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实验中学 2015 级高三(上) 12 月月考试卷 语 文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词之所以微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本来就是那些个诗人文士写给美丽的歌女去唱歌的歌词,没有想把我的思想怀抱理想志意都写到词里边去。他最初本来没有这种用心,没有这种想法。写美丽女子的爱情,就是写美丽女子的爱情。可是,奇妙的事情就是在这里发生的。每一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思想文化教养性格的种种不同的背景的,不管你是欣赏诗歌,还是创作 诗歌,都无法避免,你就是你,你无论是解说,无论是创作,都带着自己的背景在其中了。微妙的事情发生在哪里呢?
2、就是在这些个诗人文士,当他用游戏笔墨为了娱宾遣兴给歌女写歌词的时候,无法避免地把自己的性格思想,在不知不觉之中,隐意识的,自己完全都不知道的,流露表现在爱情的歌词中去了。这是很微妙的一件事情。而且,我们有一句俗话说,观人于揖让,不若观人于游戏。我们要观察一个人,看他揖让进退,他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表现得彬彬有礼 当然,因为那是要给大家看的。可是,当他游戏的时候,因为不用端着架子,不用装腔作态了,所以,不知 不觉反而把他更真的自我表现出来了。词就是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就是说他本来没有要写自己理想志意的用心,只是给美丽的歌女,写一些漂亮的爱情的歌词。可是他不知不觉地就把他最深隐的本质,这不是拿腔作
3、调说出来的什么伦理道德,而是他自己真正的感情人格的最基本的本质,无意之中,不注意之间就流露表现出来了。 词既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因此,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就为词的性质下了这样几句定义,他说: “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 他说词这种文学体式是 “ 要眇宜修 ” 。 “ 要眇宜修 ” 出于楚辞 九歌 湘君 “ 美要眇兮宜修 ” ,是写湘水上的一个神灵具有一种要眇宜修的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楚辞有王逸的注解楚辞章句,说 “ 要眇 ” 是 “ 好貌 ” ,是一种美好的样子。又说: “ 修,饰也。 ” 修,是说这种美是带着修饰性的一
4、种很精巧的美。洪兴祖的楚辞补注说 “ 要眇宜修 ” 是形容娥皇的 “ 容德之美 ” 。关于湘君究竟是什么样的神仙,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简单的说,洪兴祖以为写的是娥皇,我们知道,娥皇、女英是舜的两个妻子,舜死了,娥皇女英泪滴洒在竹子上,成为斑竹;后来她们死了,成为湘水之神。这究竟是不是可 靠,楚辞的湘君是不是娥皇,我们今天来不及考证,至少洪兴祖认为, “ 要眇宜修 ”所写的美好,是一种女子的魅力,而且是从内在到外在的容德之美。楚辞 远游上还有 “ 神要眇以淫放 ” 一句,洪兴祖注解说 “ 要眇 ” 是 “ 精微貌 ” 。把两处 “ 要眇 ” 出现的注解结合起来看,我们知道 “ 要眇宜修 ” 的美,
5、是写一种女性的美,是最精致的最细腻的最纤细幽微的,而且是带有修饰性的非常精巧的一种美,王国维说, “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 ,就是说词有这样一种美。 (摘 编自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在初起时,并不承担言志功能,它仅仅只是一种诗人文士写给歌女的歌词,其主要为歌女的歌唱服务。 B. 写词的诗人文士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文化教养个性等背景在写词过程中不自觉地流露于其创作的歌词中。 C. 人们平常所表现出的彬彬有礼其实是端架子,装腔作势的假象,缺乏挖掘个体身上最深隐本质的可能性。 D. 最初的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文士身上最深隐的本质往往不是什么伦理道
6、德,而是他们自己真正的感情人格。 2. 下列关于 “ 要眇宜修 ” 的 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要眇宜修 ” 出自于楚辞 九歌 湘君中的一句 “ 美要眇兮宜修 ” ,是对湘水上的神灵所具有的美态的形容。 B. 王国维认为词具有 “ 要眇宜修 ” 的特点,所以其境界就无法与诗的境界媲美,王国维指出“ 诗之境阔 ” 而 “ 词之言长 ” 。 C. 在楚辞章句中,王逸注解 “ 要眇 ” 为 “ 好貌 ” , “ 修 ” 有 “ 修饰 ” 的意思, “ 要眇宜修 ” 指带着修饰性的一种很精巧的美。 D. 洪兴祖认为 “ 要眇宜修 ” 和娥皇有关,这点虽然没有得到确认,但洪兴
