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常 用 中 药第十九 节 补 虚 药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1、掌握概述部分的含 义 、功效与主治病 证 、性能特点、使用注意。掌握人参、黄芪、当 归 、熟地黄、麦冬、 龟甲、鹿茸、杜仲、菟 丝 子的分 类归 属、性味 归经 、功效、 应 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中 药 学基本知 识 补 虚 药 2、熟悉党参、白 术 、阿胶、何首 乌 、北沙参、枸杞子、女 贞 子、 鳖 甲、淫羊藿、巴戟天、紫河 车 的分 类归 属、功效与主治病 证 、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3、了解本 节药 的配伍 应 用;了解西洋参、甘草、白芍、南沙参、黄精、冬虫夏草、 补 骨脂、 续 断、益智的分 类归 属、功
2、效、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中 药 学基本知 识 补 虚 药 概念: 以 补 益正气,增 强 体 质 、提高机能、 强 化抗病能力为 主要作用的 药 物。 性味 归经 : 多属甘味; 药 性温 热 ,或寒凉;作用于各 经。 素 问 阴阳 应 象大 论 :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 补 之以味 ”。 功效: 补 益物 质 补 阴、 补 血;增 强 机能 补 气、 补 阳。概述概述中 药 学基本知 识 补 虚 药 按: 现 代研究本 类药 的作用机理如下: 增 强 或 调 解免疫功能; 影响物 质 代 谢 促 进 核酸及蛋白代 谢 , 调节 糖代 谢 ; 兴奋 三大 轴 下丘 脑 、垂体
3、分 别 与甲状腺、 肾 上腺、性腺; 影响心血管机能; 促 进 或改善造血功能; 调节 消化系 统 功能; 健 脑 益智; 清除自由基。中 药 学基本知 识 补 虚 药 应 用: 虚 证 物 质匮 乏:血虚、阴虚。功能减退:气虚、阳虚。 配伍: 不同 类 型 补 虚 药 之 间 的配伍: 补 气 药 与 补 血 药 同用 血虚 证 ; 补 阳 药 与 补 阴 药 配伍 阳虚 证 ; 补 阳 药 与 补气 药 配伍 阳虚或气虚 证 ; 补 阴 药 与 补 血 药 配伍 阴虚或血虚 证 。 与祛邪的配伍:用于正虚邪 实证 ,如气虚或阴虚、血虚、阳虚外感; 热 病气阴耗 伤 ;气血 亏 虚的便秘;
4、恶 性 肿 瘤患者;胸腹水患者等。中 药 学基本知 识 补 虚 药 使用注意: 顾护 脾胃。 果非真虚,不可妄投。 久服宜采用丸、散、膏 剂 。 入 汤剂 宜适当久煎。 分 类 : 补 气 药 ; 补 血 药 ; 补 阴 药 ; 补 阳 药 。中 药 学基本知 识 补 虚 药 u 性味 归经 : 甘温;主 归 脾、肺,部分兼 归 心、 肾 。主要补 脾气、肺气,少数可 补 心气、 肾 气。u 适 应证 :1.脾气虚: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虚 胀 、大便溏泻、脱肛。或气不生血而 导 致血虚,或气不 统 血而出血。2.肺气虚:少气 懒 言、 动 作喘乏、易出虚汗。一、 补 气 药中 药 学基本知 识 补 虚 药 其他: 心气虚:心悸气短、胸 闷 胸痛、脉虚无力或 结 代。 肾 气虚:尿 频 、 遗 尿或尿后余 沥 , 遗 精滑精、早泄,气短喘逆等。 血虚、大出血等。u 配伍:兼阳虚配 补 阳 药 ;兼阴虚配 补 阴 药 等。 u 注意:因易生气滞,适当配伍理气 药 使用。中 药 学基本知 识 补 虚 药 来源: 五加科人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炮制: 洗 净 晒干(生晒参);蒸熟( 红 参);白糖水浸泡(白参、糖参); 须 根另用(条参)。 性味 归经 : 甘、微温。 归 肺、脾、心、 肾经 。人参人参中 药 学基本知 识 补 虚 药 中 药 学基本知 识 补 虚 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