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石门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试行 方案 一、 改革的背景分析 西石门 小学是 一所完全小学,有 6 个 教学班, 202 名在校生,15 名教师 。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一直以来成为 西石门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 难题 。我校根据新课 程 理念、尝试教学理论、情境教学法、 问题探究模式、“大三步”模式、洋思 模式 等,通过全体教师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交流, 确立 了 西石门 小学探究性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121 模式 。 模式 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要求。通过听了几节课加上 我校信息闭塞,加之师资水平较低,我校教师在应用 西石门 小学探究性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中还存在
2、以下问题 : 1、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主要表现在教师 不由自主地 独霸课堂,以 “ 灌输 ” 为主。教师对学生一百个不放心,对自己所教的内容一百个不放心,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主要表现在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相互交流 不适应,不懂得去主动学习,一味地等待老师讲解。 小组合作还存在表面现象,没 起 到合作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大部分教师的课堂对学生关注得不够,我们的课堂只关注了优生,很少关注中、下等生,导致 学困 生越来越差 ;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太少,没有预设的课 堂是不负责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课堂的精彩之处就 在于课堂的生成 , 课堂上学生的
3、独特的、不一般的方法、思维就是学生的创新之处、生成之处,课堂上教师只注重了知识传授,而很少生成知识以外的东西。教师以教定学,学生围着教师转,顺着教师的思路、教师的设计被动学习,教师思考最多的是我讲什么 ?很少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学 ?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主体性逐步丧失,学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2、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情感激发。教师的教学目标没有体现三维性,即知识与 技能 ,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上,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的探究,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考虑很
4、少,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内容,忽视了教学的生成性与学生的差异,只关注书而不关注人,普遍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激发。 3、学科集体备课与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所研究的也仍然是浅层次的教什么,而没有深入到深层次的怎么教和为什么要这样教的问题。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新课课程标准为依据,依据课改精神,利用课堂教学这 个主渠道和课堂这 块主阵地,借鉴外地课改的先进经验,立足我校实际 ,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破 “ 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 ” 的传统教学模式, 探索 “ 自主、合作、探究 ” 的学习方式,构建 “ 科学、民主、高效 ” 的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
5、学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课程 改革的目标 1、以 忻州一中“大三步”模式 为学习样本 , 结合我校探究性 121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构建 “ 先学后教、有效训练 ” 的课堂教学模式,扎实 “ 学、 讲、练 ” 三环节, 制定新的常规教学管理细则、学校分层分 类教学实施方案, 实现减负高效,打造师生发展的新课堂。 2、培养会学习的人才。倡导 “ 我的课堂我做主 ” ,为每位学生创设最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最终实现学校、教师、学生 “ 三位一体 ” 的和
6、谐发展。 3、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4、建设一支师德高、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县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名教师。 四、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 “ 121 教学模式 ” “ 121” 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在 “ 121 教学模式 ” 中,合作 讨论 学习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始终。课前 :教师去学生那里备课,学生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问题生成单。课中 :通过 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探究问题、展示学习成果。课后 :教师组织学生互评、 互帮互学。 A、 课前 教师 : (1)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晰教学任务,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在此
7、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 (特别是合作学习设计 )。具体而言 :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 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2)到学生那里备课,找出教学的需求点。 (3)独立备课和 集体 备课 研讨相结合,精心设计学生问题生成单 。 学生 : (1)独立预习。此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前首先独立进行预习,旨在增强学习动力、扩充知识储备并发现疑惑问题。 (2)完成问题生成单。在独立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完成问题生成单。此环节可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旨在培养学生在预习中,面对特定的问题进行思考、尝试解决,并提出
