臌胀是指腹部胀大,绷急如鼓,皮色苍.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070866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臌胀是指腹部胀大,绷急如鼓,皮色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臌胀是指腹部胀大,绷急如鼓,皮色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臌胀是指腹部胀大,绷急如鼓,皮色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臌胀是指腹部胀大,绷急如鼓,皮色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臌胀是指腹部胀大,绷急如鼓,皮色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鼓胀【概述】一、概念:臌胀是指腹部胀大,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的病证。 “臌”指腹大皮急,其状如鼓;“胀”指腹部胀满不适。臌胀两字,简要地概括了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二、历史沿革:(一) 内经首提本病病名。(二)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之肝水、脾水、肾水,均以腹大胀满为主要表现,与臌胀类似。(三) 诸病源候论认为发病与感受“水毒”有关。(四) 丹溪心法提出了臌胀的主要病因病机。(五) 证治要决称之为“膨脝” 、 “蜘蛛病” 。(六) 景岳全书又称本病为“单腹胀” 。(七) 医门法律认识到癥积日久可致臌胀。(八) 血证论认为“血臌”的发病与接触河中疫水,感染“水毒”有关。 三、讨论范围:根据本病的

2、临床表现,类似西医学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包括血吸虫病,胆汁性、营养不良性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旰硬化腹水形成期。至于其它疾病出现腹水,如结核性腹膜炎腹水,丝虫病乳糜腹水,腹腔内晚期恶性肿瘤,心肾疾病等,表现臌胀特征者,亦当按本篇内容辨证施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病因病机】一、病因(一)酒食不节:如嗜酒过度,或恣食甘肥厚腻酿湿生热,湿浊内聚,遂成臌胀。(二) 情志刺激:忧思郁怒伤及肝脾,水湿内停,气、血、水壅结而成臌胀。(三) 虫毒感染:虫(血吸虫)毒感染阻塞经隧,气滞血瘀,清浊相混,水液停聚。(四) 病后续发:如黄疸日久湿邪(湿热或寒湿)蕴阻,肝脾受损,气滞血瘀;症积不愈气滞血结,脉络壅塞,正气耗伤,

3、痰瘀留着,水湿不化;久泻久痢气阴耗伤,肝脾受损,生化乏源,气血滞涩,水湿停留。二、病机(一) 病位主要在于肝脾,久则及肾:(二) 病理变化为气血水互结:由于肝脾肾三脏助能失调,气滞、血瘀、水湿内停,而致形成臌胀。故喻嘉言曾概括地说:“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 ”气、血、水三者既各有侧重,又常相互为因,错杂为病。(三)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初期以实为多,后期以虚为主:本虚指肝脾肾三脏的损伤;邪实指气血水的壅结。一般初起,多为肝脾功能失调,此时正气损伤不著,病势较轻,以标实为多。后期肝脾损伤日渐明显,进而肾气亦虚。肾阳衰微,则蒸化无力,开合不利,肾阴不足,阳无以化,则水津失布,故以本虚为主。

4、然本虚标实往往错杂互见。(四)本病预后一般较差,治疗颇为棘手。病在早期适当调治,尚可收效。延至晚期邪实正虚,若复感外邪,病情可致恶化见神昏谵语、痉厥等严重征象。臌胀病因病机示意如下:饮食不节 初起以邪实为主情志劳欲 后期以正虚为主黄疸 肝脾肾受损 伤络出血症积 它病续发 气滞血瘀水停 臌胀 正虚感邪 攻心昏迷虫毒 本虚标实,虚实错杂 或湿毒内蕴 犯肝痉厥泻痢 损正衰脱【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一) 、主症特点:初起脘腹作胀,食后尤甚。继而腹部胀满如鼓,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二) 、兼症舌脉:常伴乏力、纳差、尿少及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现象,可见面色萎黄、黄疸、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

5、赤缕、血痣及蟹爪纹。(三) 、病史:本病常有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虫毒感染或黄疸、胁痛、癥积等病史。二、病证鉴别(一) 、臌胀与水肿的鉴别臌胀主要为肝脾肾受损、气血水互结于腹中。以腹部胀大为主,四肢肿不甚明显。晚期方伴肢体浮肿,每兼见面色青晦,面颈部有血痣赤缕,胁下癥积坚硬,腹皮青筋显露等。水肿主要为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泛溢肌肤。其浮肿多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及肢体。或下肢先肿,后及全身,每见面色白 光 白,腰酸倦怠等,水肿较甚者亦可伴见腹水。(二) 、气臌、水臌、血臌的鉴别腹部膨隆,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是为“气臌” ,多属肝郁气滞;腹部胀满膨大,或状如蛙腹,按之如囊

