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学习与应用.ppt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760225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方学习与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经方学习与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经方学习与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经方学习与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经方学习与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方学习与应用,彭 欣 基础医学院 方剂教研室 山东省经方研究重点实验室,二、经方选习 1、桂枝汤及类方 2、小柴胡汤及类方 3、苓桂术甘汤及类方,(一)桂枝汤及类方柯韵伯云:“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荣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桂枝汤为经方之首,众方之祖,其类方最多。仲景方用桂枝计76方,以桂枝名方计36方:伤寒论41方,桂枝方名23方;金匮要略35方,桂枝方名方13方。桂枝类方剂中,桂枝汤是基础方,具有发表解肌,调和营卫之功,外感内伤皆有所宜。,桂枝,君,解肌温经,助阳化气 散中有收 芍药,臣,敛阴护营 邪正兼顾生姜,佐,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大枣、甘草 佐芍药酸甘化阴,敛阴和营;

2、合桂枝辛甘化阳,调助卫阳。 发中有敛,敛中有散,发汗不伤正,敛阴不留邪。古人徐中可云:“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可广泛用于气血不和,营卫阴阳失调诸证。,伤寒论桂枝汤适应症主要有三: 太阳中风表虚证; 中风表虚 太阳病发汗或误治后,表证仍在; 腠理不固 杂病营卫不和如自汗、发热证。 营卫失和主症:恶风寒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脉浮金匮要略桂枝汤主要有二: 妊娠恶阻 产后中风(阳旦汤=桂枝汤)。,自汗病案 青年渔民,夏日午后入海捕鱼,回家时汗出甚多。自此常自汗出,但口不渴,体益疲乏,肢末麻痹,头晕。皮肤灰白,汗孔增大,脉浮缓重按无力。辨证要点:阳气外张,水湿骤入,闭阻营卫。以

3、卫阳失固论治不效,乃湿邪不去而腠理开阖难复。仲景:“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治以微发其汗以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而愈。,桂枝汤临证化裁: 表邪重者,加防风、荆芥, 头痛甚者加川芎、羌活、白芷等, 头项强痛者加葛根, 自汗多或盗汗者加龙骨、生牡蛎, 气喘咳嗽胸满者加厚朴、杏仁、苏子, 痰多者加半夏、陈皮、白芥子, 身痛重者加细辛、独活、羌活、秦艽、川乌等, 气虚者加人参、黄芪, 体虚易外感者合玉屏风散,阳虚者加附子等。,桂枝汤类方选介,以桂枝汤为基础方化裁而成的一类方剂,适应症多为太阳中风的兼证或变证。桂枝加葛根汤,主治太阳中风兼经输不利证;桂枝加厚朴

4、杏子汤,主治太阳中风兼肺气上逆证;桂枝加附子汤,主治太阳病过汗,阳虚汗漏证;桂枝新加汤,主治太阳病过汗,气营两虚身痛证;桂枝加桂汤,主治阳虚奔豚证;小建中汤,主治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等等。,桂枝汤类方桂枝加葛根汤 伤寒论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证为风寒阻滞太阳经脉,经气不利筋肉挛急。桂枝汤加葛根四两,解肌祛风、升津舒筋。 葛根配桂枝、生姜,可发散表邪;又善升发清阳之气上行而输津液、濡筋脉、缓挛急。 用量:葛根20-30克(一般不低于20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炙甘草6-10克。,【现代应用】 颈项强痛:病毒性痉挛性斜颈、结核性脑膜炎、流感等“

5、项背强几几” ;颈椎病、肩周炎及颈部肌筋膜炎,酌加灵仙、羌活、黄芪、川芎、姜黄等。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加川芎、白芷、细辛,风邪甚加荆芥,防风;痰湿者加半夏、石菖薄;瘀血者加丹参、桃仁、红花、全蝎;肝火盛者加石决明、菊花;寒凝者加吴茱萸、蒿本等;缺血性眩晕症:加菊花、桑叶、天麻、石决明、钩藤、川芎、当归,治疗脑缺血性眩晕症。,桂枝汤类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伤寒论18条:“喘家作 加厚朴杏子” ,为太阳中风引发宿疾喘咳;伤寒论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证属太阳病误下,表邪未解,邪气内迫而肺气上逆。证为太阳中风兼肺寒气逆之喘咳证。恶风寒发热,汗出头痛,气喘胸

