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第一节 五代十国一、形成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1新藩镇代替旧藩镇1) 投降唐朝的起义军将领朱温2) 镇压起义军的主要力量李克用3) 地方上对抗起义军的地主武装南方十国2以上三种势力的活动3新旧藩镇之异同1) 相同点:割据地方、依靠牙兵亲党、控制地方财政2) 新藩镇为自立势力3) 新节度多为藩镇士兵、地主豪强、流亡农民及盗贼首领4) 新藩镇是中央集权瓦解的产物二、五代十国(钱穆国史大纲曾提出五代十国期间有六件事值得注意):1. 关中自李茂贞以外,别无割据群雄,此足证西北一代之残破,至是已不够割据建国之资2. 甘陇一带亦臻于破灭3. 五代中只有后唐都洛阳,其它四代
2、皆都汴,直到宋代不能迁都,此证黄河流域之气运,不仅关中以西不能复兴,即中都洛阳一带亦不够再做文化、政治之中心。中国社会的力量,渐渐退缩到东边来4. 五代均在黄河流域,十国除北汉外均在长江以南自此以后,南方社会遂渐渐跨驾到北方社会的上面去5. 石敬塘割幽云十六州,此十六州既为外族所据,从此中国北方迤东一带之天然国防线,全部失却,大河北岸几无屏障。中国不得不限于天然的压迫形势下挣扎6. 中国东北部契丹之骤盛三、五代的更迭军人统治、政治腐朽(统治者的生活、统治手段的残酷、苛费繁多)、战乱频仍* 后周改革* 政治2* 经济* 军事* 法制四、十国的分立不依赖中原朝廷而独立存在* 都是按照比较严格的血缘
3、关系建立的父权家长氏族统治* 都跟地方豪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小朝廷是唐末地方豪强势力发展的产物。在其建立过程中,“土团军” 、“ 义军”等起了很大的作用* 文官在各朝廷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战乱频仍的同时,各个地区生产也有所发展五、南方经济的发展1农业 * 水利灌溉 捍海石塘、圩田、经济作物的种植 2手工业 1) 制茶业 江陵是最大的茶市 2) 瓷器业 越窑 3) 织染业 杭州城、“ 天水碧” 色 4) 矿冶业 胆水浸铜法 5) 制盐业、造纸业、雕版印刷业 3商业 1) 杭州有地上天宫之称、成都城市的发展 2) 海上的贸易 3第二节 契丹/辽的建立一、 建国前的发展两个阶段1. 契丹见于文献
4、记载,始于北魏太武帝登国四年(389 )原分八部。唐初形成部落联盟,君长出自大贺氏。贞观二年,其首领摩会率领本部落北离突厥归附唐朝,唐授旗鼓。武后时,契丹李尽忠、孙万荣曾造成很大麻烦。东突厥复兴强盛时,契丹又依附于东突厥。在组成部落联盟同时,还产生了军事首长“ 夷离堇” 。私有财产的增长引起部落内部分化,并不断向内地侵扰。唐朝为防御契丹,建立范阳、平卢两节度使,重用胡人安禄山,结果酿成安史之乱。 2. 安禄山对抗契丹时,约在开元后期,遥辇氏在迭剌部酋长涅里支持下取代大贺氏为部落联盟长,称阻午可汗,以涅里为夷离堇。涅里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始祖。这时九帐出现了奴隶,并开始收容外族,称为“遥辇 ”;
5、酋长和首领由多氏族推举逐渐向一氏族甚至家族、家廷内产生,从而成为世袭。遥辇氏部落联盟的基础是乙室和迭剌两个兄弟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夷离堇,例由迭剌部选举产生。耶律家族从阿保机的曾族耨里思开始,产生过十三位夷离堇,而且交替连任了二十四任,逐渐成了迭剌部的中心家族。3. 阿保机之所以能建立政权的原因:1) 长期的部落联盟发展,准备好了产生国家的条件2) 阿保机更好地利用汉族的经济力量和投降契丹的汉人官员的政治经营3) 结束了部落联盟首长的选举制,代之以类似中原的世袭帝王4916年,建契丹国,标志着它走上了文明的道路;947年,改国号为辽。二、契丹族的行政制度1. 部落:即帐族,共四支(皇族帐、遥辇
6、帐、国舅帐、国舅别部)2. 农耕区实行头下制,分三种1) 头下军州2) 宫卫军州3) 奉陵邑三、辽朝政治1 政治史概况,分五个阶段: 1) 建国初期,皇要的发展与反对建立国家的氏族贵族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42) 对外扩张 3) 太宗耶律德光时取得幽云十六州 4) 圣宗、兴宗时极盛 5) 道宗时辽衰,天祚帝时辽亡 2官制 1) 中央官制 2) 地方官制 3) 首府、捺钵 四、契丹/辽政权建立的意义契丹/辽政权建立后,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并利用国家权力把大量汉人、渤海人迁到它的内地,从事农业和手工业,以供剥削,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契丹地区各族杂居的局面,加速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7、,有利于各族人民的融合,在契丹政权统治的二百年间,东北地区的社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附:两种观点1魏特夫的“征服王朝论” 1) 契丹族的政治、军事中心一直是在他们旧有的部落领地 2) 他们从未放弃本身特殊的部落政治和军事组织以及传统或宗教信仰 3) 广大的契丹人继续游牧,过着部落生活 4) 部落作为最基本的组织单位继续存在,完成首许多行政任务 2田村实造的“北亚历史世界论” 5第三节 北宋的建立与巩固一、 概论1研究现状1) 邓广铭:宋史研究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2) 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3) 岳飞传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4) 漆侠:王安石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5) 张