6、裹水,常伴下肢浮肿,是为“水臌” ,多属阳气不振,水湿内停;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腹内积块痛如针刺,面颈部赤丝血缕,是为“血臌” ,多属肝脾血瘀水停。临床上气血水三者常相兼为患,但各有侧重,掌握上述特点,有助于辨证。三、相关检查(一)用超声波探测腹水,了解腹水量。(二)腹腔穿刺液检查有助于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腹水的恶性肿瘤细胞学检查、细胞培养、结核杆菌豚鼠接种及酶、化学物质测定,均为辅助诊断手段。(三)血清乙、丙、丁型肝炎病毒相关指标可显示感染依据。(四)粪检、皮内试验、环卵沉淀反应、血清学检查等可作为血吸虫感染依据。(五)肝功能、B 超、CT、核磁共振、腹腔镜、肝脏穿刺等检查有助于腹水原因的鉴

7、别。(六)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门静脉高压所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一).辨虚实、标本之主次。初起肝脾失调以邪气盛实为主,正气亏虚不甚明显,病程相对较短。久病肝脾肾损伤正虚为主。(二)标实者辨气、血、水的偏盛1.气臌:肝郁气滞 少量腹水,肠腔充气 2.水臌:脾虚湿阻 腹水量多,下肢浮肿 3.血臌:肝脾血瘀 积块肿大,瘀血征突出标实者(三)本虚尚须辨阳虚与阴虚的不同:脾肾阳虚证:腹大但胀满不甚,早宽暮急。肝肾阴虚证:腹大胀满不舒。二、治疗要点标实者,分别采用行气、活血、利水或攻逐等法;本虚者,用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法;本虚标实,错杂并见者,当攻补兼施。三、证治分类(一

8、) 气滞湿阻证1症状:主症: 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兼症 :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小便短少,舌苔脉象:舌苔薄白腻,脉弦。2证机概要:肝郁气滞,脾运不健,湿浊中阻。3治法: 疏肝理气,运睥利湿。4方药: 柴胡疏肝饮或胃苓汤加减。前方以疏肝理气为主,适用于胸胁闷胀疼痛较著者;后方以运脾利湿消胀为主,适用于腹胀,尿少,苔腻较著者。5常用药:柴胡、香附、郁金、青皮疏肝理气;川芎、白芍养血和血;苍术、厚朴、陈皮运脾化湿消胀;茯苓、猪苓利水渗湿。6加减:胸脘痞闷,腹胀,噫气为快,气滞偏甚者,可酌加佛手、沉香、木香调畅气机;如尿少、腹胀、苔腻者,加砂仁、大腹皮、泽泻、车前子以加强运脾

9、利湿作用;若神倦,便溏,舌质淡者,宜酌加党参、附片、干姜、川椒以温阳益气,健脾化湿;如兼胁下刺痛,舌紫,脉涩者,可加延胡索、莪术、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二) 水湿困脾证1症状:主症: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兼症: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脘担痞胀,得热则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舌苔脉象:舌苔白腻,脉缓。2证机概要:湿邪困遏,脾阳不振,寒水内停。3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4方药:实脾饮。本方有振奋脾阳,温运水湿的作用,适用于脾阳不振,寒湿内盛之肿胀。5常用药:白术、苍术、附子、干姜振奋脾阳,温化水湿;厚朴、木香、草果、陈皮行气健脾除湿;连皮茯苓、泽泻利水渗湿。6加减:浮肿较甚,小便短

10、少,可加肉桂、猪苓、车前子温阳化气,利水消肿;如兼胸闷咳喘,可加葶苈子、苏子、半夏等泻肺行水、止咳平喘;如胁腹痛胀,可加郁金、香附、青皮、砂仁等理气和络; (三) 水热蕴结证1.症状 主症: 腹大坚满,脘腹胀急,兼症: 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苔脉象: 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象弦数。2. 证机概要:湿热壅盛,蕴结中焦,浊水内停。3.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4.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中满分消丸有清热化湿,行气利水作用,适用于湿热蕴结,脾气阻滞所致胀满;茵陈蒿汤清泄湿热,通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5.常用药:茵陈、金钱草、山栀、黄柏清化

