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安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学 (第 2 版) 教学大纲 说明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高等教育处于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国家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离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等教育的目的将无法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将无法保障,“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也将无法落实。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而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高等教育事业的健 康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高等教育
2、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现象、揭示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重要科学,是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学理论、自觉地运用高等教育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既是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又是高校新教师尽快熟悉和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途径,同时还是高校教师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的不竭动力。 为此,我们把高等教育学这门课程作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为了促进高校新教师能够尽快熟 悉和适应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高校教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终确保高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高校教师队伍的健康发
3、展。 二、本大纲编写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本大纲是在 2009 年 7 月 28 日安徽省高校教师培训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合肥工业大学钟玉海教授、安徽师范大学王守恒教授与安徽理工大学谢振安、安徽财经大学杨天一、合肥师范学院李继秀、合肥工业大学陈群、皖西学院王全林、安庆师范学院张启树、黄山学院余南宁、安徽科技学院李晓东、淮南师范学院廖军和、安 徽工业大学毛国红、巢湖学院陶晓丽、安徽大学黄利非和朱光明、池州学院束仁龙、安徽工程科技学院金艾裙等老师共同研讨、创作而成。 大纲的编写指导思想: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要求、高效求实,保证高等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质量。 本大纲的编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求实创新。
4、 三、讲课内容和时数 讲课内容共 10 章,总学时 40 学时 第一章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2 学时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4 学时 ) 第三章 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理论 (4 学时 )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 4 学时 ) 第五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6 学时 ) 2 第六章 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 ( 6 学时 ) 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学(一) (4 学时 ) 第八章 高等学校的教学(二)( 4 学时) 第九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 4 学时 ) 第十章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 2 学时 ) 本文 第一章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概
5、念、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教学时数 : 2 学时 教学要点 :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 二、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三、高等教育学及其学科性质 四、高等教育学的学习和研 究 第二章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内涵与外延、高等学校的职能定位 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的功能 教学时数 : 4 学时 教学要点 : 一、高等教育的结构 1、 高等教育结构的内涵与外延 2、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制约因素 3、高等教育的结构存在的问题 4、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的趋势 二、高等教育的功能 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 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三、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1、高等学
6、校职能的演变 2、高等学校的职能定位 3、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 校职能的关系 第三章 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理论 教 学重点:高等教育目标体系、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 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目的基本理论 3 教学时数 : 4 学时 教学要点 : 一、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 1、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方针 2、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 3、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与作用 二、高等教育 目标体系 三、高等教育目的基本理论 1、高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几个理论问题 四、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 1、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的含义 2、全面发 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 教
7、学重点: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 学制、学位制度 教学难点: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教学时数 : 4 学时 教学要点 : 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 1、高等学校的学制 2、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 3、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 二、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1、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 2、高等学 校内部管理体制 第五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教学重点: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和素质要求 教学难点: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教学时数 : 6 学 时 教学要点 : 一、高等学校的教师 1、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 用 2、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3、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和素质要求 4、高等学校