8、孟伦:宋代兴亡史商务印书馆19486) 蒋复聪:宋史新探台湾正中书局19667) 金毓黻:宋辽金史商务印书馆19462论述1) 邓广铭:“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2) 德国库恩:中国在职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首先,文官政治取代了唐代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其次,宋代在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甚至认为,宋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史的开端。(宋代文化史)3) 樊树志:“这(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个时代。”(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经济上迅猛发展,经济重心南移,货币流
9、通进一步扩大,政治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宋朝的文官政治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值得重视的时代,传统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三大发明的推广与传播,炼铁高炉的发明,利用水力纺织机的发明,造船技术中防水隔壁的发明等。4) 李约瑟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对唐宋作过比较:对于科学史家来说,唐代却不如后来的宋代那么有意义。这两个朝代的气氛完全不同: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则较着重于科学技术方面,宋代虽然武功不利,且屡为北蛮诸邦所困,但帝国的文化和科学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时,深奥的散文诗代替了抒情诗,哲学的探讨和科学的描述代替了宗教信仰。在技术上,宋代把唐代所设想的许多东西都变成为现实。(中国科学技术史
10、第一卷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5) 美国学者包弼德从文化学术的角度谈到唐宋差别:唐代明显地是以历史的观点来看6待文化,而宋代则明显地是以理念的观点来看待文化。由理学家所代表的理念文化观,挑战皇帝与朝廷对于决定全国性价值的权威,而主张士大夫个人有为自己作决定的能力。(唐宋变迁重探收在文化的馈赠(史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6) 黄仁宇: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开国君主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的态度从事各项政治经济改革;神宗时王安石提倡新法,企图以现代金融管制方式管理国事,其目的无非都是想借由经济力量支援国防军备,以应付来自辽和西夏的威胁。但
11、当时社会发展尚未达到足以支持这项改革试验的程度,新法未能成功施行,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时代。 (中国大历史 ,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127 页)二、北宋的建立与统一1陈桥兵变与北宋的建立960年,陈桥兵变,赵普、石守信2统一战争先南后北、先弱后强1) 平荆湖建隆三年(962)湖南周行逢死,子周保权继伴,大将张文表起兵独立,周保权向宋求援,正好给宋朝提供了出兵的借口。乾德元年(963)宋军根据宋太祖的部署 ,假道 南,攻取湖南,一举平定荆湖。初战获胜,宋朝占领了荆、湖这块战略要地,西取可逼后蜀,东进可胁南唐,南下可取南汉。2) 平后蜀平荆湖后,宋太祖为平后蜀作了周密策划,在截获
12、后蜀给北汉的密信(商约联手对抗宋朝)后,与乾德二年(964 年)十一月从凤州、归州两路进攻后蜀,破夔峡、剑门天险,于次年平定后蜀,国君孟昶投降。3) 平南汉开宝三年(970 年)宋太祖发兵南下岭南,南汉国此时腐败不堪:“兵不识旗鼓,人主不知存亡” ,宋军连战连捷,于次年兵临南汉国都广州城下,国君刘 出城投降,南汉灭亡。4) 平南唐宋朝建立后,南唐元宗李 派使臣带厚礼向宋太祖祝贺,其子李煜继位后,每年都乡宋朝进贡。宋平南汉后,李煜乡宋太祖上表,自动削去南唐国号,企图以“江南国主”的称号苟延残喘。宋太祖要完成统一大业,岂能容忍“江南国主”的存在,与开宝七年(974 年)发兵征伐江南。次年十一月,宋
