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题目: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血糖测量仪:糖尿病患者需要经常独取静脉血以测定血糖,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不便。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自备 l 台血糖检验仪,所测指血或耳血为毛细血管的血糖值,略高于静脉血糖值。但要注意,当寒冷、水肿及血管痉挛时,稍受影响,其测定范围为05 27 7 毫摩尔/ 升(10500 毫克/分升)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血糖仪按照测糖技术可以分为电化学法测试和光反射技术测试两大类。前者是酶与葡萄糖反应产生的电子再运用电流记数设施,读取电子的数量,再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后者是通过酶与葡萄糖的反应产生的中间物(带颜色物质) ,运用检测器检测试纸反射面的反射光的强度,将这些反射光的强度
2、,转化成葡萄糖浓度,准确度更高。目前市场上尚有笔式及其他型号微量血糖测试仪供使用。90 年代以来国外研制出无损伤血糖检测仪,是用电脑化的近红外线透过皮肤面测量其吸收变化,可在 5 秒钟内测出2 22222 毫摩尔/升(40 400 毫克/分升)血糖。二、实验目的教学目的 学习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的基础上,掌握血糖的正常参考值,掌握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熟悉尿糖的半定量检测。教学要求 (一) 掌握血糖的正常参考值,复习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掌握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机理。(二) 熟悉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血糖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三) 熟悉葡萄糖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3、法测定血糖的原理,血清的制备,血糖浓度及血糖增高率的计算,尿糖的原因及尿糖半定量检测的原理及方法。(四) 了解动物耳缘静脉取血法,血糖调节的几种因素及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 实验原理:血糖的正常参考值,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调节的几种因素,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机理,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血糖的原理;尿糖的原因及尿糖半定量检测的原理。(二) 实验操作:血糖测定及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收集注射肾上腺素前后耳缘静脉血,制备血清,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血糖浓度) ;尿糖半定量检测。(三) 计算血糖浓度及血糖增高率。三、血糖定义:血糖(BS,BG)
4、指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正常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饭后血糖可以暂时升高,但不超过 180mg/dl,空腹血液浓度比较恒定,正常为 70-110mg/dl(3.9-6.1mmol/L)。血中的糖类,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还有乳糖、半乳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糖分是我们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之一。人们摄入谷物、蔬果等,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单糖(如葡萄糖等)进入血液,运送到全身细胞,作为能量的来源。如果一时消耗不了,则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肝脏可储糖 70120 克,约占肝重的 610%。细胞所能储存的肝糖是有限的
5、,如果摄入的糖分过多,多余的糖即转变为脂肪。 当食物消化完毕后,储存的肝糖即成为糖的正常来源,维持血糖的正常浓度。在剧烈运动时,或者长时间没有补充食物情况,肝糖也会消耗完。此时细胞将分解脂肪来供应能量,脂肪的 10%为甘油,甘油可以转化为糖。脂肪的其它部分亦可通过氧化产生能量,但其代谢途径和葡萄糖是不一样的。人类的大脑和神经细胞必须要糖来维持生存,必要时人体将分泌激素,把人体的某些部分(如肌肉、皮肤甚至脏器)摧毁,将其中的蛋白质转化为糖,以维持生存。象过去在图片上看到的那些难民个个骨瘦如材,就是这个原因。 人体所有的细胞所需的糖都由血液来输送,所以维持血液中糖的恰当的浓度是很重要的。四、血糖的
