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核医学骨和关节系统实习.ppt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808380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0.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像核医学骨和关节系统实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影像核医学骨和关节系统实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影像核医学骨和关节系统实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影像核医学骨和关节系统实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影像核医学骨和关节系统实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放射性核素骨显像(bone imaging)是利用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体内后聚集于骨骼,在体外用SPECT等核医学仪器探测放射性核素所发射的射线,从而使骨骼显像。,一、骨显像原理,二、显像剂,理想的骨显像剂应符合以下要求亲骨性能好;血液清除快,组织本底低,骨/软组织(血池)比值高;有效半衰期短,人体吸收剂量低;放射性核素为辐射体,能量适中,适合于照相机等核医学仪器显像。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骨显像剂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99mTc标记的磷酸盐,主要是焦磷酸盐( 99mTc-PYP)和多磷酸盐( 99mTc-PPI); 另一类是99mTc标记的膦酸盐,主要有乙烯羟基二膦酸盐(

2、99mTc-EHDP)、亚甲基二膦酸盐( 99mTc-MDP)和亚甲基羟基二膦酸盐( 99mTc-HMDP)。,显像剂在骨骼各部位聚集的多少主要与骨的血流灌注 量、代谢活跃程度及交感神经状态有关 显像剂在骨骼的聚集可反映骨骼的血流、代谢、成骨和破骨的状态,因而可对病变进行定位、定性的诊断,三、骨显像的方法,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分为 骨动态显像 血流相 血池相 延迟相 静态显像 24小时延迟相 静态显像 骨静态显像包括全身骨显像和局部骨显像骨断层显像,骨显像的影响因素,显像剂的质量全身治疗饮水状态 肾功能散射物质伪影 (one Tomography),(一)骨动态显像三相骨显像: 静脉“弹丸”式注

3、射99mTc-MDP 7401110 MBq(2030 mCi)后,立即开始采集,探头配置低能通用型准直器,能峰140 keV,窗宽20%,矩阵128128,Zoom 1.01.5,首先以1帧/23s的速度采集60s,获得动脉血流灌注影像,即“血流相”;然后以1帧/min的速度或计数300500 K/帧采集15 帧,获得“血池相”;2 3 h后采集的静态影像为“延迟相”。如果加做24 h的静态影像,则称为四相骨显像。,正常图像血流相:静脉注射骨显像剂后8-12 s可见局部大血管显影,随后软组织轮廓影逐渐出现,两侧大血管和软组织显像剂分布基本对称,显影时间基本相同,骨骼部位显像剂分布很少。血池相

4、:软组织显影更加清晰,显像剂分布增多,基本均匀、对称,大血管影继续显示,骨骼显像剂分布稀疏,显影不清。延迟相:同骨静态显像。,2.异常图像血流相:局部大血管位置、形态或显影时间改变,骨骼部位或软组织内出现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或稀疏缺损改变,提示病变部位血流灌注异常及血管病变。血池相:局部骨骼或软组织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或稀疏缺损改变,提示局部是否有充血现象。延迟相:同骨静态显像。,2.异常图像,(二)骨静态显像 1.全身骨显像 静脉注射99mTc-MDP 740-1110 MBq(20-30 mCi)后,嘱受检者多喝水,排尿时注意避免污染皮肤和衣服,2-3 h后进行显像。探头配置低能通用型准直器,

5、能峰140 keV,窗宽20%,矩阵2561024,Zoom 1.0。受检者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根据胸部预置计数设置扫描速度(通常30 cm/min),进行连续扫描或步进式采集获得全身骨骼的前位像和后位像。,2.局部骨显像,图11-1正常成人骨显像,ANT,POST,正常图像,描述:全身骨显像清晰,对比度良好。双侧基本对称,放射性呈生理性分布,全身诸骨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浓聚或稀疏影像。双肾隐约显影,膀胱内见少许放射性充盈。提示: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期,骨骺未愈合,骨显像时骨骺位置显像剂分布明显增多。,图11-2正常儿童骨显像,R,L,2.异常影像 (1)显像剂异常浓聚:

