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清远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通知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的实施,推动我市质量提升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价值导向,以
2、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企业为质量提升主体,以改革创新为根本途径,对标国内外最优最好最先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全面提升质量水平,推动“品质革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质量支撑。(二)主要目标。2至 2020 年,全市质量工作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责任进一步强化,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升。质量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各部门职责任务明确,对质量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有效加强,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质量工作重大部署有效落实。改进质量工作方式方法,推动质量强市工作稳步前进,不断赶超发达地区。产品、
3、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主要工业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超过 95%,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超过 96%。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 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超过 98%。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超过 85,骨干服务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大力发展食品、农产品深加工,推进供港澳农产品基地建设。全市空气质量保持稳定达标,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 100%达标,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国家考核要求。争创国家级和省级的优质工程奖项。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立足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4、建设适合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力骨干项目。鼓励企业参与或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标准,在稀散金属新材料、气凝胶纳米新材料、高端铝型材、节能环保陶瓷、特种电线电缆等优势产业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形成和培育壮大新的主导产业,加快形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若干产业集群,支撑3和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至 2020 年争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100 家以上。区域质量水平整体提升。按照省的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规划建设,支持生态旅游业发展,办好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连南盘王节、连山戏水节等节庆活动,着力提升民族风情、山水生态等旅游品牌影响力。全面推进城
5、市提质发展。围绕新材料、装备制造,引导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组建产业联盟,推进集群品牌发展,支持优势企业争创“广东省名牌”,支持产业集聚区积极争创“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加快创建“国家级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提升。打造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和建设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在产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地,设立专业实验室和检测站;建成 1 家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超过 150 项。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2 家、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 3 家。二、全面提升质量供给水平(一)提高农产品优质水平。一是加快推进品种工程建设,开展适合我市发展的农作
6、物新品种繁育、引进、示范和推广,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力争每年引进新品种 5 个。着力打造清远鸡、柑橘、茶叶等三大主导产业。二是加快推进品质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整合检测平台,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实行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标准化整体示范,鼓励农业企业加入“二维码”追溯平台管理,继续推行“4现场检疫 报检点出证”。三是加快推进品牌工程建设。引导有实力、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名牌产品创建,加强后续监管和标志使用管理。继续开展清远土特产十件宝评选活动,力争到 2020 年获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超过 200 个。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
7、检测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建设现代标准农田,提高农技服务水平,提高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的供应能力,建设现代标准农田。促进“农业+互联网”发展,推进名特优新农产品省级电商体验馆建设,至 2020 年每个县(市、区)建设一个以上电商体验馆。(市农业局、市质监局、市商务局)(二)提高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食品加工安全监管。实施全程监管,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实施智慧监管,建立市县两级数据中心,精准发现行业“潜规则”。在大型食品生产企业推广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良好生产规范(GMP)等管理体系,强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小餐饮监管
8、,加快推行集中规范管理。加强学校、农村、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及乳制品生产企业监管。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到 2020 年,全市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中央厨房、集体配餐单位、大型餐饮单位和大型企业食堂(800 人以上)食品安全量化等级 B 级比重达 100%;城市高风险餐饮服务单位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实施“明厨亮灶”比重达到 100%。开5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到 2020 年,我市新建设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 5 条以上,集体食堂省级或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达到 15%。完善地方药材标准体系,建立地方药材标准物质库,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9、,全面提升药物质量。推动水产品、肉制品、果蔬等加工企业实施食品安全管理、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等体系认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强化食品安全保障。(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农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按照省的部署,积极推进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提升消费品有效供给整体水平。推广智能化、批量定制与模块化、数字样机与仿真、产品绿色与生态化、产品人文与情感化创意等先进设计,提高消费品设计能力。在耐用消费品领域培育规模化个性定制示范企业。支持服装、家具、钟表、黄金珠宝、眼镜等行业增加个性化、多元化消费供给。发展智能家电、智能卫浴、智能化服装、可穿戴设备、智能
10、家居、智能玩具等智能消费品。培育壮大绿色高端生活用纸、一次性卫生用品、洗涤用品和化妆品等日化产业。推动陶瓷砖、铝合金型材等生产企业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实施绿色化循环化升级改造。推进实施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积极引导社会绿色消费。(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文广新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6实施清远市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以智能化改造促进“两化”融合。围绕制造成套设备及生产系统的改造,推动有色金属、陶瓷、水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实施以“机器换人”为主要手段的技术改造,普及现代化制造模式。在材料、电子、家电、五金机械、生物医药、食品