6、来源和去路来源 1、 食物,米、面、玉米、薯类、砂糖(蔗糖) 、水果(果糖) 、乳类(乳糖)等,经胃肠道的消化作用转变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入血液成为血糖。 为什么要在饥饿条件下采血?血糖主要来源是食物,进食会增高血糖浓度。2、储存于肝脏中的肝糖原和储存于肌肉的肌糖原、脂肪等分解成葡萄糖入血。3、非糖物质即饮食中蛋白质、脂肪分解氨基酸、乳酸、甘油等通过糖异生作用而转化成葡萄糖。糖异生:体内从非糖类物质如氨基酸、丙酮酸、甘油等合成葡萄糖的代谢,是维持血糖水平的重要过程。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七步进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需利用另外四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过程中不可
7、逆的三个反应。糖异生保证了机体的血糖水平处于正常水平。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肝。肾在正常情况下糖异生能力只有肝的十分之一,但长期饥饿时肾糖异生能力可大为增强。糖异生作用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保证在饥饿情况下,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去路 1、葡萄糖在组织器官中氧化分解供应能量2、在剧烈活动时或机体缺氧时,葡萄糖进行无氧酵解,产生乳酸及少量能量以补充身体的急需;3、葡萄糖可以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储存起来;多余的葡萄糖可以在肝糖转变为脂肪等。4、当血糖浓度高于 8.9mmol/L(160mg/100ml)时,则随尿排出,形成糖尿。糖酵解:葡萄糖或糖原在组织中进行类似发酵的降解反应过程。最终形成乳酸或丙酮酸,同时释
8、出部分能量,形成 ATP 供组织利用。糖酵解在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早先人们只知道糖在无氧环境下可降解为乳酸,但今天人们终于清楚知道,不论有氧还是无氧环境,糖会经过同样的过程分解为丙酮酸。不同的则是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会被丙酮酸脱氢酶转化为乙酰辅酶 A,进而进入三羧酸循环完全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大部分缺氧细胞或组织(骨骼肌)中,丙酮酸会转化成乳酸,或者像糖类被酵母分解那样,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CO2)。五、血糖的调节人体正常血糖含量 3.89-6.11mmol/L血液浓度能维持相对恒定是由于机体内存在一整套高效率的调节机制,精细地控制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使之达到动态平衡。
9、(一)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对所控制激素的分泌,后者再通过影响血糖来源与去路关键酶的活性来实现。神经系统的调节最终通过细胞水平的调节来达到目的。 下丘脑一方面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另一方面也作用于胰岛 -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肝。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肝细胞的磷酸化酶活化,使糖原分解加速;糖异生关键酶的活性增加,糖异生作用增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下丘脑了可通过迷走神经兴奋,使胰腺 -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还可直接作用于肝,使肝细胞内糖原合成酶活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此外还抑制糖异生途
10、径,促进糖的氧化和转化,总体上使血糖的去路增加,来源减少,最终达到使血糖浓度降低的目的。 (二)激素的调节作用 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可分为两大类,即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和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各类激素调节糖代谢反应从而影响血糖浓度的机制在表 3-1 中简要说明。 1胰岛素胰岛素是胰岛 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类激素,由 51 个氨基酸组成。血中葡萄糖或氨基酸浓度高时,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机制,首先是使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增加,利于血糖进入这些组织进行代谢。胰岛素还能诱导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合成,加速细胞内葡萄糖的分解利用。胰岛素通过使细胞内 cAMP
11、含量减少,激活糖原合成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磷酸化酶和糖异生关键酶等,使糖原合成增加,糖的氧化利用、糖转变为脂肪的反应增加,血糖去路增快;使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减少或受抑制,使血糖来源减少,最终使血糖浓度降低。 近年来从人血清中分离出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也称 somatomedins)其化学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类似胰岛素,但 IGF 的免疫学性质与胰岛素完全不同。IGF 通过 IGF 受体和胰岛素?相当于胰岛素的一部分,例如:促进脂肪细胞转变、摄取和氧化葡萄糖,并合成脂肪的强度仅为胰岛素的 1/50 或 1/100;对心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作用
