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_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926482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242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笔记_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2页
学习笔记_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2页
学习笔记_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2页
学习笔记_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2页
学习笔记_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附件 2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经典学习笔记本管 理 单 位: 指导老师姓名: 继 承 人 姓 名 : 记 录 时 间 段 : 2目 录学习时间 集中/自学 学习书目及内容 备注3阳历日期阴历学习书目 伤寒学学习笔记内容伤寒论六经辩证的概念一、六经的基本概念: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伤寒六经是把外感病中错综复杂的证侯加以分析综合。1、六经辩证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辩证的简称。三阴三阳是指阴阳气量的多少。太阳太者,大也。其阳气量是三份,又称大阳。阳明明者,著也。其阳气量是两份,不如太阳之量大。少阳少者,小也。其阳气量最小,为一份。又称嫩阳,稚阳。太阴指阴气量大,其

2、阴气量为三份。少阴其阴气量为两份。厥阴厥者,尽也,极也。其阳气量为一份,阴气少到尽头。2、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不是生理而是病理的概念。见下表:病位 病性 病变趋势太阳:足太阳经,膀胱腑,体表 阳证 阳证初起阳明:手足阳明经、腑 阳证 阳证极期少阳:手足少阳经,胆腑、三焦 阳证 阳证后期太阴:脾经,脾脏 阴证 阴证初期少阴:手足少阴经、心肾两脏 阴证 阴证危重期厥阴:肝、心包经 阴证 阴证末期阳复二、六经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与经络的关系:六经 循行特点 表现证侯足太阳 循行人体背部 头项痛,腰脊强足阳明 循行人体前面 目赤,目痛,鼻干,腹满痛足少阳 循行人体侧面 耳聋,

3、胸胁苦满足太阴 入腹属脾络胃 腹胀满足少阴 循喉咙,挟舌本 咽干咽痛足厥阴 上额会督巅顶逢 头顶痛2、与脏腑的关系:(1)、阳与腑:足太阳膀胱经小便不利,少腹里急。4足阳明胃(包括大肠)腹胀痛,拒按,便秘。足少阳胆口苦,咽干,目眩。(2)、阴与脏:足太阴脾腹满,腹痛。足少阴肾(心)虚寒,气血不足脉微细,但欲寐。足厥阴肝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食。三、六经辩证的治则伤寒论六经病证的治则,总的说不外扶正与祛邪两方面,而且始终贯串着“扶阳气”, “存阴液”的基本精神,从而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1、祛邪:为泻法,适用于实证。三阳为实热,治以祛邪为主。太阳:经:表实无汗开泄腠理。表虚有汗解肌调营卫

4、。腑:蓄水化气行水。蓄血活血逐瘀。阳明:经清。腑下。少阳(半表半里)和解。2、扶正:为补法,适用于虚证。三阴为里虚寒,治以扶正为主。太阴温中散寒燥湿。少阴:寒化扶阳抑阴(四逆类) 。热化育阴清热(黄连阿胶类) 。厥阴寒温并用。3、扶阳气:三阴阳气虚衰,阴寒内盛。三阴以扶阳为主,如四逆汤、附子汤等。三阳亦然,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伤寒之法,法在救阳”。如太阳表证,肌表热盛而不用寒凉清热,其意在辛温达表的同时,有固护阳气的深意。4、存阴液:扶阳气固然重要,但人体的功能活动和抗病机能的发生,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基础,故存阴液同样重要,特别是阳邪盛时易耗阴液。如白虎汤之清,承气汤之下,都有制止阳邪,保存

5、阴液的积极作用。再如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都是存阴液的方剂。伤寒论在治法的具体运用上,已包含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5阳历日期阴历学习书目 伤寒学学习笔记内容六经辨证传变的一般规律1、传变:(1)、何谓传变?传:邪气由此经进入彼经,叫“传经”。如太阳传阳明。变:六经病失治或误治后,使临床证侯发生了变化,新的证侯不属于六经病证,不能用六经正名来命名者,后世医家称其为“变证”。传变的病理基础:脏腑经络是一个统一整体。若正虚邪盛,则邪气由表传里,由阳入阴,属邪胜病进;若正复邪退,则邪气由里出表,由阴转阳,属邪衰病退。坏病:凡是反复误治所造成的变证, 伤寒论称其为“坏病”。变证或坏病的治则

6、:“观其脉证,知犯何逆,以法治之”辩证施治。(2)、传的一般规律由表而里,由虚而实。循经传:邪气依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传。(但伤寒论并无阳明传少阳的实例。 )越经传:邪气不依照上述顺序,而越过一经或多经相传。表里传:邪气在互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相传,如太阳传少阴,阳明传太阴。直中:外邪不经三阳,直接入侵三阴而发病的,叫“直中”。原因:A、阳气素虚,抗邪无力,病邪直入阴经而发病, (病情较重) 。B、素体不虚,但感邪太重,外邪直中阴经, (治疗得当,预后较好) 。首尾传:太阳厥阴。(3)、变:A、失治:失治不变“太阳病 10 日已去”。失治变“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B、误治:包括误

