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55628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A苏轼生平事迹研究一、书 香 世 家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 (午前六时),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苏洵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志在科举,但怀才不遇。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特像样的官,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使得苏轼既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同时也赋予了他不拘礼教、开拓进去的卓然之气,与此同时,来自母亲程氏的教育也对苏轼的成长至关重要。苏轼道观私塾里度过童年,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塾里读了三年,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十岁

2、时母亲教他后汉书,在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年少轻狂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二、 应 试 及 第嘉祐元年(1056 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嘉祐六年(1061 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

3、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 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三、出 任 凤 翔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 ,离开父亲和弟弟,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郑新门才与兄长道别。任职期间,闹过的水灾和旱灾,都得到很好的处理。但疲乏的工

4、作加上官场的你争我斗,苏轼渐渐感到无比的忧戚。终于在英宗治平二年(1065)冬,凤翔的任期届满,苏轼迫不及待的奔回父亲及弟弟居住的都城开封。不料第二年他妻子死了,不到一年,父亲去世,带着沉重的心情,苏轼乘船运送父亲及妻子的灵柩回故乡眉山。四、王 安 石 变 法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服父丧期满的苏轼在继室王氏的陪同下离开故乡,第二年出任监官诰院。此时宋神宗为重建面临困境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苏轼由于有不同的政治思想,受到排挤。 熙宁四年(公元 1071 年),年方 36 岁的苏轼落败,被迫请调杭州 (今浙江省杭州市),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及挫败感。苏2轼在办完公务后,一得空便四处游玩,

5、以解烦忧。结识了许多知交,也作了不少优秀诗歌。如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等。政治上的挫败反而促使东坡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开拓了一片更宽广的文学领域。熙宁七年(1074),苏轼自愿调任密州 (今山东省诸城县 ),因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近。也在密州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作如超然台记、水调歌头 - 中秋怀子由、江城子 - 密州出猎五、乌 台 诗 案后来苏轼被调任到徐州 (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 (今浙江省吴兴县)。神宗元丰二年(公元 1079 年) 时,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的一天,一位朝廷钦差,为了要讨好王安石,把苏轼捉拿进京,指称他诽谤朝廷,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

6、不久苏轼就被送入狱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案子轰动一时,除湖、杭州等地的百姓请和尚念经为他祈福,许多赏识他的官员都舍身挽救,加上神宗原本就喜爱他的文学,生病的曹太后为他说情,最后只定 “讥讽政事” 之罪。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官场失意的苏轼举家来到湖北,面临无钱、无房又无粮的流放生活,苏轼将怎样摆脱窘迫与困境?长江边的小城黄州虽然是苏轼仕途上的低谷,却成了苏轼文学创作的圣地。在走出了心灵的阴霾之后,苏轼在长江边的赤壁吟诵出了响彻千古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六、流 放 黄 州元丰三年(公元 1080 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初到黄州,衣食住行都成

7、问题。后来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在平淡地生活中找到喜悦,并坚定要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进。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名其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文章无论在思想还是在题材上都有了扩展。如 前赤壁赋, 念奴娇 - 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此时的苏轼在文学艺术的造诣上已达极高的境界 !元丰七年,神宗下令苏轼离开黄州,改授汝州 (今河南省汝南县) 团练副使。旅途中曾遇王安石,二人虽有不同政治简介,却谈得非常投机,王安石对他评价极高。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

8、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七、元 佑 更 化元丰七年,苏轼恢复名誉,被起用为登州 (今山东省蓬莱县)知事,不到十天,受朝廷之召出任礼部郎中。12 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元丰八年(公元 1085 年) 三月,神宗崩逝,10 岁的哲宗登基,逐次废除新法。新法派被排斥。昔日重臣重新掌政。史家称为元佑更化。元佑元年(1086),苏轼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同时兼任侍读。但此时的苏轼已对做官没有兴趣了。对王安石及新法的认识使他对新法有保留一件,

