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第 1 届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竞赛参赛方案活动宗旨第 1 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发起,其前身为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 ,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 设计分会教育委员会联合 16 家主要 设计高校 发起于 2003 年,至今已成功举办 12 届。“ 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 作为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全国 1570 所高等学校的参与。登上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设计竞赛平台的高等学校,从 2003 年第 1 届的 78 所,到 2014 年第 12 届的 293 所,12 年来共有 182 所院校的学生获得不同类型与级别的奖项。“学年
2、奖”业已成为这一专业领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奖项,交流与竞赛的互动实现了有限资源的有效整合。为进一步把学年奖办成跨学科及关注人居环境为主题的教育交流平台,提升学术品质,使其成为可持续的优质人居环境设计教育交流平台,发挥清华大学的学科优势,整合资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建筑学院联手改组原活动,构建更为强大的评委阵容,使其成为清华大学在人居环境设计领域的一项优质品牌活动。活动得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住建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指委所属: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为评审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人类的营造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两个
3、看似矛盾的趋势,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分化走向精微;另一方面又对设计师的宏观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有句古话:尽精微,致广大,既是对设计境界的描述,也可理解为这一对趋势的反映。人居环境理论的提出正是建立在学科分化的现实基础上,力图以走向整合的环境意识来克服由于分化带来的专业隔阂,以构建更为健康的人居环境审美体系。学年奖的改组无疑为实现这一学术理想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交流需要平台,也要有良好的机制和规范,经过改组的学年奖将为中国的人居环境设计教育提供更大的助力,让我们在这个新的平台上更好地向前奋进!参加院校中国各类开设城市设计、建筑学、景观学、风景园林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艺术设计
4、、光环境设计等专业的高等学校。奖项设置第一类:专业奖项按照高等学校本科和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分组设置。A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及其以上组:1.建筑设计 2. 城市设计 3. 景观设计 4.室内设计 5.光与空间每类奖项再按照最佳设计和最佳创意分类评选(城市设计类除外、光与空间类除外):设计奖是指体现设计全过程,包括从设计创意到可实施性的工程规范及其细节,设计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创意奖更主要的强调设计的概念性、思想性,创意及其艺术表现力,但是其设计的完整性不能缺失,设计的调查和分析等设计过程仍然非常重要。建筑类最佳设计 金奖 1 名 银奖 3 名 铜奖 5 名 优秀奖 30 名最佳创意 金奖 1 名 银奖
5、 3 名 铜奖 5 名 优秀奖 30 名城市类最佳设计 金奖 1 名 银奖 3 名 铜奖 5 名 优秀奖 30 名景观类最佳设计 金奖 1 名 银奖 3 名 铜奖 5 名 优秀奖 30 名最佳创意 金奖 1 名 银奖 3 名 铜奖 5 名 优秀奖 30 名室内类最佳设计 金奖 1 名 银奖 3 名 铜奖 5 名 优秀奖 30 名最佳创意 金奖 1 名 银奖 3 名 铜奖 5 名 优秀奖 30 名光与空间类 最佳设计 金奖 1 名 银奖 3 名 铜奖 5 名 优秀奖 30 名评委会根据每年投稿的数量、质量进行一定比例的调整。B 高等职业学校 专科组:高职学校专科组分为景观设计奖与室内设计奖:1.
6、景观设计奖 2.室内设计奖以上各奖项分别:金奖 1 名 银奖 2 名 铜奖 3 名 优秀奖 20 名。评委会根据每年投稿的数量、质量进行一定比例的调整。第二类:指导与管理奖设立两个奖项: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管理奖(院校)毕业设计作品得到铜奖以上的学生指导教师和组织学生集体参赛的院校获得。其中优秀组织管理奖必须是组织集体参加竞赛并由学校统一缴纳活动经费的。各校组织竞赛活动的情况(海报张贴、竞赛辅导等照片和视频文件等)请整理好随竞赛方案一起寄送到组委会,将作为参与评选优秀组织管理奖资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个人名义参赛的获奖作品不作为优秀组织管理奖的资格评定。参评要求无论毕业设计实际图纸数量的多少