7、汗、误下、汗下倒置、误吐、误火等。(4)、传变与否决定于:A、正气的强弱:若正气充盛,抗邪有力,则邪不内传;反之则邪易内传。B、感邪的轻重:若感邪重而势盛,则多内传;邪衰势微,则不内传,或虽已内传,亦可有外出之机。 C、治疗的当否:在发病过程中,治疗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是否能截断病程,及时治愈,也关系到疾病的传经与否及传经的趋向。D、体质的强弱及宿疾的有无: 体弱者,病邪易传,且多传三阴;体强者,不易传经,即便传经,亦多传三阳。有宿疾者,其传经多与宿疾所在的脏腑有关。2、合病并病和两感: 两经或三经的证侯同时出现,无先后次第之分者,叫“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阳明少阳合病,三6阳合病等。合病常因

8、邪气太盛,动则侵犯数经。一经证侯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侯,有先后次第之分者,叫“并病”。合病和并病在伤寒论里,只用于三阳病,三阴经无合病并病。两感: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者,称为“两感”。如太少两感。7阳历日期阴历学习书目 伤寒学太阳病辩证纲要学习笔记内容一、太阳病脉证提纲:原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提要:太阳病脉证提纲。分析: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侵袭,首犯太阳,使太阳经气功能失常。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外浮而抗邪,气血必充盛于表,脉象应之而浮。特点是轻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即浮而有力) 。头项强痛太阳经脉走项后,连腰脊。邪气侵袭,太阳经气不利,致太阳经循性部位

9、的筋脉拘急,肌肉痉挛,故见头痛伴颈项部拘紧不柔和。恶寒风寒束表,郁闭卫阳,卫气失于温煦。此外,太阳病应见发热,本条未将发热列入,是因太阳病初起,发热较恶寒出现晚之故,如第3 条说“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 ,但应知,太阳病初起发热虽较恶寒出现晚,但一般是恶寒发热同时存在。因此时为邪在太阳,正邪相争,卫阳奋起抗邪,所以必现发热。恶寒与发热并见,是太阳病的特征。辩证要点:恶寒(恶风) ,或伴发热,头痛连项,脉浮。总病机:邪束太阳,经气不利,正邪交争,营卫失和。二、太阳病分类:(一)太阳中风:原文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解词:中风指肌表被风邪所伤的证侯,与后世的中风偏瘫

10、不同。提要:太阳中风提纲证。本证成因:风邪袭表。分析:本证的形成,与患者的体质有较大关系,即患者体质偏虚,腠理疏松,感受风寒外邪而成太阳中风证。本证主要表现为:汗出,发热,恶风,脉浮缓。汗出(1)风邪伤卫,卫外失固;(2)风性疏泄,营阴外泄。发热风邪客表,卫阳抗邪,正邪交争。恶风A 汗出毛孔疏松,不胜风袭; B 卫阳不能温煦。注:恶风为恶寒的另一种表现形态。一般说恶寒怕冷的感觉较重,随时可见;恶风怕冷的感觉较轻,遇风时方觉怕冷。两者常可并见,不可截然划分。脉浮缓缓为松缓之意,即相对无力的表现。因:A 风性散漫不收;B 汗液外出,脉失充。即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辩证要点:发热,汗出,头痛,恶风

11、,脉浮缓。病机:外邪袭表,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营卫不和。注意:太阳中风证的两个要点:(1)病机在郁闭基础上兼有开泄; (2)虽属实证,但正气相对不8足(并非虚,只是与无汗表实证相对而言) 。(二)太阳伤寒:原文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解词:(1)未发热为暂时未发热,与无热不同。(2)脉阴阳俱紧阴指尺部,阳指寸部,即寸关尺三部脉都见浮紧。提要:太阳伤寒脉证提纲。成因:寒邪袭表。分析:本证是感受风寒病邪而寒邪偏重的类型。其形成与患者体质有关,即患者体质偏壮,腠理致密,感受风寒易形成太阳伤寒证。本证主要表现为: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较重,脉浮紧。或