9、保守派的人便说他是王安石的新法派了;新法派又不把他当作自己人,所以东坡便变成夹缝里的人物。3元佑四年,苏轼摆脱派阀之争,请调转任杭州知事。苏轼在知事任内修筑了西湖苏堤。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但遭排斥,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今安徽省阜阳市)知事。离开朝廷,次年转任扬州(江苏省阳州市)知事。元佑七年(公元 1092 年)九月,苏轼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此即苏轼从政的最高职位。八、南 行 千 里晋升高位后,受到的党派攻击也越来越多,郁郁不乐的苏轼请奏调任江南,末获批准。继室王氏又去世。元佑八年九月,出任定州(今河北省定县)知事。同月,太皇太后高氏崩

10、逝。元佑更化宣告结束。18 岁的哲宗开始亲政,重新推行新法。绍圣元年(公元 1094)四月,59 岁的苏轼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 (广东省英德县) 知事,六月在转任英州的途中 (都还没到呢 !)又受命流放惠州 (今广东省惠州市) 。在惠州的两年中,苏轼生活困窘,有时连酿酒的米也没有,吃菜也靠自己种。可是苏轼这一辈子,对磨难早就习惯了;对这一切安之若素,觉睡得还是那么香甜。朝廷奸人仍不罢休,苏轼被放逐到自古所说的天涯海角 - 儋州。在儋州,苏轼一贫如洗,他一边读书,读他最爱读的柳诗和陶诗 (他也只带了这两本书),作诗自娱;结交平民朋友,生活虽然凄苦,但深具特色又有内涵的苏轼,仍然超然洒脱,

11、自得其乐。 九、永 存 的 诗 人 心元符三年(公元 1100 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五月,苏轼获赦免于流放海外之罪,此时,苏轼一家死了九口人 !然而此时,苏轼因旅途辛苦早已染病在身。建中靖国元年(公元 1101 年)六月,苏轼卧病常州 (江苏省常州市) 并上奏致仕。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十、东坡印象苏轼是宋代继欧阳修之后的大儒,和李白相比,他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和杜甫相比,他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豁然乐观。这和他的经历有着密切联系。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首先是他的相貌,苏小妹曾经取笑他:“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当然这是一种较为夸张的说法,实际上

12、苏轼的相貌有四大特点:身材颀长;眉疏目朗;颧骨高耸,两颊清瘦;胡须稀疏。其次是他的朋友印象,苏轼交往最多的为文人。当时北宋的知识分子经常用学问开一些高雅的玩笑。苏东坡亦是如此,他的一些趣事常被人们当成茶余饭后的笑谈。这是一种智慧而快乐的游戏,他把渊博的学识调节生活的轻巧智慧,我想,这也是他的个人魅力所在。第三,苏轼的书画在北宋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书法位于北宋四大书法家之首。人们都希望得到他的书法作品,特别是一位名为姚磷的武将,出言用一只羊腿换他的一幅作品,可见其造诣之高了。苏轼的画作也是很著名的,他爱画竹松石等,从中也可看见他的品格。他画画讲求真实性,所以他对生活也观察的十分细致。4第四,师徒

13、印象。苏轼是一位名人,旗下门生自然也极多。较为著名的是黄庭坚和秦观等。他和徒弟间是亦师亦友的,所以他的徒弟也经常和他开玩笑,甚至当面对其提出意见。即使他遭受磨难,也没有一个弟子背叛他。最后,他的人格印象。他在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他树立了人格精神的标准,他也树立了人格的模式,这是最为重要的。他的人格对后人影响是极深的。十一、苏轼之死苏轼的后半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宋哲宗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苏轼深谙这一点,同时他厌恶朝廷的纷争,所以主动请求到地方做官。但即使这样,苏轼还是没有逃过那场祸事。高太后死后,宋哲宗执政。他主张变革,于是以苏轼作为重点人物的旧党官员纷纷被贬,苏轼更