6、满,咳嗽咯痰稀白为特征。治以发表解肌,宣肺降气。方用桂枝汤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现代应用】感冒咳嗽:本方加蝉蜕、百部、紫菀、白前为基本方,痰多者加桔梗,表寒甚者加荆芥、防风。支气管炎、肺炎:咳喘痰多合三子养亲汤;咳痰不利加前胡、桔梗、枳壳;痰黏稠者加黄芩,瓜篓。支气管哮喘:本方加细辛、地龙、半夏、苏子、前胡,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其它疾患:加黄芩、蝉蜕、白茅根,治疗过敏性鼻炎,证属营卫不和,肺气上逆者。,【医案例析】 支气管哮喘案 某男,13岁。 感寒诱发哮喘,咳喘白痰,夜间喘促尤甚,恶寒怕风。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每于冬春季或受凉感冒后发病。舌淡苔白,脉浮细缓

7、,双肺闻及散在哮鸣音。证属营卫不和,肺失肃降,治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紫菀10g,款冬花10g, 3剂而症减。继治以健脾补肺,1个月后随访,哮喘未再发作。,桂枝汤类方小建中汤伤寒论“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102); 金匮“虚劳里急,悸,衄,肢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第6篇第13条);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第15篇第22条);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第22篇第18条)。,由桂枝汤倍芍药(6两)加饴糖(1升)组成。 桂枝加芍药汤温

8、阳散寒、和营益阴 温中补虚, 重用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苏沈良方谓其“治腹痛如神”,千金方用治产后少腹痛。症以慢性腹痛伴动悸、烦热、虚弱;腹部扁平而肌紧张,但按之软而无抵抗感,内无硬物、包块等;舌质嫩苔少,脉弦细。,现代应用 1.阵发性痉挛性腹痛为主证的疾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过敏性结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系膜淋巴结核、慢性腹膜炎、慢性肝炎、前列腺增生症、输尿管结石、痛经、蛔虫病、股疝、便秘等。 2.以动悸、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神经衰弱、心率失常、低血压症、贫血等。 3.其他:肺结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儿遗尿症、盗汗

9、、发热、遗精等,本方可改善虚弱儿体质。,桂枝汤类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金匮要略组成:桂枝 芍药 生姜各3两 甘草2两炙 大枣12枚 龙骨 牡蛎各3两功效:调阴和阳,固摄阴精 主治:阴阳两虚虚劳证。 黄芪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组成:黄芪 桂枝 芍药各3两 生姜6两 大枣12枚 功效:通阳固表,补气蠲痹 主治:血痹。,(二)小柴胡汤及类方,小柴胡汤伤寒沦条文17条,金匮2条。用治邪入半表半里而发为少阳病。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组方:柴胡三钱、

10、黄芩二钱、人参二钱、制半夏钱半、炙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两枚。,柴胡 外解半表之风寒 清透并用 黄芩 内清半里之郁热 和解少阳半夏、生姜 调理胃气,降逆止呕;人参、甘草 益气 既扶正以助祛邪,大枣 和中 又实里以防邪入; 柴胡配半夏升清降浊;生姜和大枣调和营卫。全方寒温并用,升降协调,扶正祛邪,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和畅气机。,【现代应用】 临床运用极为广泛,涉及各科近百个病种,以消化、呼吸、神经和妇科病变为主。1.以胸胁苦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肝胆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肺炎、胸膜炎等,症见胸胁部的胀满不适。伤寒沦小柴胡汤条文9/17条有胸胁苦满或疼痛,说明“胸胁苦满” 是其识别证。2发

11、热性疾病。主要为病毒、细菌感染性发热,如感冒、急慢性扁桃体炎、结膜炎、疟疾、伤寒,妇女经期发热等。症见寒热往来或持续高热或不规则低热的,近来有用本方治疗艾滋病。,3. 用治支气管哮喘、癫痫、心绞痛、变应性鼻炎、经前紧张综合征,以及夜半咳嗽、子时哮喘、子时发热等“休作有时”反复发作性疾病。4. “少阳带”疾病,如偏头痛、肋间神经痛、耳廓湿疹、腮腺炎、化脓性中耳炎、甲状腺炎、乳腺炎,以及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的淋巴结炎等。5. 以“默默不欲饮食”为代表的情绪低落或欲望低下性疾病。如神经性食欲缺乏症、心因性阳痿、肠伤寒表情淡漠及默默不欲入寐的失眠症等。,用方要点:小柴胡汤为和法代表方,主治病症远远超出