7、祖把 “ 要眇宜修 ”与女性联系分析的理解有一定价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微妙处在于诗人文士主观上并不想要把思想志意完全容纳进去,但客观上却无法避免地将其本质流露出来。 B. 人在游戏中往往是不设防的,因此诗人文士用游戏笔墨为歌女写歌词的过程中,就不自觉地将自己性格思想表现出来。 C. 王国维认为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和词各有特色,各有长短,各具特色。 D. 娥皇女英的典故的可靠性不会影响人们对词的美感的诠释,词具有一种女性的美,具有最精致最细腻最纤细幽微的美。 【答案】 1. C 2. B 3. A 【解析】 2. 试题分析:
8、B 选项中的因果逻辑关系是存在问题的。王国维的评价中并没有指出,词 “ 要眇宜修 ” 的特点对其境界的限制。只是客观地表述诗和词的不同特点。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 B项属于强加因果。 3. 试题分析:选项常常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是外 延过大,判断过宽。本题中的 A 选项中就出现了的情况, “ 诗人文士主观上并不想要把思想志意完全容纳进去 ” 意思是诗
9、人文士仍然是希望把思想志意部分地融入,这一判断显然存在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人一校一国家 1898 年 7 月的一天,山东威海卫的日本太阳旗降下,中国黄龙旗升起。第二天黄龙旗降下,英国国旗升起。这就是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 “ 国帜三易 ” 。原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德、法、俄各有所得,英国强租了九龙半岛和威海卫,强制占据威海卫的日本将威海卫归还中国,再由中 国转租给英国。目睹这一幕国耻的北洋水师见习驾驶官张伯苓,受到强烈刺激。 张伯苓是天津人, 13 岁考入设在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 1894 年张伯苓在水师学堂毕业,翌年春天到通济舰
10、。他亲眼见到了 “ 国帜三易 ” ,联想到甲午战争前的中国海军力量明显占优,为什么却战败了 ?问题在人。要想改变中国面貌,必须改造人,兴办新式教育,培育一代新人。张伯苓怀着这样的信念离开北洋水师,决计以教育救国。 1898 年张伯苓应严修之聘做家馆老师,教授其子弟。 1904 年春天,严、张二人东渡日本考察教育,看到推广新式教育,重视科学技术,是日本 明治维新以后迅速强盛的根本原因。中国要想富强,也要走这条路。他们办起一所私立中学堂,张伯苓任监督,当年秋季招收学生 73 名,年底改名为敬业中学堂。此后,学生人数日增,校舍不够使用,开明邑绅郑菊如捐出天津旧城西南一块十多亩的荒地,严、张即在这里兴
11、建新校舍。因为这处新校舍在城南的开洼,称为南开洼,简称南开,学校因此在 1907 年改名南开中学堂, 1912 年改称南开学校,张伯苓任校长。张伯苓在到处化缘筹集办学经费的同时,千方百计聘请饱学之士来校任教,范文澜、何其芳、老舍等先生都先后在南开任课。 张伯苓从南开中学创办起就 注重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旨在全面培养与造就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他定南开校训: “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 他重视修身教育,每周亲自讲修身课。一次修身课上张伯苓讲不许学生抽烟,当场有学生发问: “ 您不许我们抽烟,为什么自己抽烟 ?” 张伯苓当即唤校工,将自己所存的吕宋烟全数取来,当众销毁。校工惜之,他答道:
12、 “ 不如此,不能表示我的决心,从今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 从此终身不再吸烟。南开在校学生也再无吸烟者。张伯苓把近代西方体育引进学校,重视体育课和师生的身体锻炼,辟有体育场,举办天津市运动会,自己也多次担任 全国运动会、华北运动会的总裁判。南开中学看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张伯苓不让学生死记硬背,也不迎合教育部门推行的各种会考。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手脑并用、知学合一的能力,学校增设了 “ 社会视察 ”和 “ 木工金工技能 ” 两门必修课程,组建了校办工厂。 私立南开中学升留级制度严格,淘汰率高。当时人们常说: “ 进南开难,毕业也难。 ”学校择优录取,考试认真,评分严格,毕业率约为 50。在
