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授课年级 高一 课题 课时 3.4 牛顿第三定律 课程类型 新授课目标解读 1.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找出任一个力对应的反作用力。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不受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参照系等的影响。3.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4.了解反冲现象,会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反冲现象产生的原因,会区分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课程导学目标学法指导牛顿第三定律容易与二力平衡混淆,关键一个要抓住作用的对象。重点难点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课程导学建议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安排 1 个课时教学,若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外,建议用 1520 分钟,
2、安排在课内则只需 15 分钟左右。通过教材中的“活动”,并列举大量生活实事来分析、讨论,以此定性地说明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总结归纳出牛顿第三定律;通过实验定量地反映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并说明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和应用反冲。课前准备研读教材,估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在导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准备课堂演示的实验器材或视频资料。导 学 过 程 设 计程序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媒体运用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 同学在课间玩耍、打闹时,有时会用手掌打其他同学的手背,这时被打的同学会感觉到痛,那打人的同学呢?其实打人的同学也有所感觉,只是没
3、那么痛而已。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是作用效果不同而已。那什么是相互间的作用力呢?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来讨论的问题。图片展示研读教材 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双色笔,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梳理出本节内容的大致知识体系。完成学案 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第一层级的内容。第一层级结对交流 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 就学案中基础学习交流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PPT 课件呈现学习目标 主题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强调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力是成对出现的,是受力物体的同
4、时也是施力物体。(1)你用手指按圆珠笔的笔尖,会有什么感觉?这个事例用力的概念来描述,说明什么问题?(2)足球运动员头顶球的瞬间,足球和运动员同时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这个事例用力的概念来描述,说明什么问题?口头表述第二层级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补充质疑教师点评主题 2:牛顿第三定律(1)两对拉的测力计的示数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2)把小球浸入水杯中的水中口头表述强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时,台秤的示数怎样变化?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两个示数变化有什么关系?(3)小球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该浮力的反作用力的大小
5、和方向又如何?(4)如何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主题 3:反冲现象 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反冲运动。(1)小车为什么能运动?(2)小车向哪个方向运动?(3)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分析,指出增大小车速度的办法有哪些?口头表述主题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分总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分。将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问电视机所受的重力、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之间都有些什么关系?口头表述基本技能检测根据具体情况与部分同学(特别是各小组组长)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全,小组同学都完成后可交流讨论。PPT 课件拓展技能检测视学生基础
6、和课堂时间、教学进度决定是否作要求教师未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主完成PPT 课件第三层级记录要点 教师可在学生完成后作点评 学生在相应的位置作笔记。 PPT 课件知识总结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有没有必要总结或部分点评一下。学生就本节所学做一个自我总结,之后可小组交流讨论。PPT 课件呈现第四层级感悟收获 注意有代表性的收集一些学生的体会,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根据自己的感受如实填写根据自己的思考找出解决方案课外拓展 无 PPT 课件板书设计牛顿第三定律内容 :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 ()的大小和方向的关系表达式 :=特点 1.同生、同灭、同变化、同大小、同性质、共线 2.作用对象 不同 ;作用效果 不能 抵消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运动状态 无 关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反冲运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