6、局部骨血流增加、代谢增强、成骨活跃可使显像剂浓聚,影像呈“热区”改变。显像剂浓聚区可为多发病灶、单发病灶,既可见于恶性病变,也见于良性病变。具体类型如下:,全身骨骼见多发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区,病灶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可为点状、团块状、条形、不规则形等,尤以中轴骨为主,这种显像多见于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肺癌患者多发骨转移,图11-3-2前列腺癌患者多发骨转移,多个点状病灶排列成线状,尤以肋骨多见(图11-4),多为 创伤所致骨折影像。骶骨“H”形显像剂浓聚区,为骶骨骨折典型表现。,局灶性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区,根据不同的部位及病史,可见于骨转移、原发性骨肿瘤(图11-5)或良性病变、骨创伤等。,

7、图11-5 左胫骨骨肉瘤,R,L,ANT,超级骨显像(前列腺癌),超级骨显像:显像剂在全身骨骼分布呈均匀、对称性异常浓聚,软组织分布很少,骨骼影像非常清晰,而肾影常缺失,这种影像称为“超级骨显像”(super bone scan)或“过度显像”(图11-6)。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为主)、恶性肿瘤广泛性骨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多见)患者。,闪烁现象:一些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骼转移病灶在经过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出现病灶部位的显像剂浓聚较治疗前更明显,而患者的临床表现则有明显好转,再经过一段时间后,骨骼病灶的显像剂浓聚又会消退,这种现象称为“闪烁现象”(flare phenom

8、enon)。闪烁现象是骨愈合和修复的表现,而不是转移性骨病的结果。,(2)显像剂异常缺损(稀疏)局部骨血流灌注缺失、代谢减低、破骨活跃可使显像剂分布稀疏、缺损,影像呈“冷区”改变。 骨显像上的“冷区”最多见于恶性骨肿瘤,多发生于胸骨、胸椎和骨盆。恶性肿瘤骨转移“冷区”多见于扁平骨。在良性病变中,骨显像“冷区”多见于骨缺血性坏死早期、骨梗死、骨囊肿以及放射治疗后,还可见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等。,骨显像见腰4椎体冷区(转移) X线未见异常,图11-7 胸椎“冷区”改变,R,L,(3)显像剂分布呈“混合型”,(三)骨断层显像 受检者准备及显像剂同全身骨显像,探头配置低能通用

9、型准直器,能峰140 keV,窗宽20%,矩阵128128,Zoom 1.0-1.5,环形或椭圆轨迹旋转360,5.6-6.0/帧,采集时间15-20 s/帧,共采集60-64帧投影像。采集后的数据经重建处理后即可获得横断层、矢状断层和冠状断层图像。,横断层,冠状断层,矢状断层,图11-8正常骨断层显像,SPECT-CT融合图像,融合图像胸椎11放射性增高累及椎体和椎弓根提示骨转移,骨显像的临床应用,恶性转移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骨创伤 骨折、运动型损伤(应力性骨折、外胫夹)、骨移植等良性骨病方面的应用 骨髓炎、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Paget病等),恶性转移性骨肿瘤,骨显影较X线摄片早3-6

10、月或更长时间显示病变,可以早期发现骨转移。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骨转移率最高,而且出现在“骨痛”之前,皮肤癌、口腔癌、子宫癌等很少发生骨转移。恶性肿瘤病人,骨显像出现多发热区”,应考虑骨转移,少数患者为溶骨性改变,出现放射性减低区。恶性肿瘤病人,骨显像出现单个热区” 有 6%-8%为转移,应密切随访。,患者,女,右肺癌术前。全身骨扫描提示多处骨转移。 *建议非手术治疗。,患者,男,67岁,前列腺癌术后半年。全身疼痛。2001.05.25行全身骨扫描可见多处骨骼异常局灶性浓聚影,提示肿瘤多发性骨转移。*建议89Sr内照射治疗,图11-10 前列腺癌患者153Sm-EDTMP治疗前、后骨显像治疗

11、后骨显像见病灶明显减少,腰椎处病灶显像剂分布明显减淡,治疗前骨显像,治疗后骨显像,R,L,R,L,R,L,骨显像诊断原发骨肿瘤的阳性率为70%90%,可在X线或血清检查出现异常前显示肿瘤灶的存在。骨显像可提供原发性肿瘤的位置、范围。骨显像可对原发性肿瘤进行疗效监测和随访。骨显像在原发性骨肿瘤的检查方法中并非首选 方法,原发性骨肿瘤,2.1 累及范围的判断,较X光灵敏。2.2 骨三时相显像鉴别原发性肿瘤的良性恶性。恶性:动脉相可见浓聚,血池相、静态相更趋明显。良性:三时相均无明显积聚。,原发骨肿瘤的骨显像应用,2.3 原发骨肿瘤的疗效观察。,治疗后,治疗前,(一)成骨肉瘤(osteosarcom

