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枝“与”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7 年 12 月 28 日至 29 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全面分析”三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将乡村振兴的内涵明确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确定了从”重要进展“到”决定性进展“再到”全面振兴“三步走的目标任务,为 2018 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农商银行需要及时转变观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同声共荣的本质,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守面向”三农“、面向社区、
2、面向中小微企业、面向县域经济”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专注主业,创新方式,提升服务,聚焦”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重新确立”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信贷思路,积极拓展消费金融、小微企业、绿色信贷、科技金融、三农融资、脱贫攻坚方面的”融资蓝海“。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农商银行提供了广阔市场 1、立足乡村资源禀赋特点,因地制宜支持打造”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支持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发展。支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打造特色水果、水产品、农产品等一批区域品牌,形成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征”小而美“的特
3、色农产品品牌。支持龙头企业联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构建”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起来,促进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提升产业价值链。支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支持构建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实现单一产业购销合作到多元要素融合共享的转变,推动订单农业和”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创新,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支持乡村新业态发展。支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拓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活化农村产业,整合农村劳动力,激活农村的内生力量。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
4、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三个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重塑美丽田园、美丽小镇,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2、围绕”十三五 “期间在全省建设 100 个休闲集镇、开发1000 个乡村旅游特色村目标,助力打造一批休闲农庄、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等乡村旅游基地。支持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打造。依托山水、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支持开发一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强的生态农业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农事活动体验游、乡村民俗风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支持乡村旅游富民行动。充分发挥旅游辐射面广、参与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重点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景观
5、、民宿客栈建设和农家乐、旅游商品制造业、旅游消费发展,支持打造文化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让乡村旅游更加有”味“、有”戏“,从而优化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3、主动对接承包地 ”三权“分臵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等政策,因地制宜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探索创新土地经营权反担保、组合担保、 ”农地农户合作社“等担保和服务模式,以信贷资金引导、支持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求,稳妥推广农房(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业务,有效盘活乡村资产,增加农业生产经营资金来源,促进乡村壮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致富。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
6、住房试点工作,拓宽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增收渠道,促进集体土地优化配臵和集约利用。开展以森林资源资产抵押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创新,稳步推广林权抵押、林权按揭贷款系列产品,支持林业资产盘活,助推林业发展、林农增收和生态保护。二、农村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耕耘农村金融更需要精耕细作第一,产业选择要精准。既要着眼传统种养业,更要着眼加工流通服务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种养业转型升级,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等,需要金融加力助推。与此同时,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后快速发展的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对资金依赖程度更高,也是新金融应瞄准的投资机会。第二,服
7、务对象要精准。既要满足小农户需要,更要支持规模新主体发展。小农户务实勤劳、诚实守信,主要应提供小额信贷或者是龙头企业产业链带动等方式解决其金融需求。同时,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已日益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他们的贷款难、保险少问题尤其突出,需要金融机构精准发力,他们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优质大客户。第三,产品模式要精准。既要提供精准到位的专项产品,更要开展”一条龙“的综合服务。农村金融不同于工商金融、城市金融,产品不宜简单”移栽“,要多嫁接乡土。比如农业信贷要完善专业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让农民贷得到、贷得起,农业保险要定制设计能够保成本、保价格甚至保收入的好产品,让保险保得住、赔得到。同时
8、,还要研究向农民提供信贷保险、理财服务以及投资顾问等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第四,信息对接要精准,既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更要搭建有效的供需对接桥梁。今年农村农业部开发运营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通过主体直连、信息直报、服务直通、信息共享,向金融服务机构精选推送优质规范经营主体有效需求,为新型经营主体点对点对接信贷、保险、补贴等服务。三、立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创新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将整体呈现出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种养结合的发展趋势,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兴农业经营主体
9、将大量涌现。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应加快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和优化金融供给:一是进一步打通金融供给的通道,改善金融有效供给的数量。加快抵押担保、融资租赁、农业保险、农业信托等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信托、保险、担保、租赁等的业务模式,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二是进一步丰富金融供给的产品体系,改善金融有效供给的质量。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创新推广财政补贴资金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水利机具抵押贷款和”银行保险“等融资模式,改进农业生产条件。主动对接乡村饮水安全、清洁能源、道路交通、电信网络和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创新开发特
10、许经营权、收费权、股权质押等专项金融产品,运用”银行农户企业“”银行农户财政补贴“等服务模式,为改善乡村生活和人居环境提供资金支持。积极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便民服务网络,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全力满足乡村交通、医疗、教育、养老、水、电、煤气、天然气、通信、有线等领域的支付结算和代收代缴金融服务需求,提升乡村社会公共服务便利性。立足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特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深耕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建立客户分层体系,提高风险定价水平,实施精细化、差异化定价,合理确定利率或费率水平。三是进一步简化金融供给的业务流程,提升金融有效供给的效率。优化业务审批流程,缩短融资链条,提高信贷投放效率;借助互联网
11、、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和整合业务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技术与数据应用能力,提升金融供给的配臵效率和服务水平。四、立足农村信用环境,推进乡村诚信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信用工程。主动对接各级政府诚信建设要求,在广大乡村地区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和评定工作,加强信用奖惩力度,在贷款额度、利率、期限、服务等方面给予区别对待,弘扬”守信获益、失信受限“的诚信文化。开展农村信用共建。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人行、银监、法院、工商、税务等合作力度,借助村两委、驻村干部、村级联络员等力量和第三方数据平台,完善乡村客户信用信息档案,填补农村信用空白,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推进金融知识
12、下乡。围绕”信用与乡村发展“”信用与乡村生活“等主题,依托农信书屋、普惠金融学校、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广泛开展”好信用建好档案,好档案得优贷款“等形式多样金融知识宣传和普及活动,提升乡村居民运用金融服务创业致富的能力。五、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健全管理机制是保障。一是健全党建引领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系统党委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的优势,实施各级党组织党员联动服务,确保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党员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二是健全质量管理的保障机制。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不动摇,增强干部员工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三农“特色产品创新和整合力度,确保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都有产品对接、有服务
13、方案。加快”三农“和农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制度、流程、渠道的改造升级,并做到”三个优先“,即乡村振兴信贷资源优先安排、支持乡村振兴贷款优先发放、乡村振兴相关金融服务优先满足。贯彻落实质量兴农战略,将合规经营贯穿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过程,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三是健全组织建设的保障机制。优化”三农“事业部管理,实现营销服务的专人、专岗、专营,提升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专业化水平。围绕新时代”三农“工作要求,致力培养造就一支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金融服务人才队伍,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四是健全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深化与各级党政以及有关部门的联动协作,积极搭建银政合作、银企互动、银村共建等服务平台,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