13、张伯苓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南开中学培养出了以周恩来、马骏为代表的优秀学生,并逐步实现了兴办南开系列学校的设想:在南开中学的基础上, 1919 年 9 月创建南 开大学, 1923 年增设南开女中, 1928 年增设南开小学,形成旧中国私人创办的建制完整的南开系列学校。其中南开女中始建于 1923 年,到了 1924 年,就已经有四名女子进入南开中学和男生一起听课了。南开中学的办学成绩引起海内外瞩目,孙中山曾赞誉说,南开是世界有名的好学校。 胡适称张伯苓为 “ 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 。 在抗日战争时期,张伯苓热心襄赞国事。很多南开学生、校友,向往延安革命圣地,请张伯苓代为介绍,他都一一给他
14、们写了介绍信,将大批有生力量迁往抗日后方。张伯苓重视对学生的爱国教育,经常用亲身经历的 “ 国帜 三易 ” 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 1935 年 11 月张伯苓赴四川考察教育后,基于对抗日战争时局的清醒认识,于 1936 年 8 月建成南渝中学( 1938年 12 月更名为重庆南开中学)。平津沦陷,当时许多学校都因仓促迁川多有不便,惟独南开中学从容应变,弦诵未辍。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对南开中学、南开大学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当南开校园的硝烟还未散尽的时候,张伯苓大义凛然地宣告: “ 敌人所能毁者,南开之物质;敌人所不能毁者,南开之精神。 ” 张伯苓的四子张锡祜投笔从戎,以身殉
15、国,张伯苓闻讯说: “ 我本人出身水师,今老矣,每以 不能杀敌报国为恨,而今吾儿为国捐躯,可无遗憾了。 ” 1949 年 4 月,蒋介石两次到张伯苓住所,要求先生离开重庆。去台湾或去美国,可任其选择。张伯苓始终不应。蒋氏又派蒋经国和张群先后三次劝行。张伯苓以 “ 不愿离开南开学校,更不想离开祖国 ” 为词,拒绝了蒋氏最后的邀请。 1951 年 2月 23 日,为南开教育辛劳毕生的张伯苓与世长辞,享年 75 岁。逝世的第二天,日理万机的周恩来专程到天津吊唁,他送的花圈缎带上写着: “ 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 。他说: “ 张校长一生是进步的,爱国的;他办教育是有成绩的,有功于人民的。 ”
16、 (摘编 自爱国教育家张伯苓) 4.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全文看,张伯苓制定的南开校训 “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 中 “ 允公 ” 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敬业、献身精神; “ 允能 ” 就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本领; “ 日新月异 ” 就是要求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革新。 B. 南开中学以全面培养与造就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旨,故意加大考试难度,毕业率只有 50左右。 C. 张伯苓对抗日时局有着清醒认识,他特意赴四川考察教育,于 1936 年 8 月建成南渝中学。当许多学校都因仓促迁川无法正常上 课时,惟独南开中学的学生们能正常学习。 D. 四
17、子张锡祜以身殉国后,张伯苓的一番话既表露了对儿子杀敌报国的称许,也隐含了痛失爱子的哀伤,还表达了不能亲上战场报国的终身遗憾。 5. 胡适称张伯苓为 “ 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 。张伯苓的创造性表现在哪里? 6. 文章以 “ 一人一校一国家 ” 为题,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中张伯苓 “ 一人 ” 与 “ 一国家 ” 关系的理解。 【答案】 4. A 5. 变家馆为新式学堂,推广新式教育; 把近代西方体育引进学校; 重实践,重能力; 形成旧中国私人创办的建制完整的南开系列学校。 6. “ 一人 ” 字面上指张伯苓,突显他毕其一生热情投入教育事业,以身报国,矢志未渝的人格; “ 一国家 ” 指
18、的是张伯苓一生强烈热爱的祖国,从决计以教育救国,为国培养人才,开创教育先河,到进行爱国教育,宣传爱国思想,在生命弥留之际,仍激励南开学子竭尽所能,建设富强康乐的新中国。 “ 一人 ”“ 一国家 ” 高度概括了张伯苓和国家的紧密联系,传神地塑造了张伯苓的爱国形象,准确地评价了他一生的贡献、精练地概括了他的爱国精神。) 【解析】 4. 试题分析: B 项,强加因果,不是因为 “ 以全面培养与造就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 质人才为旨 ” 才故意让考试很难; C 因果颠倒, “ 对抗日时局有着清醒认识,他特意赴四川考察教育 ” 错,文中是他在四川考察教育后,基于对抗日战争时局的清醒认识,率先在成创办学