12、a),图11-15 骨肉瘤肺转移,ANT,POST,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软骨肉瘤的骨显像特征性表现为浓密的斑片状显像剂异常浓聚。中心型在骨干骺端和骨干部位有广泛溶骨性破坏,骨显像为显像剂分布缺损,有时可呈现显像剂异常浓聚或在缺损区中仍见斑片状显像剂浓聚区;周边型肿瘤血供增加,显像剂浓聚更明显。,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可以完全正常,阳性表现中单纯热区改变的占67%,热区和冷区合并的占33%。病灶以多发性为主,肋骨病灶常为点状或串珠样,扁平骨呈圆点状散弹样分布,股骨病灶多为片状、条索状,椎骨可为点状或整块骨显像剂分布增浓,颅骨和髂骨可出现病灶中央显

13、像剂分布缺损,周边显像剂分布增浓的特征性改变,我们称为”轮圈征”。冷区改变相对较多是本病的显像特点之一。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显像剂不能进入。,2010年3月16日,multiple myeloma 多发性骨髓瘤,骨炎性疾病等其它良性骨病,(一)骨髓炎骨髓炎(osteomyelitis)好发部位为膝关节的上下、踝关节的上下、肱骨两端和跟骨。 骨显像是骨髓炎早期而敏感的诊断方法。通常急性骨髓炎在发病1248 h病变部位可见到显像剂的明显浓聚。而X线检查需待骨质破坏和新骨形成才出现异常征象,此种改变需在发病后2周左右才出现。,一、骨感染性疾病和骨坏死,急性骨髓炎的骨影像特点 三相影像上皆在骨区有较

14、局限的显像剂分布增高区(图11-17);24 h内病变处骨/软组织放射性比值随时间上升;疾病早期可出现显像剂分布缺损,一般很快转为显像剂分布增高。 急性骨髓炎影像特点为:血流相和血池相主要是在软组织内显像剂分布增高;静态像病变处呈较轻的弥漫性显像剂分布增高,或轻度局限性增高,骨/软组织比值随时间下降。,开放性骨折和内固定术后引起的蜂窝组织炎在临床上难以和骨髓炎区别,利用骨三时相显像则可鉴别,蜂窝组织炎 血流相血池相为弥漫性的放射性增强,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低,静态时主要见放射性弥散在软组织内。,急性骨髓炎和蜂窝组织炎的鉴别,急性骨髓炎三个时相的放射性分布主要都局限在骨内,并随时间延长更加浓聚于病

15、变区。,(二)骨与关节结核好发部位为脊柱,其次为髋关节、膝关节和肘关节。在整个脊柱中腰椎发病率最高,胸椎次之,胸腰段占第三位,腰骶段第四位,颈椎和骶尾段最少受累。,图11-18 腰椎结核,图11-19 股骨头坏死骨显像“炸面圈”样改变,(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显像在骨折后24周,即急性期,骨折部位可见显像剂分布弥漫性增加,并且可见到线性显像剂分布增浓改变; 亚急性期,大约持续812周,可在骨折部位看到特征性的、很容易确定的线性异常,且骨折部位的显像剂摄取最强; 愈合期,显像剂分布缓慢而稳定地减少直至骨显像最终转为正常。,骨创伤,(一)骨折,左为骨显像,右为X线片,骨显像的特征性变化是血池相显

16、示血流增加,延迟相在骨折部位出现卵圆形或梭形的显像剂摄取增强区,其长轴与骨骼的长轴平行(图11-20)。 骨显像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可比X线早数周发现病变,骨显像不仅能灵敏地探查应力性骨折,还可了解损伤的程度和转归,为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尤其是对运动员而言意义更重大。,(二)运动性损伤 1应力性骨折,双胫骨疲劳性骨折,(三)骨移植主要监测移植骨的血供和存活状况。骨显像能比X线检查早36周确定是否成活;监测移植骨再血管化方面也比X线、CT、MRI等检查更为敏感;,骨成活良好,骨成活较差,代谢性骨病的骨显像一般特征首先表现在骨骼与软组织的显像剂摄取对比度高,图像质量极为清晰。代谢性骨病骨显像的“代