8、教师队伍建设 二、高等学校的学生 1、大学生的基本特征 2、大学生的社会地位 4 三、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 1、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2、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3、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第六章 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 教学重点:学科设置及其影响因素、专业构成和专业特色 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 教学时数 : 6 学时 教学要点 : 一、高等学校的学科 1、学科的概念 2、学科设置及其影响因素 二、高等学校的专业 1、专业和专业教育 2、专业构成和专业特色 3、专业划分、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 4、专业调整和专业建设 三、高等学校的课程 1、高等学校的课程概述 2、教学计划、教学大
9、纲和教材 3、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 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学(一) 教学重点:高等学校教学的过程、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及其体系 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 教学时数 : 4 学时 教学要点 : 一、高等学校的教学概述 1、高等学 校教学及其构成要素 2、高等学校教学的意义 3、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 二、高等学校教学原则 1、高等学校教学原则及其制定的依据 2、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体系 三、高等学校教学的过程与环节 1、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概念 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3、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环节 四、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与方法 5 1、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高等学校教学的方法 五、高等学校的
10、教学管理 1、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及其意义 2、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容 第八章 高等学校 的教学(二) 教学重点: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价 教学时数 : 4 学时 教学要点 : 一、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价 1、高等学校教学评价及类型 2、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评价理论 3、教育教学评价的走势 4、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 5、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状况评价 6、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二、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1、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模式 2、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3、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策略 三、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概述 1、 “质量工程”出台的背
11、景 2、 实施“质量工程”的意义 3、 “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 4、 “质量工程”的实施步骤 5、 “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 6、 “质量工程”体现的思想 第九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教学重点:高校科研的意义、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高校科研的原则 教学时数 : 4 学时 教学要点 : 一、高等学校科研的意义与任务 1、高校科研的内涵 2、高校科研的意义 3、高校科研的任务 4、高校科研中的不良倾向及其对策 6 二、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与原则 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三、高等学校教育科学研究 1、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3、对大学
12、生的科研指导 4、新时期高校科研工作的落实 第十章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教学难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教学时数 : 2 学时 教学要点 : 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和动因 1、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 2、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 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1、高等教育规模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2、高等教育投资改革与 发展的现状 3、高等教育类型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4、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2、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附 录 本大纲主要参考以下资料: 1、钟玉海主
13、编高等教育学 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2、杨德广主编高等教育学概论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3、王培根主编高等教育经济学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年版 4、沈壮海主编教育学导论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社, 2005 年版 5、侯定凯主编高等教育社会学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 )教学大纲 说明部分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各级各类教育。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最高层次,它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人才,以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为能有效地
14、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有一大批政治合格、作风优良、敬业爱岗、业务精深、了解学生的大学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高等教育活动中来。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师在高校都受过良好的思 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素质训练,但很少系统地学习过高等教育心理学,往往对高等学校学生的认知过程、学习心理和个性特点缺乏深刻的了解,不能依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普遍缺乏必要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不能自觉地运用其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
15、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 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效地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也可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广大高校教师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教育过程,并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心理科学的指导下,在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由此,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为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的课程,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地熟悉和适应高等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 教师,全面