12、为胰岛素的 1/2 或 1/5;对骨骼肌摄取、氧化葡萄糖及合成糖原的作用只有胰岛素的 1/20。IGF 的长期效应是促进生长。 2胰高血糖素是胰岛 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由 29 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类激素,分子量为 3500。其一级结构和一些胃肠道活性肽如胰泌素、肠抑制胃肽(GIP)等类似。血糖降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高糖饮食后其分泌则减少。 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提高靶细胞内 cAMP 含量达到调节血糖浓度的目的。细胞内的 cAMP 可激活依赖 cAMP 的蛋白激酶,后者通过酶蛋白的共价修饰改变细胞内酶的活性,即激活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抑制糖原合成和糖氧化的关键酶,使血糖升高。该蛋白激酶还激活脂肪
13、组织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加速脂肪的动员和氧化供能,减少组织对糖的利用,从而加重血糖升高。目前认为,胰高血糖素是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最重要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的前体为无活性的胰高血糖素原。由肠道上皮细胞生成和分泌的类似胰高血糖素的物质叫肠高血糖素。所以,用一般免疫法测得的高血糖素由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原、肠高血糖素 3 种形式组成,正常血浆中的基础浓度为 50-100ng/L。 在激素发挥调节血浆浓度的作用中,最重要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在应激时发挥作用,而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都可影响血糖水平,但在生理性调节中仅居次要地位。 综上所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而
14、血糖水平保持恒定则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协调的结果。 肝在糖代谢调节中的作用肝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这不仅仅是因为肝内糖代谢的途径很多,而关键还在于有些代谢途径为肝所特有。 餐后食物中糖类经消化吸收,以葡萄糖形式大量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暂时轻度升高。此时葡萄糖直接促进肝等组织摄取葡萄糖,使肝细胞内糖原合成明显增加,同时也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减少其向血中释放葡萄糖,同时还使糖转为脂肪,结果是餐后血糖浓度仅轻度升高,并很快恢复至正常范围。饥饿时肝通过自己特有的葡萄糖-6-磷酸酶,将贮存的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以提供血糖,而肌糖原则不能转为葡萄糖。 肝还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表 3-2) ,在生理情况下
15、,甘油、氨基酸等非糖物质主要在肝细胞骨转变成葡萄糖,以补充血糖因空腹所致血糖来源不足。这是因为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铜酸羧激酶的活性似肝最高。饥饿或剧烈运动时,肝脏利用非糖物质转变成糖的作用尤为显著。此外,肝所具有的果糖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在其他单糖转化为葡萄糖的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肝在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较其他器官全面,所以它是维持血糖恒定的关键器官。当机体需要时,通过神经-激素的作用,使肝细胞内各种糖代谢途径的酶活性改变,实现肝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目的。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进食糖类或输注葡萄糖液都可发生一时性高血糖甚至糖尿,而饥饿时则可
16、出现低血糖症状。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中,神经中枢是下丘脑的不同区域,效应器有多个,属间接刺激。 1、 血糖浓度升高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肝脏,骨胳肌脂肪组织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降低。 2 、血糖浓度过低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肝脏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升高。药物对血糖调节的影响正常人的糖代谢通过神经、激素等的调控,处于相对的动态稳定状态。但先天性的某些酶缺陷、神经系统紊乱及内分泌失调,均可引起糖代谢障碍,使血糖发生波动。在采取