11、饮料等产业推广应用智能化制造技术,支持企业普及设计过程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制造装备智能化。鼓励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支持信息化技术改造在各产业的推广,支持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过程控制、资源计划、生产运行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推动我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工作,支持企业将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等各方面全面融合。实施“机器换人”计划。以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和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家电、五金、有色金属压延、塑料和化学制品、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水泥、陶瓷及碳酸钙、硅灰石“两矿”粉体加工等行业为重点,推动工业机器人发挥示范作用。鼓励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使用首台(套)设备、柔性自
12、动化生产装配线、数控机床以及新型传感、嵌入式控制系统,推进生产线数字化改造,逐步推动自动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市科技局、市环境保护局、市质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提升原材料供给水平。依托豪美铝业、江西铜业等龙头企业,发展高强度轻金属新材料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为轻量化汽车做好7产业配套。重点发展汽车零配件共性技术、汽车关键部件及其模具、先进汽车零部件材料及工艺、先进技术在产品设计等。加强与中铝和广晟有色等知名企业的合作,重点开发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依托先进材料研究院为技术载体,发展太阳能光伏材料、太阳能光热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建成
13、国家级光电子新材料产业基地。创新特色原料药,支持微生物大规模发酵及分离纯化技术,注重特色原料药的二次开发和晶型研究,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原料药新品,争取更多的特色原料药获得国际市场的注册和认证。促进水泥行业从“基础原材料产业”向“环保多功能产业”转型。严格环保、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标准,引进高端艺术陶瓷、生活陶瓷,推动陶瓷产业向环保型、节能型、高附加值陶瓷制造转型。(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科技局、市环境保护局、市质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稳步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深化广清交通互联互通,科学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以“交通大会战”及与珠三角产业共建为
14、契机,推动施工工法开发应用,提高工程科技含量,推广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与工程质量保险等现代管理制度。提高城乡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供气、排水与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提升工程抗震防灾设计质量,强化公共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设计管理。严把建设工程质量关,加强对全市在建房屋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重大工程项目的监8督检查,做到工地全覆盖、施工过程全覆盖。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单位等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健全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鼓励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为特征的工业化建造方式,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和省
15、级的优质工程奖。(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大力提升服务业质量。加快北部地区绿色发展,大力提升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我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推动全域旅游和生态旅游业发展,充分挖掘和整合全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一体化文化旅游品牌。办好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连南盘王节、连山戏水节等节庆活动,着力提升民族风情、山水生态等旅游品牌影响力。推进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一批有清远特色的地方服务质量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家级、省级服务业相关行业标准和相关满意度规范,发挥服务标准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我市“互联网+”产业,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加快基础载体建设做大物流产业,积
16、极引导企业开展服务贸易,促进我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各类电商平台中推广实施电子商务服务认证等第三方认证模式,提升商务服务水平,增强消费者满意度。开展物流服务认证与评价,提升物流系统效率。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标准化和认证建设,提升健康养老业服务质量。鼓励医疗服务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类认证,提升规范9化水平。完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在重点民生领域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和行业竞争力评价,并向社会公布。(市发展改革局、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质监局、市旅游局、市民政局、市卫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八)大力提升环境质量。深入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
17、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工业企业、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露天焚烧、餐饮油烟等污染防治,继续推进陶瓷企业“煤改气”。全面落实河长制,设立河长制公示牌,完善工作机制。加快工业集聚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禁养区畜禽养殖业清理等工作,推动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整县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如期完成省定任务。深化市区 4 条黑臭水体治理。推进 4 个国控点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快龙塘、石角二、三期电子废弃物污染治理。严厉打击稀土矿违法开采。加快智慧环保二、三期建设,强化重点排污企业在线监测。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信息公开。完成市区生
18、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建设,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试点,启动清远市再生资源处理中心项目。加快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市环境保护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国土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九)推进区域质量协同提升。10加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打造清远科技创新园、莲湖旅游集聚区等一区多园格局。加快两德合作区建设和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围绕产业转移、产业共建,建设质量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业质量
19、发展水平,打造国家火炬清远高性能结构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汽车整车及其关键零配件为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条。围绕新材料、装备制造,大力推进约克空调、通用电梯、汽配、欧派家居、先导稀散金属新材料、埃力生气凝胶纳米新材料、豪美高端铝型材等名优产品区域转量协同提升,推行以标准为纽带的产学研联盟建设,制定实施先进的企业联盟标准,带动区域产业质量整体提升。(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质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深入开展促进南部地区更广泛融入珠三角。推动广清两市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快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强与佛山产业融合,围绕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家具等传统产业,引导佛山企业向清远转移升级,推动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配套协作,鼓励企业参与或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标准。加强与深圳产业创新合作。充分利用深圳创新创业资源优势和清远空间资源优势,推动创新创业项目对接,引导企业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