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拿练功学刘非,第二章 练功常用穴位与术语,第一节 常用穴位,第二节 练功术语,第一节 常用穴位,1、穴位的定义2、骨度分寸,第一节 常用穴位,1、穴位的定义:穴位又称穴窍、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穴位在练功中有其特殊作用,练功有素者通过姿势、呼吸、意念的锻炼,可以使身体的某些穴位“开合”灵敏,以调整气机,达到扶正祛邪、调治疾病的目的。,2、骨度分寸:是丈量穴位最常用的方法。,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前额两发角之间:9寸。天突至歧骨:8寸。歧骨至脐中:8寸。脐中至耻骨联合上:5寸。两乳头之间:8寸。腋前纹头至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股骨大转子至膝中:19寸。膝中至
2、外踝尖:16寸。,第一节 常用穴位,第一节 常用穴位,丹田是古代练功家练功时意守的一个部位(穴位)名称。一般有三丹田、四丹田、五丹田之说。三丹田:即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四丹田:即在三丹田的基础上,加一个后丹田,后丹田即命门穴。五丹田:即在四丹田的基础上加前丹田,前丹田即神阙穴(脐中)。,第一节 常用穴位,第一节 常用穴位,三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合称为三关,是大小周天功法中的基本术语,一般指当内气在任督二脉上运行时,督脉路线上三处气不易通过的地方。,内景图,内景图又称内经图,这是一幅以模拟人体侧身图形,并用诗与文加注,用来描述修道者在“道”的“无极化场”中,种种自我感受的图画,图与文均
3、以寓意暗喻真情。,位置:在头顶正中央,两耳尖连线的中点。主治:头痛、头晕、耳鸣、遗尿、脱肛等。应用:练功中意守百会有升阳举陷的作用,治疗子宫脱垂,胃下垂,脱肛等症;练小周天功,气达玉枕关而上行时,可意守百会,微昂头,与呼吸配合即有通关运气的作用。,第一节 常用穴位,位置:又称天门、天目,在印堂与前发际之间。主治:头痛、头晕、健忘、惊悸等。应用:用特殊方法向此处发放外气可以激发气机,诱发功能。俗称开天目。,位置:在前正中线上,两眉之间。主治:头痛、头晕、目赤痛、失眠等。应用:与百会配合发功,疏通任脉、少阳各经之气脉。,第一节 常用穴位,位置: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主治:感冒、头痛、项强、眩晕等。应
4、用:本穴是风邪入侵之门户,风邪入侵,而出现寒热、头晕、项强、背痛、咽喉痛等症,向本穴发气则能祛邪外出。,位置:当枕骨下,风府外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凹陷处。主治:颈项强痛、头痛、眩晕等。应用:本穴为风邪入侵之门户,故向该穴发气可有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祛风解表之效。,第一节 常用穴位,位置:在前正中线,胸骨上窝中央。主治:咳嗽、咳痰、胸闷、咽喉肿痛等。应用:本穴有宣肺化痰、降气平喘、利咽开音之效。,位置:在前正中线,天突穴下1.6寸凹陷中。主治:咽痛、胸胁满痛、咳嗽气喘等。应用:有宣通肺气、纳气平喘之功。,第一节 常用穴位,位置:在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主治:胸闷、咳嗽、气喘、乳痈等。
5、应用:有宽胸理气、宣肺化痰、调气降气之功。,位置:在前正中线,脐上4寸。主治:胃痛、呕吐、泄泻等。应用:有调胃气,理中焦,化湿滞,祛痰邪之效。,第一节 常用穴位,位置:在前正中线,肚脐正中。主治:腹泻、腹痛、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等。应用:有化湿止泻,激发先后天之气,培元固本,回阳救脱之功。,位置:在前正中线,脐下1.5寸。主治:腹痛、痛经、气机紊乱、气不归元等。应用:有激发元气,温下焦,益肾气,驱寒湿,纳肾气,止虚喘的功效。,第一节 常用穴位,位置:前后二阴之间。主治: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应用:是任督冲三脉的起源,有通调三脉气机的作用。,位置:在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头项疼痛