17、谢性”特征可归纳如下: (1)全身骨骼显像剂摄取对称性增加;(2)颅骨和下颌骨显像剂摄取增高;(3)肋骨软骨连接处呈“串珠样” 摄取;(4)胸骨柄及胸骨体侧缘显影明显,呈“领带征”表现(5)散在的假性骨折表现,包括椎体压缩性骨折;(6)肾呈淡影或不显影;(7)延迟显像时骨显像剂存留率明显增高;(8)有时可见肺、胃等软组织钙化影。,骨代谢性疾病,(一)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 骨密度测量技术是早期检测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 在严重的或“终末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骨显像可出现弥漫性显像剂摄取减少,表现为图像质量差,本底高,伴有中轴骨和附属骨显像剂分布呈“洗脱斑”改变。

18、,(二)骨质软化症 进展期的骨软化症常常发生假性骨折,骨显像可灵敏地显示骨折处局灶性显像剂摄取增高,常对称分布于肩胛骨、股骨颈、骨盆和肋骨。 假性骨折的发现是骨显像在骨质软化症最有价值的应用,这点常被X线漏诊(图11-21)。,图11-21 骨软化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早期骨显像通常无阳性发现,随着病情进展,骨显像除了7种“代谢性”特征外,可出现软组织钙化灶显影,且具有迁徙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四)肾性骨营养不良综合征 其骨显像的“代谢性”特征最为明显。病程长、病情重的病人约20%发生骨质软化,多发生于颅骨、骨盆及脊椎。偶尔在骨显像上可见到胫骨和股骨影像呈“双轨征(double s

19、trips sign)”改变,这是由于骨膜下新骨形成所致。,图11-23 肾性骨营养不良综合征出现软组织钙化,R,L,R,(五)Pagets 病Pagets 病骨显像的特征可归纳如下:病灶强烈摄取显像剂,最高可达正常10倍;病变轮廓清晰,非对称性;骨盆发病率最高(可达78%),其次见于胸腰椎、骶骨、股骨、肩胛骨、颅骨和肱骨。,受损骨放射性异常均匀性浓聚,常波及整个长骨,表现为变粗并有弯曲,亦可见于整个颅骨及骨盆。,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 骨显像的特征性表现是管状骨骨皮质显像剂摄取对称性增浓,呈“双轨征”改变,多见于肘和膝以下的前臂和下肢(图11-24)。 有时骨转移也可合并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有研

20、究报道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合并骨转移的大约为20%。,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五、关节显像,(一)显像原理 由于关节病变可引起滑膜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伴有关节周围骨更新旺盛,以及软骨和骨破坏引起反应性骨增生,使骨显像剂(99mTc-MDP)在局部聚集,99mTcO4-能穿过滑膜表面扩散到滑膜腔内,与渗出液中蛋白相结合,使骨关节显影。,(二)图像分析 正常关节显像见关节处显像剂分布较浓,关节显影清晰,骨骼边界光滑,轮廓完整,软骨本身几乎没有血运,故不显影,因此关节间隙清晰,两侧关节显像剂分布对称。手关节显像剂分布从腕关节开始到腕掌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逐渐

21、减少。 关节异常影像通常表现为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可呈对称性或非对称性,浓聚区所在部位、数目、显像剂分布程度和形态的不同,有助于疾病的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当关节骨和软骨仍未破坏时,骨显像就能在关节区见到显像剂摄取明显增加,故骨显像先于X线检查出现异常。 但骨显像所见到的关节区显像剂摄取增加是非特异性的,须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关节疾病,多关节改变,增高为均匀性或点状,PET代谢显像18F-FDG能反映体内葡萄糖利用状况。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代谢特点,因此,肿瘤细胞内可积聚大量18F-FDG,经PET显像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及肿瘤内的放射性分布。 P

