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同步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4057879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同步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同步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同步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同步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同步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课时跟踪检测(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 、 选 择 题 ( 每 小 题 4 分 , 共 32 分 ) 1 西 汉 初 年 实 行 郡 国 并 行 制 度 , 然 而 “时 则 有 叛 国 而 无 叛 郡 , 秦 制 之 得 亦 以 明 矣 ”。这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解析:选 D “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反映了西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弊端和秦朝郡县制的积极作用,后者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因此选 D 项。2 读史漫录 中记载: “汉至武帝以后, 柄归中朝, 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 大

2、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 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 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 分 享 丞 相 行 政 权 , 处 理 政 事C 担 任 行 政 职 务 , 有 名 无 实D 协 助 皇 帝 决 策 , 削 弱 相 权解析:选 D 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 才,使之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位,组成皇帝的秘书机构,是为中朝;它虽非决策机构,但参与皇帝的决策,而丞相、御史等演变为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故选 D 项。3.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

3、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 实质问题是 ()A 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 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 皇权不断加强 D 宰相数量逐渐增加解析:选 C 由“首长制到委员制”,表面上看起来是宰相数量的逐渐增加,其反映的 实质问题是皇权不断加强。4. “网络反腐”已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 列哪一官职 ( 或官员 ) 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 )A 御史大夫 B 刺史C 门下省 D 都察院2 解析:选 C 唐朝时期的三省制,包括负责政令审核的门下省,都不属于监察机构,故C项符合题意。5. “国初沿五代之制。量使以总国计,应四方供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 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

4、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宋史中的“ ”应为3 ( )A 通判 B 中书门下C 枢密院 D 三司解析:选 D 根据宋史可知为宋代史实,根据“供赋”一词可知与财权有关,北宋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6. 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 将怯如鸡 直发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反映了 ( )A 察举制的弊端 B 科举制兴起的背景C 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D 世官制的沿革解析:选 A 由“汉”和“举秀才”“举孝廉”,可知考查的制度为察举制。 7 秦朝和元朝在地方分别推行郡县制和行省制,对两者理解正确的是 ( ) A 都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B

5、 都推动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 C 都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存在的社会因素 D 都促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出现解析:选 A 郡县制和行省制都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二者的实施都是统治者为加强中央 集权,而对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与调整,所以 A 项说法正确。8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了元朝在地方管理上设 ( ) A 三省六部 B 郡县C 宣政院 D 行省解析:选 D 三省六部是中央机构,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郡县的信息,故 B 项错误; 宣政院是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故 C 项错误; 从材料中“省”的信息可以判断元代在地方管理上设行省,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

6、 (18 分 ) 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4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 志节清白; 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 四曰刚毅多略 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 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5 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 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 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

7、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转引自韩国磐 隋唐五代史论集请回答:(1) 材 料 一 表 明 先 秦 时 期 人 才 选 拔 的 标 准 是 什 么 ? 材 料 二 与 材 料 一 的 选 官 制 度 相 比 , 有 何 进步 性 ? (8 分 )(2) 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据材料四,概括说明这种制度 的 影 响 。 (10 分 )解 析 : 第 (1) 问,据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说明选才标准;据“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说明进步性。第 (2) 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足以证明材料三中说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 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材料四所说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影响按照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答 案 : (1) 血缘、门第、等级、世袭。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2) 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影响: 扩大统治基础,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张扬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 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 推动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 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