6、、颈项僵硬、阳气不振等。应用:有振奋激发人体一身阳气的作用。,第一节 常用穴位,位置: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主治:颈项强痛、肩背痛、肩不举等。应用:有调畅全身气机,疏通气血的作用。,位置:在后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下。主治:肾阳不足、腰膝冷痛、阳痿、带下等。应用:有振奋阳气,通调督脉,壮阳益肾,通关达窍的作用。,第一节 常用穴位,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哮喘、骨蒸潮热、背部强痛等。应用:有调肺气,益肺气养阴止咳的作用,是治疗肺系疾病之要穴。,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心前区疼痛、心烦、失眠、健忘等。应用:有养心安神、养血除烦之功,是治疗心系疾病之要穴。,第
7、一节 常用穴位,位置: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胸胁痛、眩晕、两目干涩、视力下降等。应用:有疏肝解郁、平肝熄风、明目潜阳之功,是治疗肝系疾病之要穴。,位置: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腹泻、腹痛、腹胀、呕吐、水肿等。应用:有健脾利湿、益气养血之功,是治疗脾胃系病症之要穴。,第一节 常用穴位,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腰痛、水肿、遗精、阳痿、不孕等。应用:有益肾固精、利水消肿之功,是治疗肾系病症之要穴。,位置:曲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主治:肩臂肘疼痛、咽喉肿痛、上肢痿痹等。应用:有疏风解表、散瘀消肿、疏利筋节之功。,第一节 常用穴位,位置:在手背,第二掌骨
8、桡侧中点处。主治:压痛、头痛、口眼歪斜、咽喉肿痛等。应用:有疏通经络、疏风解表、镇静安神之功。,位置:在手掌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主治:心烦、失眠、健忘等。应用:有清心火,安心神,降逆和胃之功。,第一节 常用穴位,位置: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膝痛、头晕目眩、胁肋疼痛、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等。应用:有舒筋活络、和解少阳、疏泄肝胆之功。,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主治:胃痛、呕吐、泄泻、膝腿痛等。应用:有调理肠胃,理气消食,通经活络之功。,第一节 常用穴位,位置:在腘横纹中点。主治:腰背疼痛、下肢痿痹等。应用:有舒筋活络、强健腰膝的作用。,位置:在足底,卷足时足前部的
9、凹陷处。主治:昏厥、腰膝酸软、咽痛失音等。应用:有开窍醒神、引火归元、滋阴降火之功。,第一节 常用穴位,第二节 练功术语,小周天:是指人体内气从下丹田开始,通过尾闾关向上,循督脉至龈交穴,与任脉经相交而下,历经三关、三田和上下鹊桥(上鹊桥在印堂、鼻窍处,下鹊桥在会阴、谷道处)的周流运转过程。,第二节 练功术语,大周天:是相对小周天而言的,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内气在十二经中的某几条经脉循行的周流运转过程;另一种是指内气沿全身的各个经脉都循行一遍的周流运转过程。,第二节 练功术语,入静:是指在练功过程中,在意念集中的基础上,对内外反应减弱,使心神处于一种高度安静、轻松舒适的一种练功运动状态。杂
10、念:是指在练功中出现的一些杂乱念头。,第二节 练功术语,意守,“意”指意念活动,“守”指相守不离。意守:是指把意念活动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穴位或某一实物上,以排除杂念,思想集中,顺利入静。,第二节 练功术语,内视,又称内观、内照。“内”指人体的内部、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视”指观察、观看。内视:是指在练功过程中,用意念观察观看人体内部的脏腑、经络、穴位、四肢百骸的情况。,第二节 练功术语,意气相随:是指练功者用自己的意念活动去影响呼吸和内气的运动。气沉丹田:是指在练功的过程中,采用腹式呼吸法,加大腹部起伏运动,用意念导气流下行对下丹田的一种刺激方法。,回顾,穴位的定义丹田的定义及定位(三、四、五丹田)三关的定义及定位大小周天的定义入静、杂念、意守、内视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