19、校; D“ 还表达了不能亲上战场报国的终身遗憾 ” 错,应该是遗憾得偿的欣慰。 A 项通过阅读全文可得知是正确的。 点睛:这道题既涉及到了对张伯苓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阅读时可先解读标题,然后阅读全文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经历,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总结文章手法技巧,然后将选项与原文对照,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5. 试题 分析:本题考查传主的事迹,信息分散于第三段到第五段,仔细阅读可筛选出第三段,写张伯苓看到日本推广新式教育,重视科学技术,认为中国想要富强也要走这条路,办起私立学堂,请来很多知名人士授课;第四段,写张伯苓的办学理念, “ 重视修身教育 ”“
20、 把近代西方体育引进学校,重视体育课和师生的身体锻炼 ”“ 看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第五段写张伯苓建立女中,并 “ 形成旧中国私人创办的建制完整的南开系列学校 ” 。综合这些信息分条归纳可得出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能力,解答时首先要阅读题干要求,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看作者选择 了哪些材料或事迹来表现传主的品质或贡献。需要提取的信息点理清之后,还要注意答案的加工整合,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分条作答。 6. 试题分析:从表层上看, “ 一人 ” 就是指本文的传主张伯苓, “ 一国家 ” 就是指中国;从全文来看,文章展示了张伯苓为使国家富强毕生所做的努
21、力,他为国奉献了 “ 一人 ” ,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 一校 ” 并不是指具体哪一个学校,而是指张伯苓通过办学为国家做贡献,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传记以 “ 一人一校一国家 ” 为标题暗示了传主的身份,概括了传主的主要事迹,突出了传主的爱国精神。 点睛 : 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这类题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第二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第三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
22、的评价和态度。第四看修辞手法: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五,综合上述思考所得总结出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 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王奎山 1982 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当场点
23、着吸了起来;不会的,就夹在耳朵上。 这是刚刚到家那天的事。此后的几天里,家里也是人 来人往像赶集一样,没个冷清的时候。母亲高兴地说,咱家几十年都没有这样热闹过了。父亲点点头,说,那是哩,那是哩。 直到年三十下午了,家里才算清净下来。母亲麻利地剁好饺子馅,妹妹和好面,和父亲三个人包起饺子来。我和徐美红表示要帮忙,被母亲坚决地拒绝了。于是,我躺在厨房一角父亲平时睡觉的地铺上看书。徐美红也找了一本闲书,懒懒地靠在我的身上看。这中间,徐美红上了一趟厕所。黄昏时候,饺子包完了。妹妹说,憋死我了,就往厕所跑。一会儿妹妹就跑回来大惊小怪地喊,猪跑哪里去了?咱家的猪跑哪里去了?父亲母亲都慌了,忙着往厕所里 看
24、,厕所里空空如也,哪里还有猪的影子?我们这里,厕所和猪圈是在一起的。 突然,妹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大声说,俺嫂中间上厕所了,肯定是出来的时候忘记拴栅栏门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一到乡下,徐美红就暗中朝我抱怨,啥都好,就是解手太恐怖了,身边那么个失东西朝你虎视眈眈的,吓死人了。因此她匆忙离开时忘记拴栅栏门,以至于让猪跑了出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母亲忙给徐美红打圆场,批评妹妹说,你胡说个啥,你嫂出来咋会忘记拴栅栏门!徐美红也是个实心人,也不知道推卸责任,说,我忘记拴没拴栅栏门了。父亲宽厚地笑笑,说,我出去找找看 ,二百多斤重的大肥猪,还能丢了?说罢,父亲就出去找猪去了。跟着妹妹也说,反正没事,我也出