14、是从三品的高级官员被贬到九品芝麻官,并调往海南。海南的生活状况是十分差的,没有肉吃,没有药用,没有地方住,出门更是没有朋友。这样的条件对于已是花甲之年的身体虚弱的苏轼来说,未免太过艰苦。但是在海南生活了那么久,并不是苏轼死去的真正理由。他自成一套调理的方法。反而是五年之后,他被召回,他选择了常州作为他的终老之地。一路的船行使他身体的适应能力急剧降低,于是,在刚安定下来的不久,他便因病去世了。苏轼对于现实生活抱有极大的热情。他从不把理想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所以这也是让他能够出世入世的根本原因。他在公元 1101 年七月二十八日去世,但是他永远在我国的诗歌史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位十二、苏轼的诗

15、词他的诗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篇章最多,他的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有美堂暴雨、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篇或想象丰富,或气势雄浑,或清新隽美情致盎然,最能代表苏诗的艺术成就。他的表达对事物见解的诗,如题西林壁,被认为最能体现宋诗的理性特征,诗中通过艺术形象说理,蕴含丰富,新鲜有趣。表现苏轼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诗风的王维吴道子画、读孟郊诗、书王主簿所画折枝等诗亦被认为是北宋文化所达新高度的标志。苏轼的词相比他的诗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他突破了以前离愁别绪、男女恋情的老套,将悼古、怀旧、记游、说理等诗材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水调歌头(明

16、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向被认为是最能代表苏词风格的作品。前一首词从幻想天堂的不胜寂寞凄冷,转向寄情于人间的天长地久。后一首借赤壁旧址的壮观景象、古人的英雄气概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这两首词皆写于作者失意之时,“人生如梦”的低沉之调不免时而可闻,但它毕竟难掩苏词激情奔放、达观洒脱、恢宏阔大的主弦律的高亢之音B苏轼的生平事迹苏东坡(1037.1.81101.7.28.)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原名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眉山三苏之大苏。出身于寒门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5东坡先生墓

17、志铭)。 生平与思想 嘉元年(1056 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后因奔母丧回蜀,嘉四年始沿长江、经江陵再度赴京。嘉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期间苏轼针对财乏、兵弱、官冗等政治弊端,写了大量策论,要求改革。 苏轼凤翔任满,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其时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苏轼的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如王安石主张“大明法度“,多方理财,并迅速向全国推行新法。苏轼则强调择吏任人,而反对“以立法更制为事“(策略第三);主张“节用以廉取“,而不赞同“广求利之门“(策别十八);他还提

18、出“欲速则不达“,“轻发则多败“,在兴革步骤上力主稳健,因此,他连续上书反对变法。由于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在这期间,他曾经惩办悍吏,灭蝗救灾,抗洪保堤,对邑政进行了某些改革,收到了“因法便民“之效。苏轼不满意变法,尤其当看到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不敢默视“,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东坡先生墓志铭)。王安石罢相后,何正臣、舒、李定等新进官僚却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因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这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经

19、过几个月的折磨,苏轼侥幸被释,谪贬黄州。在元丰时期的贬斥生活中,他虽被迫表示要闭门思过,但并未缄口搁笔,他仍然关心现实,同情人民,写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元丰七年,苏轼改贬汝州,离黄州北上时,路经金陵,曾拜会退休宰相王安石。两人政治见解虽有分歧,但还保持了私交,共游蒋山,互相唱和。 元丰八年神宗病死,哲宗年幼,高太后临朝,次年改元元,起用旧党司马光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他不同意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校量利害,参用所长“。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苏轼认为差役免役“二害轻重,盖略相等,今以彼易此,民未必乐“(辩试馆职策问札子),这又引起了旧派疑忌,元四

20、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七上封章乞除一郡“(乞外补避贾易札子),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苏轼在杭州,曾减赋赈荒,掘湖修堤;在定州,曾整饬军纪,加强边备。在元保守气氛充满朝廷的时代,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旧臣,苏轼又成为这些新贵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尽管当时“饮食不具,药石无有“,条件极为艰苦,苏轼却能“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并对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流露了深厚的同情。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21、 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就“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很向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策别第八)的盛世,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要求朝廷“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他主张“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济时治国,“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墨妙亭记)。他对待人生又有超旷达观的襟怀,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王君宝绘堂记)。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自可“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台记)。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