11、湿热;苍术、厚朴、砂仁行气健脾化湿;大黄、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分利二便。6加减:小便赤涩不利者,加陈葫芦、蟋蟀粉(另吞服)行水利窍。如腹部胀急殊甚,大便干结,可用舟车丸行气逐水,但其作用峻烈,不可过用。(四) 瘀结水留证1症状:主症: 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胁下结痛如针刺,兼症: 面色晦暗黧黑,或见赤丝血缕,面颈胸臂出现血痣,口干不欲饮水,或见大便色黑,舌苔脉象:舌质紫黯,或有紫斑,脉细涩或芤。 2证机概要:肝脾瘀结,络脉滞涩,水气停留。3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4 方药:调营饮加减。本方活血化瘀、行气利水,适用于瘀血阻滞,水湿内停之肿胀。5常用药:当归、赤芍、桃仁、三棱、莪术、鳖甲化瘀散

12、结;大腹皮行气消胀;马鞭草、益母草、泽兰、泽泻、赤茯苓化瘀利水。6加减:胁下癥积肿大明显,可选加穿山甲、地鳖虫、牡蛎,或配合鳖甲煎丸内服,以化瘀消癥;如病久体虚,气血不足,或攻逐之后,正气受损,宜用八珍汤或人参养营丸等补养气血;如大便色黑,可加参三七、茜草、侧柏叶等化瘀止血;(五) 阳虚水盛证1症状:主症: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兼症:面色苍黄,或呈胱白,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舌脉:舌体胖、质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 2证机概要:脾肾阳虚,不能温运,水湿内聚。3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4 方药:附于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前方由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组成,有温阳健脾、

13、化气利水作用,适用于脾阳虚弱,水湿内停者;济生肾气丸即金匮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有温补肾气,利水消肿作用,适用于肾阳虚衰,水气不化者。5常用药:附子、干姜、人参、白术、鹿角片、葫芦巴温补脾肾;茯苓、泽泻、陈葫芦、车前子利水消胀。6加减:偏于脾阳虚弱,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者,可加黄芪、山药、苡仁、扁豆益气健脾;偏于肾阳虚衰,面色苍白,怯寒肢冷,腰膝酸冷疼痛者,酌加肉桂、仙茅、仙灵脾等,以温补肾阳。 (六) 阴虚水停证1症状:主症: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兼症 :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苔脉: 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 2证机概要:肝

14、肾阴虚,津液失布,水湿内停。3治法:滋肾柔肝,养阴利水。4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前方重在滋养肾阴,用于肾阴亏虚,腰酸,低热,口干等症。后方养阴柔肝,用于阴虚肝郁,胁肋隐痛,内热烦躁,舌结苔少之症。5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山萸肉、枸杞子、楮实子滋养肾阴;猪苓、茯苓、泽泻、玉米须淡渗利湿。6加减:津伤口干明显,可酌加石斛、玄参、芦根等养阴生津;如青筋显露,唇舌紫暗,小便短少,可加丹参、益母草、泽兰、马鞭草等化瘀利水;齿鼻衄血,加鲜茅根、藕节、仙鹤草之类以凉血止血;如阴虚阳浮,症见耳鸣,面赤、颧红,宜加龟版、鳖甲、牡蛎等滋阴潜阳。【预防调护】一宜进清淡、富有营养而且易于消化之食物。因生冷

15、辛辣油腻易损伤脾胃,蕴生湿热;粗硬食物易损络动血,故应禁止食用。二食盐有凝涩水湿之弊,一般臌胀患者宜进低盐饮食;肿胀显著,小便量少时,则应忌盐。三怡性适怀,安心休养,避免过劳。四加强护理,注意冷暖,防止正虚邪袭。如感受外邪,应及时治疗。【结语】一、臌胀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其临床特征。二、病因为酒食不节,情志失调,虫毒感染和黄疸、瘢积等病后续发。病理变化属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互结为患,而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点。三、辨证治疗原则重在分辨虚实标本主次。标实者当辨气、血、水的偏盛,分别予以行气、活血,利水或攻逐等法;本虚者当辨阳虚与阴虚之不同,用温补脾肾