25、去找找。 天黑透了,四周传来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别人家都在过大年了,我们家却连灯都没有点,五口人有两口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奔波呢。 终于,父亲回来了。停了一会儿,妹妹也回来了。父亲把手一挥,朝母亲说,烧火吧,不能因为丢了一头猪,就连年也不过了,该咋过还咋过。父亲还特意朝我和徐美红笑笑,说,丢不了,一头二百多斤重大肥猪,往远处跑,它又跑不动,肯定就在附近,我明天再去找,保准找得到。 话是这样说,但一家人谁也无法轻松下来。特别是 徐美红。因为整个事件极有可能是她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所以更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饺子吃了没几个,就丢下饭碗早早地上床歇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出去找猪了。然后,妹妹也出去
26、了。母亲说,反正我在家也是闲着,我也出去,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这样,家里就剩下我和徐羡红两个人了,我想起母亲的话, “ 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 ” ,就征求徐美红的意见,要不我也出去找?徐美红说,谁不让你去了?你去吧,你想去哪儿去哪儿!我有些尴尬地笑笑,走过去拍了拍徐美红的脑袋,也出去找猪去了。在那样一种特定的情况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我只能 选择一头猪。我希望徐美红能理解这一点。 一直找到中午,连根猪毛也没有找到。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刚进村,就见妹妹远远地迎了上来。一看到妹妹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猪找到了。果然,是父亲在附近的崔庄找到的。原来,头天下午猪跑到人家的包产地里吃麦苗,被人家赶
27、到自家的猪圈里圈了起来。父亲给人家买了两盒烟,才把猪赶回来的。回到家里,父亲母亲脸上都是一脸的欢笑。 突然,妹妹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说,哎,我嫂哩?又问我,哥,我嫂不是跟你一块儿找猪去了吗?母亲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知道出大事了,像个孩子一样 “ 哇 ” 地哭了起来。母亲一 哭,本来就是孩子的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虽然没有哭,眼圈也红红的,对我说,我马上就去国营家借车子,你赶紧到新安店去。 新安店,是京广线上离我们家最近的一个火车站。 7.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作品截取生活横断面,写我和徐美红回我老家过年丢猪找猪的小事,表现了城市与乡村在环境、观念、处理问题方式等
28、方面的巨大差别。 B. 徐美红之所以能看上我这乡下娃,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爱情,而是因为她觉得在学报上发表过三篇论文的我有出息,和我结合有美好前途。 C. 徐美红的到来在村子里所引起的强 烈震动、不会吸烟的乡亲把我父亲敬的烟夹耳朵上、厕所和猪圈相连等细节描写,表现了乡村的愚昧。 D. 年三十下午,母亲、妹妹、父亲包饺子,不让我和徐美红帮忙,丢猪后给徐美红打圆场,说明他们把来自大城市的徐美红看得格外尊贵。 E. 丢猪以后,一家人陷入慌乱,赶紧去找猪,忽略了第一次上门的徐美红;一气之下,她离开我家,父亲赶紧借车子,让我到新安店去追她。 8. 身为厅长千金的徐美红来到乡村过年和离开乡村,分别引起了怎样的
