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征文范文精选: 读书于我“少年夫妻老来伴”三读论语有感默侃读书于我来说是较早涉及的事, 在四五岁时, 父亲便要求我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以及幼学琼林,一边教我朗读,一边讲解故事我听,在正式上小学时,论语我已读了一半。父亲也经常用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来鞭策我、鼓励我,他经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意思是说,学通一半 论语 的教诲, 便能处世立业了。 由此我与 论语 等书如结了婚的夫妻一样总相伴, 长厮守, 为我能步入高等学府奠定了基础,也算是“成家立业”吧!不过话要讲回来, 夫妻尚有“七年之痒”, 读书这“少年夫妻”也会经历波折,那时社会流行“读书无用论”, 称一天到晚泡
2、在图书馆的人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傅雷夫妇不是为读书死的么!尤其在批林批孔时,他们批“子曰 :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说孔老二看不起人民群众,只能让他干活,不能让他知道理。 ”我被迷糊了。我父亲认为他们“句读之不知”还不愿师, 乃不学无术者,别信,此句应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之知。 就是说人民群众认可赞同的, 就要执行; 群众不理解的,就要向群众解释清楚。”如果重温读过的论语,便可“温故而知新”,不被蒙蔽了。可惜连论语在内的好多经典书籍,早在“破四旧”时就被焚烧一空, “少年夫妻”面临着离异, 那时我在苏北农场劳动,父亲逝世前还叮嘱:“文章不能荒疏,空闲时间多读 些 书
3、, 充 实 自 己 , 你 们 虽 然 是 工 农 之 众 , 但 文 理 是 不 嫌 其 深 的 ” 没书读,便背诵论语,牢记”敏于事而慎于言”,不出纰漏,对 “造 反 派 ”以 缄 默 对 之 , 也 就 是 听 子 曰 : “道 不 同 , 不 相 为 谋 “的教 诲 , 立 场 不 同 , 观 点 不 同 , 没 有 必 要 去 争 论 、 商 议 了 。 ”很 实 际 ,管用,少惹了很多麻烦。最近于丹在“百家论坛”上讲授了孔子、 孟子、 庄子等名著学 术, 虽然其影响不如易中天, 但我觉得她在新的历史时期用哲学观 点去分析 论语是很有见地的,为此我第三次再读论语,而且将它作为“老来伴
4、”, 去图书馆“娶回”好多中外经典名著, 通过各学派的观点,系统地领悟了中华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论语也有了新的认识,如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说:“立志于追求真理的人,而瞧不起粗布淡饭的普通人,不值得交谈。”是的,凡追求真理的人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那些瞧不起群众的夸夸其谈是不值得交往, 但值得教育、引导使其改正。再如子曰:“先进而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意思是说:平民因学习优秀而获得官职, 贵族世袭或通过关系获官职后再学习, 如果我用人,就用平民。我以为这立场很果断,但前段时期就是不听子曰之训,很变通,对那些世袭户、关系户上
5、岗后,以更新知识为由送去“深造”,使“涂金”成为时尚。论语上还有子夏去当莒市市长时,曾怎样从政请教老师,子 曰 : “无 欲 速 , 无 见 小 利 , 欲 速 则 不 达 ; 见 小 利 则 大 事 不 成 。 ” 意 思 是 说 : “不 要 只 求 速 度 , 不 要 贪 图 小 利 , 只 求 速 度 往 往 达 不 到目 的 ; 贪 图 小 利 就 做 不 成 大 事 。 ”前 段 时 期 , 不 少 “子 夏 ”将 老 师的教诲丢于脑后, 赶时髦、跟潮流, 相信“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 “步子跨大点,速度要快点”,形象工程比比皆是,贪污腐化要挖有一窝,直至今天, *书记,温家宝总理照子云子曰来真抓实干治天下,似乎还给人有积重难返的感觉。我爱“老来伴”, 因为“少年夫妻”时她教我怎样做人, 至今于世扪心无愧,退休了,“老伴”还提醒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习联系实际,其乐无穷,不寂寞,有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