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捷克共和国国家:捷克共和国议题:难民危机女士们,先生们:首先,请允许我对奥地利维尔纳法伊曼总理的辞职表示遗憾。欧盟正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挑战。2015 年度,欧盟已经接纳了总计 100 多万的难民。然而,西亚和北非的动荡并没有平息,恐怖组织仍在残害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等国的人民,成千上万的难民仍源源不断地向欧洲涌来。(一)我国的立场一向很明确,对难民危机进行没有限制的人道主义回应,只会助长非法移民流向欧洲,我们要严格区分非法经济移民和战乱难民。作为一个国家的政府,我们首先应当承担的责任是维护本国社会的安定,确保本国公民的安全。我们面临的并非仅仅只是难民们临时起意的行动,而且还是恐怖组
2、织有组织的入侵,欧盟似乎从未在在两次恐袭中吸取教训。对那些有人身危险或受到迫害的人,我们应该提供帮助。但是我们不能帮助那些只是为了寻求更好生活,或是感觉自己的国家面临困境的人们。这些围堵在申根区边界的难民大多是身强体壮的年轻男子,他们来到欧洲,并不是为了暂时逃离动荡,而是为了北欧的高额福利。叙利亚、伊拉克的年轻人不该来欧洲,他们应该拿起武器,为了国家,为了自由而奋战。而不是逃离正在承受战火的母国,任由极端组织发展壮大。这些涌入欧盟的难民,遵守的肯定会伊斯兰教教法,而不是基督教教义和欧洲的法律。大规模涌入的穆斯林移民只会威胁欧洲的基督教价值和社会安定。一旦突破了自身承受难民涌入的能力,欧洲的价值
3、体系将会面临坍塌危险。(二)我国确信,我们有理由拒绝接受“难民配额”,有理由抵制为此作出补偿的决定,都柏林协定的条款不容更改。作为国家,我们应该对我们所能接收的难民数额有控制权,安置难民的方案只有在各国自愿的基础上才能执行,任何强制措施都是不可接受的。我们愿意在欧盟内保持团结,但欧盟应考虑各个国家的国情,不顾各国国情所采取的任何举措都不具有可行性。有一点需要明了,欧洲难民潮是根源于美国毫无根据的军事干预伊拉克,根源于美国意欲在利比亚和叙利亚“恢复秩序”的行动。最终结果只是导致该地区冲突升级、恐怖组织崛起,民众被迫逃离硝烟弥漫的家园。真正应当为难民潮负责的应该是美国,及其参与空袭利比亚的西方盟友
4、。(三)我国认为,欧盟内部的民众自由活动必须得到保障,欧盟边境应严加保护。“迷你申根区”的提议限制了欧盟内部的人员的自由流动,它威胁到欧洲的成功融合。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欧洲目前的难民危机,还阻碍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是不可接受的。申根国家内部不应重新筑起藩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欧盟的外部边界。欧盟像其他国家一样,构建共同的边防力量,依法实施入境检查,在边防事务上由各成员国协同合作、互相支持。为了保障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打击非法移民,申根内的每一个国家都应对保护外部边界真正负起责任,我们必须封锁难民涌入欧洲的“巴尔干路线”。我国理解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的困境,捷克政府已经决定为两国提供军事支
5、持,并将继续为马其顿和保加利亚保护边境的行动提供支持。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对那些围堵在申根边界外的难民们所面临的困境无动于衷,我国愿意与土耳其展开积极的合作,并为难民营的设立和维持提供更多资金。同时,我国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为有需要的成员国提供专家、设施等技术支持。对眼下的难民危机,应该对申根法规的完善进行公开讨论,并在欧盟中制定更加全面的移民政策框架,加强欧盟外部边境对移民涌入的管控。(四)我国强调,欧盟不能仅靠权宜之计,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次难民危机。欧盟和土耳其难民交换协议的效果值得怀疑。欧盟只为土耳其预留出 7 万叙利亚难民的空位,而土耳其境内难民人数则高达 250 万。土耳其方面会不断
6、要求欧盟对援助资金加码,因此目前短暂的成果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结束叙利亚冲突、稳定利比亚和非洲之角局势,才是解决难民危机的根本途径。不可否认的是,欧盟无力独自应对难民危机,在移民问题上需要获得美国的协助。美国与地中海地区安全利益相关,且作为造成目前局势的始作俑者,美国有义务为此承担更多的责任。移民危机事关欧洲的安全,作为跨大西洋合作伙伴,欧洲需要在美国的帮助下长期应对移民挑战。为应对此次难民危机,我国将在维谢格拉德集团内部,在各方面问题上采取与其他三国一致的立场与对策。努力保障欧盟内部的人员自由,确保欧洲一体化的成果,推动难民危机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附录都柏林协定:核心内容是,明确难民只能在入境欧盟的第一个成员国申请庇护,而这个成员国必须承担难民接待、资格审核等一系列责任。欧盟委员会建议,为都柏林协定增补责任共享条款,或增加难民分配改革内容。申根国家:申根公约的成员国亦称“申根国家”或者“申根公约国”,成员国的整体又称“申根区”。申根公约目的是取消相互之间的边境检查点,并协调对申根区之外边境控制。维谢格拉德集团:1991 年,匈牙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国,为了应对苏东剧变后东欧局势,以及为加入欧盟做准备,商定成立区域合作组织。1992 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别独立后,该集团成员国由三个变为四个。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