22、ET骨显像18F-NaF中的18F离子可与骨骼中的羟基磷灰石晶体中的羟基交换而沉积在骨骼中使全身骨骼显影。18F-NaF积聚的量与骨骼局部血流量及骨代谢更新的活跃程度有关,而且,无论是溶骨性、还是成骨性病变18F-NaF均有积聚。,肺癌骨骼广泛转移18F-FDG PET显像,双侧乳腺癌术后3年,腰痛1个月。诊断:L3右侧椎小关节硬化(未见骨转移)A、99mTc-MDP全身骨静态显像示:L3右侧见一局灶性放射性增高区B、SPECT-CT示:放射性增高灶位于L3右侧椎小关节评价:当病变累及椎弓根或椎体和椎弓根,提示骨转移。若病变只累及椎小关节或椎体皮质,提示良性病变。融合骨显像有利于病灶解剖定位。

23、,MDP SPECT/CT骨显像示: 左侧股骨中上段内缘骨膜延胫骨走行长条形核素增高灶,右股骨中上段、双侧胫骨中段见条形不均匀核素增高灶,T10左缘点状核素增高影。 同机CT及融合图像示股骨和胫骨核素增高灶均在骨皮质,未进入髓腔。 T10左缘点状核素增高影位于肋椎关节处。确切诊断:疲劳性骨折(夹骨板、胫夹板),T10左侧肋椎关节损伤。,前列腺癌电切术后3年,PSA升高2个月,腰痛1个月A、99mTc-MDP全身骨静态显像示:L4右侧见一局灶性放射性浓聚区B、SPECT-CT示:放射性浓聚灶位于L4、5椎体缘和L4右侧椎小关节诊断:未见骨转移。L4椎体下缘、右侧椎小关节和L5椎体上缘退行性骨关节

24、病。评价:病灶的放射性强度并不能反映病灶的性质,准确的病灶定位有利于病灶定性。,前列腺癌治疗后4年A、99mTc-MDP全身骨静态显像示:T8见一局灶性大致横向型放射性浓聚区B、SPECT-CT示:放射性浓聚灶位于T8椎体诊断:未见骨转移,T8压缩性骨折评价:病灶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灶的性质,准确的病灶定位有利于病灶的定性。,怎样书写骨显像诊断报告书,判断图像的重要性,判断图像时经验和水平非常重要 Wagner指出:“一般的规律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往往会在带来的初期兴奋过后,出现一段时间的失望和沮丧,就像18F-FDG在肿瘤学中的应用一样。 一些经验不足者的错误诊断,可能会反作用在所有的人身

25、上,包括病人,对病人诊治作了巨大努力、对PET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以及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成为图像判断专家的人。”,影像学诊断的最高境界 “四定”,定位定性定期定量,骨显像诊断应结合的资料,病史临床体征其他影像学资料化验检查病理结果治疗药物与前次结果对照,病史收集,已知的恶性肿瘤已知的非恶性肿瘤疾病 手术史运动活动骨质疏松症骨折关节炎骨髓炎其它骨病,关于应当特别询问的骨显像患者的病史,问 题 原 理既往创伤史、手术史、活检史 生理摄取急性骨创伤史、手术史、骨折史 病理摄取身体有何异物 放射性缺损区用药史(抗菌素、激素、肌肉内注射) 骨髓炎、AVN 软组织摄取化疗(最近化疗的日期) 闪耀现象、肾脏毒

26、性放疗(最近放疗的日期及放疗部位、范围) 闪耀现象、放疗效应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 生理与功能图像融合最近核素检查史 异常放射性聚集和部位,骨显像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包括以下五项),一般资料 检查名称和检查方法或技术 骨显像表现 骨显像诊断 书写报告和审核报告医师签名,检查名称,全身骨显像局部骨显像局部三时相骨显像局部断层骨显像 局部SPECT骨显像局部SPECT/CT骨显像,检查名称注意事项,局部骨显像要有具体部位 胸部局部骨显像 腰椎局部骨显像 骨盆局部骨显像同时采用多种方法 全身加腰椎局部骨显像 全身加腰椎局部SPECT骨显像 全身加腰椎局部SPECT/CT骨显像,全身骨显像和腰椎SPECT/

27、CT骨显像 静脉注入99Tcm-MDP 925MBq(25mCi), 3h后进行前位和后位全身骨显像 以及腰椎SPECT/CT骨显像 同时完成腰椎骨断层与CT图像融合,骨显像表现,阐明临床对骨显像诊断所要求的内容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阳性发现讨论(对于诊断比较复杂者),尽可能给临床以明确的诊断 特别是在有无恶性肿瘤骨转移方面 错误的诊断影响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决策 模棱两可的诊断将会使临床医生无所适从 如代谢活跃病灶,请结合临床考虑 如性质待定,建议随诊 对良性病变也要加以描述和诊断,骨显像诊断原则,骨显像诊断,全身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骨转移广泛骨转移骨转移高度可疑骨转移可疑骨转移(尽可能少)骨转移待除

