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延安市“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机会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本规划依据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要求编制,是“十三五”时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 一、规划背景 (一)延安市基本 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2、。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延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1年,全市 GDP 突破千亿元。 2012 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4748 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人均 GDP突破 1万美元。 201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1198亿元;财政总收入 460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61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水平。 2 在主要领域上,率先在全省实现 15 年 免费义务教育,九 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9.8%,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不断强化,五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突破 7万人。覆盖城乡
3、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和建立城乡居民大病统筹保险制度,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服务体系继续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实施,残疾人小康进程加快推进。基本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到 12 类 46 项,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 95%,大病保险覆盖全部城乡参保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 45元和 440 元。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增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 99.5%。 (二)延安市基本公共
4、服务发展挑战 随着“十二五”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经济与社会领域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使得民生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延安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十三五”时期,我市基本公共服务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仍然存在,经济增长压力巨大,在国际能源格局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地区博弈激烈等客观环境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延安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将面临更 3 多的风险和挑战。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尽管综合增长优势仍然明显,但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民生领域的发展面临挑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收入差距
5、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因此,“十三五”时期,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继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着力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与供给质量,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三)延安市基本公共服务 事业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四化同步”的路径设计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的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要求,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大扶持力度,实行有差别的产业、土地等倾斜政策,推动共同
6、富裕,这必将为延安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提供强大动力,促进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延安自身发展来看, 随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务 实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国家层面区域规划的实施,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优化配置各类要素,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且 必将极大地释放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带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 4 (四)延安市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自身发展来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现代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体现。服务型政府应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共需求为尺度、充分满足公众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诉求,这既是现代政府的基本使命
7、,也是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十三五”时期是我市进一步深 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时期。伴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自身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的积极作用。因而,以公民为本位,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推进延安构建服务型现代政府的必然要求。 从长远来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以社会事业发展改善经济增长环境,这一经济与社会事业协同发展的目标也要求将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任何时期社会的发展都是统一的整体,特别是随着公 民物质财富的增长,不
8、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难以满足日益高涨的公共服务需求,也就难以承载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重要使命。因而,以“十二五”公共服务建设成就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成为推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5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普惠性、保基本、均
9、等化、可持续为方向,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善服务项目和基本标准,强化公共资源投入保障,着力提高延安市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水平,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公平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促进延安市经济社会的升级转型,实现跨越式协同发展。 (二)指导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原则。将社会发展、行政改革与公共服务紧密结合起来,让民生建设成为延安 “十三五”期间发展的目标和重点,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体系,让居民平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原则。立足于延安本土特色,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突破制约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
10、的关系。 第三,坚持上下衔接、统筹协调的原则。立足我市新时期经济 社会事业全面进入新阶段的发展规划,统揽全局、上下衔接,统筹考虑各类产 业经济升级转型的需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体 系配套升级,为协调推进各项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6 第四,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坚持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统筹推进的基础上,按照公共服务均 等化的要求,突出重点,向相对薄弱的基本服务、农村地区、困难群体和基层社区倾斜。抓住 “十三五”时期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重点发展教育、医疗、公共文化体育等服务型事业,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水平。 (三)“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市基本公共服务事业
11、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0年,形成以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以基层社区服务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人才和志愿者为服务队伍、以数字化管理为方式,以改革创新为途径,建成城乡一体化、覆盖全体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全面实现城乡均等的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质量达到全省中等偏上水平,建成教育强市,基本形成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继续保持稳定的就业局势,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到 2020 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8万人,农村
12、劳动力转移就业 15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4.0%以内。 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保障标准持续提高,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有保障的社会保障体系,不 7 断提高社会保险管理和经办水平、保障能力,实现基本社会保险均等化,保障各类群体基本生活需求。 构建制度更加完备、体系更加健全、覆盖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基本社会服务体系。 全面建成较完善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人口管理、卫生计生综合监管四大体系,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建立,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全市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和健康保障。 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
13、障房建成率,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逐步、逐批实施保障,逐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 住房需求。 积极增加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供给,均衡各项服务发展 ,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体系 ,推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实现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 不断提高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公平性。按照平等、参与、共享的原则,以残疾人的民生需求为重点,不断提高我市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公平性和可及性。 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得到保障,基层服务基础更加夯实,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供给模式创新提效,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各领域制度规范衔 接配套、基本完备,服务提
14、供和享有有规可循、有责可督,基本公共服务依法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8 延安市“十三五”社会事业发展预期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十二五末数据 十三五末数据 累计 基本公共教育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比例 % 100% 城乡生均教育经费差异 138% 120%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95% 98%以上 小学、初中净入学率 99.80% 99.9%以上 高中毛入学率 95% 98%以上 劳动就业服务 城市新增就业人数 1.9 万 8 万 (累计) 城镇调 查失业率 4.00% 4.00% 基本社会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91.6 万 91.4 万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222.9 万 222.
15、9 万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9 万 20 万 基本社会服务 五保供养能力 30% 60% 儿童福利院床位数(张) 200 500 农村集中供养率 30% 50% 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0 个 5 个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婴儿死亡率 / 7.5 孕产妇健康管理率 / 90%以上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 90%以上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9.5 孕产妇死亡率( 1/10万) / 18 人均预期寿命 / 77.3 公共文化体育 公共图书馆数量 13 个 15 个 国民综合阅读率 % 80 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 3500 万人次 7000 万人次 文化馆(站)数量 141 个 151 个 经常参加体育人
16、数比例 % 36.2% 公共体育场馆数量 14 个 18 个 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 0.98 平方米 1.8 平方米 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99.5 100 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特殊困难残疾人生活救助率 / 100% 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率 / 100% 残疾人托养机构服务能力(人次 /年) / 24 适龄残疾学生教育补助覆盖率 / 100% 残疾人就业率 / 70%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率 / 80% 9 三、基本公共教育 (一)发展目标 全面实现统筹城乡的教育一体化,教育质量居全省中等偏上水平,建成教育强市,基本形成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 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
17、育,毛入园 率达到 98%以上;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学、初中净入学率均达到 99.9%以上;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8%以上,实施免费高中教育;实现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 3 所,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 2 所;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满足不同个体教育需求,建成 5-10所示范性民 办学校 ;建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3 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4.5年。 (二)主要任务 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建立与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配置、校舍条件和装
18、备设施,推进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对口支援,建立并完善区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合理流动机制。 二是推动学前教育增量提质。 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加强保专栏 1: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到 2020 年,改扩建小学 220 所、初中 50 所 ,建立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配置、校舍条件和装备设施 ,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学、初中净入学率均达到 99.9%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颁标准, 13个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学校布局结构优化合理,城乡教育差距基本消除。 10 育教学硬件设施配备,切实落实学前教育的办园要求,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提高办园水平和保
19、教质量。 三是实现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推行普通高中“走班制”, 实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健全城乡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优化中职教育资源,坚持“一县一中心”,加强 13 个县区职教中心基础能力建设,办好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推进,基本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专栏 2:学前教育发展工程 完成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 100 所, 2016 年公办幼儿园及在园幼儿占比均达到 50%以上 ,2020 年达到 60%以上;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 10 所、市级一类幼儿园 20 所;全市每年公开招聘或 转聘增加编制内学前教育专业专任幼儿教师 500 名。 专栏 3:普通高中建设工程 迁建新建 4 所高中,改扩建 6 所高中。全市新创建省级示范高中 5 所, 90%以上普通高中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标准,基本实现优质高中全覆盖。到 2020年,全市高考成绩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