22、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6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牾。再加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不愿“视时上下,而变其学“(送杭州进士诗序),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更受摧折于绍圣,一生遭受很大的政治磨难,仕途曲折,历尽升沉。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文学成就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

23、“务令文字华实相副,期于适用“(与元老侄孙),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以期“充满勃郁而现于外“(南行前集叙)。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不能“屈折拳曲,以合规绳“(送水丘秀才序),更不应“使人同己“(答张文潜书)。要敢于革新独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 苏轼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他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

24、得了独到的成就。 诗 苏轼今存诗 2700 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苏轼在早年即感受到社会上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发出过“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许州西湖)的感慨。后来辗转播迁,目睹人民困苦,写了不少“悲歌为黎元“的诗篇。如在凤翔时写的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描写朝廷摊派苛重徭役,给百姓造成的负担。通判杭州时的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对百姓为糊口奔走贩盐而身陷囹圄,表示深切的同情。在黄州写的五禽言、鱼蛮子,借渡河农夫和渔民的一家,控诉了地租剥削的残酷性。这些诗篇都写得情真言挚、朴实无华,有的还以具体描述,留下了人民悲惨遭遇的

25、真切剪影。苏轼的政治讽刺诗,如李氏园、荔枝叹,都能通过具体事件的描绘,揭露封建统治者为满足个人贪欲享受而不顾百姓死活的罪行。有些政治讽刺诗,其真城同情人民的思想同不满新法的情绪错综交织,如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等;其中虽然难免有夸大新法缺点之处,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部分关怀生产的诗歌,如次韵章传道喜雨、答吕梁仲屯田、石炭、秧马歌、游博罗香积寺等,写灭蝗救灾、抗洪保堤、开发煤矿、创造工具、利用水力,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 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苏轼一生足迹所至,饱览奇景伟观,创作了大量写景诗。嘉中由三峡出川时,作有江上看山、巫

26、山、入峡等诗,描写蜀中的奇绝风光,可说是青年诗人的才华初露。苏轼两度任职杭州,“天教看尽浙西山“(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写下了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使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在苏诗中留下了动人的形象。他在密州、彭城、胶东所写的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晚年远放惠州、儋州,更以浓厚的兴致,再现了岭外风光。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如新城道中、白塔铺歇马、被酒独行遍至7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等诗,都写得生机盎然,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苏轼在岭南所

27、写的农村景物诗,如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和陶归园田居、和陶赴假江陵夜行等,更体现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 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发人所未发,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琴诗、泗州僧伽塔等篇,或表明超脱事物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或暗喻满意的成果有赖于主客观的统一,或指明大自然的变化并非由于神灵的主宰。这类诗都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在唐诗中比较少见,可以说是苏轼的独创。苏轼性格开朗,他描摹大自然的笔墨,常常满涵着爽朗乐观的情趣,体现出不畏逆境,傲视磨难的精神。如东坡、慈湖夹阻风,暗示人们不要贪恋捷径坦途,人生难免碰上岩逆风。行琼

28、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融情入景,借景写情,显现作者履险如夷、破忧为喜的开阔襟怀,表明诗人在逆境中依然对生活充满乐观和自信。 此外,苏轼对绘画书法均有很高的造诣,写过不少品诗、题画、鉴赏书法的诗歌,如读孟郊诗、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石苍舒醉墨堂等,这类诗歌品题了别人作品的成就和特色,寄寓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见解,在苏诗中也是颇有特色的。 苏诗奔放灵动,逸态横生,才思四溢,触处生春,艺术上堪称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体察敏锐,诗笔爽利,无论描写风光、物态和人情,都可做到“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瓯北诗话)。如泛颍写临流照影,波闪影动,情态活现;韩马十四匹写画中群马,