17、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仍不能控制血糖时,就需用药物进行调节。但临床上一些常用的药物也对降糖药有影响,作为基层医生,必须对此有所了解。降压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拟肾上腺素药 受体阻断剂激素类药物抗感染药抗结核药咪唑类抗真菌药利尿剂等药物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他酶诱导剂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灰黄霉素等,能激活肝微粒体酶,增加肝脏对磺脲类降糖药的代谢而减弱降血糖作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异烟肼、痢特灵等,能抑制肝药酶,影响降糖药物的代谢而增强降血糖作用。烟酸可引起糖耐量下降,并通过末梢组织抑制对葡萄糖的利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近等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与磺脲类降糖药合用时,最
18、初彼此的血浆浓度皆升高,但以后皆减少,故需调整两者用量。六、血糖代谢紊乱临床上重要的糖代谢紊乱也主要是血糖浓度过高(高血糖症)和过低(低血糖症) 。1. 生理性高血糖 可见于餐后或高糖饮食.情绪紧张肾上腺分泌增加等。2. 病理性高血糖 (1)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有现代文明病之称。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 多尿, 多食消瘦。 。 (2)内分泌腺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及髓质功能亢进等。升高血糖的激素增多引起的高血糖,现已归入特异性糖尿病中。 (3)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刺激血糖中枢,如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 (4)脱水引起的高血糖:如呕吐.腹泻和高热等也可使血糖轻度增高
19、。3. 生理性低血糖 见于长期饥饿和剧烈运动后。4. 病理性低血糖(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最多见,依次是药源性.肝源性.胰岛素瘤等) 。 (1)胰岛 细胞增生或胰岛 细胞瘤等,使胰岛素分泌过多。 (2)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而使相应的激素分泌减少。 (3)严重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存储糖原及糖异生等功能低下,肝脏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饮酒为什么易造成低血糖饮酒可增强药物性低血糖发生,严重者可导致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饮酒后发生的低血糖,可以发生在空腹,也可发生在餐后,与饮酒方式、饮酒量和饮酒者个体情况有关。饮酒后酒精在体内代谢,增加细胞内氧化型辅
20、酶 I 的消耗,从而减少或抑制了糖原异生(这是人体在空腹状态下血浆葡萄糖的主要来源),同时抑制或减弱了低血糖时升糖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糖素和生长激素等)的释放,加重了低血糖的发生并延长低血糖的恢复时间。酒精可以抑制体内糖原异生与肝糖原分解的反应。这两个反应,是在人饥饿的时候通过体内储存的肝糖原或脂肪合成葡萄糖而保持血糖恒定的反应。糖尿病患者如果大量喝酒,特别是空腹喝酒,会抑制糖异生反应,从而产生严重的低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使用磺脲类药物和晚上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更应避免空腹大量饮酒。低血糖一经明确诊断,须立即治疗处理,以使血糖浓度尽快恢复正常。新生儿低血糖症原因尚不明,无
21、症状性低血糖较症状性低血糖多 1020 倍。新生儿糖代谢的特点,容易产生低血糖症,新生儿低血糖(neonatal hypoglycemia)指血糖值低于正常同年龄婴儿的最低血糖值,低血糖易引起脑损伤,导致低血糖脑病,造成不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因此要积极防治。除糖尿病外,若血糖浓度测定结果不正常可考虑哪些原因?注射葡萄糖、饮食、糖代谢疾病、应激反应七、血糖测量意义临床意义 :1. 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控自身的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活动,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以帮助患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医。 2. 血糖监测的结果可被用来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结
