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县级行社稽核审计亟需四大转变县级行(社)亟需“围绕经营抓稽审,抓好稽审促经营” ,着力实现稽核审计观念、方式、角度、职能等四个方面的转变,加大稽核监督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以促进业务经营合法化、操作程序规范化、会计核算科学化、财务收支合理化和经营安全效益化。一、转变观念,变事后稽审为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各环节全程系列化稽审由于种种原因,县级行(社)的内部稽审工作多为“马后炮” ,不仅无助于稽审作用的发挥,也容易引发弊端,迫切需要转变观念,由事后稽审向事前、事中、事后等各阶段、各环节全程系列化转变,使稽审工作由“消防队”变成“医疗队” ,达到尽早发现症状提前诊治,不至于小病变大病、大病变不治
2、之症之目的。具体为:一是关口前移。每项政策或重大决策出台前或业务经营出现起伏时,稽审部门就应该及时介入。为确保关口前移,稽审部门要在行(社)董事长(理事长)直接领导下依法合规独立行使在条线部门自身监督基础上的再监督,并且授予特权:有查处违章违纪权、有通报批评权、有经济处罚权,对县级行(社)的人事管理、经营决策、信贷投放等重大事项有建议权甚至“见官大一级”特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端干涉其正常工作。如对基层推荐、县级行(社)考察确认的后备干部和任命的中层干部,稽审部门应对所经办的业务及思想行为进行任前、任中、任后稽审,将否决、降职、改任、重用的建议提交班子,以确保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稳定性。二是注
3、重过程。要通过对重大改革、业务经营等的全程系统化稽审,及早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做到防微杜渐。三是调谐频率。即:科学合理调整稽审面和次数,增强稽审的前瞻性、科学性,提高稽审效率。四是跟踪稽审。稽审终结报告提交后,要纵深挖掘、综合分析,对整改过程再稽审、再监督。二、转变方式,由纠堵漏洞向程序化、规范化、质量化转变为使稽审工作由纠堵漏洞向程序化、规范化、质量化转变,需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稽审程序遵循“四化”标准:(1)程序化。任何稽审均严格按照稽审准备、稽审实施、稽审报告、稽审终结等程序组织实施。(2)底稿制式化。所有稽审人员,无论稽审任何项目,必须使用统一制式的底稿和既定的记载内容格式。 (3)报告
4、规范化。稽审报告一律按被审单位概况、简要评价、存在问题、稽审结论、处理意见、改进建议等规范的格式表述。 (4)档案管理标准化。所有稽审资料必须按照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归档管理,以备查考。二是稽审质量需保证。被稽审单位提供的帐簿、凭证等必须符合上级的相关政策制度规定及稽审要求;稽审应坚持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查找问题定性准确,有具体的法规依据。并且,注重层次性、时效性,用全面、发展、辩证的观点。评议的标准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要据实对稽审人员制定出定性和定量的考核标准,并且,将稽审人员的职业道德、任务分配、工作质效等与稽审人员的浮动工资及其本人的评优晋级晋职相挂钩,凡出现效率低
5、下、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视具体情况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处理处罚。三是稽审形式多元化。以上级组织“上查下”为主,或者上级组织抽调人员交叉审计,有必要定期不定期根据需要聘请第三方参与稽核审计。四是引入先进科学的稽审方法。在采用传统的事后稽审、静态稽审、现场稽审等办法的同时,应依托省联社新一代 IT 系统及大数据平台,借助其强大的统计、查询功能和AO 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判断,建立覆盖省辖全部业务的审计数据中心,以实现稽审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构建集现场审计管理、非现场审计管理、基础管理、内控评价、在线培训、在线考试、风险监测、风险预警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数字化审计平台,以实现审计工作标准化、流程化、
6、信息化。三、转变角度,变侧重于业务稽审为营运效益、风险权重等全方位稽审一般而言,原有的稽审只能算是传统的、常规性审计,只有对营运效益、风险权重的稽审以达到降低资产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实现安全经营之目的,才是稽审工作的最高境界。为此,在稽审过程中,应推出“四点一效”战略,即:把立足点放在安全经营上,把着眼点放在监督业务健康运营上,把着力点放在提升资产质量上,把中心点落实在提升经营效益上,在审计中搞好监督,在监督中发挥作用,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素质、加强经营管理、增创经营效益、为行社的稳健经营保驾护航之目的。四、转变职能,变单纯的查找违规问题稽审为与内控制度建设稽审相结合人是社会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
7、因素,人的工效如何,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能力的发挥。为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不严、约束不力、制度棚架等问题,稽审工作应当以重点岗位、要害部门为重点,就其内部管理是否建立了涵盖所有岗位、业务领域且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制度,是否适应新业务、新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进行全面、分层次、针对性的细致稽审,据此进行分类、剖析原因,拿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在此基础上,针对以往规章制度因制订不具体、不到位、不明确而导致失控、漏控之处,结合上级行局社办出台的新政策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每个岗位的特点,完善制订出相关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而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