29、各具神态,巧夺画工;写春夏景物:“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横道清泉知我渴“(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写物传神,颇饶情韵。 苏诗想象丰富,奇趣横生,比喻新颖贴切,引人入胜,如郭祥正家醉画竹石:“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借助想象把创作冲动形象化;登州海市:“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面对碧海想象到群仙的出没,都是驰骋幻想的名篇。苏轼善于以新颖的比喻刻画事物,如以“西子“比西湖,以“紫金蛇“比闪电,以“赴壑蛇“比年光易尽,以“飞鸿踏雪泥“比人的行踪无定,以“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等一系列形象比徐州百步洪的急

30、湍,都是有名的例子。 苏诗有时直抒胸臆,议论英发。如王维吴道子画、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戏子由、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等诗,或论画,或议政,或写怀,文思如潮翻泉涌,极富气势,苏诗的议论化,固然有助于抒写的自由和格调的流畅。但议论化对诗的形象性和韵律美则不无影响。又由于应酬赓和,某些和韵诗近于文字游戏;矜才炫学,某些作品有用典过多或粗率冗长之弊,这些都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 苏轼对古近各体均能驾驭自如,但更长于古体和七言。他的七古“波澜浩大,变化不测“(诗人玉屑卷十七引吕氏童蒙训),最能体现奔放的才情,如送李公恕赴阙、法惠寺横翠阁、送沈逵赴广南、雪浪石等,都妙笔驰骋,奇气横溢。五古如寒

31、食雨、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等,则写得朴厚无华,词清味腴,以自然入妙见胜。苏轼的七律也很出色,如和子由渑池怀旧、初到黄州、汲江煎茶等,都是气韵天成的佳篇。其格调流丽圆转,略与白居易、刘禹锡诗风相近 ,而更为奇警。苏轼对五言近体用力较少,五律五绝不多,而七绝则写得精美明快,有不少传诵颇广的名篇。 词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从今存三百四、五十首东坡8词来看,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是多方面的。 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前人有“无意不可

32、入,无事不可言“之评(艺概)。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如沁园春“孤馆灯青“写青年时代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写贬谪后孤高自赏,不肯随人俯仰的情绪;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这些词作都是很有个性特色的。苏轼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描绘了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为读者提供了一组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

33、的农村风俗画。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 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所创变。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使词作仿佛“挟海上风涛之气“(花草蒙拾),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笔势如“突兀雪山,卷地而来“(庵手批东坡词);满庭芳“三十三年,今谁存者“,格力挺拔,语句遒劲。元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苏轼把陶渊明归去来辞改写成哨遍,将韩愈听颖师琴诗,括成水调歌头,在词体上也堪称创制。以前词家于调名外极少立题,苏轼不少词作不但始用标题,有的还系以小序,小序长者达数百字,文采斐然,颇能引人入胜。前人批评苏轼“以诗为词“,“虽极天下之工

34、,要非本色“(后山诗话)。其实苏轼把写诗的笔力句法等带进词作,正可以扩大词体的表现力。 苏词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有些作品浮想联翩,逸兴遄飞。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作者幻想乘风登月,又不甘心天阙的清寂;念奴娇“凭高眺远“,写诗人“翻然归去“,飞上“玉宇琼楼“的“水晶宫“;满庭芳“归去来兮“,融合天孙织锦、王质遇仙的神话,虚构了自己银河滩头巧遇织女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处境坎坷、欲远离政治风波的念头。这类篇章在精神上上承屈原、李白,下开辛弃疾的某些清旷奇逸之作。左庵词话说:“此老不特兴会高骞,直觉有仙气缥缈于毫端。“正是指这类作品而言。 在语言和音律上,也体现了苏轼的创新精神。苏词语言多吸收诗赋

35、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以清雄见称,对以前词人镂金错采的风尚有所改变。前人多指责苏词“不谐音律“,“子瞻之词虽工,而多不入腔“(墨客挥犀),然而当时歌手袁曾唱水调歌头中秋词,宋代词评家赞赏水龙吟咏杨花“声韵谐婉“(曲洧旧闻)、“全章妥溜“(词源),都说明东坡词并不忽视音律。不过,苏轼更重视词的文学生命,他重视音律,但不拘泥于音律。 苏轼词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除了“大江东去“一类壮丽词外;另一些作品,或清旷奇逸,或清新隽秀,或婉媚缠绵,都各具风韵。如江城子悼念亡妻,一往情深;水龙吟咏唱杨花,幽怨缠绵;蝶恋花写佳人的欢笑搅动了墙外行人的春愁,风情妩媚动人。正如皱水轩词筌评浣溪沙春闺词所说:“如此风

