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络 “ 经 ” 的原意是 “ 纵丝 ” ,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 “ 络 ” 的原意是 “ 网络 ” ,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 灵枢 脉度 说: “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 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 “ 经脉 ”、 “ 络脉 ” 和 “ 孙脉 ” 。经络的主要内容有: 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
2、整体 。经络 释义: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 。 经络是细胞群、体液、组织液之间交换能量通道,并且形成低电阻、神经信息和生物电信号的网络丛群 。 组成: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奇经八脉具有特殊分布和一定的作用。十五络脉是指人体十二经脉加上躯干前的 任脉 、躯干后的 督脉 各自别出的一络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十二经脉按其循行顺序分别成为: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称其为“ 正经 ” 。 常用穴位保健
3、 1、 头 痛找 “太阳 ” 太阳穴属 经 外奇穴, 在耳廓前面,前 额 两 侧 ,外眼角延 长线 的上方,即眉梢、目外 呲 之 间 后一寸 处 。 主治病症 为 : 头 痛、偏 头 痛、眼睛疲 劳 、牙痛等疾病 。 操作方法:用双手中指在太阳穴上 转 圈揉按,先 顺 揉 7-8圈,再逆揉 7-8圈,反复几次。常用穴位保健 2、 “四白 ”“睛明 ”眼保健。 四白穴(眼眶下 缘 正中直下一横指 处 )是足阳明胃 经 穴位之一。四白穴的准确位置是:目正 视 ,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 处 。 主治目赤痒痛,目翳,口眼歪斜, 头 痛眩 晕 。 眼保健操中,也有 “揉四白穴 ”一 节 。 常用穴位保健
4、 2、 “四白 ”“睛明 ”眼保健。睛明穴 是足太阳膀胱 经 第一个穴位, 为 手足太阳、足阳明、阳 跷、阴 跷 五脉之会。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 处 。主治:目赤 肿 痛,流泪, 视 物不明,目眩,近 视 ,夜盲,色盲。迎 风 流泪、偏 头 痛、 结 膜炎、 睑缘 炎、眼睛疲 劳 、眼部疾病、三叉神 经 痛等 。操作方法:使用双手的食指略微用力按 压 穴位,每次持 续 3秒, 10次 为 1组 。早、中、晚各一 组 。注意:穴位不需要移 动 ,按揉面不要太大。常用穴位保健 3、耳 鸣 按 “听 宫 ” 听 宫 穴是手太阳小 肠经 最后一个穴位,也是手、足少阳和手太阳三经 之会,位于面部,耳屏
5、前,下 颌 骨髁状突的后方, 张 口 时 呈凹陷处 。取 该 穴道 时应让 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姿 势 ,听 宫 穴位于头 部 侧 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 门 穴的稍下方即是,张 口取穴 。 主治:耳 鸣 ,耳 聋 ,聤耳,牙痛, 癫 狂 痫 、三叉神 经 痛、 头 痛、目眩 头 昏。 操作:微微 张 嘴,将双手的中指指尖放在 该 穴位上,慢慢用力按 压 。每次按压 3-5秒,重复 5次。常用穴位保健4、 “迎香 ”通鼻塞 迎香穴,手阳明大 肠经 最后一个穴位,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 约 一厘米 皱纹 中(在鼻翼外 缘 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取穴 时 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
6、势 。 此穴的主治疾病有鼻炎、鼻塞、鼻 窦 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鼻塞,鼻出血,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可 预 防 H7N9禽流感等。 操作:用食指适当用力按揉 5-6分 钟 ,或以鼻子通气 为 度。常用穴位保健 5、突然 晕 厥掐 “人中 ” 人中穴,又名水沟,属于督脉,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即上嘴唇沟的 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 处 , 为 急救昏厥要穴。主治昏迷, 晕厥,暑病, 癫 狂,臆 语 , 痫 症,急慢惊 风 ,鼻塞,鼻出血, 风 水面肿 ,牙痛,牙关 紧闭 ,黄疸,消渴,遍身水 肿 ,霍乱,瘟疫,脊膂强 痛,挫 闪 腰痛等症。 操作:用拇指端按于鼻唇沟的中上 处 ,用力 顶 推,以每分 钟 20-40次为 宜。常用穴位保健 6、 “鱼际 ”防秋燥 鱼际 穴,手太阴肺 经 穴位,位于 第 1掌骨中点 桡侧 ,赤白肉 际处 。 主治: 咽干,咽喉 肿 痛,失音。 咳嗽,咳血。 小儿疳 积 操作:以一手拇指指腹搓按另一手的第一掌骨皮肤,沿着掌骨平行的方向来回搓 动 ,并在中点 处 稍用力按 压鱼际 穴,以皮肤微微 发红为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