13、军攻占江陵,俘获李煜,南唐灭亡。5) 平吴越宋朝建立后,吴越王钱 遣使祝贺,此后每年都朝贡不断,并出兵助7宋功南唐。南唐灭亡后,钱 奉命前往东京朝见宋太祖,实际上以纳土归附,只是名义上还保留伍越国王的称号。6) 平福建割据漳州、泉州等地的留从效死后,牙将陈洪进夺得兵权,遣使乡宋朝进贡,被宋任命为平海军节度使。南唐、吴越次第平定后,陈洪进纳土归附于宋。7) 宋太祖用了十三年时间,统一了南方各个割据政权。他的继承人宋太宗赵光义,继续完成可统一大业,在接受陈洪近纳土归附、削去吴越国号后,把统一的方向转移到了北方。太平兴国四年(979 年)宋太宗率军亲征山西,攻下太原,平定了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至此
14、延续了二百多年的割据分裂局面终于宣告结束,代之以新的统一局面。但是,幽云十六州之地始终未能克复,留下了隐患。三、北宋巩固政权的措施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本*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二是如何使北宋政权能长期巩固下却,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1削弱地方 削夺藩镇的权力 1)军权I. 把军权收归中央,“罢军将典兵”。军队原来分成地方和中央两部分,后唐、后周特别加强了中央禁军。因而军权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禁军(正规军)这个全国精锐、政权支柱的问题。赵匡胤是靠禁军高级将领拥立的,建国后这些人形成潜在
15、的危险势力。为此,必须把军权收归皇帝,于是就有建隆二年(961)七月的“杯酒释兵权”,解除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人的兵权。当然,事实决不能这么轻易,也是长期演变的结果。如961年春,太祖就曾罢慕容延钊殿前都点检以及韩令坤侍卫都指挥司。这些人在北方防御契丹,有地方兵权,先调中央,后罢兵权。II. 调整军事机构。“杯酒释兵权”以后,宋朝廷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这二司,代之以三衙或三帅,即: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生步军指挥司。禁军领兵权由此析而为三,并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来掌握,以便于皇帝控制。三帅直接统领禁军,负责训练、管理,但无调兵权。调度权归枢密院长官枢密使,
16、他还负责各地防务,但无统兵权。所谓“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8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三衙和枢密院互相制约,遇有战事,由皇帝另派军事将领带兵出征。III. 建立禁军更戍制度。即将原来长期驻守京师的大量禁军轮番调动到地方戍守,名为习勤苦,均劳役,实为防止军队在地方形成势力。由于将领和兵卒没不固定联系,使“将不得专其兵” ,这都是针对五代藩镇称兵更替政权而来的。然而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唐末以来节度使专军篡权、分立割据的问题,但却使宋朝将帅缺乏必要的决断权,牵制重重,虽然稳定了国内统治,但对外作战多以失败而告终。因而宋王朝在对外军事上是一个最为软弱的王朝。2)政
17、权I. 为了削弱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宋太祖把节度使驻地以外的州郡即“支郡”直属京师。同时派遣中央政府的文臣去管理州郡事,称“知某州军事”(知州),表示全权管理本州的军、民之政,知州可直接向朝廷奏事,本身也经常调换(三年一易)。知州以外,又设“通判某州军州事”同领州事(相当于今天的书记),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等事,行文与知州连署。这样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政不致为知州把持,防止偏离中央统治的轨道。这一制度逐步推行,到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州郡也都换上了文官。节度使的名义虽然仍旧保留,但在北宋初年实际上已降为驻地州郡的长官,后来更徒具空名,并不到驻地赴任。II. 宋初沿
18、袭唐制,在州县之上设道为监察区,宋太宗改道为路。最初有15路,后来增加到23-24路。路的主要机构有安抚使(帅)、转运使(漕)、提点刑狱(宪)、提举常平(仓)四司,后三司又总称“监司”。监司号称“ 外台 ”,即中央政府的派出机关,具有监察职能,权任很重。(到明朝时发展为布政使,即近代外省/行省的前身)3)财权I. 为了削弱地方财权,宋初于各路设置转运使总管地方财政,将一路所属州县财赋,除“诸州度支经费” 外,全部运输到京师开封。以前藩镇以“留州”、“ 留使”等名目而截留的国家税收财物,一律收归中央。(请比较“两税法”之地方岁入三分制及元和年间裴 的财政改革节度全留所在州岁入,而将支郡三分改为两
