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岛效应的论文.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68750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岛效应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热岛效应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热岛效应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热岛效应的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热岛效应的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城市是人口、商业、工业、交通高度集中的区域,由于人类的活动和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城市气温比周围郊区气温高,这一新现象就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我国曾观测到的最大城乡温差(城市热岛强度) ,上海是 6.8(1979 年 11月 13 日 20 时) ,北京是 9.0(1966 年 2 月 22 日清晨) 。城市热岛最早见之于科学记载的,可能是1818 年英国出版伦敦气候 。作者 L赫华德对城市气候的两大发现,就是伦敦市中心气温比郊外高(各月平均分别高 0.51.2) ,以及城乡温差夜间比白天大。随着世界各地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稠密化, “城市热岛效应”变得日益突出。 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因素

2、及危害 城市热岛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因素综合形成: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大量人为热量喷发。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是气流通行的障碍物,造成的地表风速小且通风不良。城市绿地的缺少。人类活动释放的废气排入大气,改变了城市上空的大气组成,使其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及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增强。据统计,热岛的 80%归咎于绿地的减少,20%才是城市热量的排放。由此可见绿地对城市的重要性。 城市热岛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热岛效应”引起自然环境和植物生态发生变化,夏季城市更加闷热, “热岛效应”使大气中的粉尘增多,威胁市民的健康。“热岛效应”的产生不仅使人们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中暑人数增加,夏季高温导致火灾多发,加剧光化学烟

3、雾的危害。产生热岛效应后,阻碍城乡空气交流,新鲜空气进不来,有害气体排不出去,烟尘、二氧化碳、汽车尾气等污染物便会在地表空气磨擦层长时间滞留,形成灰蒙蒙的大气状态,诱发多种疾病。 武汉市热岛遥感成果 应用遥感技术,特别是应用卫星遥感资料 TM6热图象研究城市热岛,在国内外都有过报导。武汉市曾于 1988 年、2000 年分别利用遥感技术对武汉市冬季和夏季的热岛效应做了研究,初步掌握了武汉市热环境的空间和变化规律。其对武汉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规划都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城区热岛分布规律和特征(1988 年的分布状况) (一)城区热岛的水平结构 根据白天(12-15 时)和夜间(0-3

4、时)热环境资料的分析,武汉市区热岛日周期水平变化较大,白天构成以市区为主、面积大、分布集中的多中心城市热岛为主要特征,市区被长江、汉江分割形成三镇(汉口、汉阳、武昌)四片(汉口、汉阳、武昌、青山)的多中心热岛结构,其中汉口有三个强热岛中心(以 0.9 )为界:一是从武胜路三阳路,从中山大道建设大道呈“凸”字形,范围最大,强度最高,基本分布在人口稠密区;二是堤角工业区,从黄浦路沿工农兵路到新村街,为一直径 2 公里的圆形;三是易家墩工业区,从汉宜路南端沿解放大道到古田一路呈南北宽 1 公里的东西向带状,与工业区的分布位置吻合。 青山区有两个强热岛中心:一是武钢厂区,呈北西向排列长约 2.5 公里

5、,宽 1 公里的平行四边形;二是生活区,以红卫路街和新沟桥街为中心两个相邻的小热岛,直径小于 1 公里。 武昌有两个弱热岛中心,分别位于武昌老城区沿江呈岛带状 和四美塘的两端,面积较小。 夜间城市热岛范围较小,强度较弱,以工业热源和水体效应为主构成热岛呈零散分布为主要特征,青山武钢为热岛最强,以炼铁厂为中心呈同心圆向外扩散,直径为 1 公里。汉阳汉钢为一弱热岛中心,汉口城区温度略高于背景温度(0.1)强度极弱,而大面积的水体都表现出较市区更高的温度,形成与水体形状相类似的热岛和热带,分布于市区外围或横穿市区。 (二)城区热岛的强度分布 总的来说,武汉市在温差较小的秋未季节(11月份)整个城市热

6、岛强度较小,特别是在午后和午夜时,最大强度仅有 1.1。并且汉口几个热岛中心的强度均大于武钢热岛中心强度,白天市区均呈不同强度的热岛,热岛边界出现的范围基本上与建城区吻合,只有在大的水体附近和广埠屯以东没有热岛出现,呈“冷湖”特征。 夜间热岛强度大小主要与工业热源有关,武钢最强,达 1.1。汉阳的七里庙工业区次之,达0.3,汉口人口稠密区为 0.1。并且汉口几个热岛中心的强度均大于武钢热岛中心强度,白天市区均呈不同强度的热岛,热岛边界出现的范围基本上与建城区吻合,只有在大的水体附近和广埠屯以东没有热岛出现,呈“冷湖”特征。 白天热岛强度除与下垫面类型有关外,各具特色的工业区对热岛形成起了重要作

7、用,如易家墩工业区,堤角工业区,七里庙工业区,青山工业区等,绿化较好的地区(解放公园)和较大水体对气温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形成市区内的低温区。总之,城市热岛强度夜间大于白天,上半夜大于下半夜,具有热源的工业区大于一般市区,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的城区高于稀疏区,白天水体植被具有调节气温作用,削弱了热岛强度;夜间水体具有保温作用,形成热岛。不同季节的城市热岛心基本不变,热岛强度差别较大。 利用 2000 年遥感温度片对城区热岛效应综合分析 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武汉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和 97 年市政府第 112 次常务会议决定,用五年时间把我市初步建成“山水园林城市” ,这是我市园林绿化

8、事业一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经过这几年大力度的绿化建设,一大批环境创新工程相继竣工,江城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观。截至 2000 年,武汉市城区公园由 25座增至 33 座,绿化广场由 2 个增至 12 个,街头游园由 232 个增至 254 个,绿地覆盖面积已达到6981 公顷,绿地覆盖率达 33.24%,人均公共绿地7.44 平方米,武汉市市容环境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 根据 ETM+传感器于 2000 年 9 月 21 日上午10:0010:15 获取的第 6 波段的高增益影像资料分析,武汉市热岛的白天构成仍以市区为主,市中心并不存在一个明显的热岛中心,而是呈现一种复杂的镶嵌式结构,呈多中

9、心分布模式。但比照88 年的热岛分布状况,大片的热岛被瓦解或已成点状分布,较明显的例证有以下几处: 其中,原汉口从武胜路三阳路,从中山大道建设大道呈“凸”字形,范围最大,强度度最高的区域,已明显在菱角湖、机器荡子湖等五湖组成的“绿心”周围挖空,这同近几年通过水体保护和环湖绿化将这“五湖”建成汉口中部的湖泊公园是分不开的。这里已形成绿色空间相对集中的汉口中心区“绿心” ,再加上这里旧城区改造,增加绿化量,都大大降低了周围温度。据估算,一公顷绿地昼夜蒸发水的调温效果相当于500 台空调连续工作 20 小时的制冷效果。可见,多植树、多植草给整个城市居民带来的益处多多。其次是青山区,根据 96 年普查资料统计,绿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