8、有价值的学习疑问 (3)课前小组分工。课前小组成员针对本课内容进行分工,为课内合作学 习作准备。 B、 课中 课中的教学活动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小组学习 、讨论 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课堂上老师始终站在学生队伍的后面或小组中,把课堂空间让给学生。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具体有以下几个环 5 节 : 1、 预学验收 分小组交流预习情况,各小组轮流展示预学成果,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师生共同筛选出本堂课重点讨论的问题。 2、 问题探究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各成员分工合作,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在各小组间走动,参与小组讨论,对难点进行实时点拨,帮助小组形成结论。 3、 巩固拓展 教
9、师引导学生更加深入思考,学生进一步探究疑难问题。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达到巩固知识,迁移应用的教学目标。 4、 练习检测 学生完成即课检测单,小组互评,教师精讲要题,矫正点拨,梳理构建知 识和思维方法。 C.课后 教师 : (1)对教学效果进行回顾 (正思、反思 ); (2)跟踪辅导学困生和落后生 ; (3)链接新学习任务,下发下节课的问题生成单。 学生 : (1)完成课后作业,进行组内互评 ; (2)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互帮互学 ; (3) 预热新知,完成下节课的预习生成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步骤 (一 )研究阶段 1、成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 :王荣
10、 副组长 :吴常亮 、 李跃禹 焦力威 组 员 :刘丽霞 、 雷忠萍 、 周晓英 、 支丽宏 、 邓芳丽、 杨春花 、 赵晓娇 、 李佳妮、仝金峰、张玉厚、贾增福、杨在青 2、全员培训,切实转变观念 (1)通过 对 121 模式不断的摸索、理解,进一步 更新教学观念,深入理解 并逐步掌握 课堂教学摸试 。 (2)重新认识教师的作用。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自古如此,然而,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应当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 是方法的指导者,学习动力的激发者,学习潜力的挖掘者。 (3)重新理解好课的标准。一堂好课不再是老师讲得精彩,老师的个人素质充分展现,而是在于充分调动学生,
1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的发问、思考、领悟、发现、最终获得发展。 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 改 范围 试点范围 : 1、语文、数学学科 2、具体要求 : (1)由语数教研员按照 “ 121 教学模式 ” 的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认真做好准备,为我校教师提供研讨课、示范课。 (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成员深入课堂,要求每周听不少于 1 节课,对课改工作进行深入 研究工作。 (3)认真组织教师观摩、学习、研讨,每位教师 听 课不得少于 10 节。 ( 4) 教改领导小组结合我校 探究性 121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构建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 学科教学流程 “ 121
12、 模式 ” 师生活动流程与操作要点 : 教学流程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操作要点 课前 解读教材 拟定课案 下发 “ 问题生 成单 ” 明确任务 自主预习 完成问题生成单 一元 :独立预习,完成 “ 问题生成单 ” 教师认真设计预习作业 “ 问题 生成单 ”; 学生在 “ 问题生成单 ” 指 导下,限时学 习教材。理解教材 ;初 会初步把握教材,初步建立知识和方 法体系。 课中 了解学情,搜 集信息 筛选问题,引 导探究 参与研讨,合 作交流 质疑问难,总 结提升 目标检测,巩 固拓展 教师评价,情 感升华 汇报预情,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尝试体验 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提出质疑,完善提高 即课
13、检测,思维冲浪 学生评价,丰富内涵 二元 :高效热情的小组学习 。 学 :小组对预学验收,交流答疑难 (群 学 ); 学生通过读、写、算、记 巩固预 习自学课的全部任务。 师 :对学生自学、对学、群学尚未弄 懂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以读教材为 主线,教材知识化。三元 :巩固所学的综合知识 。 学 :群学 学会。联系巩固,迁移应用。师 :精讲,矫正,点拨,拓展。四元 :即时把控的课末检测 。 生 : 独学。学生完成即课检测单 ; 群学。相关拓展的知识。 师 :精讲要题,矫正点拨 ; 知识 和思想方法梳理构建。 课后 教学思考 :正 思与反思 作业反馈 :关 注学困生 新知链接 :下 发预习单 完
14、成作业,组内互评 查漏补缺,互帮互学 预热新知,习惯养成 五元 :下步预习链接 生 : 错题集反思。 新课预习。 师 :教师认真设计预习作业 “ 问 题生成单 ” 。 课案操作框架 121 模式 教育教学框架 课题 : 备课人 : 课时数 : 教材解读 : 1.弄清教材对 “ 课标 ” 要求的具体体现。 2.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 3.把握教材的特点。 4.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 5.清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6.解决教材疑点、疑难。 (“ 与作者对话 ” 、“ 与文本对话 ” 、 “ 与编者对话 ” 。要想一想 “ 文本究竟说了什么 ?” 、 “ 文本想要说什么 ?”“ 文本能够说什么 ?” 、
15、 “ 文本应该说什么 ?”) 教学 目标 A 级 基标类 学生自学、互学能达到的基础目标 B 级 导学类 教师点拨的深层教学目标 C 级 拓展类 与本课知识相相连的拓展与应用类学习目标 问题生 成单 预习设计要求能够引导学生真正独立学习,细读文本,直指重点,让学生带着独 立的观点、思考、疑惑进入课堂。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 (注明各板块时间及解决目标序 号 ) 小组 个体 交流,提炼,质疑 (完成 A 级目标 ) 第一版块 :【 】 小组 个体 群学,导学,反馈 (完成 B 级目标 ) 第二版块 :【 】 小组 个体 精讲、探究、拓展 (完成 C 级目标 ) 第三版块 :【 】 小组 个体 练习、检测、链接 第四版 块 :【 】 反思 : 学习过程的目标确定与达成、教育情景的教师经验与不足、修正教学环境的方 法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