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园规划论文景区规划论文城市滨江公园规划惠州市文星公园建设研究方案摘 要:惠州享有独特的人文、山水资源,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园林城市及旅游城市,随着惠州市区两江四岸景观及旅游线路规划(2006-2020)的编制和实施,东江沿岸数个公园陆续建成,自东向西恢复了:合江楼、文笔塔和朝京门等历史景点。 关键词:城市滨江公园;历史文化名城;两江四岸景观;市域绿道 Plan for Urban Waterfront SceneryResearch Progra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enxing Park in Huizhou Yu Ping Abstract:Urban W
2、aterfront Park, historical city, “Two Rivers and Four Waterfronts”, greenway 引言 本案的文星公园属东江西端的标志景观,是两江四岸景观西端的重要节点。 笔者为 2010 年文星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中标方案的负责人及主创设计师,本文解析城市滨江公园规划的思考过程,旨在抛砖引玉。 1 公园任务解读篇 1.1 项目概况 文星公园基地位于惠州江南片区的东江南岸,依沿江路分为东西两处, 东面地块沿江,长约 900 米,西面地块长约 100 米,规划用地面积约 4 万平方米. 1.2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公园设计
3、规范(CJJ48-92),惠州市江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稿) ,惠州市区两江四岸景观及旅游线路规划(2006-2020) ,现状地形图。 另外, 规划设计参考依据有: 惠州志,惠州西湖新志,惠州府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博物馆工作人员及当地居民口述资料. 1.3 规划定位 根据文星公园的地理特征及功能要求,规划将公园定位为:以恢复文星塔历史遗迹为主的滨水开放式片区级公园. 1.4 规划功能 文星公园功能主要为:弘扬惠州历史文化;为公众提供游览,观赏,休闲的场所;突出滨水景观和游赏功能;同时,不影响东江防洪,排涝. 1.5 规划设计原则 1.5.1 公园建设与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及园林景观有机结
4、合。 1.5.2 强调亲水性,公共性,生态性。 1.5.3 尊重自然水体涨落,体现自然水体景观作用,在满足防洪泻洪的情况下,通过挡土墙,景观平台,栈桥等的设置,最大限度的扩大公园用地范围,同时注意洪涝水位时的防护要求。 1.5.4 合理设置园区入口,组织交通,设置绿化式停车。 1.5.5 注重对场地内现有树木的保护和利用,种植设计结合竖向设计和防洪排涝设计需要。 1.5.6 公园建设与城市绿道建设相结合,合理设置自行车道,人行道和服务设施. 2 现状分析篇 2.1 道路分析 2.1.1 现状情况 公园 1 号地块东面临江,西侧紧接沿江路。该沿江路红线宽 18 米在 1 号地块区域,自南向北标高
5、为 19.71-18.97 米,含防洪堤功能;在公园 2 号地块区域,沿江路标高缓坡降至 14.71 米,与其他市政用地平接.另:标高下降段,道路近江侧为混泥土防洪堤。 惠州市江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稿)拟将该沿江路红线拓宽至24 米,并在现混泥土防洪堤处分支为两条道路。 2.1.2 影响因素 公园 1、2 号用地因高差及沿江路等因素,隔断效果较强,不易联系;1号用地北端,用地红线与未来拓宽后道路红线贴合,与现状道路存在间隙。 2.1.3 分析结论 确定 1 号地块为文星公园综合主题地块,2 号地块则以服务社区为主,在设计元素和建设材料上统一风格,而不在空间上强制联系。 将红线受影响区域和
6、 2 号地块做为公园二期工程;或在一期建设时先完成其基础绿化种植,待道路拓宽后再进行园路及其它设施建设。 2.2 基地行人路径分析 2.2.1 现状情况 沿江路人行道全线设置栏杆,公园基地内植草砖护坡过陡、不易行走,现状行人可使用区域为:沿江路人行道、泻洪口旁一处台阶及桥头石将军庙平台。傍晚时分散步行人较多,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2.2.2 解决方案 根据现状用地条件,开设公园入口、改造护坡,设置公园主题景点的同时,依据地势开辟适合健身活动的场地,在公园内设置含绿道功能的各级道路。 2.3 水位及横剖面类型分析 2.3.1 现状情况 平面图可示:基地外侧深蓝色线为东江原岸线,剑潭水坝建成后,东江
7、岸线演变为图中浅蓝色线,两线间区域为浅河床。通过对基地典型剖面分析可知:除少部分河滩绿地在 20 年、50 年一遇洪水位下,其余均不受影响。 2.3.2 分 析结论 浅河床区域为临岸建设提供便利条件。根据是否受洪水线影响,合理设置景观、挑选苗木品种。 2.4 护坡、岸线类型分析 2.4.1 现状情况 基地护坡以植草砖为主,坡度较僵硬,仅桥头数十米为垂直混泥土挡墙。 岸线类型则分为三种:第一类为近垂直泥土岸线,该类岸线顶部一般离水面 35 米,有一处冲沟及若干处梯田塌陷,偶有毛石挡墙残隅;第二类为垂直毛石挡墙,属糖厂码头旧迹,所圈区域为水泥面,平坦但有塌陷,安全状况不明确;第三类为亲水泥岸,杂草