16、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二、本大纲编写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本大纲是在安徽省高师中心于 2009 年 7 月 28-30 日组织的安徽省高校教师培训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教材内容以及 2005 年编制的原高等教育心理学大纲精神要求,由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蚌埠医学院、皖西学院、安徽工业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宿州学院、安徽理工大学、黄山学院、巢湖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池州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等高校 的各位专家共同研讨、创作而成。 大纲的编写指导思想是: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教学,高效
17、求实,保证高等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质量。 本大纲编写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求实创新。 三、教学内容和时数 讲授内容共有十一章,总学时为 36 学时。具体内容与学时分布见正文。 正文内容 8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4 学时) 一、本章重点 :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二、本章的难点 : 心理学的发展 三、教学要点 : 第一章 高 等 教 育 心 理 学 概 述 ( 1 ) 第一节 心 理 学 概 述 ( 1 ) 一、心理学的含义 ( 1 ) 二、心理学的任务 ( 4 ) 三、心理学的内容 ( 5 ) 四、心理学的发展 ( 6 ) 第二节
18、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 1 1 ) 一 、 高 等 教 育 心 理 学 的 学 科 定 位 ( 1 1 ) 二 , 高 等 教 育 心 理 学 的 对 象 ( 1 4 ) 三 、 高 等 教 育 心 理 学 的 任 务 ( 1 5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意义 ( 1 6 ) 一 、 高 等 教 育 心 理 学 的 方 法 ( 1 6 ) 二 、 高 等 教 育 心 理 学 的 意 义 ( 20)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3 学时) 一、本章重点 : 教师角色的含义;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教师专业素质 二、本章的难点 : 教师专业素质 三、教学要点 :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
19、师心理 ( 2 4 ) 第一节 教师心理概述 ( 2 4 ) 一 、 教 师 角 色 的 含 义 ( 2 4 ) 二 、 教 师 角 色 的 影 响 与 作 用 ( 2 7 ) 第二节 教师专业素质 ( 3 1 ) 一 、 教 学 效 能 感 ( 3 1 ) 二、教学反思 ( 3 4 ) 三 、 教 学 监 控 能 力 ( 3 7 ) 四 、 教 育 机 智 ( 4 1 ) 五 、 教 师 胜 任 力 ( 4 3 ) 第三节 教师成长与发展 ( 4 4 ) 一 、 教 师 成 长 的 历 程 ( 4 4 ) 二 、 专 家 教 师 与 新 教 师 的 差 异 ( 4 5 ) 三 、 专 家 教
20、 师 的 特 征 ( 4 9 ) 四 、 教 师 成 长 与 发 展 的 基 本 途 径 ( 5 1 )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2 学时)(讲授 +自学讨论) 9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 5 4 )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5 4 ) 一 、 心 理 发 展 的 含 义 ( 5 4 ) 二 、 个 体 心 理 发 展 的 基 本 规 律 ( 5 5 ) 三 、 大 学 生 心 理 发 展 的 阶 段 ( 5 7 ) 四、 大 学 生 心 理 发 展 的 矛 盾 ( 5 8 ) 第二节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 (60) 一 、 大 学 生 观 察 力 发 展 的 特 点 ( 6 0 )
21、二 、 大 学 生 记 忆 力 发 展 的 特 点 ( 6 1 ) 三 、 大 学 生 想 象 力 发 展 的 特 点 ( 6 2 ) 四 、 大 学 生 思 维 力 发 展 的 特 点 ( 6 2 ) 第三节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64) 一 、 大 学 生 情 感 发 展 的 特 点 ( 6 4 ) 二 、 大 学 生 意 志 发 展 的 特 点 ( 6 9 ) 三 、 大 学 生 人 生 观 发 展 的 特 点 ( 7 1 )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4 学时) 一、本章重点 : 学习的含义;学习的特征;学习的分类;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 二、本章的难点 : 学
22、习的基本理论 三、教学要点 :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74)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74) 一 、 学 习 的 含 义 ( 7 4 ) 二、 学 习 的 特 征 ( 7 6 ) 三 、 学 习 的 分 类 ( 7 7 ) 第二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78) 一 、 学 习 的 联 结 理 论 ( 7 8 ) 二 、 学 习 的 认 知 理 论 ( 7 9 ) 三 、 学 习 的 建 构 理 论 ( 8 2 ) 四、 学 习 的 人 本 理 论 ( 8 3 )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84) 一 、 大 学 生 学 习 内 容 的 特 点 ( 8 4 ) 二 、 大 学 生 学 习
23、方 法 的 特 点 ( 8 5 ) 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3 学时) 一、本章重点 : 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的功能与结构;学习动机的种类;学习动机的特点;大学生学习动 机的激发 二、本章的难点 : 学习动机理论 三、教学要点 : 10 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 8 7 ) 一、 动 机 的 含 义 ( 8 7 ) 二 、 学 习 动 机 的 功 能 与 结 构 ( 8 9 ) 三 、 学 习 动 机 的 种 类 ( 9 1 ) 四 、 大 学 生 学 习 动 机 的 特 点 ( 9 3 )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 9 6 ) 一 、 强 化 学
24、 习 理 论 ( 9 6 ) 二、成就动机理论 1 9 6 三、归 因 理 论 ( 9 7 )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 9 9 ) 一 、 创 设 问 题 情 境 , 实 施 启 发 式 教 学 ( 9 9 ) 二 、 增 强 学 习 材 料 的 科 学 性 与 趣 味 性 ( 9 9 ) 三 、 利 用 学 习 结 果 的 反 馈 作 用 ( 9 9 ) 四 、 进 行 恰 当 的 表 扬 与 批 评 ( 1 0 0 ) 五 、 正 确 指 导 结 果 归 因 ( 1 0 0 ) 六 、 开 展 适 当 的 竞 赛 ( 1 0 0 ) 七、 科 学 设 计 任 务 难 度 ( 1
25、0 1 ) 第六章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3 学时) 一、 本章重点 : 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的类型;学习迁移的促进 二、本章的难点 : 学习迁移理论 三、教学要点 : 第六章 大 学 生 的 学 习 迁 移 及 其 促 进 ( 1 0 3 ) 第一节 学 习 迁 移 概 述 ( 1 0 3 ) 一 、 学 习 迁 移 的 含 义 ( 1 0 3 ) 二 、 学 习 迁 移 的 类 型 ( 1 0 4 ) 三 、 学 习 迁 移 的 过 程 ( 1 0 5 ) 四 、 迁 移 的 意 义 ( 1 0 7 ) 第二节 学 习 迁 移 理 论 ( 1 0 8 ) 一 、 形 式 训 练 说 ( 1 0 9 ) 二 、 共 同 要 素 说 ( 1 0 9 ) 三 、 概 括 说 ( 1 0 9 ) 四 、 关 系 转 换 说 ( 1 1 0 ) 五 、 同 化 说 ( 1 1 1 ) 六 、 产 生 式 说 ( 1 1 1 ) 七 、 意 义 建 构 说 ( 1 1 2 ) 八 、 经 验 整 合 说 ( 1 1 3 ) 第三节 大 学 生 学 习 迁 移 的 促 进 ( 1 1 3 ) 一 、 学 习 迁 移 的 形 成 条 件 ( 1 1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