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液干化学及沉渣镜检原理、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一尿干化学概述 1956年美国人发明了以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为基础检测葡萄糖的第一条 “浸入即读 ”的干化学试纸。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次可以测十几个项目的多联试纸带。检测手段也由目测发展到半自动、全自动。具有快速、简便、用量少的优点,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因素多,检测不精确等缺点。一、尿液酸碱度 PH 原理 :采用酸碱指示剂法。尿中 pH可使试纸测定区中的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两种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 ,可表达 pH5(黄色) pH7(绿色) pH9(蓝色)的变色范围。参考范围 PH4.5-8.0(随机尿) 方法学评价 :尿标本必须新鲜 ,时间过长的尿
2、液可滋生细菌 ,如变形杆菌等 ,可分解尿素产生氨 ,使尿液变碱 ;含过多碳酸氢盐时并放置时间过久也可导致挥发 ,使酸度增高。测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结果间隔大 ,每级间隔 0.5;测定范围小,从 pH5pH9,不适宜精确测定尿的酸碱度。但因携带方便 ,无需设备 ,检查方便且便于实现自动化 ,适合于过筛试验。二、尿比重 SG 原理 :采用 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高分子电解质 甲基乙烯基醚和顺丁烯二酸的共聚体是弱酸性 (COOH 基 )离子交换体,而尿中含有以 Nacl为主的电解质 ,在水中解离为 Na+和 cl-,可与离子交换体中的氢离子 (H+)置换 ,在水溶液中放出 H+。随着尿液中不断增
3、加的 H+浓度 ,使得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的颜色发生改变。 参考范围: 1.015-1.025 方法学评价 :其优点是不受高浓度的葡萄糖、尿素、放射造影剂的影响,该方法灵敏度略低 ,只能按 0.005的梯度色阶表达结果 ,精密度差 ,测试范围窄 ,并且受强酸强碱性尿和高蛋白质尿的影响 ,不适宜小儿及肾脏浓缩稀释功能严重减低者使用。不能作为评价肾功能变化的指标。三、尿蛋白 PRO 原理 :采用 PH 指示剂蛋白质误差的原理。在一定条件下(3.2时 ),由于蛋白质离子对带相反电荷指示剂 (溴酚蓝)离子吸引而造成溶液中指示剂进一步电离 , 当超越缓冲范围时,可使指示剂改变颜色。 方法学评价 :对清蛋白
4、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球蛋白,不与血红蛋白,本周蛋白和黏蛋白反应 ,因此阴性的结果并不能排除这些蛋白质的存在。对清蛋白测定的敏感性约在 0.150.30g/L。混浊尿不影响测定结果和判断 ,但肉眼血尿、血红蛋白尿、黄疸尿等显著异常的尿色会影响到对结果的判别。该试验方法对标本的酸碱性非常敏感。强酸性 (pH9),前者导致假阴性后者导致假阳性。含高浓度青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含碘造影剂导致假阴性。如服用奎宁和嘧啶等药物时 ,尿液可呈强碱性 ,超出了试剂带本身的缓冲能力 ,可造成干化学法假阳性。含非那吡啶、聚乙烯吡咯酮、有机碘造影剂的尿样、被某些清洁剂和消毒剂污染的尿标本会出现假阳性。四、葡萄糖GLU 原
5、理 :采用葡萄糖 -过氧化酶法。尿中葡萄糖在试纸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催化下 ,与 O2生成葡萄糖酸内脂和过氧化氢 ,试纸上的过氧化物酶进一步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并放出新生态氧使色素原氧化产生颜色的变化,颜色深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方法学评价 :葡萄糖氧化酶法具有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1.672.78mmol/L)。 适用于常规及过筛检查尿中的葡萄糖。而对乳糖、半乳糖、果糖等其他还原糖不发生反应。高比重尿液可使尿葡萄糖反应性减低。低糖高维 C时,维 C与试剂发生竞争性抑制反应 ,造成假阴性 ,如果使用了大剂量维生素治疗 ,5h内最好不要做尿糖检查。尿酮体过高 500ml/L,尿液搁置时间过长,细菌分
6、解也会引起假阴性。一些强氧化性物质(漂白粉、次亚氯酸等)或尿比重过低时,会导致假阳性。五、尿酮体 KET 原理 :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尿中的丙酮或乙酰乙酸与试纸上的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 ,产生浅紫色到深紫色变化。 方法学评价 :对乙酰乙酸的灵敏度为 100ml/L,对丙酮的灵敏度为 700ml/L,与 B-羟丁酸不反应。早期酮症排出的 B羟丁酸占酮体总量的 78%,因而对早期酮症检出不敏感。由于丙酮和乙酰乙酸具有挥发性 ,故标本应新鲜 ,最好在采集后 30内测定。肉眼血尿等有明显颜色变异的尿和含大量左旋多巴代谢物、肌酐、肌酸的标本可出现假阳性。六、胆红素 BIL 原理 :以偶氮反应为基本原理。
7、在强酸介质中胆红素与重氮盐发生偶联反应 ,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 方法学评价 :过量的维 c和亚硝酸盐可抑制偶氮反应而呈假阴性 ,而大量的氯丙嗪和高浓度的盐酸苯偶氮吡啶的代谢产物在酸性条件下会呈假阳性反应。尿标本保存不当,尿胆红素遇光分解。七、尿胆原 URO 原理 :采用改良 Ehrlich醛反应法。在强酸性条件下 ,尿胆原与试纸中二氯苯胺重氮盐产生偶联反应 ,生成樱红色缩合物 ,试剂模块发生黄色到红色的改变。 方法学评价 :尿胆原排出后很容易氧化为尿胆素 ,故应尽快测定。应用大量抗生素、维生素和尿中含有高浓度亚硝酸盐或甲醛时容易抑制试验 ,出现假阴性结果。使用氯噻嗪类、非那吡啶类、对 -氨基硫酸和磺胺等药物时 ,可出现假阳性。八、亚硝酸盐 NIT 原理 :采用亚硝酸盐还原法。尿中含有的亚硝酸盐在酸性环境中先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 ,形成重氮盐 ,再与 -萘胺结合而产生粉红色偶氮化合物。 方法学评价 :尿液必须新鲜 ,无外界污染 ,最好用晨尿或在膀胱中潴留 4h以上的尿液。出现阳性结果意味着尿液中细菌数量在 10万 /ml以上。阴性结果并不表明尿液中无细菌 ,可能为非硝酸盐还原性细菌引起的尿道感染 ;也可能为尿液在膀胱中潴留不足 4h或饮食中缺乏硝酸盐等情况。高比密尿液或含有大量维 c的标本可减低反应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