29、反应?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9. 作品为什么以 “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 为题?请简要 分析。 【答案】 7. AD 8. 徐美红的到来,引起强烈震动。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男人们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家里像赶集一样热闹。家里人更是高兴,热情招待。 徐美红离开,母亲像孩子一样哭了,小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红着眼圈让我去车站把徐美红追回来。 开头的 “ 热闹 ” 和结尾家人的遗憾、痛惜的对比(或:开头的 “ 热闹 ” 反衬了结尾家人的遗憾、痛惜),写出了乡村的闭塞、落后,凸显了乡村和城市生存状态的巨大差异。 9. 从主题表现角度来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30、孰重孰轻,城里 人和乡下人有着截然相反的回答,从而突出了城乡所存在的巨大差别。 从结构安排来看,徐美红来到乡村过年和丢猪找猪是作品的线索。 从读者感受来看,将人与猪放在一起,显得非常滑稽,引起悬念,吸引读者。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五个选项主要考查了人物性格、小说主旨、写作线索、写作特点等,考点较全。 B 项, “ 不是因为有什么爱情 ” 说法绝对; C 项, “ 愚昧 ” 说得有些过分,应为 “ 落后 ” ; E 项 “ 一气之下 ” 不妥,徐美红内心有不理解,也有愧疚。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内容、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 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
31、要内容 读全文; 抓标题; 辨文体; 找线索; 理层次。解答本题,考生要紧密结合文本,抓住文章中细节,判断选项对错。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2)试题分析:题干 “ 身为厅长千金的徐美红来到乡村过年和离开乡村,分别引起了怎样的反应?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 这是一道考查情节的作用的题目,答题时抓住关键词语 “ 分别引起了怎样的反应 ”“ 作用 ” , “” 主要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作用应该从(结构 +内容)的角度答题。本题主要是前后形成的鲜明 对比,从内容和主旨角度分析对比的作用。段落作用题解题思路: 1段落的作用(结构 +内容
32、) 2结构: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开头:统领全篇、引起下文、营造氛围。本题就是开头段的作用。中间:承上启下、对比反衬、伏笔铺垫 。比如本题就是中间段落。结尾:首尾呼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3内容:概括段意(方法:抄原句、提取重组、自己概括),联系主旨情感。 答题格式:结构(包括表现手法) +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二 .古诗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 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问达,字德允,泾阳人。万历十一年 进士 。历知高平、潍二县,有惠政。征授刑科给事中。宁夏用兵,请尽蠲全陕逋赋,从之。父丧除,起故官,历工科左
33、给事中。帝方营建两宫,中官利干没,复兴他役,问达力请停止,不纳。俄陈矿税之害,言: “ 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 典试 山东,疏陈道中饥馑流离状,请亟罢天下矿税,皆不报。已,巡视厂库。故事,令商人办内府器物,佥名以进,谓之佥商。 而诸高赀者率贿近幸求免 , 帝辄许之 。 问达两疏争执,又极论守训罪,并寝不行。进礼科都给事中。 三十年十月, 星变 ,复请尽罢矿税。时比年日食皆在四月,问达以纯阳之月其变尤大,先后疏请修省,语极危切,帝终不纳。寻迁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所部水灾,数请蠲贷。
34、帝方营三殿采木楚中计费四百二十万有奇问达多方拮据民免重困久之召拜刑部右侍郎 ,署部事兼署都察院事。 天启元年 冬,代周嘉谟为吏部尚书。连掌内外大计,悉持公论。当是时,万历中建言诖误获谴诸臣弃林下久,死者已过半。问达等定议:以廷杖、系狱、遣戍者为一等,赠官荫子;贬窜、削籍者为一等,但赠官。获恤者 七十五人。 问达历更大任,持议平允,不激不随。 先以秩满,加太子太保 , 至是乞休,疏十三上 。诏加少保,乘传归。五年,魏忠贤擅国。御史周维持劾问达力引王之寀植党乱政,遂削夺,命捐赀十万助军兴。顷之,问达卒。以巡抚张维枢言,免其半,问达家遂破。崇祯初,赠太保,予一子官。 (节选自明史 张问达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