12、少阳病范围。必须把握七大主症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或疼痛, 特异性指征 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口苦, 咽干, 非柴胡证特有 目眩。 后世补充:舌上白苔或浮黄,脉弦。,柴胡类方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桂枝、黄芩、人参各一两半、炙甘草一两、半夏二合半、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生姜一两半、柴胡四两。本方解表和里,为太少双解轻剂。用治外感伤寒太少两阳之病,表证虽不去而已轻,外有“肢节烦疼”;里证虽已见而未甚,内有“心下支结”。又可治内伤杂病营卫气血经脉不通之病。,【现代应用】 1、用治肝病

13、:刘渡舟以柴胡桂枝汤治肝病有独到经验,用治早期肝硬化,用本方去参、枣之滞补,加鳖甲、牡蛎、红花、土鳖虫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关节炎兼肝气郁,用柴胡桂枝汤方证相宜,疗效满意;治杂病肝气窜动,胀痛嗳气,病多属神经官能症,用柴胡桂枝汤两调营卫气血。2、用治神经性、心身性、过敏性病症:癫痫患者都有胸胁苦满与腹肌挛缩,且“休作有时” 。可用柴胡桂枝汤证(重用芍药),或合四物汤。,柴胡类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和解清热、镇惊安神,适用于正虚邪陷,三焦郁滞,心神被扰为主要病机的病症。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助

14、正达邪为主; 龙、牡重镇,铅丹坠痰以止烦惊; 桂枝佐柴胡解外而除身重; 大黄和胃泻实以止谵语;茯苓通阳而利小便。,【现代应用】焦虑症:本方“止烦惊”,临床用治广泛性焦虑症。失眠:本方清郁热而镇肝魂,可用治郁热内扰型失眠。若兼肝火上扰加龙胆草、栀子,兼胃腑不和加神曲、莱菔子,兼阴虚火旺加黄连、阿胶,兼心脾两虚加党参、当归。更年期综合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平肝解郁,不仅可改善症状,而且对激素值与骨质疏松症二者呈相关性。,柴胡类方其它柴胡汤类方柴胡汤类方六首,皆以柴胡为君药。 小柴胡汤为少阳和法之主方,其它五方以小柴胡汤的和法,结合汗、下、温、清法兼用的产物。如: 柴胡桂枝汤和而兼汗, 大柴胡汤和而兼

15、下, 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而兼温; 柴胡加龙牡汤、小柴胡加芒硝汤和而兼清等。,(三)苓桂类方,芩桂类方是指以茯苓、桂枝为主药的一组方剂,具有通阳化饮利水功效,适用于水饮内停病证。包括: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甘草汤、五苓散诸方。伤寒论中,太阳病治疗不当,伤及心、脾、肾阳,失于温运气化,致水饮内聚,或停中焦、或蓄下焦,水气上逆,则出现小便不利、心悸、逆满、头眩等症。仲景取茯苓淡渗利水、宁心定悸,桂枝通阳化气、平冲降逆之效,组成苓桂类方的治疗体系。这里主要介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五苓散的应用及研究情况。,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仲景论述有: 1.伤寒论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

16、,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2.金匮要略第十二篇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3.金匮要略第十二篇第17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九亦主之。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去三升,去滓,分温三服。,重用茯苓健脾养心,淡渗水饮。君臣相配,桂枝温经通阳,降逆平冲。 通阳化饮。白术燥湿健脾益气, 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健脾, 培土制水;全方共奏温阳化饮健脾利湿降逆平冲之功。主治: 中阳不足之痰饮。病症分析:脾阳不足,健运失职,湿滞而为痰饮。随气升降: 停于胸胁,则见胸

17、胁支满; 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 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 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现代应用】1、脑血管病变:高血压病眩晕 脑动脉硬化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亦常配伍泽泻、法半夏、生姜等,用治美尼尔氏病眩晕、呕吐。2、呼吸系统疾病:慢支、哮喘、胸膜炎等,本方合二陈汤、苏子、杏仁、紫菀、冬花为基本方;合四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辨证属阳虚痰湿内盛。3、循环系统疾病:辨证水气凌心者。如合生脉散治疗低血压;加人参、瓜蒌皮、黄芪、丹参,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加干姜、苦参治疗心肌炎;加川芎、当归、仙灵脾、红景天等,治疗病窦综合征;合生脉

