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防制2017.9.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403244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防制2017.9.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防制2017.9.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防制2017.9.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防制2017.9.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防制2017.9.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防制,甘井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9月5日,手足口病猩红热诺如病毒感染流感,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0-5岁儿童多发,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肌阵挛、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不同年龄组均可发病, 2016年我区学校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1起,2017年上半年我区学校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4起。,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

2、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预后良好。 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易感性: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聚集性病例,1.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10例;2、同一

3、班级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暴发疫情,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20例手足口病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一周内,1所幼儿园、学校、自然村屯等集体单位发病20例及以上;2、在一个县(市、区)域内,一周内出现5例重症病例;3、在一个县(市、区)域内,一周内出现2例死亡病例。, 如有聚集性病例发生,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告,并配合疾控中心开展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处理。每日监测传染病疫情,如有续发病例发生,及时报告区疾控中心。 发现疑似患儿应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其病情情况;如为传染病病例,要求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严格隔离传染源,患儿需自发现之日起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猩

4、红 热,概 述,猩红热是由A组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临床上有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为特征。并发症有变应性心、肾、关节炎。,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A组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峡炎患者,排菌量大且不易被重视,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破损皮肤及产道。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特征: 全年发病,以温热带冬春季发病较高; 各年龄均可发病: 515岁为高发年龄。 近年发病趋于轻型化: 原因: 早期应用抗生素; 链球菌变异; 人体抵抗力增强。,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12天,一般为2-5,

5、此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典型病例起病急骤,主要有发热、咽痛和全身弥漫性红疹三大临床特征,普通型猩红热,发热: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39左右,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咽峡炎:咽痛、吞咽痛等;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后脱屑: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出疹,始于耳后,压之褪色,伴有痒感,粟粒疹,48小时达高峰,2-3天消退,重者持续1周;草莓舌(病程初期)、杨梅舌(2-3天后);帕氏线;口周苍白圈。近年来轻症患者仅有低热、轻度咽痛,皮疹较少。,皮 疹,皮 疹,皮 疹,草 莓 舌 杨 梅 舌,咽峡炎,帕 氏 线,诊断及治疗,流行季节当地有同类病例发生;临床有发热、咽峡炎、猩红热样皮疹;常规检查:血

6、、尿、咽拭子涂片等检查。,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呼吸道隔离,注意口腔卫生。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肌注;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螺旋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并发症治疗。,聚集性病例: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暴发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发生10例以上。,疫情判定标准,预 防,病人隔离至发病后710天,有化脓并发症者隔离至痊愈;对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12天;儿童机构有本病流行时,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流行季节应避免到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诺如病毒感染,概况,“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由“诺如病毒”引起,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7、,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症状多表现为呕吐、腹泻,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因多发生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也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临床表现,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感染者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

8、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临床表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症状通常在23天内好转,但老人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绝大多数人一周内痊愈。不同的诺如病毒毒株引起的疾病病程长度也有区别。少数病例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通常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新生儿)。 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治疗,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预后良好。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

9、泻的主要威胁,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病例定义,疑似病例即急性胃肠炎病例,定义为24小时内出现排便3次且有性状改变(呈稀水样便),和/或24小时内出现呕吐2次者。,聚集性疫情和暴发判定标准,(一)聚集性疫情:3天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工厂、建筑工地、游轮、社区/村庄等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生5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其中至少2例是实验室诊断病例。(二)暴发:7天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工厂、建筑工地、游轮、社区/村庄等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生2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

10、其中至少2例是实验室诊断病例。,疫情发现与报告,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工厂、建筑工地、游轮等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现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或暴发,应立即以电话或传真的方式向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预防控制措施,病例管理在其急性期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应进行隔离。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症状重者需送医疗机构按肠道传染病进行隔离治疗,医疗机构应做好感染控制,防止院内传播。,预防控制措施,手卫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采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

11、手程序,各集体单位或机构应配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肥皂、水龙头等),要求相关人员勤洗手。此外,还需注意不要徒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预防控制措施,患者尽量使用专用厕所或者专用便器。患者呕吐物含有大量病毒,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传播,当病人在教室、病房或集体宿舍等人群密集场所发生呕吐,应立即向相对清洁的方向疏散人员,并按正确方法对呕吐物进行消毒处理。实施消毒和清洁前,需先疏散无关人员。在消毒和清洁过程应尽量避免产生气溶胶或扬尘。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应按标准预防措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注意手卫生,同时根据化学消毒剂的性质做好化学品的有关防护。,预防控制措施,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管

12、理,急性胃肠炎患者或隐性感染者须向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应暂时调离岗位并隔离;对食堂餐用具、设施设备、生产加工场所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对高风险食品(如贝类)应深度加工,保证彻底煮熟;备餐各个环节应避免交叉污染。,预防控制措施,水安全管理,诺如病毒消毒方法,一、病人呕吐物、粪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或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后处理。厕所马桶或容器内的污染物,可小心倒入足量的5000 mg/L10000mg/L的

13、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以上,排入有消毒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都必须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诺如病毒消毒方法,二、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用于消毒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的消毒液,应含有效氯1000mg/L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家具和生活设施用消毒液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墙壁可直接用消毒剂按100mL/m2300mL/m2用量擦拭或喷洒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m2300

14、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诺如病毒消毒方法,三、衣物、被褥等织物收拾被污染的衣物、被褥等织物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先将固体污秽物移除后浸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内30分钟,然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若不能即时消毒,应把它们放置在密封的袋内,并尽快处理。,诺如病毒消毒方法,四、食品用具餐(饮)具和食品加工工具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30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诺如病毒消毒方法,五、皮肤、粘膜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用一次性吸