28、外(尽可能少)否定骨转移或恶性疾病累及骨未见典型骨转移征象未见恶性肿瘤骨转移或累及骨征象,良性病变(病种较具体)骨折骨创伤退行性变关节炎性改变缺血性骨坏死骨髓炎Pagets病考虑为牙病所致符合代谢性骨病表现符合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表现,良性骨病变(病种较不具体)良性骨病变良性骨病变可能性大良性骨病可能,骨显像诊断报告书示范(典型病例表现和诊断部分),正常骨显像表现:全身骨放射性呈正常生理性分布,未见异常放射性增高或减低。 诊断:全身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55/M肺癌胸背痛2周,表现:可见多发、无规律、大小和形态各异的放射性浓集或增高病灶,累及颈椎、胸椎、腰椎、骨盆、双侧肋骨、双肩胛骨和右肱骨;余骨

29、放射性呈生理性分布。诊断:全身广泛骨转移;累及颈椎、胸椎、腰椎、骨盆、双侧肋骨、双肩胛骨和右肱骨。,78/M前列腺癌血清PSA升高,表现:脊柱影格外清晰,与软组织对比明显增强;双侧肋骨、肱骨、股骨和胫骨近端不均匀大致对称性放射性增高;双肾未见显影;呈 “超级影像”表现。诊断:全身广泛骨转移,68/M糖尿病25年间断发热和贫血半年原因待查,全身骨显像超级影像广泛骨转移,融合图像 胸椎不均匀放射性增高 成骨型转移前列腺癌广泛骨转移,未知恶性肿瘤超级影像和CT提示骨转移,表现:中轴骨影格外清晰,放射性弥漫性增 高,与软组织对比明显增强;双侧肱 骨和股骨近端大致对称性放射性增高; 双肾显影甚淡;呈“超

30、级影像”表现。 另同机CT图可见胸腰椎成骨性病变。诊断:全身广泛骨转移;建议进一步检查。,65/F右乳腺癌术后胸背痛2周全身骨显像胸椎11和腰椎4放射性增高可疑骨转移,同上患者融合图像胸椎11放射性增高累及椎体和椎弓根提示骨转移,同上患者胸椎11放射性增高累及椎体和椎弓根,骨转移合并良性病变,表现:全身骨显像和 SPECT/CT 骨显像提示胸 椎11 椎体和右椎弓根 放射性浓集,腰椎4 和右髂骨翼近髂骨体处呈放射性增高灶, 右前肋2、3与肋软骨连接处放射性稍高; 余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诊断:骨转移,累及胸椎11、腰椎4和右髂骨; 右前肋2、3与肋软骨连接处放射性稍高 创伤所致可能性大。,5

31、6/F40年前患肾炎伴双手类风湿性关节炎变形改变临床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50/F2周前有胸背部着地外伤史主诉胸背部痛和腰骶部痛,表现:右后肋7 11、 左后肋 5 9和多个椎肋关节局灶放射性浓集灶呈垂直线形串样排列,另可见骶骨和骶髂关节呈 “H” 型放射性浓集;余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多发肋骨骨折;骶骨和骶髂关节 “H”型骨折。,63/M,肺癌主诉双下肢痛1个月,表现:四肢骨影普遍增浓,以下肢骨为明显,双侧股骨和胫骨沿骨干皮质对称性放射性浓集,呈“双条” 征; 余放射性呈生理性分布。诊断:未见典型骨转移征象;符合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表现。,49/F乳腺癌术后有时腰痛,37/M腰痛2年CT和MR腰椎4椎体有骨质病变,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董三满,HawkeyeCT腰椎4椎体致密骨影断层骨显像未见异常诊断骨岛,董三满,放射学检查阳性骨显像正常,表现:全身和 SPECT/CT骨显像放射性 呈正常生理性分布,特别注意到 CT所示腰椎4椎体致密骨影处, 未见异常放射性增高或减低。 诊断:全身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 结合CT表现,考虑腰椎4为骨岛。,Good Luck 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