7、和版面尺寸的大小,所有交送参评的作品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不符合要求者视为无效作品,不进入终评程序。 1. 提供参赛资料包括 3 部分:A专家评审部分:A1:提供 JPG 文件,包括设计说明,草图方案,主要的平、立、剖面图和彩色效果图;A2:JPG 文件最少不能少于 10 页,最多不得超过 20 页,为方便专家评审,请把每张图片控制在 16001600(像素)(精度 72dpi)以下;每张图片文件量大小不能超过3M,这一部分不得出现参加院校、指导老师和学生的相关信息;A3:设计说明应结合调研分析和设计流程进行,不单独列出,无设计说明、只有效果图的参评方案视为放弃参评。A4:动画和 PPT 不作为评
8、审文件。B出版使用部分:提供 JPG 文件,并按 A4 竖向幅面排版制作,精度至少为 350dpi,以便满足出版需要,数量不超过 5 页;C展板使用部分:提供 JPG 文件,并按 A0 竖向幅面排版制作,精度至少为 72dpi,以便满足展览需要,数量不超过 5 版。(注 明: 参赛作品均需刻录在 DVD 或 CD 光盘上,寄送到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组委会。)2. 为保证一定的参赛作品质量,各参加院校的参赛作品须由校方推荐,并提供推荐意见;没有校方组织的各院校学生,须按参赛要求把资料寄给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组委会。3. 为提高评审效率,各高校可以以学院、系或专业科为单位参加。各以系或专业科为
9、参赛单位的高校的推荐作品方案最多不能超过 10 个,超过部分视为以个人名义参赛;4. 各参加院校请详细填写参赛资料表格(标明参加学生的姓名、性别、联系电话,作品名称,指导老师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等),在作品光盘中须刻录参赛资料的电子文档和须备案使用的参赛资料表格的打印稿;5. 所有文件刻录前需进行杀毒,以免造成文件损坏。评审标准1 设计成果应体现对社会、文化、历史及环境的关注,有正确的价值导向;2 设计成果有明确的设计目标和问题意识;3 设计成果清晰地表达设计分析思路和设计思考过程;4 设计的调研和分析,也即其设计思维和设计逻辑应该是设计的一部分要特别体现出来,倡导创新性和独特性的符合设计
10、目标逻辑的设计成果;5 设计成果包含符合国家相关专业规范要求的完整的设计图纸内容;6 设计成果通过效果图、实体模型照片等方式客观真实地表达设计效果与设计意图;7 设计成果关注结构、材料构造、及设备技术条件等工程技术可行性问题;8 设计成果版面要求图文并茂、内容完整、表达清晰。参赛程序1. 参加的高校请向组委会邮件索取参赛申请表,或登陆装饰网站http:/“2015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专题下载参赛申请表。交送作品为应届环境设计毕业设计作品,参加活动的各院校所交参评作品不得超过 10 件。交件截止时间不得超过 6 月 30 日,以寄出作品时间的邮戳为准。2. 由组 委会负责作技术性筛选,筛
11、除不符合提交规则的作品,不符合专业设计制图规范(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效果表现图)的作品,并分送专家评审。终评结束时间为 8 月 31 日以前。3. 参加活 动的各院校须交纳人民币 1200 元作为活动基金。不经过院校组织自行投递作品的学生,每份作品须缴纳参赛费用人民币 120 元整(此 类作品不具备参评优秀组织管理奖资格)。参赛院校及学生须依据活动相关信息将参赛费用打入 2015 年度学年奖颁奖承办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账号,无此记录者不具备参评资格。请保留汇款凭证复印件,另外把汇款凭证数字文件(通过扫描或拍照获得的 JPG 格式)同时发送到学年奖组委会邮箱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邮箱。
12、邮寄地址与汇款细则:请关注装饰网站 http:/“2015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专题 的具体通知。参赛说明1. 所有参 赛者文件必须齐全,否则无参评资格,作品均请按照要求署名和提供作者详细联系方式;2. 活动组 委会有权刊登及出版、展览本次活动作品,以作宣传之用,不再另付稿酬;3. 本次活 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活动组委会所有;4. 凡参加本活动的设计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人身权利内容,涉及到相关法律问题,一切后果由作者自负。5. 各参 赛院校请勿在光盘背面贴各类标签。如需标识请用油性笔进行标注。6. 每个参 赛方案建立一个文件夹。在其下分别建立“专家评审”“出版”“
13、展板”三个文件夹,在里面分别放入对应的电子文档。当一张光盘无法容纳下 3 个文件夹下对应的文档时可以增加光盘。但需在光盘下建立类似的文件夹以便识别文档所属类别。7. 在参 赛表格中请完整填写作者、导师、院系等相关信息,以确保在评审过程中出现电子文档不能读取等特殊情况下能及时联系到本人。8. 一个作品只能参与一个奖项的评选,并在参赛表格中详细说明。9. 请将作品参评类别细化到参加设计奖/ 创意奖,例如:建筑设计最佳设计奖。10. 作品提交前 请作者和老师详细检查专 家评审部分的电子文档已经清除作者、导师、院系等相关信息。在评审中如发现有相关信息的作品视为自动弃权。参评电子文档严格按照参评要求提供,不符合规格者也视为自动弃权。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组委会(筹)二零一五年四月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单位住建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指委所属: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奖与年会承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出版合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学术支持装饰世界建筑组委会筹委会联系方式联 系 人:白光伟、任艺林联系电话:010- 62796382电子邮件: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B246邮 编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