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罗斯科学家所了解的“深蓝孩童” 新(2009-04-30 21:49:27)http:/ 标签: 宝瓶座靛蓝儿童教育新时代分类: 靛蓝儿童俄罗斯科学家所了解的“深蓝孩童” 据俄罗斯真理报12 月 8 日报道,据俄罗斯社会科学院的科学家们称,地球上现在似乎存在一种新的人种-“深蓝孩童”。他们自称有超能力,可以看到 灵异现象,能预测到将要发生的事情;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智力很高、直觉性强,非常敏感等;从人体能量摄影的图片中发现,代表精神力的蓝色,在他们身上特别 明显,因此被称为“深蓝孩童” 。对此,多数科学家不以为然。 预言孩童将拯救人类,新人种将要诞生 据古代玛雅历法记载,地球由始到终分为五个太阳
2、纪,分别代表五次浩劫,分别为:洪水浩劫,有人认为是圣经所说的诺亚方舟;风蛇浩劫,世上 的建筑物被风蛇吹毁;火雨浩劫,大地遭受天降火雨之祸;地震浩劫,地球遭受强烈地震的灾祸。这四个浩劫都已经应验,而第五个浩劫就是世界末日,依据玛雅历 法推算就是 2012 年 12 月 22 日这一天。这天太阳和地球形成一条直线,好像箭头一样指向银河系中心。据说,只有那些智力达到“深蓝孩童”水平的人们,才能逃脱末日之劫,并预言:孩子们将拯救人类。 关于“深蓝孩童” 的说法有很多例子。比如拉脱维亚就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她喜欢诉说自己夜晚在宇宙中漫游的景况。小女孩五岁的时候,她的 父亲惊奇地发现她知道关于宇宙的很多知
3、识。尽管他不大相信小女孩说的话,但是当他修理自己那辆旧拖车的时候,却总是能从小女孩那里得到一点提示。他说: “我不知道她怎么做到的,但是她总是知道车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俄罗斯研究人员宣称1994 年以后出生的孩子有 95%属于“深蓝孩童” ,这可以从他们能量摄影图片上身体周围的蓝色光环得到证明。这些 孩童的内脏器官功能已经有所改变;他们的免疫系统能力比常人强几倍,对疾病完全免疫,甚至能抗艾滋病;他们的 DNA 也不同,可能发生了基因变异。科学家们 推测说,可能由于基因变异的关系,地球上数以千计的居民已经不再属于“旧人类”,一个新的种族正在诞生,尽管这个过程进展缓慢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发生着。 2
4、012 年对这些深蓝儿童有特殊的意义。根据玛雅人的预言,2012 年太阳和地球形成的直线指向银河中心的时候,将会发生所谓的“伟大变革”。上述这个位 置将会终结世界的三维模式,地球上的人会有机会住在四维世界里。但是机会只给那些思维已经扩展到新境界的人“深蓝儿童” 。 最近深蓝儿童的现象变得很常见。仔细观察一下你们的儿女。研究人员声称,出生在1994 年以后的孩子 95都是深蓝儿童。这个迷人的形容 词起源于身体周围特殊气流的颜色。这些孩子的内脏器官有与众不同的功能,他们的免疫系统比普通人强好几倍。他们有一种不寻常的突变类 DNA。换句话说,从 DNA 改变的角度来说,数百万地球居民不是人类。新的人
5、类缓慢但的的确确正登上世界的舞台。 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德伦瓦罗梅尔希塞德(DrunwaloMelhisedek )主张,我们情感和精神的身体,产生了一个特殊反应,导致 现代孩子的 DNA 突变。这种反应是我们身体发射出来的一种波状物质。新的救生信息就藏在我们行星的潜意识中。换句话说,每个人都能得到。深蓝的传播就是 发生在我们眼前的惊人现象。能够意识到精神力量冲击的任何人都能跟随深蓝儿童的指引。关于孩子将领导人类救赎的古老预言就要实现了。 或许你自己也是深蓝儿童,因为深蓝现象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但是你无法召唤一两个奇迹,或是能透过墙壁看东西。这没关系,因为深 蓝力量不全靠奇迹。有深
6、蓝天赋的人在某个专门的实际用途上非常聪明。他们可以回忆起早在他们的母亲怀孕之前,他们是如何挑选父母的。他们可以教他们的父母 一些简单的圣经真理,比如说如果你不再想钱的话,你挣的钱已经够花了,那为什么还要担心钱的事。这些孩子的目标是达到精神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深蓝儿童的行为举止可能变得像亡命之徒一样疯狂,也可能就像是个天使一样安静的人。但是有一点很清楚,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是新颖 而且不寻常的。因此,应该发展和应用教育的新方法。我们不能忽略新一代人的需要,否则这些孩子会精神不稳定、思想混乱。你必须牢记,他们可是打开新纪元的 先锋,所以他们需要我们的支持。 同时,奇迹的改变会导致一个“副作用”,那就是对疾病完全免疫。总之,每个孩子都是神童的一天正在慢慢靠近。 “深蓝孩童” 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十分独特和新奇,因此他们需要新的教育方式;你不能忽视他们的需求,否则可能会导致这种新人种智力和思 想发生混乱。他们可能是开启一个新时代的先锋,因此需要我们的支持。 “深蓝孩童”这种现象在我们眼前发生的很多,任何意识到自己精神力受到影响的人都可以 走“深蓝孩童” 这条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