8、茂盛,冲刷塌方情况严重。 2.4.2 分析结论 依公园需要和现状条件改造护坡及岸线挡墙。 2.5 历史遗迹旧址分析 2.5.1 现状情况 据现状及历史文献分析,文星塔及廻龙寺旧址位于公园基地近糖厂段,原塔基立于现沿江路路基范围。现该段沿江路西侧规划建筑楼高约 90 米。另,现该区域亦存糖厂码头残余设施数处,近合生桥头段则有当地石将军庙及公婆庙一处。 2.5.2 分析结论 整理文星塔建筑序列,挑选对附近规划住宅影响较小的路口区域设塔;清理无景观价值的糖厂码头毛石建筑时,收集可使用毛石作为岸线挡墙及缓冲浅滩材料;翻新当地庙宇。 2.6 乔木覆盖率分析 2.6.1 现状情况 现状乔木覆盖率为 40%
9、以上。 1 号地块:南端生长古榕两株,大木棉一株,南酸枣、刺桐、大叶桉、小叶桉大树少量,间有构树小苗;其北端近半长度生长木棉 10 株,近水有台湾相思+南酸枣+刺桐林若干片若干片,间有构树大苗。2 号地块集中生长成年大叶榕 21 株,树冠茂密。 2.6.2 分析结论 树木多长势良好,姿态优美,宜利用。 3 公园设计总图篇 3.1 总平面图 通过以上分析,公园整体设计如图所示:在现代城市生活背景下,营造美丽的沿河景观,将”历史,现在和未来”结合在一片绿荫碧波之畔。 3.2 功能分区 根据现状资源,公园分为六个景区,分别是:文星廻龙,红棉柳绿,闻木樨香,将军堤,碧波嶙峋及 2 号地块的榕园小憩。
10、“文星廻龙”为文史游览区;“红棉柳绿,闻木樨香”为亲水休闲健身区;“将军堤”为地方民俗展示区;“碧波嶙峋”为林下观江休闲区;“榕园小憩”为林下休闲健身区。 其中:闻木樨香景区里设置市域绿道三级服务点一处。 3.3 交通组织 公园据景区需要设主入口三处,次入口若干;入口间距为 70150 米。 本公园按设计规范,属于不硬性规定停车位数量类型;因基地条件局限,公园设置沿路港湾式停车位 6 处,每处可停 510 辆。同时,在红棉柳绿景区及榕园小憩景区设公交上落点。 公园内部园路分为三类。第一类:广场形式通道,该类园路主要为透水砖及石材铺装;第二类:主园路,4 米宽,为 2.5 米双向自行车道+1.5
11、 米人行散步道;两类道路以不同铺装区分界限;第三类:次园路,宽 1.2 米2 米,为草地散步道或观景廊道。 3.4 植物总体规划 公园基地现状覆盖率超过 40%,规划将增植符合景观气氛及河滩特色的多类植物,其总体规划原则为: 3.4.1 保留基地上的古树及有景观价值的大树 。 3.4.2 丰富植物层次,增加林相变化;添加树种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乡土树种,并体现沿江特色。 3.4.3 改造后的林木应有合理的结构(乔、灌、草结合,水生、湿生、耐湿、耐瘠薄、旱生结合),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3.4.4 根据史料对公园景点的描述配植植物,烘托园区气氛。 3.4.5 游人活动集中的区域,
12、在树型、花色、花香上着重考虑。 3.4 给排水方案 公园以绿化和水体为主,配有一定文化休闲设施,为保证整体功能的实施,公园内设:绿化喷灌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和雨污排水系统。另,保留基地内原有泻洪系统。 3.5 电气方案 电气方案设计范围有:变、配电系统,环境照明系统,防雷,电信系统,其他弱电系统及电气节能。 园区内的环境照明依照“点、线、面(景点、道路、景观)”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在总体上创造出“突出重点、明暗结合、和谐统一”的夜景照明效果。 点:对文星塔、廻龙居、牌坊、龙门等重点景观采用投光灯照射,体现立体效果,突出重点。线:为满足园区道路照明要求,一级园路采用庭院灯做道路照明,灯具高度
13、 3.5M 左右,灯具安装间距约为 25M;其他园路采用草坪灯做道路照明,灯具高度约为 0.9M,安装间距 10 米,光源为节能灯。面:对景区采用庭院灯、草坪灯、地脚灯相结合的方式,并在主要景区使用地埋投光灯照射高大乔木,烘托气氛。 3.6 分期建设图、设施分布、园路材料、小品意向、经济技术指标及估算表略。 4 详细设计篇 4.1 文星廻龙景区 文星廻龙景点为公园重要节点,以两轴两带组织游线。两轴为:“主入口牌坊望江石观景台”轴,及“文星塔廻龙居广场东江诗文碑望江石” 轴;两带为“亲水栈道听涛双亭登科龙门”带及“竹廊爬山”带。 游人可从牌坊门进入,循阶而下,游览亲水栈道,坐双亭听涛,观文星塔咫
14、尺;也可在望江石处依诗文碑向前,攀廻龙居爬山廊,敬金鲤龙门,再登文星塔。 4.2 红棉柳绿景区 红棉柳绿景区则以亲水休闲健身为主题,健身花园和阳光草坪拥红棉之左右, 游人可经蜿蜒园路至水生植物茂密的浅滩栈道,体验江岸乐趣。 4.3 闻木樨香,将军堤景区 闻木樨香也含有亲水休闲健身主题,设置儿童乐园、台地健身花园及亲水台阶,此外,该景区亦是市域绿道的三级服务点,建有综合码头及服务点设施。 4.4 碧波嶙峋景区 碧波嶙峋则利用其离水面较高的堤岸,围绕临水台湾相思林,建成错落的林下休闲空间。 4.5 榕园小憩景区 榕园小憩为相对独立的社区休闲健身游园,现状 21 株成年大叶榕将成为儿童和长者最好的休憩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