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眼睑下垂 教学课时: 1学时 目的要求 : 掌握概念、针灸治疗方法。 重点 : 针灸治疗方法。 难点: 概念、诊断要点。 一、概念 眼睑下垂是以上睑提举无力或不能自行抬起,以致睑裂变窄,甚至遮盖部分或全部瞳仁,影响视力为特征的一种眼病。 又称 “ 上胞下垂 ” ,重者 “ 睑废 ” ,古称 “ 雕目” 、 “ 侵风 ” 。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单眼与双眼之别。 二、现代医学范围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眼外伤、动眼神经麻痹等疾病,可参考本节治疗。 三、病因病机 本病可因先天不足,或因风邪外袭,或因脾虚气弱,经筋受损所致。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弱,以致眼睑松弛。有因风邪外袭,筋脉失养,气血不和
2、,肌肉弛纵所致。或因脾虚气弱中气不足,筋肉失养,经筋弛缓,胞睑松弛无力而下垂。或由外伤损及筋脉,气血阻滞,筋肉失养亦可引起本病。 气虚不能上提,血虚不能养筋为其主要病机。 四、辨证治疗 (一)辨证 以上眼睑下垂,遮掩瞳孔,眼肌无力挣开,双侧下垂者影响瞻视,重者眼球转动不灵,视一为二为主症。 若自幼双侧或单侧眼睑下垂,终日不能抬举,兼有眉毛高耸,额部皱纹加深,小儿伴有五迟、五软,舌淡,苔白,脉弱者,为 先天不足 ; 若起病突然,多单侧眼睑下垂,重者目珠转动失灵,或外斜,或视一为二,兼有其他肌肉麻痹症状,舌红,苔薄,脉弦者,为 风邪袭络 ; 若起病缓慢,上睑抬举无力,朝轻暮重,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
3、重,兼有精神疲倦,面色少华,眩晕,肢体无力,食欲不振,眼睑肌肉麻木不仁,舌淡,苔薄,脉虚弱无力者,为 脾虚气弱 。 (二)治则 益气提睑。先天不足兼培元补肾,风邪袭络兼疏风解表,脾虚气弱兼补脾益胃。取局部穴为主。 (三)处方 1.主穴 攒竹 丝竹空 阳白 三阴交 足三里 2.配穴 先天不足者加太溪、命门、肾俞;风邪袭络者加合谷、风池、膈俞;脾虚气弱者加阴陵泉、脾俞、胃俞。 3.方义 取足太阳经攒竹、手少阳经丝竹空、足少阳经阳白穴,为眼的局部取穴,可通经活络、调和眼部气血而升提眼睑;足太阴经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足阳明合穴足三里,补益后天之本,助气血生化,以荣经筋,益气提睑。 加太溪、命门、肾
4、俞以培元补肾;加合谷、风池疏风解表,膈俞行血,治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加阴陵泉、脾俞、胃俞补脾益胃。 4.操作 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可加灸。攒竹、丝竹空、阳白三穴即均相互透刺,还可透向鱼腰。每日 1次,留针 30min。 (四)其他治疗 1.皮肤针 取患侧睛明、攒竹、眉冲、阳白、头临泣、目窗、目内眦经上眼睑至瞳子髎。头部穴位中等刺激,眼区局部穴位轻度刺激,每日 1次,每次 15min。 2. 耳穴 取眼、肾、脾、胃、耳背脾。埋压王不留行籽,每日按压 3 5次, 5d更换压丸 1次。 3.神经干电刺激 取眶上神经与面神经刺激点 (位于耳上切迹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处 ),眶上神经接负极,面神经接正极,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隔日 1次,留针 20min左右, 10次为 1疗程。 五、按语 1.本病针灸治疗有一定疗效。 2.先天性重症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