地的时候,也是生命回归自然的时分。我们就以草的方式,在四季的轮回中活出生命的亮光来。(选自 2014青年文学,有删改 )6根据全文内容,概括灯笼草的特点。(5 分)7文章两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 分)8根据文章内容,理解第段中“人噢,又到了吃草的时代了”一句的含意。(4 分)9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6 分)10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在“灯笼草”中寄托的丰富情感。(6 分)试题答案:6【知识点】考查考生筛选文章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6、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 级(理解鉴赏)。【答案和解析】答案: 札根大地,亲近自然;坚守乡村,固守家园; 身处低位,清心寡欲;平凡宁静,默默无闻; 不在意生存的环境,顽强地活着; 无私奉献。(每点 1 分,答出 5 点即可)【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 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概括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

7、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7【知识点 】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综合分析)。【答案和解析】答案:总领全文内容,交代了灯笼草的特征,表达了我与灯笼草的深厚感情(2 分);点题,与文章结尾相响应(2 分)【思路点拨】文章的思路是指文章的脉络,解答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

8、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8【知识点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关键句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理解)。【答案和解析】答案:过去,经济困难,人们以草果腹;如今,生活富足,但蔬菜已不如草“绿色”; 土地荒芜,庄稼坍塌,粮食会越来越少;表现了老人对当今人们生存状态的深深忧虑。(每点 1 分)解析:结合上下文的内容,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两个方面去分析归纳起作用。【思路点拨】理解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

9、分。要想到是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如果是比喻,则应该找到本句中的本体,是说明生动形象的本体的什么特点呢,还是化抽象为具体来说明什么道理;如果是象征,则应先找出其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其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9【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 D(鉴赏评价)。【答案和解析】答案:选取村庄这个代表性事物,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2 分),从视觉、听觉和内心感受的角度描写了村庄衰落的情景,表达了对村庄被遗弃的痛惜(2 分);句式灵动活泼,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2 分)。【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构建起关于表达特色(

10、表达技巧、艺术表现)的知识网络系统模式。如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同时要在实际练习中不断地加以强化,培养自己对“表达特色 ”敏锐的感知力。2、把握思维模式,( 1)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修辞手法(优先); 表现手法(次之); 表达方式(其次);文章章法; 语言表达( 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 2)思考分析时的两个结合。 解答任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 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不论是评价文章的主旨,还是鉴赏

11、艺术技巧,都离不开对语言的体味、把玩、涵咏。否则,一切鉴赏都是空谈。3、规范答题模式明确概念+具体解释+ 简述好处。其中“明确概念”最为重要。后两个环节应根据题干要求具体处理,切勿死板地模式化操作。10【知识点】考查考生分析文章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F(探究)。【答案和解析】答案:对清心寡欲、简单真淳、甘处低位、顽强活着的精神的赞美;对故土的热爱,对家园的眷恋; 对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渴望; 对美丽的村庄被遗弃成空村、荒村的遗憾、痛惜;希望人们关注和思考村庄的命运。(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找出文中的“情语”,再看文中写了哪些人、事、物、景,有何特点,传递出怎样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