15、水材料沾取0.5%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诺如病毒消毒方法,六、医疗废物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一次性诊疗用品采用双层医疗废物袋,按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置。,诺如病毒消毒方法,七、生活饮用水和供水设施导致暴发的水及水源,应立即停止使用。对污染的供水管网、水箱、桶装水机、直饮水机进行消毒处理,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可用有效氯100mg/L消毒液浸泡1小时,或50 mg/L消毒液浸泡24小时,然后冲洗管网后使用。污染的水井需进行彻底消毒清掏后再开放取水。消毒时需保持余氯量为0.5mg/L以上,按水井的容量计算所需含氯消毒剂的量,加

16、入井水中充分混匀,保持30分钟以上。抽出井水,清除淤泥,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抽尽污水。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按1立方水加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150g200g(含有效氯25 mg/L50 mg/L)进行消毒,浸泡1224小时后,抽出井水。再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按正常消毒方法消毒,即可投入正常使用。污水按每升加4g漂白粉或2片消毒泡腾片搅匀,作用60分钟再排放。,诺如病毒消毒方法,八、室内空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也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的空间也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不可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流行性感冒,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17、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肌痛、头痛伴有严重不适、干咳、咽喉痛或鼻炎,多数患者可在一到两周内恢复。流感潜伏期短、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迅速,抗原易变异,人群对变异株普遍易感,控制难度大。,流行病学,传染源 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潜伏期1-3天(4天),一般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传染期5天至7天。,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 亦有通过污染的食具、茶杯或玩具而传播的证据,人群易感性,人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型特异性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不同亚型间仅有部分交叉免疫。,

18、在我国北方地区,流感秋冬季流行,12月至次年1月出现流行高峰,夏季传播基本停止,表现为典型的温带季节性流行特点。一般呈自限性,多数患者症状37天即可缓解。部分患者可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加重既往基础疾病,或继发细菌性肺炎、鼻窦炎、中耳炎及其它合并感染,严重者导致死亡。,流行特征,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近距离和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也可能存在空气传播(含病毒颗粒的5m 飞沫核可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该病毒传播迅速,在养老院、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引起暴发。,临床表现,高热,一般腋下体温 38畏寒头痛、头晕浑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

19、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疫情判定标准,相关定义1、流感样病例: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为某种疾病的依据。2、流感样病例暴发: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疫情的发现与报告,1、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及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所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疫情核实。经核实确认的暴发疫情,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疫情事件的相关信息。,疫情的发现与报告,2、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30例及以上流

20、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2例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经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实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暴发疫情的调查,疫情追踪。疫情处理期间,疫情暴发单位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本单位每日新增病例数。,暴发疫情控制,1、病例管理。发热(体温38),或体温37.5伴畏寒、咳嗽头痛、肌肉酸痛者劝其及时就医,根据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治疗。休息期间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患者所在单位指派人员负责追踪记录住院或重症病例的转归情况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或根据医生

21、建议,患者可正常上课或上班。,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进食前,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正确的洗手方法,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二、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三)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四)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22、(五)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六)一手指尖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替进行;(七)搓洗手腕,交换进行。,正确的洗手方法,三、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四、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五、擦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工作建议,1、要求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工作,增加随时抽检次数,同时与家长沟通协调,做好居家健康监测及儿童的自我监测,做好监测记录。发现有疑似症状的儿童或教职员工,应立即停课居家隔离,及时联系家长建议其及时到医院诊治,并做好因病缺课儿童后续跟踪调查与记录。,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工作建议,2、建议对患儿严格执行隔离期限。与家长及时沟通,切实

23、做到患病期间居家隔离,采取各种方式做好隔离儿童及其家长的沟通、安抚及协调,避免发生恐慌、冲突等不良社会影响。加强与患儿家长间的沟通,建议患儿近期避免参加托管班、辅导班等,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工作建议,3、要求规范开展相关处置工作,如在教室等人群密集场所发生呕吐,应先向相对清洁方向疏散人员,后及时对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工作建议,4、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教室、寝室、走廊、公共教室、会议室、体育馆、餐厅及食堂等场所的通风换气(要求形成对流),按规定要求使用含氯消毒剂或紫外线灯开展消毒处理工作,规范填写消毒工作记录。消毒工作应在儿童不在教室时开展并保证消毒

24、作用时间,消毒和清洁过程应尽量避免产生气溶胶和扬尘,消毒时做好自我保护,避免通风和消毒过度。,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工作建议,5、发生疫情期间,建议结合实际调整发病班级的作息时间和教室、公共场所(公共教室、卫生间)使用,最大限度减少发病班级与其他班级接触。重点加强公共教室使用,建议发病班级暂停公共教室使用,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工作建议,6、通过板报、手抄报、培训、讲座、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开展肠道传染病防制知识宣传教育,增强教师和患儿家长的防病意识,提倡洗净手(严格按照7步洗手法洗手,不能用消毒纸巾和免冲洗手消毒液代替)、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等良好卫生习惯,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发生心因性反应及不必要的恐慌。,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工作建议,7、近期应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8、结合实际做到餐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类管理,做好餐具消毒等相关处置工作。9、做好病例监测情况,疫情发生期间,每日9点前通过QQ报告疫情进展及新增病例情况。10、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样品采集工作,按规定要求送样。11、结合实际采取停班等防控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