22、果,并指导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改善治疗状况。 3. 实时血糖检测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4.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身体状况。5.空腹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它反映了胰岛素分泌能力,其增高与葡萄糖耐量减低是相平行的。不同时间点血糖值的意义 购买家用血糖仪,检测血糖次数过多和过少,血糖控制过高过低都是不科学的。血糖检测的基本原则是糖尿病病情越不稳定,越需要加强监测。 餐前半小时血糖,有利于检测出低血糖; 餐后 2 小时血糖,有利于检测出高血糖,是糖尿病控制达标的敏感指标,能较好的反映进食及使用降糖药是否合适; 夜间及空腹血糖,有利于发现夜间和空腹高血糖或低血糖,方
23、便找出血糖波动的原因。 八、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adrenaline,epinephrine,AD) ,其生物合成主要是在髓质铬细胞中首先形成去甲肾上腺素,然后进一步经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phenylethanolamine N-methyl transferase,PNMT)的作用,使去甲肾上腺素甲基化形成肾上腺素。在应激状态、内脏神经刺激和低血糖等情况下,释放入血液循环,促进糖原分解并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引起心跳加快。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 ,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
24、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九、血糖的测定方法1、葡萄糖氧化酶法:特异性强、价廉、方法简单。其正常值:空腹全血为3.6 5.3 毫摩尔/升(65 95 毫克/分升) ,血浆为 3.96.1 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 。 2、邻甲苯胺法:操作简单,结果较可靠,特异性较高,由于血中绝大部分非糖物质及抗凝剂中的氧化物同时被沉淀下来,因而不易出现假性过高或过低,成本也较低。但该法一般在浓酸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且组成单一试剂的某些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有害于健康又易损仪器。其正常值:空腹全血为3.3 5.6 毫摩尔/升(60 100 毫克/分升) ,血浆为 3.96.4 毫摩尔/升(70 115
25、 毫克/ 分升) 。原理:血浆样品中的葡萄糖在酸性环境中与邻甲苯胺共热时,葡萄糖脱水转化为 5-羟甲基 -呋喃甲醛,后者与邻甲苯胺结合为蓝绿色的醛亚胺(Schiff 碱) 。血清中的蛋白质则溶解在冰醋酸和硼酸中不发生混浊。将标准葡萄糖溶液与样品按相同方法处理,在 680nm 波长处比色,即可测得样品中葡萄糖含量。3、福林吴氏法:此法测得之血糖含量,并非全部为葡萄糖,有不少是非糖的还原物质。因而测得的数值比实际高,本法已趋向淘汰。空腹血糖正常值为4.4 6.7 毫摩尔/升(80 120 毫克/分升) 。原理: 无蛋白血滤液中的葡萄糖醛基具有还原性,与碱性铜试剂混合加热后,被氧化成羧基,而碱性铜试
26、剂中的二价铜(Cu2+)则被还原成红黄色的氧化亚铜(Cu2O)沉淀。氧化亚铜又可使磷钼酸还原生成钼蓝,钼蓝的蓝色深浅与滤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成正比,再与同样处理的标准管比色,即可求出血糖的含量。十、葡萄糖氧化酶法原理原理:血浆中的葡萄糖经葡萄糖氧化酶(GOD)氧化,产生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又经辣根过氧化物酶(POD )作用,分解出氧,将无色的 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偶联氧化,并缩合成红色的醌亚胺,即 Trinder 反应产物。红色醌类化合物的生成量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红色醌类化合物溶液在 505nm 下有吸收峰。可用比色法测定。 方法评价:1.本法测定葡萄糖非常特异,从原理反应式中可知第一步是特
27、异反应,第二步特异性较差。误差往往发生在反应的第二步。一些还原性物质如尿酸、维生素 C、胆红素和谷胱甘肽等,可与色原性物质竞争过氧化氢,从而消耗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过氧化氢,产生竞争性抑制,使测定结果偏低。2.本法线性范围至少可达 22.24mmolL,回收率 94%105%,批内 CV 为0.7%2.0%,批间 CV 为 2%左右,日间 CV 为 2%3%。葡萄糖氧化酶法与己糖激酶法比较,相关系数为 0.9986。3.在本法的测定条件下,溶血标本血红蛋白的浓度达 10g/L,黄疸标本胆红素浓度达 342 mol /L,维生素 C 小于 30mg/L,均不影响测定结果。氟化钠浓度达 2g/L 不
28、干扰测定结果。标本中含尿素浓度达 46.7mmol/L,尿酸浓度达2.95mmol/L,肌酐浓度达 4.42mmol/L。半胱氨酸浓度达 3.30mmol/L,甘油三酯浓度达 5.6mmol/L,胆固醇 4.40 mmol/L,对测定结果均无显著影响。 左旋多巴 100mg/L,维生素 C 5mg/L 以上,谷胱甘肽 100mg/L 时,可引起负误差;半胱氨酸达 10mmol/L 时,产生相当 0.72mmol/L 葡萄糖的正误差。4.葡萄糖氧化酶对 -D 葡萄糖高度特异,溶液中的葡萄糖约 36%为 型,64%为 型。葡萄糖的完全氧化需要 型到 型的变旋反应。目前某些商品葡萄糖氧化酶试剂盒含有