12、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风寒侵袭卫表,卫阳被束,温煦失司,故初起即恶寒,为必然证。至于发热迟早,与感邪轻重、体质强弱有关。体痛(周身疼痛)太阳经气受阻,营阴郁滞不畅,肌肉筋脉失于温养。呕逆阳郁不宣,胃失和降。无汗寒性凝敛,毛窍致密。脉阴阳俱紧寒主收引,经脉拙急。紧即浮紧而有力。辩证要点:恶寒,头身痛,无汗,脉浮紧。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太阳中风和伤寒的鉴别要点:在有汗无汗。(三)温病:原文 6(上)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解词:(1)温病属广义伤寒之一。提要:太阳温病的主证。分析:太阳温病是感受温、热、暑、燥等热性病邪而致的外感疾病。其典型表现为:发热而渴,轻微恶

13、寒(不恶寒) 。发热外感温邪或邪热内蕴,正气抗邪。本证发热特别突出。渴风热阳邪,耗伤津液。本证口渴而喜冷饮。轻微恶寒(不恶寒)感受阳邪,故轻微恶寒(与伤寒相对而言) 。辩证要点:发热,头痛,口渴,不恶寒(或初起轻微恶寒) ,脉浮数。病机:温邪袭表,化热伤津,营卫不和。注:本证治宜辛凉解表。9阳历日期阴历学习书目 伤寒学大青龙汤证学习笔记内容原文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解词:(1)厥逆 即手足厥冷。(2)筋惕肉瞤 惕,动也;瞤,眼睑跳动也。此句指肌肉不自主跳动。语译:太阳中风若汗出很

14、少,又见脉浮紧,应视同太阳伤寒。若太阳伤寒出现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为太阳伤寒阳郁重证,当用大青龙汤治疗。大青龙汤发汗力强,典型的太阳中风见汗出恶风,或脉微弱者,不可服用,误用则严重损伤阳气阴津。阳气伤不能温煦则四肢厥逆;筋肉失于温养则筋肉不自主跳动,如此,病情就要恶化了。参考原文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解词:(1)但重 只身体沉重。(2)乍有轻时 指身体重,偶尔有所减轻。提要:太阳伤寒兼郁热证证治和大青龙汤的禁忌。成因:38 条为寒闭肌表,阳郁化热;39 条为湿郁肌表,阳郁化热。本证典型表现为伤寒表实证兼烦躁。分析:脉浮紧,

15、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 伤寒表实证。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汗 湿郁肌表,表气郁遏。烦躁 素体阳热亢盛,复为外寒闭郁,热无宣泄之路,热扰神明。本症外有寒邪闭郁或湿邪郁遏而成表实,内有阳郁化热而成烦躁。辩证要点:恶寒发热,身痛或重,不汗出而烦躁。病机:风寒外束,内有郁热。治法:外散风寒,内清郁热。方药:大青龙汤。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 (切) ,大枣十枚,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

16、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解词:温粉 指炒热的米粉。现代用法用量:麻黄 10-15g,桂枝 10g,炙草 10g,杏仁 6g,生姜 15g,大枣 4 枚,石膏 15g。先煎麻黄去沫,后纳诸药,水煎取汁,分 3 次温服,取微似汗。若服 1 次出汗,后即停服。郝万山说:“本方麻黄剂量是 伤寒论中最大者,为发汗之峻剂,应用时要注意:取微微汗出为佳,切勿过汗。若汗出过多,用炒热的米粉扑身止其汗。之所以要用炒热的米粉,因本证原为寒邪闭表,在汗出之后,若突然用冷米粉敷体,犹恐冰伏余寒。这就像我们今天给发汗后的病人擦汗,常用热毛巾而不用冷毛巾的道理是一样的。且本方服一次药汗出邪解,就不要再服第二次,即使有

17、病证反复也不可再用。再用就容易过汗,乃至亡阳”。方解:麻黄汤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10石膏 宣泄郁热生姜 助麻黄汤发汗草枣 补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外散风寒,内清郁热之效。药后汗出表解,热除烦解,犹如龙升雨降,郁热顿除,故名大青龙汤。现代应用:适用风寒表证见高热烦躁而无汗者。大青龙汤禁忌证: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分析:脉微弱,汗出恶风 表里阳虚,禁汗。临床体会:邢锡波说:“大青龙汤适用于中风、伤寒初起,内有郁热,发热恶寒无汗伴烦躁不安或面色正赤,脉浮大滑数,或伴轻度谵语。此时若不用大青龙汤疏表邪而宣郁热,往往很快即转入阳明。至于大青龙汤的用法,要根据病势之轻重,年龄之大小,在剂量上适当调配。如表邪重,麻黄量可稍大,成人一般 812 g,必须配以大量之石膏。麻黄与石膏同用,能宣散内郁之热从表而透出。热邪外达,不但可疏邪外出,更可阻病势之发展。石膏之用量,常为麻黄 3 倍,如热势盛者,石膏量还可加大。麻黄为辛燥之品,若内有郁热,服之每感烦躁不安,而佐石膏则无此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资料库 > 生活指南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