36、调,令十七八女郎歌之,岂在晓风残月之下!“苏轼对散文用力很勤,他以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 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等,大都是同苏轼政治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其中除有一部分大而无当带有浓厚的制科气外,确也有不少有的放矢、颇具识见的优秀篇章。如进策、思治论透辟地分析了当时9的内外矛盾,针砭时弊,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政见;留侯论一扫黄石公授书的神秘色彩,论证秦末隐士有意启迪张良促其执行正确的策略,见解新颖,不落窠臼。这些论文雄辩滔滔,笔势纵横,善于腾挪变化,体现出孟子、战国策等散文的影响。 叙事纪游的散文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广为传

37、诵的名作。记人物的碑传文如方山子传、书刘庭式事,能借助于生活片断和有代表性的细节显示人物性格。潮州韩文公庙碑有叙有议,结合韩愈一生遭遇,评述了他对文学儒学的贡献,写得议论风生,气势充沛。记楼台亭榭的散文,如喜雨亭记、超然台记、韩魏公醉白堂记,或表达关心稼穑、与民同乐的思想,或体现游于物外、无往不乐的襟怀,或赞扬严于律己、廉于取名的风节,都善于借事寓理寄情,且文意翻澜,发人深思。其写景的游记,更以捕捉景物特色和寄寓理趣见长。如石钟山记写夜泊绝壁奇境,情调森冷,耸人毛发;前后赤壁赋,一写清风朗月的秋光,一写水落石出的冬景,描绘逼真,境界若画。这些游记也不单纯留连风月,而总是即地兴感,借景寓理,达到

38、诗情画意和理趣的和谐统一。苏轼的记叙体散文,常常熔议论、描写和抒情于一炉,在文体上,不拘常格,勇于创新;在风格上,因物赋形,汪洋恣肆;更能体现出庄子和禅宗文字的影响。 书札、题记、叙跋等杂文,在东坡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苏轼广于交游,笃于友谊,“简易达,表里洞然“,所写书札尺牍如上梅直讲书、与李公择书、答秦太虚书、答参寥书等,大都随笔挥洒,不假雕饰,使人洞见肺腑,最能显现出作者坦率、开朗、风趣的个性。苏轼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写了不少题记、序跋、杂著,品诗评画,谈论书法,总结创作经验。如南行前集叙、书吴道子画后、文与可谷偃竹记、书蒲永升画后等,都紧紧扣住文艺创作的特征,阐发了对文艺问题的真知灼见。

39、此外,苏轼还有一些记述治学心得的杂文,如日喻、稼说等,写法上能就近取譬,深入浅出,内容上也有不少独得之见。 苏轼还有流传较广的笔记文东坡志林,此书东坡生前已提及,但未完成,今传本实后人编辑,宋刊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收有 16 则,明刊东坡七集收有 13 则,都是史论。其论封建,称“柳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论平王指出其“避寇而迁都“的失策,均很有见地,然其论商鞅等条,借评史攻击变法,则不免有所偏蔽。稗海所收志林,内容较多,史论而外,还有不少随笔、杂感、琐记,写人记事,言简而明,信笔挥洒,颇饶情致。如记承天寺夜游寥寥数十字,烘托出月夜的明净和心境的悠闲,记游松风亭通过随地歇脚的细节,写出无往而不

40、适的放达襟怀。随手拈来,即有意境和性情。此类文字,实开晚明小品文一派。另有仇池笔记,亦系后人辑录而成,东坡喜爱仇池,诗中多处提到,故以“仇池“名之。其所收条目,部分亦见于东坡志林。 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热心奖掖后进,培植不少人才。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诗受到金代诗人、明代公安派作家和清代宗宋派诗人的推崇。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苏词直到清代,仍为陈维崧等词家所宗法。苏轼的大量作品,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书画及学术著作 苏轼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他于书法遍览晋唐诸家,转益多师,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笔法