29、葡萄糖变旋酶,可加速这一反应,但在终点法中,延长孵育时间可达到完全自发变旋过程。新配制的葡萄糖标准液主要是 型,故须放置 2h 以上(最好过夜) ,待变旋平衡后方可应用。5.葡萄糖氧化酶法可直接测定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但不能直接测定尿液葡萄糖含量,这是因为尿液中尿酸等干扰物质浓度过高,可干扰过氧化物酶反应,造成结果假性偏低。本法测定血糖为何不需制备血滤液?血滤液除蛋白,对血糖测定没有影响。无蛋白血滤液的制备(钨酸法) 原理:血液中的蛋白质在 PH 小于其等电点时,可用钨酸来沉淀。钨酸钠与硫酸混合产生钨酸和硫酸钠,游离的钨酸被蛋白质吸附,形成不溶性的钨酸蛋白而沉淀,经过滤或离心,除去沉淀即得无蛋白
30、的血滤液。十二、具体操作1.测定标本以草酸钾-氟化钠为抗凝剂的血浆较好。取草酸钾 6g,氟化钠 4g,加水溶解至 100ml。吸取 0.1ml 到试管内,在 80 摄氏度以下烤干使用,可使23ml 血液在 34d 内不凝固并抑制糖分解。2.本法用血量甚微,建议使用微量加样器进行加样。如果使用吸管加样,应直接加标本至试剂中,再吸试剂反复冲洗吸管,以减小误差的产生。3.严重黄疸.溶血及乳糜烂血清应先制备无蛋白血滤液,然后再进行测定。十四、取血家兔1耳缘静脉取血法选好耳缘静脉,拔去被毛,用二甲苯或酒精涂擦局部,小血管夹夹紧耳根部,使血管充血扩张。术者持粗针头从耳尖部血管,逆回流方向刺入静脉内取血,或
31、用刀片切开静脉,血液自动流出,取血后棉球压迫止血,取血量 23ml。压住侧支静脉,血液更容易流出;取血前耳缘部涂擦液体石蜡,可防止血液凝固。为什么取血前要涂凡士林?防凝血作用。2耳中央动脉取血法家兔固定箱内,用手揉擦耳部,使中央动脉扩张。左手固定兔耳,右手持注射器,中央动脉末端进针,与动脉平行,向心方向刺入动脉。一次取血量15ml。取血后棉球压迫止血。注意兔耳中央动脉易发生痉挛性收缩。抽血前要充分使血管扩张,在痉挛前尽快抽血,抽血时间不宜过长。中央动脉末端抽血比较容易,耳根部组织较厚,抽血难以成功。3后肢胫部皮下静脉取血法家兔固定于兔台上,剪去胫部被毛,股部扎止血带,胫外侧皮下静脉充盈。左手固
32、定静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静脉走向平行,刺入血管后回抽针栓即有血液进入注射器。4心脏取血法十六、计算分光光度技术一概念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graphy) ,又称为比色法,它是利用物质特有的吸收光谱来鉴别物质或测定其含量的一项技术。有色溶液对光线有选择性的吸收作用,不同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不同,因此,每种物质都具有其特异的吸收光谱。比色法只限于可见光区,分光光度法可扩展到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使用的光谱范围 2001000nm紫外光区:200400nm可见光区:400760nm红外光区:7601000nm二基本原理物质的吸收光谱与它们的本身的分子结构有
33、关,不同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能力也不同。每种物质都具有特定的吸收光谱,在一定条件下,其吸收程度与该物质浓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各种物质不同的吸收光谱及其强度,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光光度法根据的原理是 LambertBeer 定律,该定律阐明了溶液对单色光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及溶液厚度之间的关系。1. 朗伯(Lambert)定律:当单色光通过一吸收光的介质时,其光强度随吸收光介质的厚度增加而成指数减少,即I / I0 = eK1LI0:入射光强度, I:出射光强度, L:介质的厚度e: 自然对数的底,即 2.718 K1: 溶液的吸光率ln(I 0/I)= K 1
34、l 换算成常用对数式,即log(I 0/I)= 0.4343K 1l令 K = 0.4343K1则 log(I0/I)= Kl 此处以 K 为吸光率也就是说:在溶液浓度不变时,溶液对光的吸收随溶液厚度的增大而增大。2. 比尔( Beer)定律:单色光通过一光吸收介质时,光强度随介质浓度增长而成指数减少,即I / I0 = eK2LC:溶液浓度log(I 0/I)= KC也就是说:溶液厚度不变时,溶液对光的吸收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3. Lambert Beer 定律如果同时考虑吸收溶液的浓度和厚度对光吸收的影响,将以上两式结合,则得出log(I 0/I)= KCl令 T =(I/I 0) A
35、 = log(I 0/I) 则 A = KClA 为吸光度,T 为透光度K(Lmol 1 cm1 )是一常数,即削光系数,也叫摩尔吸光度;三计算1.标准管法(标准比较法)用一已知浓度的测定物按测定管同样处理显色,读出吸光度,在根据公式计算。A1=K1C1L1 A2=K2C2L2A1 : 已知浓度标准管 A2 : 未知浓度测定管A1/ A2(K 1C1L1)/(K 2C2L2)因为使用的比色杯径长相同,即 L1L 2,所以上式可改写为:A1/ A2(K 1C1)/(K 2C2)又因为标准液和测定液中的溶质为同一物质,所以 K 值相同,即:K 1K 2所以上式可改写为A1/ A2C 1/C2所以 C2(A 2/ A1)C 1实验中,由于比色皿本身和溶剂也会产生一定的光吸收,所以设置一个空白管,即其中除了待测溶质以外,其他的成分完全相同。以空白管对准光路对仪器调零,消除非待测物的吸收,所测值即为待测物的光吸收。2.标准曲线法制备一系列已知不同浓度的测定物溶液,按测定管同样方法处理显色,分别读取各管吸光度注意事项:. 标准曲线是一过原点的直线