19、分:留州、上供)II. 在上述改革后,全国各地“兵也少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都收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地位。就有宋一代行政体制来看,“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9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以大系小,丝牵绳连,总合于上”,把中央集权制强化到空前未有的程度。前此那些藩镇割据势力被完全铲除了。2加强中央主要是调整中央官制,加强国家机器,分政务、军务、财务三大系统,使之平行,便于皇帝直接统属,实际削弱了汉唐以来的相权。I. 政务:北宋前期沿袭中唐以后的制度,主要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业简称同平章事、平章)为宰相,有时也以侍中为宰相(王安石变法以后,元
20、丰改制,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与前代宰相参与决策,总管政务大权不同,北宋前期宰相只管民政,后来才有些变化(元丰改制财政权归尚书户部,为宰相下属;南宋宰相兼枢密使)。又设参知政事(简称参政)作为副相,他们处理政务可真同皇帝联系,对宰相形成牵制。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的地点叫政事堂,俗称都堂或中书都堂(区别于唐代的尚书都堂),是最高行政机构,设孔目、吏、户、兵礼和刑等五房分曹处理事务,并设舍人院出知制诰或直舍人院负责草拟诏旨。可见宋代政事堂是从唐开元十一年改制后的政事堂发展来的,所以其正式名称就叫中书门下,简称中书。II. 军务:宋设枢密院掌军务,长官为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因其与中书分掌军、政
21、大权,“号为二府” :中书称政府或东府,枢密院称枢府或西府。又设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为副长官,南宋时枢密院副长官常与参知政事互兼。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以及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等通称 “执政”,与宰相合称 “宰执”。元丰改制,中书所辖职事分属三省,而宰执议事办公之处仍在政事堂(即襟代的宰执相当于唐代前期的宰相即辅助决策者;而宋代的宰相作为宰执的一部分,仅相当于唐代前期负责政务的尚书省长官即政务官)。III. 财务:设三司使(户部、度支、盐铁)总管全国贡赋财政,又叫计相,以副使分理事务。(元丰改制,三司使改任户部尚书,财权归宰相)以上军、政、财三权分立,副贰牵制,皇帝即可利用其 间异同,发号
22、施令,独断专行。此外,宋朝又提高了御史台、谏院等台谏官的权力和地位,准许其风闻言事,纠举、 弹劾各级官员特别是宰执大臣等高级官员,作 为皇帝的耳目,以利皇帝的专制统治。台谏气焰日盛,宋仁宗时,宰执大虑的任用去留往往取决于台谏,因而不少做宰相的不得不屈从于台谏的意向行事,宰相权势 在专制皇权面前更加削弱、下降了。通过这些措施,宋朝改变了唐中期以来“ 君弱臣强” 的局面。在中国古代社中,宋朝的建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10权的进一步加强。3)对人民的防范I. 募兵制:募兵制从唐代中期府兵制废毁以后就逐渐占了主流,后来之所以成为各个割据政权通用的制度,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当时农革中破产失业人口日益增
23、多。这一社会现象 ,既使得应募入伍者可以源源而来,而统治乾也用召募“亡命”“ 流民”的办法,把这些失业人口加以收容和豢养,免得他们集结山林,铤而走险。宋太祖总结前朝统治经验,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因而确定了募兵养兵的制度,就是:对军队员额不加限制,平常每年就招募大量兵士,一遇凶年饥馑更大量招募饥民,甚至把某些种类的罪犯也尽量编在军伍中。其总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本来足以危害中央专制的各种社会力量,通过募兵的方式,转化为维护国家政权的军事力量,对统治者来说是变害为利,化险为夷,对被统治者来说就是兵匪一家,欺压百姓。宋朝统治者认为这样做了以后,兵和民使会截然分离,那么在遭逢凶年饥岁之时,即使有叛
24、民,而不至有叛兵。这种所谓利百代的高度成了宋朝的一项定制,其后的嗣君们都谨守不变。宋初军队为二十来万,过了八十年到宋仁宗时,已达120万,增加了五倍。II. 兵力布置,内外相制,守内虚外:宋太祖把全部禁兵即正规军分为两半,一半屯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就是所谓“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各地兵力的配备又采取“守内虚外”的原则,主要戍守州郡冲要,边防只驻少量防人,另处组织不脱产的乡兵防边。除了禁军之外,州县还有厢兵,那基本上相当于唐代的色役,没有什么战斗力。III. 取缔民间乡社组织。从唐代后期以来,各地人民多因宗教信仰、或因生产上和生活上的需要,相互结成乡社。到北宋初年,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地,都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组织,有的且“设置教头,练习兵杖”。北宋对于这些组织,严厉地加以取缔。它对任何一点星星之火都会发生恐怖之感,唯恐其发展到燎原的猛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