18、饮、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慢性胃炎肠炎:常配伍党参、山药、薏米、黄芪,湿盛气滞者加砂仁、厚朴,兼热者加黄连、黄芩;也加太子参、车前子为基本方,治疗肠炎泄泻、小儿秋冬季腹泻等;合左金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肝性胸水:加大腹皮、桑白皮、桔梗、丹参为基础,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脾虚便溏者加炒山药、白扁豆,黄疸者加茵陈等,治疗肝性胸水。6、妇科疾病:治疗顽固性带下病,效果甚好。还可随症加味治疗妇科病症,加藿香、砂仁、半夏、生姜、苏梗,治妊娠恶阻;加砂仁、党参、山药、大腹皮、黄芪、桑寄生等,治妊娠肿满;加当归、白芍、生姜皮、大腹皮、桑白皮、鲤鱼等,治疗急性羊水过多等。,苓桂类方五

19、苓散,仲景条文中涉及五苓散的论述有11条(8/3): 1.伤寒论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2.伤寒论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3.伤寒论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4.伤寒论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5.伤寒论141条: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巽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6伤寒论156条:本以下之,故心

20、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7伤寒论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8.伤寒论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9.金匮要略第十三篇第三十一条: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10.金匮要略第十三篇第四条: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11.金匮要略第十三篇第五条:渴欲饮水

21、,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五苓散组方: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主治:太阳病蓄水证及霍乱热多欲饮水者。太阳表邪内传太阳之腑,膀胱气化不行,遂成蓄水证。小便不利、渴欲饮水为主症,伴头痛身热,脉浮等。水蓄不化,津不上承,渴饮不解,甚则水入即吐,即成“水逆”。 重用泽泻为君甘淡性寒,利水渗湿。 二苓为臣增强利水渗湿之力。 白术为佐健脾培土,运化水湿; 桂枝为佐外解太阳表邪,内助膀胱气化。五药合用,通阳化气,利水渗湿,并解表邪。使气化水行,小便通畅,表里诸症得解。,【现

22、代应用】 1、泌尿系统疾病:用治“癃闭”,可配合针刺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治疗术后尿潴留,还可用治经行浮肿、妊娠或产后癃闭,以及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前列腺炎等属水湿内盛者;加车前草、土茯苓、蒲公英、败酱草等治疗尿路感染(热淋);合四逆散治疗尿路综合征;加苍术、大腹皮、白茅根等治疗肾小球肾炎;加黄芪、薏苡仁等,用治特发性水肿;还可改善肾功能不全的电解质紊乱。2、胃肠疾病:用于多种呕吐,如妊娠呕吐、急性胃肠炎呕吐等。五苓散“利小便而实大便”之功,而治疗肠炎腹泻之属湿泄者;还可用治经行泄泻等。3、,3、胸腹腔积液:葶苈子、桑白皮、大腹皮等,治扩张型心肌病心包积液;合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衰;加赤芍、丹

23、参、郁金、生黄芪、全瓜蒌等,治疗肝硬化腹水;配伍瓜蒌、大腹皮、鸡血藤、麻黄、黄芪等,可配合西药抗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4、脑血管病变:治疗各种眩晕效果明显。加黄芪、葛根、升麻、丹参、僵蚕、地龙,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证;加山楂、神曲、泽泻,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加车前子、川萆薢、丹参、大黄,治疗高尿酸血症。5、外科疾患:加防己、生黄芪、车前子、丹参、红花、三七等,治外伤肢体软组织肿胀;合防己黄芪汤治膝关节滑膜炎“血不利则为水”。,方证鉴别: 五苓散证、肾气丸证、猪苓汤证,均利小便而治水湿。 肾气丸证小便不利,口渴,腰腹拘急疼痛,畏寒。 猪苓汤证小便短赤、频数涩痛,烦躁而无水逆证。 苓桂术甘汤中阳不足之痰饮,眩晕心悸,胸胁支满。 (方用甘草,治在中焦) 五苓散+生姜茯苓泽泻汤,化气利水,和胃止呕 五苓散+茵陈茵陈五苓散,清利湿热,退黄 五苓散+小柴胡汤柴苓汤,解表清热,健脾利湿。 五苓散+平胃散胃苓汤,祛湿和胃,利水止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