41、肉丰骨劲,跌宕自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传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帖、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等。他自称“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次韵子由论书),在诗文题跋中,有不少谈书法的文字。苏轼论画卓有所10见,主张“神似“、“传神“,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画史上很有影响。他善画竹石,学文同而又自具风格,故有“东坡虽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次韵子由题憩寂图后)之句。苏轼画真迹,见于文献记载者不及十帧,传世更少,今仅存古木怪石图等。 苏轼在学术上的著作有易传、书传等。东坡易传是续苏洵未成之作。苏轼论易大体“近于王弼。而弼之说惟畅玄风,轼之说多切人事“;其

42、文辞博辨,“足以达难显之情,而深得曲譬之旨“(四库全书总目)。东坡书传对前人之说有纠误,也有立新,被称为“于治乱兴亡,披抉明畅“(四库全书总目),颇受朱熹称赞。 作品版本及注本 苏轼诗文集合刻本有明成化程宗东坡七集本。此七集为:东坡集、东坡后集、东坡续集、奏议集、内制集、外制集、应诏集;包括附录的年谱,共 112 卷。有清末端方校印本、四部备要铅印本。 苏轼晚年就有人为他的诗作注。自宋至清,诗注本很多。在宋代,有分类注本,即题为王十朋所编的集注分类东坡诗(亦称百家注)25 卷。有黄善夫刊本、四部丛刊影元刊本。有编年注本,即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42 卷。有宋嘉泰刊本、景定补刊本,均已残。清有

43、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50 卷,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50 卷;王文诰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其诗注部分为 46 卷。中华书局 1982 年出版的由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其卷一至卷四十六即以王文诰本为底本;其卷四十七至卷四十八、卷四十九至卷五十,分别为补编诗、他集互见诗,以冯应榴本为底本;共 50 卷,书末附有新发现的佚诗。 苏轼文,南宋邱晔编注的经进东坡文集事略60 卷,乃选本。有四部丛刊影宋刊本。第一次把苏轼的文章编集在一起,是明末茅维的东坡先生全集,共 75 卷,前 73 卷为文,后 2 卷为词。中华书局 1986 年出版的孔凡礼点校的苏轼文集73 卷,即以茅本为底本,附录苏轼佚文汇集7 卷,点

44、校者辑。 苏轼词,南宋之初即有注本。近人朱祖谋有编年本东坡乐府3 卷,今人龙榆生据宋傅注东坡词残卷编年,撰成东坡乐府笺3 卷。 苏东坡与湖州 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至少有四次到过湖州。第一次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冬,他任杭州通守,受江南转运司差遣,为湖州知州孙觉相度湖州至松江(今吴江松陵镇)的堤堰。第二次在熙宁七年(1074)九月离杭州到密州任知州时路过湖州,曾与当时的湖州知州李常,诗人张先等六人聚宴,张有六客词记叙了这次雅会。第三次是元丰二年(1079,坡公四十三岁)五月,他从徐州调来湖州任太守,官职全衔是“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权知湖州军州事”。到任仅三个月,七月底就因“乌台诗案”被御史台派人逮捕进京。十二年后,哲宗元礻右 六年(1091),坡公由杭州知州升迁吏部尚书翰林学士,进京途中奉旨视察湖州、苏州水灾,与曹子方、刘景文等文人在湖州欢聚,东坡自己有定风波,后六客词记载了这件事。 东坡在湖州留下七十多首诗词,还有许多重要文章也在湖州写成。历代湖州人民无限崇敬和缅怀苏东坡,保存了他不少遗迹。“乌台诗案”发生后,杭州湖州的百姓都自动为他“作解厄道场累月”,祈求逢凶化吉。坡公在狱中听说,十分感慨,嗟叹“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可见苏太守与湖州人民之间的感情非常深挚。2011-09-28 08: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