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 6-9 题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 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 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2、(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 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太、华、衡、 庐:泰山、 华山、衡山、 庐山。 翳:遮盖,这里指云。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 分)全品中考网沿溯阻绝。 绝:或王命急宣。 或:不以疾也。 疾: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 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 分)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答案】6. 断有时快全,都(2 分,每解释对两个得 1 分)7.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议论的人说泰山、
3、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4 分,每句 2 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4 分,各 2 分)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 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 2 分)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高耸冲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并不能全部看到。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适宜作为神女的化
4、身。祠中主持祭祀的人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照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音乐,在峰顶上往返行走,能听到山上的猿猴啼叫,到天明才渐渐停止。 ”庙的后边的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传说:“ 夏禹碰到神女,神女在这个地方把神符送给夏禹。 ”在石坛上看有十二座山峰,就像屏障一样。这天,天空晴朗,四周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觉得奇异的一个现象啊。六星,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从其后西二里,蹑
5、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选自游大理日记)注派:量词。界:隔断。清碧:溪水名。下流:河流的下游。蹑:踩、踏。穹:隆起。骈:并列。(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隐天蔽日:_或王命急宣:一有峰东环而下:_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渡一溪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B 即清碧之下流也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C 与对崖骈突如门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D上耸下削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 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6、分)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5)请分别 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4 分)原文: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从溪北蹑冈西上,二里,有马鬣在左冈之上,为阮尚宾之墓。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从此以内,溪嵌于下,崖夹于上,俱逼仄深窅。路缘崖端,挨北峰西入,一里余,马不可行,乃令从者守马溪侧,顾仆亦止焉。翻译:行了六里,渡过一条溪水,水很大。又向南走,有山峰向
7、东方环绕而下。又走二里,绕过峰下山冈的南边,于是向西寻找小径走入峡谷。从峡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峡谷后方,有积雪的痕迹,独自高高下垂,如一匹白绢隔断了青山,有溪水从峡谷中往东流注,这就是清碧溪的下游。从溪北踏着山冈向西上登,行了二里,有坟丘在左面山冈之上,是阮尚宾的坟墓。从墓地后向西行二里,踏着峻岭登上山崖。这座山崖高高隆起在溪流上,与对面的山崖并立前突如同一扇门,上边高耸下面陡削,溪流冲破其中流出去。从此处以内,溪流深嵌在下方,山崖夹立于头顶上,全都狭窄倾斜,幽深杳渺。路沿着山崖顶端,紧靠着北面的山峰向西进去,一里多路,马不能再走,只得命令随行的人在溪边守马,顾仆也停
8、在这里。(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1),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 (2)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
9、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3) ,鼓若山腾,浚波颓迭,迄于下口。方知慎子(4),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本文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孟门(古山名,在今山西省吉县西黄河河道中,为水中一巨石),就是龙门(即禹门口,在今山西省河津市和陕西省韩城市之间,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名。相传为禹所凿)的入口处。实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称作“孟门津”。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穿透岩石。” 确实是如此呀!这里水流交相冲激
10、,白色的水气好像飘浮的云雾,来来往往遥远观看的人,常常会觉得仿佛被雾露沾湿似的。如果向深处俯视,更加惊心动魄。河水激起万重浪花,千丈瀑布从高崖一泻而下,河水好像发怒的赑(b 古时一种动物)一样,狂暴地涌起如山的巨浪激荡腾跃,疾驰的洪波层层叠叠崩颓而下,直到下游出水口。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注释:(1)巨阸():巨险。阸:险阻重地。(2)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 (3)赑(b)怒:形容气势壮大。(4)慎子: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的著作。问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略无阙处 (2 )良多趣味(3)素气云浮 (4 )非驷马之追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
11、面句子。(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水非石凿,而能入石。3、用“” 为文中画线的句子进行断句。往 来 遥 观 者 常 若 雾 露沾 人 窥 深 悸 魄。4、 (乙)文与(甲)文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一句?5、请概括(甲)文长江的夏水与(乙)文黄河的孟门之水特点不同之处,并找出两者在描写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参考答案:考酷网整理1、 (1)现写作“缺” ,断缺。 (2 )确实,实在(3)白色(4)不译,主谓之间2、 (1)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 ,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2)水(虽然)不是凿石头的凿子,却能穿入岩石。3、往来遥观者 /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4、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或“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5、相同:二水既盛且速。不同:黄河的孟门之水气势恢宏。描写方法运用上的相同之处:都是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