16、或滋养肝肾等法;本虚标实错杂并见者,宜攻补兼施。四、臌胀晚期,出现出血、昏迷、抽搐、虚脱等危重症者,预后较差,宜积极救治。【临证备要】一关于逐水法的应用:(一)适应证:适用于水热蕴结和水湿困脾证。(二)用法:牵牛子粉:每次吞服 l.53 克,每天 12 次。或舟车丸、控涎丹、十枣汤等选用一种。舟车丸每服 36 克,每日 1 次,清晨空腹温开水送下。控涎丹 35 克,清晨空腹顿服。十枣汤可改为药末:芫花、甘遂、大戟等份,装胶囊,每服 1.53 克,用大枣煎汤调服,每日 1次,清晨空腹服。以上攻逐药物,一般以 23 天为 1 疗程,必要时停 35 天后再用。(三)使用注意事项:中病即止:在使用过程

17、中,药物剂量不可过大,攻逐时间不可过久,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以免损伤脾胃,引起昏迷、出血之变。严密观察:服药时必须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药后反应,加强调护。一旦发现有严重呕吐、腹痛、腹泻者,即应停药,并做相应处理。明确禁忌证:臌胀日久,正虚体弱;或发热,黄疸日渐加深;或有消化道溃疡,曾并发消化道出血,或见出血倾向者,均不宜使用。二注意祛邪与扶正药物的配合:根据病情采用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等方法,扶助正气,调理脾胃,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三臌胀“阳虚易治,阴虚难调”:水为阴邪,得阳则化,故阳虚患者使用温阳利水药物,腹水较易消退。若是阴虚型臌胀,温阳易伤阴,滋阴又助湿,治疗颇为棘手

18、。临证可选用甘寒淡渗之品,以达到滋阴生津而不粘腻助湿的效果。此外,在滋阴药中少佐温化之品,既有助于通阳化气,又可防止滋腻太过。四腹水消退后仍须调治:经过治疗,腹水可能消退,但肝脾肾正气未复,气滞血络不畅,腹水仍然可能再起,此时必须抓紧时机,疏肝健脾,活血利水,培补正气,进行善后调理,以巩固疗效。五臌胀危重症宜中西医结合即时处理:肝硬化后期腹水明显,伴有上消化道大出血、重度黄疸或感染,甚则肝昏迷者,病势重笃,应审察病情,配合有关西医抢救方法及时处理。【复习思考题】1黄疸、瘢积、膨胀有何区别与联系?2试述嗽胀寒湿困脾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的主症、治法和常用方剂。3怎样正确而安全地使用逐水剂?附

19、:变证臌胀病后期,肝脾肾受损,水湿瘀热互结,正虚邪盛,危机四伏。若药食不当,或复感外邪,病情可迅速恶化,导致大量出血、昏迷、虚脱多种危重证侯。1大出血:骤然大量呕血,血色鲜红,大便下血,暗红或油黑。多属瘀热互结,热迫血溢,治宜清热凉血,活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参三七、仙鹤草、地榆炭、血余炭、大黄炭等;若大出血之后,气随血脱,阳气衰微,汗出如油,四肢厥冷,呼吸低弱,脉细微欲绝,治宜扶正固脱,益气摄血,方用大剂独参汤加山萸肉,并可与“血证篇”互参。2昏迷:痰热内扰,蒙蔽心窍,症见神识昏迷,烦躁不安,甚则怒目狂叫,四肢抽搐颤动,口臭、便秘,溲赤尿少,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治当清热豁痰,开窍熄风,方用安宫牛黄丸合龙胆泻肝汤加减,亦可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若痰浊壅盛,蒙蔽心窍,症见静卧嗜睡,语无伦次,神情淡漠,舌苔厚腻,治当化痰泄浊开窍,方用苏合香丸合菖蒲郁金汤。煎剂中酌选石菖蒲、郁金、远志、茯神、天竺黄、陈胆星、竹沥、半夏等豁痰开闭。热甚加黄芩、黄连、龙胆草、山栀;动风抽搐加石决明、钩藤;腑实便闭加大黄、芒硝;津伤,舌质干红,加麦冬、石斛、生地。病情继续恶化,昏迷加深,汗出肤冷、气促、撮空,两手抖动,脉细微弱者,为气阴耗竭,正气衰败,急予生脉散、参附龙牡汤以敛阴回阳固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