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脑血管疾病CT、 MRI 诊断蚌埠医学院影像诊断教研室 朱广辉脑血管疾病概述脑血管疾病是指一类由于血管的病变引起脑组织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疾病。分三大类:w 1、缺血性脑疾病1)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2)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Binswanger disease)3) 脑动脉炎4)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w 2、脑出血w 3、血管病变1)颅内动脉瘤 2)动静脉畸形 3)海绵状血管瘤 4)静脉性血管瘤脑梗死( INFARCTION )血管阻塞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1 阻塞性 血栓形成或栓塞2非阻塞性 脑部血液灌注压降低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2、、 血液粘稠度过高、脑血管解剖异常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1、缺血性脑梗 死 2、腔隙性脑梗死 3、出血性脑梗死4、分水岭脑梗死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病理过程:(相互重叠)1、坏死期:脑缺血 46H , 脑组织改变不明显, 6H后坏死,一般 CT在 24H后才能发现;2、软化期: 23D后,神经细胞及纤维消失,为巨嗜细胞取代; 25D水肿加重; 12周水肿减轻;3、恢复期:小的软化灶可被星形细胞及纤维填塞;大灶形成含液囊腔。脑梗死( INFARCTION )坏 死 期 : 4-6小时灌注综合征,血管源性 脑水肿, 其 后神 经细胞坏死。吞噬期 /软化期 : 2天后神经细胞及纤维消失,为 格子细胞所代替。
3、机化期 /恢复期 : 1周后液化、囊变、纤维化。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早期脑梗死 CT表现:缺血性脑梗死在发病后 12h内无明显密度变化,较大的梗死灶可见局部脑轻度肿胀、脑沟变浅;当累及基底节时,可见壳核密度减低,灰白质界限不清。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CT表现:1、低密度区: 24h后可见楔形或不规则低密度区,边缘清楚,累及皮髓质,形态与供血部位与侧枝循环有关; “岛带征 ”和 “基低节回避现象 ”;2、占位效应:缺血性脑梗死在 214d内有占位效应, 25d水肿 达到顶峰, 1-2周逐渐减轻;3、模糊效应:在梗死后 23周,水肿消退,梗死灶内大量毛细血管增生,侧枝循环形成和局部充血,吞噬细胞浸润,出现结节状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病灶边缘不清,称“模糊效应 ”;4、囊腔和邻近脑萎缩:发生在 45周后。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CT增强扫描:一般在 56d可出现强化, 23周最明显,强化形态多样,多数呈脑回壮强化。由于 BBB破坏,新生毛细血管和血液过度灌注所致。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