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虫媒病毒分别归类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沙粒病毒科 是一大群单股正链 RNA病毒,衣壳呈 20面体立体对称,有包膜 根据基因结构及复制方式不同分 甲病毒属 东方马脑炎病毒 西方马脑炎病毒 委内瑞拉脑炎病毒 我国新疆、云南、贵州有辛德毕斯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东部马脑病毒感染 黄病毒属 乙型脑炎病毒 登革病毒 森林脑炎病毒 共同特征 病毒呈小球形,直径 40 70nm,基因组为正链RNA 核衣壳呈 20面体立体对称,对热、脂溶剂和去氧胆酸钠敏感,包膜镶嵌病毒的糖蛋白 病毒均能在胞质内增殖,病毒节肢动物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人等受其叮咬后感染 有明显的季节
2、性和地方性,主要引起发热、脑炎、出血热等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 encephalitis B) 简称乙脑病毒 日本脑炎病毒 (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生物学性状 单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疫苗预防效果好 正链 RNA 二十面立体对称 有包膜 包膜上含糖蛋白 E为病毒血凝素和膜蛋白 M 最易感动物为乳鼠 在地鼠肾、幼猪肾原代细胞以及 C6/36蚊传代细胞中增殖 乙脑病毒的电镜照片 传播途径 传播媒介 三带喙库蚊 、白伊蚊、致乏库蚊、蠛蠓及尖蠓、蝙蝠(日本和台湾) 华南地区 6 7月,华北地区 7 8月,东北地区 8 9月,均与蚊密度曲线相一致 传染源
3、和储存宿主 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的蚊子和家畜 蚊 动物 蚊 幼猪 是乙脑病毒传播中最重要的中间宿 主和扩散宿主 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可终身带毒 致病性与免疫性 带毒蚊虫叮咬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淋巴节内增殖,少量入血 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 肝、脾单核巨噬细胞内增殖 第二次病毒血症 突破血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病变 顿挫感染 临床特点 轻型 体温通常在 38 39, 患者神志始终清晰,有不同程 度嗜睡 一般无抽搐,脑膜刺激不明显 ,多在一周内恢复 中型 体温常在 40 左右 ,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偶有 抽搐 病程约为 10天 重型 体温在 40 以上,神志昏迷,持续性抽搐 ,可出现呼吸 衰竭 ,恢
4、复期常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及瘫痪表现 暴发型 有高热或超高热,深昏迷并有反复强烈抽搐,可在 短期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10 40)幸存者也 常有严重后遗症( 5 20) 免疫性 感染后 5 7天出现 IgM IgG血凝抑制抗体 中和抗体 补体结合抗体(无保护作用) 免疫力稳定持久,隐性感染也可获免疫力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病毒抗原检测 免疫荧光和 ELISA法 检测血液或脑脊液中乙脑病毒 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 IgM抗体测定 阳性率可达 90以上 血凝抑制试验 测定 IgM抗体及 IgG抗体,双份血清效价增长 4倍以上可确诊,单份血清抗体效价 1:100为可疑, 1:320可作诊断、1:640可确诊 补体结合试验 单份血清滴度 1:2为可疑, 1:4为阳性, 1:16以上有诊断价值,双份血清 4倍或以上可确诊 中和试验 效价增长 4倍以上可确诊。早期为 IgM,后期为 I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